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瑾打开信细看了一遍笑道:“齐王无非就是两招,一个是用削藩来警惕使君,一个就是封官来拉拢使君,依我看,齐王这两碗迷魂汤还是都倒掉的好!”
“为何?”罗艺心中不解,其实他还是有点动心了。
“我们就说封官吧!他承诺封使君为北平郡王,这个郡王有意义吗?如果他有权力封王,那么使君也有权力封王,完全可以封自己为燕王?反正都是朝廷不承认,封燕王岂不更好?”
罗艺轻轻点头,他只是有点虚荣而已,但他也知道这个郡王一文不值。
张公瑾又道:“还有就是削藩,使君怕削藩,为什么杨义臣、阴世师、宇文成都、杨恭仁他们不怕削藩?使君不要被削藩两个字吓着了,有点藩会削,有的藩不会削,江南道和剑南道我估计会削,但边疆大将就不会削,削了边疆大将,谁来对付突厥、高句丽?”
罗艺低头不语,半晌叹息道:“我就担心朝廷追究李景之事!”
张公瑾笑道:“李景是将军杀的吗?”
罗艺摇了摇头,张公瑾又笑道:“既然如此,将军又担心什么呢?如果将军还是有点不放心,那就给虞世基送一笔厚礼,听说此人极贪贿赂,他自会给将军说好话,我觉得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了。”
张公瑾又低声道:“另外,可以给赵十住扣一个通敌的帽子,找点高句丽的证据栽在他头上,虞世基就好替将军说话了。”
罗艺心中的结终于有点解开了,他点点头,“长史说得对,朝中有人好做官,我得把虞世基这条大腿抱紧了!”
就在这时,士兵来报,“启禀总管,南方传来紧急消息,张须陀已攻克黎阳仓,全歼敌军四万人!”
这个消息来得太及时了,罗艺当即作出了决定,他下令将使者斩首,将使者人头和杨暕的亲笔信派人一起送给天子,他当即率军南下,夺取河间郡、博陵郡和信都郡。
与此同时,杨义臣也率军南下,夺取了赵郡和襄国郡,和罗艺一东一西呼应,给齐王杨暕施加了极大压力。
杨义臣和罗艺的两支大军迅速向南推进,就像两头大象在草地上狂奔,威胁的不仅是齐王杨暕这样的对手,还有很多生活在草丛中的鼠蛇。
窦建德就是一只躲在草丛中的鼠蛇。
高唐兵败后,他和同乡大将孙安祖带领一千多人北逃到家乡,清河郡漳南县。
县令宋正本也是保国会的人,和窦建德关系不错,在宋正本的保护下,窦建德率领一千余人隐藏在漳南县内。
这时,幽州军占领武都郡的消息传来,幽州军的前锋距离漳南县只有一百五十里,窦建德着实有点慌了。
他让孙安祖统领军队,自己跑进县城去找宋正本。
县衙后堂,宋正本请窦建德坐下,笑问道:“今天将军怎么有空来找我?”
窦建德忧心忡忡道:“我得到消息,罗艺的幽州军已经占领武都郡,正向清河郡杀来,距离漳南县已经不远了。”
漳南县位于清河郡最北面,正好是清河郡、武都郡和平原郡的三郡交界处,也是官道必经之地。
宋正平点点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确实有点危险,河北几乎都是平原,无山区可躲,漳南县又是大军南下必经之地,将军须率军尽快离开漳南县。”
窦建德叹口气道:“问题就在这里,我能去哪里?”
“听说高会主在东莱郡一带,窦将军有没有”
不等宋正平说完,窦建德果断摇头道:“我已经和保国会脱离关系了,哪怕我在家种地,也不会再加入保国会。”
宋正平微微笑道:“其实我也退出保国会了,这帮人畏手畏脚,成不了大事,北齐早就灭亡了,不可能再恢复,这么多年过去,保国会始终不肯放下包袱,总有一天,他们会被北齐复国理念压垮。”
窦建德对保国会没有半点兴趣了,他现在只关心自己的死活,半晌道:“实在不行,我也去投瓦岗寨。”
“去瓦岗寨不过是给别人添柴,将军不如学刘霸道,占据豆子岗称王,官兵没法进剿,等待天时起兵壮大。”
窦建德苦笑道:“瓦岗寨是好地方,豆子岗也是好地方,恐怕类似的地方很难再有了。”
宋正平呵呵一笑,“窦将军就是骑着毛驴找毛驴,你就没想到高鸡泊吗?”
窦建德一时间如梦方醒。
高鸡泊在漳南县西南方向,相距约八十里左右,它是一大片沼泽地组成,方圆数百里,正好位于清河郡和武都郡之间,北面是枣强县,南面是武城县,东面是漳南县,也算是一个三不管地带。
早在北魏北齐时代,这里便是盗贼的聚集之地,到了隋朝,很多亡命之徒被官府通缉后,也纷纷躲进高鸡泊。
两天后,窦建德和孙安祖率领一千多士兵进入高鸡泊,围栅造营,垦荒种地,从此在高鸡泊内安顿下来,等待大隋的局势之变。
第538章 火器船试
在张亮接手情报部门后,江都的情报确实很有起色,并不是增加人和资源的问题,而是管理上进行了调整优化,比如把从前铺得太多的网点集中起来,放在目前的热点上,洛阳、河北、山东等地,像长安、巴蜀、河东、河西、陇右,这些地方的情报点就暂时取消了。
当然效果很好,萧夏掌握的情报时效缩短到两天左右,比如张须陀军队夺取黎阳仓,全歼余公理的军队,萧夏便在两天后得到了黎阳县发来的鸽信。
但这个情报对萧夏可不是好消息,萧夏很清楚,一旦黎阳仓失守,朝廷大军就在河北立稳脚跟了,那么齐王杨暕的倒计时就开始了。
官房内,刘文静、裴文安、张云秋三人正和萧夏商议对策,高颎此时不在江都,而是毗陵郡和吴郡疏浚运河,现在形势非常微妙,大家都知道天子很可能会对晋王削藩了,朝官们就比较尴尬,都尽量保持沉默,高颎更是首当其冲,他只能以修建运河为名而暂时回避。
“殿下认为齐王还能坚持多久?”裴文安沉声问道。
“不会超过三个月!”
萧夏沉思片刻道:“一旦朝廷军队夺取黎阳仓,数十万大军的后勤保障就有了,剩下就是慢慢收缩包围魏郡,然后从魏郡再一步步压缩到安阳县,最后必然是杨暕投降,毕竟是父子,杨广只会软禁他,而不会杀他。”
张云秋又道:“现在也仅仅是黎阳仓失守,殿下怎么就知道杨暕的局面非常不利?”
萧夏笑了笑道:“其实我有一个参照者,那就是罗艺,他掌握的情报比我们多,而且比我们深,很多未知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但他知道,比如杨暕军队的军心士气等等,我只看他的动向,我就知道杨暕的局面很不妙了,我得到的最新情报是,罗艺的军队已经攻占了清河郡,他很卖力,也在根据局势精准地走每一步,就说明他完全不看好杨暕了。”
刘文静沉默片刻道:“也就是说,最迟三个月后,朝廷会对我们发难了。”
萧夏缓缓道:“发难肯定是要发难,但对我们摊牌的烈度或许会有所降低。”
“殿下此话何解?”
“我刚刚得到一个消息,前太子杨勇带着几个儿子从洛阳潜逃了!”
刘文静精神一振,“这可是一件大事,很可能是关陇贵族所为,说不定他们现在已经到了长安,殿下觉得杨勇会重新在长安登基吗?”
萧夏笑道:“不是很可能是,而是一定是关陇贵族干的,他们就是想推杨勇登基,控制关陇,这样一来,关陇籍的将士、大臣可能就会有选择了,它引发的混乱甚至会超过杨谅和杨暕造反,这个时候,朝廷再对我发难,他们会不会担心我和杨勇联手?”
停一下,萧夏又道:“不过杨勇不一定会马上登基,更有可能是引而不发,一点点挖天子的墙角,把官员和府兵都挖回长安,天子就危险了,我们的机会就在杨勇对天子的威胁程度。”
张云秋沉吟良久,“殿下,有没有这种可能,天子在灭了齐王杨暕后,大军不回洛阳,直接南下江都。”
萧夏点点头,“从天子否决我在彭城郡买地这件事来看,张通判说的这个可能性占一半左右,所以我现在在大举向南岸转移财富物资,原因就在这里!”
下午时分,萧夏乘船来到了长江之上。
江面上,数千艘货船满载着粮食、布匹、兵器、铜钱、木材、油料、煤炭、矿石等等大宗货物穿梭不停。将大量的财富物资运到南岸。
已经持续了一个月,大宗商品基本上快要运完了,接下来就要把军用物资运去南岸,营栅、帐篷、兵甲、战鼓战旗等等这些军事物资运走。
一旦天子决定对自己用兵,淮河挡不住朝廷大军,他可不希望江都成为战场,他希望把战船放在长江上,所以各种钱财物以及重要人员都要撤走。
“殿下,准备好了!”一名军器司官员的小声道。
萧夏点点头,“可以开始了!”
今天是在江面上试验火器,这次试验非常重要,萧夏当然要亲自参加,他身后跟着罗士信、裴行俨、尤俊达、王君廓、孙雷等十几名大将,他们也久闻火器的威名,都想见识一下,萧夏索性这次把他们也带上了。
军器司通判王朴对众将笑道:“各位,今天是第一次火器水面试验,我们的火器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燃烧,一个是爆炸,今天两个方向都要试验,先是燃烧试验,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一起参加。”
众人大喜,纷纷举手要参加,每人分一把弓和十支火箭,火箭是将火药圆筒绑在箭杆上,有导火索,因为江面上风很大,不可能用火折子引火,而是用炭炉,在燃烧的蜂窝煤上,轻轻一碰导火索,就点燃了。
这时一艘两千石的靶船出现了,船上的人员全部乘坐小船撤离,大船便慢慢靠近了靶船。
“可以自由射击!”指挥官一声令下,众人纷纷点燃了火绳,待火绳燃烧到红线时,一起放箭,一支支火药箭射向靶船,火药在空中就变成了一团火,落在五十步外的靶船上,很快,船帆和绳索燃烧起来。
火药的燃烧热值很高,每支箭可以持续烧半分钟,只片刻,靶船的甲板开始燃烧起来,冒起了浓烟。
这时,罗士信对萧夏道:“殿下,卑职感觉火箭对偷袭敌军大营的效果会更好,对船只意义不是很大,卑职实话实说!”
萧夏点点头,他明白了罗士信的感受,燃烧的效果还是不够,关键是落在甲板上很容易被扑灭,不过对船帆有用,如果对方大船是靠船帆为动力,那就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把船帆全部烧了。
“准备试验爆炸火雷!”
随着指挥使一声大喊,士兵们推上来三架大型砲弩,它不是投石机,而是将石块平射出去,它的特点是精准,但射程短,可以将二十斤重的石块投射到六十步外。
士兵点燃了火绳,一声令下,三颗瓷火雷同时射出,精准落在对面船,轰地爆炸了,将甲板炸了一个洞,铁钉四射。
一连射出五轮十五颗瓷火雷,将甲板炸得千疮百孔,但船只始终没有沉没。
水面试验的重点就是让船只沉没,但无论火箭还是火雷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宣告试验失败。
但罗士信等人眼睛却冒光了,他们都不约而同想到火雷落在攻城敌军群中的效果,淬毒铁钉四溅,这杀伤效果比箭矢厉害多了,
王朴和火器大匠邵发走上前,绍发惭愧道:“启禀殿下,我们的火雷用于水战效果还是不行。”
“铁火雷还是不行吗?”
邵发惭愧道:“卑职和工匠试验了无数次,都无法爆炸,不知是铁壳的原因,还是火药的原因!”
萧夏想了想对他道:“配方再增加硫磺,少用木炭,我估计绵绒也是炭,又加木炭,就有两份炭了,炭多了会削弱爆炸力,只用棉绒,把它烤干后碾成粉末,把木炭取消,硫磺多一点,七分硝,两分半硫磺,半分棉绒粉,铁壳锻造时多加炭,这样就比较脆,容易碎裂,再多试几次!”
“卑职记住了!”
邵发行一礼,忽然想起一事,“殿下,如果我们把绿矾磨成粉,不知会不会有效果?”
萧夏一怔,绿矾就是硫酸铁啊!用来治疗皮肤病,萧夏奇怪问道:“哪里来的绿矾?”
“上次永嘉郡运回来的物资中就有大量白矾和绿矾。”
永嘉郡怎么会有大量的矾,萧夏沉思片刻,猛然想起来,温州不就是世界矾都吗?
硫酸铁,硫酸!萧夏眼睛一亮,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第539章 铁腕削藩
魏县以南,宇文述率八万军大败杨暕亲自统领的十万大军,宇文成都也击败了梁菩萨的三万军,并将梁菩萨斩于马下。
杨暕三战皆败,退回安阳县,不得已又将被他两度贬黜的老将萧摩柯请出来守城。
朝廷四十万大军包围了安阳县,城内守军只剩下八万人。
齐王杨暕万念皆灰,把自己关上在王府饮酒作乐,不再把城防放在心上,城池死活他也不管了,手下人心惶惶。
王隆负责防御西城,手下有两万军队,他见势不妙,急忙把几个儿子召集起来。
“齐王要完蛋了,这个时候谁投降快,谁就能活下去,我们今晚必须投降,你们谁愿跑一趟?”
王世充举手道:“父亲,让孩儿去吧!”
王隆也是这个想法,王世充机敏能干,又会说话,只有他才能救自己和几个儿子。
他当即将信交给儿子,趁夜色掩护用吊篮将他放下城去。
围困西城的隋军主将是左武侯卫将军吐万绪,也是天子杨广的心腹大将之一,他认识王世充,平时关系还不错,听说王隆愿意投降,连忙领着王世充去见天子。
天子杨广这两天心情很焦虑,他已得知大哥杨勇父子潜逃的消息,让他心中恨之入骨,早知道自己不该有妇人之仁,就应该杀了杨勇,就没有这么多后患了。
杨广也隐隐猜到这是关陇贵族干的,报复自己迁都洛阳,他很想把关陇贵族全部杀光,但又投鼠忌器,关陇贵族可是鲜卑人的代表,军中大部分将领都是鲜卑人。
关陇贵族又代表了关中势力,军中精锐士兵都来自关中,杨广心中再恨也只得忍住,寻找到时机后再狠狠收拾关陇贵族。
收拾关陇贵族是长远打算,但返回洛阳却是当务之急。
就在杨广心中焦虑之时,有侍卫禀报,王隆派儿子王世充来求降,杨广精神一振,想什么就来什么,他连忙命人将王世充带进大帐。
王世充跪下行大礼参拜,杨广怒道:“朕待你们父子不薄,你们为何要背叛朕?”
王世充泣道:“陛下,我们是齐王府属官,效忠齐王是我们的本分,但我们又不愿背叛陛下,今日来降陛下就是受大义感召。”
这就是王世充的狡猾之处,齐王毕竟是天子的儿子,不能贬低他,所以他用效忠齐王,大义归降来解释。
别看杨广天天骂杨暕为畜生,但只有他可以骂,如果别人跟着一起骂,他心中就不爽了,所以他听王世充说效忠齐王是本分,他心中舒服了不少。
“那个畜生现在怎么样?”
“回禀陛下,齐王把自己关在府中,流着眼泪喝酒,虽然他嘴上不肯认错,但微臣知道,他心中很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