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338节

  杨万项骑在马上,警惕地看着两边的坡地树林,安静得有点可怕,甚至连虫鸣声都没有了。

  杨万项忽然感到树林内有杀气,他连忙勒住战马,就在这时,只听一阵梆子声响起,两边树林内的弩矢如雨点般向他们射来。

  家丁武士们措不及防,顿时一片惨叫。

  杨万项大惊失色,挥舞长槊拨打弩矢,忽然小腿一阵钻心剧痛,他的神思一阵恍惚,强劲的弩矢瞬间插满了他的全身。

  杨万项眼前一黑,翻身落马。

  “杀啊!”

  两边树林内伏兵四起,杀了出来,为首大将正是陈棱,剩下的杨家武士吓得纷纷跪地投降。

  四更时分,杨玄感大军抵达了函谷关,关城上忽然燃起了三堆火,这是双方约定的信号,杨玄感大喜,亲自率领五千骑兵向函谷关冲去。

  马蹄声如雷,黄尘滚滚,但就在距离函谷关还有百步时,忽然一阵人仰马翻,战马惨嘶,数百匹战马摔倒,后面骑兵跟着冲了上来,城头上箭矢如雨,骑兵们一片片栽倒。

  杨玄感忍痛爬起身,翻身骑一匹空马,大喊道:“撤退!撤退!”

  后面骑兵纷纷掉头,狼狈撤退,杨玄感遭到伏击,伤亡千余人,他自己也摔断一条胳膊,后背中了三箭,好在他盔甲厚实,都是皮肉伤。

  杨玄感率军仓惶逃回,军医连忙上前给他医治,杨玄感心中愤恨之极,同时又担心家族出事。

  天亮时,一百多名被抓的伤兵释放回来,还给杨玄感带来一封信。

  是陈棱写给他的信,陈棱要求杨玄感中午前立刻撤军,否则就抓捕弘农杨氏全部族人。

  “以造反叛乱罪斩之!”

  杨玄感心中无奈,连忙派人把李密请来商议,李密叹口气道:“之前李子雄劝明公走武关道,原因就是陈棱守潼关和函谷关,我们攻打洛阳快半个月,陈棱怎么会不知道,怎么可能没有准备,明公,我们就算侥幸攻破了函谷关,也攻不下潼关。”

  兄弟杨积善也上前道:“兄长必须立刻做决断,一旦天子大军杀来,把我们堵在崤函道上,那时我们上天无路,下地无门,都得饿死了。”

  杨玄感心中惶恐,立刻道:“那就回撤洛阳,南下去武关!”

  大军好不容易走到函谷关,又得掉头向回走,士兵们怨声载道,士气开始低落了。

  数天后,杨玄感大军又回到洛阳,这时,天子杨广的先锋屈突通率领三万军队杀回来了。

  杨玄感连忙命令韩世谔率三万军去迎战,掩护自己南撤。

  杨玄感率领八万大军仓惶南下南阳郡,韩世谔率军迎战屈突通,双方虽然都是三万军队,但军队战斗力完全不同,韩世谔军队被屈突通一战击溃,韩世谔走投无路,只得率军投降了屈突通。

  十天后,天子杨广终于返回了洛阳,虽然身心疲惫,他还是先去御书房接见阴世师,询问杨玄感造反的情况,

  阴世师汇报了杨玄感造反的过程以及攻打洛阳的情况。

  “陛下,虽然杨玄感有十几万大军,但军队几乎都没有什么训练,也没有实战经验,同时也缺乏攻城武器,他们尽管天天攻城,但威胁并不大,战斗力也不强悍,微臣不负陛下重托,总算把京城守住了。”

  杨广点点头,“辛苦爱卿了,现在杨玄感情况如何?”

  “他先去了函谷关,但过不去,又退回洛阳南下了,向荆襄方向去了,不知道他会不会杀进荆襄,那边情况一直传不过来,微臣也不知晓,不过听说晋王也出兵了,就不知是否会堵住荆襄?”

  “你派人去打探了吗?”

  “已经派人去了,但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杨广也有些疲惫了,下令朝廷好好安抚洛阳民众,他自己回宫休息去了。

  当天晚上,阴世师匆匆赶到内宫,有紧急军情禀报。

  杨广在麟德殿接见了阴世师。

  “启禀殿下,微臣刚刚得到消息,杨玄感十万大军五天前在南阳郡分兵两路,一路去攻打武关,一路去攻打襄阳,在襄阳和晋王的军队大战,杨玄感军队大败,他率领残军向武关方向逃去了。”

  杨广一惊,连忙问道:“武关那边有消息吗?”

  阴世师摇摇头,“武关和上洛郡都没有消息。”

  杨广心中焦虑,连忙令道:“立刻派人赶去关中打探消息,朕要知道杨玄感的最新情况!”

  话音刚落,有宦官禀报,“陛下,虞相国有紧急大事求见!”

第603章 偷梁换柱

  不多时,虞世基匆匆赶来,躬身道:“陛下,微臣刚刚听到一个萧夏,杨裕在长安造反了!“

  “谁?”杨广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前太子杨勇的次子,平原王杨裕。”

  杨广顿时瞪大了眼睛,他简直觉得不可思议,自从四年前太子杨勇一家失踪,便再也没有消息,杨广也渐渐把他们淡忘了。

  没想到杨勇的儿子居然造反了,杨广负手在大堂上来回踱步,又急问道:“那西京留守杨庆呢?他可是有三万大军。”

  郇王杨庆是重要皇族,他是西京长安皇族势力的代表,被封为宗正寺卿兼西京留守。

  “陛下,就是杨庆支持杨裕造反,不光是杨庆,还有关中道观察使杨智积、太极宫守杨士贵、卫王杨集也都支持杨裕谋反。”

  杨广身体晃了晃,差点摔倒,他颓然坐下,杨庆、杨集、杨士贵、杨智积、长安派皇族的四大支柱都支持杨裕造反,皇族分裂了。

  这个打击比杨玄感造反严重多了,这是动摇社稷根基了。

  “他们为什么要造反?为什么要和朕做对?”杨广咬牙切齿问道。

  虞世基和阴世师无言以对,其实两人都明白,就是因为去年高句丽之战惨败,导致大量权贵士族反对天子。

  这次第二次征讨高句丽,所以权贵的造反开始了,杨玄感代表了一部分士族,平原王杨裕造反就代表了皇族。

  天下真的要大乱了,阴世师道:“陛下,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趁他们刚开始造反,势力比较弱,立刻调集大军去关中镇压,把杨玄感和杨裕一并剿灭。”

  杨广点点头,“让朕考虑一下,明天一早商议此事!”

  次日一早,长安那边又传来消息,虎贲郎将宋老生趁陈棱防守函谷关的机会,率军夺取了潼关,潼关守将全部投降宋老生,陈棱只得反守函谷关东面。

  杨广大怒,当即派鱼俱罗率十万大军前去镇压长安的反叛。

  长安一座大宅内,十几名长安派皇族济济一堂,同时还有几名关陇贵族的代表也在座,元寿、独孤纂、侯莫陈泰、窦威四人。

  大隋的皇族一直就有两个派别,一个是长安派,一个是洛阳派。

  长安派是以郇王杨庆为首,包括蔡王杨智积、卫王杨集、汴王杨士贵等等,洛阳派当然是包括天子杨广、观王杨雄、陈王杨达等人。

  但此时坐在上首的却是前太子杨勇以及他的代表,次子杨裕。

  另外秦王杨俊也在,而汉王杨谅在齐王杨暕造反后,被天子下令毒杀。

  太子杨勇身体已经完全垮了,骨瘦如柴,而且处于一种半痴癫状态,用他儿子杨裕的话说,他父亲整天就处于一种幻想之中,自言自语,说自己是天帝派来的人,来挽救隋朝,还说自己原本是另一个朝代的人。

  郇王杨庆虽然是长安派皇族首领,但他却不想出头,便推荐杨裕为大隋皇位继承人,杨裕当然不会拒绝,一口答应了,被众人拥戴为兴太子。

  但说到底还是实力决定地位,杨庆是长安留守,有三万军队在手,所以名义上杨裕是他们新主,但实权还是掌握在杨庆手中。

  杨庆问元寿道:“大将军,杨玄感会带多少军队来关中?还有,怎么从杨玄感手中夺取军权?”

  元寿笑眯眯道:“杨玄感大概有六万军队,目前已经到上洛郡,但不用担心,杨玄感的几名掌军大将都是我们的人,而且他已经受伤,给他治伤的军医也被我们收买了,只要我们需要,随时可以让他归天!”

  杨庆捋须笑道:“原来如此,杨玄感忙碌一场,最后给人做了嫁衣啊!”

  众人大笑,这时,杨勇忽然喊了几句,众人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一起向杨裕望去。

  杨裕翻译道:“我父亲说,昏君会血洗洛阳的关陇贵族!”

  众人面面相觑,杨庆连忙问元寿道:“请问元氏家主和独孤家主现在在哪里?”

  元寿平静道:“他们已经离开洛阳了,走河东道来关中,估计已经快进关中了。”

  独孤纂是独孤家族创始人独孤信的长孙,也是独孤家族的嫡长子,一旦独孤陀去世,他就是独孤家族的新家主。

  独孤纂年约四十余岁,爵封赵国公,为人非常稳重。

  独孤纂和元寿交换了一个极为隐秘的眼色,独孤纂缓缓道:“大家请放心,我们策划多年,关陇贵族各个家族都已进关中,昏君伤害不了我们。”

  关陇贵族原本只是支持杨勇,但万万没想到,以杨庆为首的长安派皇族也联系到了杨勇,虽然有点出乎关陇贵族的意料,但几大家族商议后,还是决定充分利用长安皇族来推翻天子杨广的合法性。

  双方很快达成一致,推举杨勇为新帝,以杨裕为延兴太子。

  但对关陇贵族而言,他们真正看中的是萧夏或者李渊,杨勇只是过渡,长安皇族也只是利用而已。

  不过就算是利用,杨勇现在的状态也无法成为天子,他们只得暂时把一心想成为皇帝的杨裕推出来。

  这时,元寿之子元敏匆匆赶来禀报,“天子派鱼俱罗统帅十万大军前来进攻关中,另外,杨玄感大军也到了商洛县。”

  元寿点点头,给窦威使个眼色,两人起身对杨庆道:“大家分头行动吧!我们去收割杨玄感!”

  ………

  杨玄感的六万军队目前驻扎在商洛县,原因是杨玄感伤情严重了,他在函谷关时后背中了三箭,但被铁甲有效挡住,后背只是受了一点皮肉之伤。

  稍微治疗一下就好了,但不知怎么回事,他后背的伤口开始溃烂起来,杨玄感发烧晕厥,显然是伤口感染了。

  李密来到杨玄感的大帐前,他看了一眼军医,军医向他点了点头。

  李密走进了大帐,只见杨玄感躺在床榻上,满眼通红。

  兄弟杨积善坐在一旁照顾兄长,杨积善叹口气对李密道:“军医说箭头有毒,发现时已经晚了。”

  “我们尽力吧!你先去,我和明公谈一些事情。”

  杨积善点点头,又握了握兄长的手,起身走了。

  李密在杨玄感面前坐下道:“刚刚得到消息,敌军在追击我们,距我们只有五十里了,现在兄长得暂时把权力交给其他人。”

  杨玄感嘶哑着声音道:“交给.玄纵!”

  李密在纸上写了一份军权暂时移交书,把文书和笔递给杨玄感,“你看看,这样行不行?”

  杨玄感眼睛十分模糊,大概看了一眼,模糊中是一份权力移交书,移交人是自己和兄弟杨玄纵,他便提笔签下自己的名字,又画了押。

  杨玄感起兵时没有准备印章兵符之类,所有的重要军令都是由他签字画押。

  李密接过文书点点头,“兄长好好休息,我这就去找玄纵安排!”

  李密起身走了,他来到自己大帐,放下帐门,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在移交书上轻轻一挑,写着杨玄纵名字的纸便被挑了起来。

  原来只是一张小纸条贴在纸上,李密把杨玄纵的名字写在了小纸条上,杨玄感视线模糊,看不清那其实是两张纸。

  李密重新在纸上空白处写下了窦德玄的名字。

  窦德玄自然也是杨武会成员之一,他是虎贲郎将,被杨玄感任命为第二军大将军,杨玄纵是第一卫大将军。

  窦德玄是关陇贵族中窦家的子弟,也是独孤陀安插在杨玄感军队中的重要人物。

  最后被李密又一个小伎俩,便将六万大军的军权移交给了窦德玄。

  这时,军医给杨玄感喝下最后一碗治伤药,杨玄感彻底晕厥过去,再也无法醒来。

第604章 被迫投降

  船只已经将十万民夫都送回了河北,每人给三斗米,让他们自己回家,船队随即又返回,开始将各种粮草物资运送去东莱郡。

  此时,萧夏率领三万大军从高句丽西路南下,西路距离海边很近,三百艘大船一路给他们补给,他们在清川水河口补给了一次,渡过清川水又继续南下,两天后,大军距离平壤城只有三十里。

  所有士兵都停下来休息吃饭,每人还喝一碗药预防瘟疫,他们的药是用板蓝根、艾叶和金银花一起熬制,这三味药民间对治疗瘟疫很有效果,实践证明,它们预防瘟疫的效果更好。

  这时,有士兵来报,高句丽王派使者来了,使者正是萧夏之前见过的渊文定,渊文定见主将竟然是萧夏,他不由愕然,他还以为是大隋天子御驾亲征。

  萧夏见他满脸惊诧,便笑道:“大使者以为是天子御驾亲征?”

  渊文定摇摇头苦笑道:“我确实没有想到是殿下,请问殿下,乙支将军情况如何?”

首节 上一节 338/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