隋朝的棋局 第339节

  萧夏淡淡道:“战场上你死我活,既然他败了,结局能好到哪里去?他身受重伤已不治,”

  萧夏一挥手,“把他们都押上来!”

  一千多名乌骨城的普通高句丽百姓被押上来,萧夏道:“这些都是普通百姓,交给大使者带回去。”

  渊文定点点头,“应该还有战俘吧!”

  萧夏不置可否道:“当然还有战俘,但要不要释放,是看你们的态度!”

  渊文定躬身道:“高句丽惨遭瘟疫涂炭,国力羸弱之极,已无力抵抗天朝大军,高句丽愿意投降天朝,恳请殿下恩准!”

  萧夏淡淡道:“朝廷已经撤军,现在攻打高句丽已和朝廷无关,是由我做主!”

  “恳请殿下宽容,放过高句丽!”

  萧夏摇摇头,“我还是建议你们一战,说不定能击败我,我的投降条件很苛刻,你们肯定接受不了。”

  “殿下请明言!”

  “我的条件只有一个,高句丽退到大同江以南,双方以大同江为边界!”

  渊文定张开嘴半天合不拢,竟然让高句丽撤退到大同江以南,这这怎么可以?

  “殿下,没有商量的余地吗?”

  萧夏摇摇头,“我劝你们还是节省兵力,留着对付新罗和百济吧!如果一定要和隋军一战,我绝对奉陪。”

  萧夏随即下令让乙支文德侄子以及几十名亲兵带着乙支文德的尸体返回平壤城,渊文定也随即告辞。

  这时,薛万彻上前对萧夏道:“殿下,当心对方用瘟疫尸体来对付我们!”

  萧夏点点头,“你提醒得及时,我们必须要有防备!”

  这时,有斥候来报,补给船队已经抵达大同江口,周法尚也率领一万军队抵达了龙尾岛。

  萧夏下令所有士兵戴上口罩,同时带上羊皮手套,贴身挂上艾叶包,大军缓缓而行,斥候在前面探查。

  这次萧夏的三万大军包括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由于杨玄感造反,萧夏也不想在高句丽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如果灭亡高句丽,他还需要大量精力来善后,甚至便宜了新罗和百济,不如把高句丽这头狼驱逐到南面去,让它和新罗、百济玩三国杀。”

  最好就是用恐吓的办法,逼迫高句丽在战场上投降,而不是政治投降。

  渊文定赶回平壤城,向高元汇报了萧夏的条件,高元也听得目瞪口呆,让他们彻底放弃大同江以北?这.这怎么可能?

  高建武大怒道:“宁可国亡玉碎,也绝不接受这种耻辱的条件!”

  “莫离支觉得呢?”高元又问渊太祚。

  渊太祚一直闭目不语,半晌睁开眼睛道:“如果真到了国亡玉碎那一步,还不如去大同江以南,把新罗和百济灭了,励精图治数十年,再重新夺回失去的国土,这才是强者所为,忍辱不是软弱,忍辱是认清现实,是为了重新崛起创造条件,以灭国为代价,呈匹夫之勇,不是智者所为。”

  高建武怒视渊太祚道:“我们还有四万大军,对方只有三万人,我们四万人守城,守不住吗?”

  渊太祚不慌不忙道:“乌骨城都守不住,平壤城能守得住?”

  “我们若用瘟疫尸体向隋军发动反击,把尸体抛进他们大营,让他们全线染瘟疫而败溃!”

  “不行!”

  这次是高元一口否定了兄弟的瘟疫方案,冷冷道:“乌骨城百姓也说过了,对方每天都喝药预防,用瘟疫最后只会反噬,我们城内所有人都会死干净!”

  高建武眼露凶光,闪烁半晌忽然道:“我们可以先把军队埋伏起来,然后开启城门,任由隋军进城抢掠,我们埋伏的大军再杀出来,一定能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方案倒还可以,高元心动了。

  萧夏率大军在距离平壤城还有五里时得到消息,平壤城城门开启,城头没有一个守军。

  众将不知道对方的意图,萧夏冷笑了起来,这不就是历史上对付来护儿那一招吗?放隋军进城抢掠,然后他们再杀出来。

  萧夏当即令道:“薛万彻将军何在?”

  “卑职在!”

  “你率一万骑兵用火药箭向城内发射,只须发射一轮!”

  “卑职遵令!”

  薛万彻率领一万骑兵直奔西城墙,一万骑兵在城墙下围成长长一圈,一起举弩向城内发射火药箭,万箭齐发,城内西面燃起了大火。

  一直忐忑不安的高元见对方向城内射火箭,便知道自己策略被对方看破了,连忙大喊,“速速出城投降!”

  高建武率领五千军队就埋伏在南城门附近,他听说要出城投降,他气得大吼:“绝不投降!”

  他当即率领五千士兵向外杀去,直扑萧夏所在的中军,萧夏大怒,喝令道:“弓弩准备!“

  一万步兵和一万骑兵举起了弓弩,当敌军越来越近,萧夏一声令下,“放箭!”

  两万士兵同时放箭,铺盖天地的箭矢射向五千敌军,士兵一片惨叫,纷纷中箭,瞬间射杀了一半,奔在最前面的高建武连人带马身中数百箭,射得跟刺猬一样,紧接着第二轮箭矢射出,又射杀一千五百余人,仅仅两轮四万支箭矢,就射杀了四千敌军,剩下的一千人转身便逃,却遭遇到杀回来的薛万彻骑兵。

  骑兵根本不接受投降,直接将一千余人斩杀殆尽。

  就在这时,渊文定骑马奔出,手中举起一杆白旗,萧夏命令士兵停止射箭。

  不多时,渊文定奔至眼前,气喘吁吁道:“我们王上已经下令投降,但这个高建武自恃勇武,不肯听从命令,擅自出城作战,我们接受殿下条件,立刻南撤!”

  萧夏冷冷问道:“城内还有多少军队?”

  “还有三万五千人!”

  “命令军队先出城放下兵器和盔甲,然后我给你们三天时间,务必全部撤退到南岸。”

  “殿下,我们需要搭建浮桥,恐怕三天时间不够。”

  “浮桥我来搭建,你们只管收拾东西,明天开始撤离!”

第605章 隋朝分裂

  三万五千高句丽士兵列队出城,放下兵器和盔甲,又返回城,这时,来渊也率军在大同江上用大型皮筏子和木板搭建起了两座浮桥。

  次日一早,近百万高句丽人开始大规模向南转移了,携妻带子,赶着牲畜、带着微薄的家当,浩浩荡荡走过浮桥,进入大同江以南。

  高元也带着百官和权贵以及大量粮草物资南下,这次萧夏不干涉他们转移粮食物资,允许他们应带尽带,但还是很多东西都拿不走,高元只能下令多拿粮食。

  他们首先要活下去,粮食才是最重要的,其他很多物资只能放弃了。

  但也有不少不愿意南迁的高句丽百姓,萧夏考虑驻军需要人口支撑,所以也采取了自愿的原则,除了军队和王族、官员外,其他普通高句丽百姓,愿意留下者可以留下,编为隋民。

  最终还是有近三十万人留了下来。

  萧夏随即任命周法尚为第一任辽东都督,来渊为副将,张镇周为长史,率一万军队和三百艘战船驻扎平壤。

  萧夏率领的三万江南隋军没有再返回辽东,而是直接乘坐两千艘大船,返回了东莱郡。

  半个月后,高句丽开始在汉水北岸筑城,建立新的都城,取名为南国内城。

  鱼俱罗率领十万大军,以陕县为后勤重地,大举向潼关发动进攻。

  潼关的地势极为险要,南靠秦岭,东接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所以潼关素有‘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的诗句。

  但军队直接攻打潼关又不可能,潼关前面还有一道防御工事,那就是禁谷,禁谷长约三十里,修建了十二座连城,每隔三里修建一道坚固高大的关城。

  攻方军队从崤函古道杀来,须绕道到最南面下山,然后开始攻打禁谷,夺取十二道关城后,才抵达距离潼关两里的山脚下,再爬两里的山道,才进入潼关。

  潼关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二险关,仅次于雁门关,原因就在这里,无奈,鱼俱罗只得下令攻打禁谷,

  鼓声隆隆,箭矢如雨,喊杀声震天,攻城士兵如潮水一次又一次冲上来,和守城士兵血战,又被一次一次打退,战死者尸体堆积如山。

  鱼俱罗攻打了近半个,阵亡士兵两万余人,才攻下了七座连城,越向后越难攻,朝廷军队已经打了精疲力尽了。

  进攻了近一个月,阵亡超过三万人,还是只攻下七座连城,士气已经丧尽,士兵们开始破坏攻城武器,万般无奈,鱼俱罗只得下令全军撤退到陕县修整。

  这就意味着前面阵亡三万人夺取的七座连城又全部丧失殆尽,又得从头开始攻打。

  这时,北面攻打蒲津关的吐万绪也传来不利的消息,黄河上的铁索桥已被拆除,吐万绪损失了两万军队也没有能攻下蒲津关。

  天子杨广暴跳如雷,下旨革除鱼俱罗和吐万绪的官职,但也只能收兵回洛阳。

  进攻关中的失败,后果极为严重,杨庆等皇族以及关陇贵族、关陇士族代表数百人,在先帝的泰陵前公布了讨昏君檄文,历数杨广的各种昏庸之举,严厉抨击他耗尽天下民力,导致大隋社稷岌岌可危。

  在檄文最后宣布,杨广是以叛乱上位,并非先帝正统传位,宣布其得位不正,不再承认其为大隋天子,重新恢复之前被推翻的杨勇为帝。

  原本是想推杨裕登基,但在各方协商中,关陇士族一致反对名声荒淫的杨裕登基,最终还是将杨勇推上了皇位,继续立国号为隋,被称为西隋,而洛阳的隋朝则被称为东隋。

  天下官府纷纷站队,但也泾渭分明,包括关中道、关内道、剑南道、陇右道、河西道、青海道、朔方道等等,承认西魏,其余东部各道则继续承认洛阳天子。

  但大隋分裂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阵营泾渭分明那么简单,各地造反势力找到了借口,纷纷以承认西隋为名开始拥兵自立。

  幽州罗艺承认西隋,开始拥兵自立,卢明月占据恒山郡、窦建德迅速占据信都郡,自封信都公,表示效忠西隋,瓦岗军也占领了东郡,孟海公、徐圆朗各自占据东平郡和鲁郡,向西隋效忠,杜伏威也占据了东海郡,李子通占据了汝阴郡、萧铣则占据了南郡。

  天子杨广第一次有一种焦头烂额的感觉,虽然此时传来消息,晋王已经平定了高句丽,将高句丽人赶过大同水,占领了平壤城。

  但杨广已经没有丝毫的喜悦感觉,也不再把高句丽当回事了。

  杨广可以不在意各地此起彼伏的造反,但兄长杨勇在长安重新登基,却给了他致命一击。

  他也终于意识到自己迁都失策了,他迁都失去了关陇贵族和关陇士族的支持,而山东士族也不支持他,他一头都没有占着,反而被两头一起抛弃。

  尤其关陇贵族趁他两次东征的机会陆续迁回了长安,他现在才知道,洛阳几乎没有了关陇贵族。

  “一群忘恩负义的混蛋!”

  杨广恶狠狠骂了一句,他忽然又想到了河东,李渊还在河东吧!

  杨广忽然倒吸一口冷气,可别因为李渊,最后河东也成了长安那边的地盘。

  杨广沉思片刻,写了一份密旨,连同自己的金牌一起,交给一名心腹宦官,让他立刻赶往太原,将旨意交给虎贲郎将王威和高君雅。

  李渊目前出任河东道安抚使,麾下有两万军队,但两万军队却具体掌握在虎贲郎将王威和高君雅手中。

  正常情况下,李渊掌握着兵符,王威和高君雅必须要服从李渊的调令,但如果有天子旨意和金牌,那权力就超过了兵符,天子可以直接越过安抚使指挥下面的将领。

  与此同时,杨广又任命张须陀为南阳郡通守,伺机夺取武关。

  从潼关走不过去了,杨广又将目光投向了武关。

第606章 太原兵变

  晋阳县豪门刘世龙是河东道最大的布商,垄断了整个河东道北部的布匹供应,包括太原府。

  刘世龙妻妾无数,也给他生了几十个儿女,其中刘世龙的八女儿嫁给了虎贲郎将高君雅的次子。

  不过高君雅的次子性格比较粗鲁,每次喝了酒就打骂妻子,妻子每次都被打就跑回娘家,时间久了,刘世龙也烦了,就想让女儿和丈夫离婚。

  这天下午,刘世龙回到家,便看见门口停着高君雅府上的马车,上面插着高府的旗子。

  刘世龙便知道,女儿又被丈夫打了,再次逃回娘家。

  这让刘世龙终于忍无可忍,直接来到后宅,找到了正在想母亲哭诉的女儿。

  “怎么回事,那个混蛋又打你了?”

  女儿呜呜哭了起来,刘世龙走上前抬起女儿的脸,只见女儿左眼被打得乌肿,嘴唇也被打破了,牙齿打掉了几颗,似乎比任何一次都打得狠。

  刘世龙恨得咬牙切齿道:“这混蛋竟如此丧心病狂!”

  女儿拉着父亲哭道:“他不光打女儿,还辱骂爹爹,我反驳他几句,他就下了死手。”

  “你告诉爹爹,他怎么骂我?”

  “他说爹爹和李渊都是待宰的猪,他明天要亲手把爹爹宰了!”

  刘世龙一怔,“他这话什么意思?”

首节 上一节 339/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