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两边顿时乱成一团,李掌柜不敢鲁莽,又派自己一名伙计上城头去查看,黎阳县城和黎阳仓相隔不到十里,在城头上就能清晰看见黎阳仓的情报。
不多时,伙计跑回来禀报,“掌柜,真是的,黎阳仓那边全是军队,至少有几万人。”
“隋朝的旗帜放下来没有?”掌柜急问,这是最关键的,旗帜倒了就意味着造反了。
“我看得清楚,旗帜已经没有了。”
掌柜急忙赶回房间,写了一份紧急情报,塞进红色的细信筒,红色信筒表示紧急且重要情报,他绑在一只信鸽腿上,将信鸽抛起,信鸽在空中盘旋几圈,向东南方向飞去。
信鸽将在彭城县进行情报中转,再换一只信鸽继续飞往京口县。
虎牢关的主将叫做潘建功,他是宇文述的心腹,宇文述被刺杀后,天子感念宇文述的忠心,便把他的推荐的将领委以重用,潘建功由此得到高升,被封为虎贲郎将,统帅两千军队镇守虎牢关。
此时他并不知道杨玄感已经在黎阳造反的消息,潘建功好色好酒,每天晚上都会纵情声色。
这天晚上,杨玄纵和李密率领三千人抵达了虎牢关,李密率领大军躲藏在黑暗处,杨玄纵带着百余名士兵来到虎牢关城下,他催马上前大喊道:“我是虎贲郎将杨玄纵,奉天子旨意赶回洛阳,速开关门!”
城头当值校尉连忙道:“将军稍候,我们这就去禀报主将!”
朝廷有规定,洛阳周边关隘夜不开城,除非有特殊情况,但也必须由主将来决定,
当值校尉撒腿向城内奔去,城中帅府内,潘建功正搂着两名妓女喝酒作乐,丑态百出。
亲兵不敢进屋,在门外禀报,“启禀将军,虎贲郎将杨玄纵奉旨回京,说有急事,请问将军是否同意开门?”
潘建功正玩在兴头上,哪里肯穿衣服去城头,他便问道:“他带了多少人?”
“启禀将军,带了百人左右!”
人不多,可以放入,潘建功当即道:“验他的令牌,若确是天子所派就给他开城!”
“遵令!”
亲兵去了,不多时,当值校尉跑上城头问道:“杨将军,只有特殊情况才能夜间开关城门,你可有天子令牌?”
杨玄纵早有准备,他取出兄长伪造的天子金牌,他父亲杨素当年就有一枚天子金牌,可以夜间出入京城,杨素去世后金牌还给了朝廷,但杨玄感在上交金牌之前偷偷仿造了一枚,除非是向天子本人求证,否则根本看不出它是假金牌。
当值校尉放下篮子,把金牌接上去,又核对了天子金牌图谱,确实是等级很高的入城金牌。
核对无误,校尉下令开启了城门,杨玄纵率军进城,他在接过金牌的同时,挥刀劈去,可怜校尉措不及防,被一刀劈掉了人头,杨玄纵大喊道:“点火!”
三支火把燃起,李密当即率领三千士兵汹涌向虎牢关杀来。
第598章 乐极生悲
上午时分,萧夏接到了从京口转来的鸽信,杨玄感在黎阳起兵造反了。
这是萧夏等待已久的消息,他当即下令大军北上辽东。
下午时分,运载着三万大军的一千艘战船北上了,船队沿着辽东半岛西岸航行,两天后抵达了建安城南面的海岛,这里便是连云岛,距离陆地很近,对面数里外便是清河入海口,千艘大船便一溜停泊在清河入海口内。
天子杨广此时也已经抵达了辽河西岸的大营,他始终没有勇气去百里外的故地宁远镇看一看。
这次来辽东除了三十万大军外,还有十万民夫,民夫负责装卸粮草物资,民夫大营紧靠军营,军方提供粮食和药汤,严格管理,不允许再发生去年的惨剧。
第二次东征,隋军充分吸取了教训,带了极多的药材,每天都要熬制药汤给士兵和民夫服用。
粮食带了一百五十万石,草料百万担,黑豆五十万担,各类药材四十万担,兵器盔甲等各种物资不计其数,还有铜钱一百二十万贯,布帛六十万匹,这次的军队都是募兵,每个士兵一个月两贯钱的军俸,战时再每月增加一匹布。
朝廷特地准备了两个月军俸,没有军俸,根本调动不了士兵的作战积极性。
另外还有大帐五万顶,其实大帐很贵,都是双层布料,虽然是粗布,但也耗费巨大,加上人力,一座大帐至少价值数十贯。
杨广的疑心极重,辽河对岸几乎没有高句丽士兵把守,但他还是不放心,依旧派出几支斥候深入敌境探查。
杨广抵达辽东的第十天,几支斥候队陆陆续续回来了,他们给杨广带来了一个真实的高句丽北部情况。
斥候的情报统一汇总后,由兵部尚书樊子盖向天子汇报。
“启禀陛下,我们的斥候一直深入到清川江北岸,东中西三条官道都走了,但没有发现一个高句丽人,沿途所有的高句丽村庄和镇子都废弃了,城池也变成了空城,粮食财物都被带走,应该是瘟疫太严重,所有人都南逃了。”
“军队也没有吗?”杨广问道。
“只有三座山城有军队驻扎,一座是辽东城,一座是安市城、另一座是乌骨城,可以说,高句丽所有的抵抗军队都部署在这三座城内。”
杨广点点头又问道:“还有瘟疫吗?”
“应该没有了,我们的几百名斥候深入村镇和城池,还搜查了民居,但没有一个人染病。”
杨广走到地图前,注视地图片刻,问樊子盖道:“兵部可有用兵策划?“
“陛下,兵部建议拿下辽东城和安市城,毕竟这两座城距离辽河太近,很容易袭击我们的后方大营,至于乌骨城,距离辽水尚远,可以派兵盯住,然后派军围住乌骨城,其余大军走西路直接南下,船只会从海上进行补给,鸭渌水一次,清川水一次,到平壤城大同水再补给一次,就足够了。”
杨广连连点头,兵部的思路和他完全一样,他当即令道:“命令鱼俱罗、屈突通和魏文通来见朕!”
不多时,三名大将来到王帐,一起跪下行礼,“参见陛下!”
杨广缓缓道:“屈突将军可率五万大军夺取辽东城,魏将军率三万军队夺取安市城,鱼将军率军五万渡过辽水,抢占辽水东岸,同时兵指乌骨城,防止敌军援军,明天一早出兵!”
三人一起抱拳道:“遵令!”
杨广又道:“这次作战朕不干涉,前敌由你们自己做主!”
杨广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干涉大将作战。
次日一早,五十多艘大船满载着一万两千士兵渡过辽水,士兵们纷纷下船冲上辽水东岸,迅速开辟了两片安全区,浮桥开始下水了。
不到两个时辰,便搭建了两座浮桥,屈突通和魏文通各率两支大军冲到对岸,这一次渡河格外顺利,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乙支文德只有两万军队,他在乌骨城驻军一万,在辽东城和安市城各驻军五千,根本无力阻挡隋军渡河。
隋军兵部血刃占领了辽水东岸,开始按照既定部署,全力攻打辽东城和安市城,有了去年的经验,这一次隋军不再攻打城墙,攻打城墙阵亡太大,他们集中兵力攻打城门。
隋军携带了五根巨型攻城槌,这种攻城槌由军器监精心打造,两侧装有把手,一百二十人分两侧抓住把手,攻城槌前端装了生铁撞头,再坚固的城门在数万斤的撞击之下,也会被撞得粉碎。
另外,军器监还制作了一种新式大盾,叫做混元罩,长八尺,宽六尺,两侧呈弧形,底部两侧都有抓杆,重一百余斤,由两名共同高举,正好把攻城槌以及提槌士兵罩住,两侧又各有两名士兵举盾补位,挡住了举混元罩士兵的后背。
远远看起来,就像一个车厢将攻城槌完全罩住了,又像极一只肥大的长虫向前蠕动。
屈突通一声令下,一万弩手一起向城头分段射箭,压制住城头上的敌军箭手,攻城槌上去了,高句丽士兵也急了,从上方箭孔向攻城槌放箭,和滑石道向下抛滚木礌石。
但滚木礌石几乎没有效果,它的滑道是固定的,投射出来的滚木礌石方向也固定,很容易被攻城士兵避开,可一旦起身举石瞄准,就会被下方的箭矢射倒。
只有箭矢稍微有点效果,箭矢如雨点般射在混元罩上,由三十架混元罩拼接而成,长达六丈的长虫上插满了箭矢,却挡不住攻城槌的进攻。
数百士兵低沉大喊一声,攻城槌挟带着数万斤的力量狠狠撞向城门,“轰!”一声巨响,十几根大腿粗的门闩一起撞断,大门轰然洞开,攻城槌直接冲进了城内,屈突通大喜,大喊道:“杀进城去!”
数万士兵一拥而入,在辽东城内展开了血战,五千高句丽士兵全部战死,辽东城不到半天就被隋军拿下了。
安市城由魏文通率军攻打,虽然魏文通极为贪财,在齐郡惹了大祸,但率军打仗的本事还是不错。
他架起一座四丈高的木塔,数百士兵在木塔上居高临下射击守城士兵,在城头开辟出了一片无人防御的空间,三千士兵趁机用攻城梯攻上了城头。
魏文通花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但也不到三天便拿下了安市城。
高句丽阵亡三千余人,剩下一千七百名士兵准备东撤乌骨城,却遭到了鱼俱罗军队包围,士兵全部战死。
隋军进攻顺利,仅用三天时间,阵亡千余人便全歼一万敌军,拿下了辽水东岸。
天子杨广信心百倍,要一鼓作气南下夺取平壤城,可就在这时,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传到了辽东。
第599章 接过战旗
王帐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数十名大臣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天子杨广暴跳如雷,手执宝剑把帐内的家具砍得七零八落。
狠狠发泄一番后,杨广终于冷静下来,把宝剑扔掉,问虞世基道:“虞相国说说吧!现在该怎么办?”
虞世基不加思索道:“陛下,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撤军,越快越好!”
樊子盖也道:“陛下,杨玄感已经夺取虎牢关,他肯定会率军攻打洛阳,微臣知道留守阴世师极为擅长守城,他应该能守住一段时间,反正我们已经无法再攻打高句丽了,不如立刻撤军,建议从水路撤退,要比走陆路快得多,大船先把军队撤走,然后再接应民夫和物资。”
这时,驸马萧祝融道:“陛下,建安城距离这里不远,那里有六千守将,可以让他们负责善后,防止乌骨城的高句丽军队反噬。”
裴蕴眉头一皱,不满道:“这些物资岂不是又归晋王了吗?”
樊子盖连忙道:“陛下,可以用物资和晋王交换,让他们出兵支援洛阳,建安城应该有鸽信方式。”
杨广点了点头道:“晋王毕竟是朕的儿子,他调动船队协助我们,只要他们能保住十万民夫安全,这些粮草物资给他无妨,立刻去通知建安城守军,由他们负责善后。”
当天晚上,杨广率领三十万大军上了船,一千五百艘大船满载着军队浩浩荡荡向漳水河口驶去。
杨广留下樊子盖最后离去,等待和建安城的隋军交接。
就在天子杨广离去的第三天,萧夏率领的一千战船和三万大军抵达了辽东大营。
萧夏的到来着实令樊子盖深感愕然。
辽水岸边,一艘两万石大船缓缓靠岸,萧夏从船上走下来。
樊子盖连忙迎上前施礼问道:“殿下怎么来了?”
萧夏微微笑道:“我在东莱郡听说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便启程赶往辽东,天子得到消息了吗?”
樊子盖点点头,“天子三天前得到消息,当天晚上就走了,还给殿下留了一份旨意,我放在大帐,请殿下随我来!”
两人一起向大营走去,萧夏问道:“请问樊尚书,对高句丽战况如何?”
樊子盖长长叹息一声,“刚刚拿下辽东城和安市城,准备向乌骨城进军时,便得到了杨玄感造反的消息,太遗憾了,这次攻打高句丽很顺利,应该可以灭了高句丽,可惜朝内发生这档子事,天意啊!”
来到军营大帐内,樊子盖将天子的手令直接交给了萧夏,萧夏打开手令细看,内容很简单,天子把粮食物资和数万匹战马都给他,条件就是出兵救援洛阳,并安顿好民夫返回河北。
萧夏点点头道:“天子希望我出兵,实际上我在东莱郡就下达了指令,命令老将来护儿率领三万大军前往襄阳,防止杨玄感南下占领荆襄。
又命令大将罗士信率两万精兵沿运河北上,争夺虎牢关,扼断杨玄感的退路。”
樊子盖沉吟一下道:“但我们担心杨玄感会夺取洛阳!”
“不会!”
萧夏胸有成竹笑道:“除非杨玄感能够偷袭洛阳,否则他没有攻城武器,又是阴世师守城,他怎么可能攻下洛阳城,我估计他会向西去弘农郡,或者去长安,如果他过不了函谷关,他又得掉头回来。”
萧夏当然不会对樊子盖明说,其实他的战略意图很清晰,就是把杨玄感的叛军赶进关中,提前占据关中,卡位李渊,使李渊无法再窥视关中,同时也使朝廷的注意力转向关中,而不是江南。
樊子盖点点头又问道:“殿下要返回东莱郡吗?”
萧夏摇摇头,“攻打高句丽是中原王朝必须要做的事情,现在高句丽国力微弱,正是灭亡它的好机会,天子既然回去了,那就我来接手吧!这也是我当年向先帝承诺过的,如果我父亲灭不了高句丽,那我接手继续攻打!”
樊子盖深受感动,他起身道:“我手中有一万大军,愿意协助殿下,实现先帝遗愿!”
萧夏当即接管了大营,他成了东征军主帅。
这次隋军东征还携带一万头骆驼,就是当初萧夏为了得到朝廷草料支援,把它们抵给了朝廷。
这一次正好用上了,这天上午,费青奴也率领六千军队从辽东半岛来到大营。
萧夏命令费青奴和樊子盖一起守卫大营,他率领三万骑兵带着一万骆驼,浩浩荡向荡两百里外的乌骨城杀去。
乌骨城号称高句丽第一军城,用了二十年时间修成,它是一座峡谷盆地城,同时也是去高句丽的西线之路,当然也可以从海上绕过它,西线斥候就是这样干的,乘船绕到鸭渌水南岸。
东面是高句丽山,西面是凤凰山,其实就是一条峡谷,峡谷底部特别平坦宽阔,宽约五里,长十里,南北两侧的山势收拢,留下两处缺口。
高句丽人便将它改造成为一座军城,四周山上修建两丈高的厚墙,都是用巨石砌成,极为坚固陡峭,这就保证了敌军不可能翻山进入峡谷。
南北两个缺口处也用巨石砌成四丈高的墙,但这不是唯一的防御,北方还有一条长约一里的羊肠谷道,高句丽又在谷口处又修建了高墙工事,还在羊肠小道两侧上方修建了工事,如果隋军攻克了谷口高墙,进入羊肠小道,也会遭到两侧山上的巨石攻击,根本无处躲闪。
乌骨城用围困的办法也不行,城内有土地,有水源,民房、仓库、兵营、集市、水塘、采石场等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东面的平缓山坡上开辟出大片肥沃土地,种植庄稼,城内还有足够士兵们吃喝几年的储备物资。
自从乌骨城修建后,从就没有人能攻下来,后来还是高句丽内部发生政变,权臣泉男生才把乌骨城献给了唐朝。
乙支文德之所以有信心对付隋军,就是因为有这座山城,此时,乙支文德亲自率领一万军队驻守乌骨城,乙支文德的压力也很大,因为大半个高句丽都被瘟疫摧毁了,人口死亡近六成,北方百姓全部南逃,清川水以北已经成了无人区,目前高句丽剩下的近两百万人口主要居住在平壤周围以及大同江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