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306节

  “有地道?”徐世绩惊讶道。

  赵丰点点头,“地道入口就在进后宅大门向东走十几步的小树林内,那里有一块大石,把大石推开就看见了入口。“

  “你说的后宅大门是指新修这道墙上的大门吧!”

  “没错,这道墙我们打不穿,只能把入口放在墙外了。”

  徐世绩沉吟一下又问道:“出口又在那里?

  “我们地道是通往后门,后门对面二十步外有一座小宅。”

  元文都在一旁补充道:“这座小宅是官宅,修好了但还没有分配,里面没有人居住。”

  “那需要我们做什么?”一直沉默的雄阔海开口问道。

  “杀人,救人!”元文都简洁地回答他。

  赵丰又指着地图道:“府宅一共有五百士兵看守,其中府外三百人,随时有一百人值勤站岗,府内是两百人,随时有九十人值勤巡逻,还有二十人是暗哨,具体怎么分布我们不知道,但有一点很清楚,内宅没有哨兵,甚至没有侍女,就他们父子几人和两名聋哑老仆,在内宅墙和中庭墙之间夹道还有三十名巡视士兵,这是一条圆环夹道,三十人分为三组来回巡逻。

  然后中庭内也有三十名巡哨士兵和暗哨,外宅也有三十人,不过外宅就不用管了,从地道走,外面的士兵也不用管。”

  雄阔海点点头,“主要就是夹道和中庭的六十名士兵,还有暗哨!”

  赵丰又道:“其实中庭很大,我们地道入口附近最多只有十人,关键是夹道内的三十人,必须全部干掉。”

  “那内宅门和夹墙门能打开吗?”

  元文都沉默片刻道:“实际上我是打算让他们爬绳梯出来!”

  “爬绳梯?”

  徐世绩惊讶道:“绳梯可不好爬,前太子能爬得动吗?”

  “爬不动也要爬,天子离京前加强了管控,女眷都被接回娘家,大门也各加了两道锁,我们搞不到钥匙,幸亏之前把一副绳梯送了进去。”

  徐世绩也很无奈,又问道:“从地道爬出来,然后呢?”

  “然后就是你的事情,你把要他们父子送到城外我们指定的地方,不过我会给你一面皇宫旗和一块侍卫腰牌,皇宫旗插在马车上,就不会遇到任何盘查。”

  徐世绩半晌没有说完,一万贯钱果然不是那么好挣的。

  难怪他们要找雄阔海,只有雄阔海这位天下第一刺客,才能一个人干掉数十人。

  徐世绩忽然想到一个重要问题,连忙问道“他们知道我们要来吗?”

  元文都点点头,“他们知道,时间很紧迫,就是今晚半夜四更时分!”

  半夜,杨勇没有入睡,坐在床前发呆,几年的软禁生活使他苍老了很多,须发半白,身材干瘦,眼角额头都长出了深深的皱纹。

  更要命是他记忆力严重衰退,他已经想不起自己的前世的名字,前世的生活细节也完全忘记了,他只依稀记得自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但自己是来自哪个朝代,自己原来是做什么的,都统统忘记了,就像被人抹掉了记忆。

  还有杨勇放在密室里的身世秘册,也在杨广攻入皇宫那天晚上被他烧掉了。

  不过也很正常,杨勇的前世记忆一直在消退之中,他遇到萧夏时,就已经忘记大半了,这几年饱受孤寂和失眠的折磨,他的身心遭受严重摧残,不仅前世的记忆没有了,就连这辈子的记忆他也忘记了很多,他有时甚至还忘记自己有几个妻子、几个儿子。

  其实走不走对杨勇都没有意义了,他早已失去了争雄之心,心如死灰,不过他几个儿子一心想走,他也只好顺从儿子的意见。

  这时,长子杨俨走了进来,他虽然只有一只手,但他渴望自由,渴望美食和女人,这种软禁生活让他快要疯掉了。

  杨俨蹲在父亲面前小声道:“父亲,准备好了吗?”

  “一定要走吗?”杨勇低声道。

  “父亲这是什么话?难道父亲想被关押至死吗?”

  杨俨说话的语气也不客气,杨勇不再说话了。

  这时,次子杨裕快步走进来,“父亲,你看谁来了!”

  他身后跟着一个身材魁梧高大身影,正是雄阔海。

  雄阔海在杨勇面前跪下,望着变得十分苍老的旧主人,他再也忍不住,泪珠扑簌簌落下。

第536章 逃出洛阳

  夹道内尸体横七竖八,躺了一地,都是一剑毙命,雄阔海轻松从墙上跳下,把长子杨俨接了下来,紧接着是次子杨裕,然后是父亲杨勇,杨勇体质很弱,不过在儿子们的帮助下,他还是翻上了墙,雄阔海握住他的腿,把他慢慢接下来。

  杨勇看了看周围,现在是四更时分,府内极为安静,没有一点动静。

  “有暗哨吗?”杨勇问道。

  雄阔海笑道:“之前有,但现在都是死哨了。”

  他又把其他四个儿子杨嶷、杨恪、杨该、杨韶都一一接下来,除了杨勇心中波澜不惊外,其他六个儿子都充满了激动和期待,虽然他们不知道去长安意味着什么,但肯定要比现在好得多。

  雄阔海重新在对面墙上软梯,又再次帮助父子七人一个个攀过了高墙,他们蹲在一片小树林内,他们是在后宅,前面数十步外就是后院墙。

  指着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内有一架梯子,深入地道。

  “你们谁走前面?”雄阔海问几个儿子。

  “我来吧!”

  首先站出来的竟然是失去一只手的长子杨俨,他比谁都渴望自由。

  杨俨踩着梯子慢慢下去了,紧接着是次子杨裕,然后是杨勇,一个接一个进了地洞,地洞并不狭窄,可以两人并列,也可以蹲着走。

  最后进去的是雄阔海,他慢慢从底部将巨石移回来,又封住了洞口。

  前面的出口已经开了,空气还算流通,众人点着火折子,一步步向前移动,百步不到,足足走了一刻钟,才从出口爬出来。

  徐世绩在此等候多时了。

  “现在还在危险之中,大家先休息吃点东西,然后换衣服!”

  “换衣服?”众人都一愣。

  众人走进房间,看见桌上的一堆女人衣裙和脂粉,立刻明白了。

  城门是卯时一刻开启,坊门则是卯时开启,会比城门早一刻钟。

  但给杨勇父子送早饭的哑仆则是卯时三刻进门,他们实际上时间很紧张,只有三刻钟时间离城。

  旌善坊的坊门缓缓开启,一辆马车从坊内驶出,马车上插着一面三角杏黄,上面写着‘大内采办’四个字,是皇宫的旗帜。

  刚出坊门,迎面便遇到一队右武侯卫巡逻骑兵,由一名校尉统领。

  他见插着皇宫旗帜的马车居然从旌善坊内出来,心中着实有些奇怪,不由喝道:“请停下!”

  旁边跟着身穿侍卫服的雄阔海,他骑在马上,身材格外魁梧。

  他将侍卫腰牌在校尉眼前一晃,校尉吓了一跳,居然千牛备身直长。

  “失礼!失礼!这是.回皇宫吗?”

  车窗开了,露出一个女人俊俏的脸庞,却是徐世绩装扮,他拿着一柄团扇,放在下颌前,恰好遮住了喉结。

  徐世绩捏着嗓子娇声道:“我们是清河乐坊舞姬,去皇宫献舞,官爷要一起去吗?”

  校尉已经看清了马车内的情况,都是一群衣着艳丽的女人,一个个都拿着团扇,遮住大半脸庞。

  “不敢!不敢!你们请!”

  车窗关上,雄阔海护卫马车继续前行。

  校尉看着马车远去,又问道:“坊内有乐坊吗?”

  “好像有一座乐坊!”手下回答道。

  “奇怪,怎么会只有一名侍卫,却不见采办宦官?”

  心中奇怪归奇怪,校尉也没有深究,毕竟他不知道前太子杨勇就住在旌善坊内。

  马车驶出了洛阳城,一路来到伊阙县,皇宫旗子也取掉了,距离县城五里左右,拐上一条向西的小路,又走了十几里,前面出现一座比较偏僻的村庄,与此同时,一座大宅的大门开启了。

  马车直接驶进大门,大门又缓缓关上。

  元文都从房间里走出来,笑眯眯道:“辛苦了!”

  天子杨广并不知道杨勇潜逃的消息,此时他从四路进军打击叛王杨暕,主力是天子杨广御驾亲征,从河内郡进攻汲郡,其余三路大军都是配合,杨义臣已攻下井陉,两万大军进入恒山郡,罗艺则出三万军队攻打河间郡。

  东路大军配合得极为漂亮,张须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派人在白马县开始搭建浮桥,暗中却在百里外卫南县准备好了搭建浮桥一切船只物资。

  入夜,张须陀留数千人继续迷惑敌军,他则率领三万军连夜急速行军直奔卫南县。

  次日中午,三万大军抵达卫南县,卫南县已在一夜之间搭建好了浮桥,大军立刻开始渡黄河。

  此时,数万守军还在白马县对岸虎视眈眈,张须陀大军却已经渡过黄河,三万大军直扑五十里外的黎阳仓。

  北岸的守军主将是余公理,也曾是汉王杨谅的手下叛将,杨谅造反失败后,余公理也投降隋军,他虽未被革职严惩,但还是被贬黜为郎将,勋官也从柱国降为仪同。

  这几年余公理极为郁闷,杨暕执掌河北后,一封书信相召,余公理当即跑来奔投,被封为虎贲将军,候补上柱国,什么叫候补上柱国,就是杨暕认可了,但朝廷还没有认可,说白了就是一张空头支票。

  虽然官职没有得到朝廷认可,但待遇却一点没落下,俸禄待遇和上柱国完全一样,这让余公理感激涕零、

  余公理在一个多月前打史万岁极为漂亮,全歼了史万岁的渡河之军,史万岁被迫自尽殉国。

  余公理率领三万军队严守黄河北岸,从前天下午他就发现对岸开始搭建浮桥,他立刻严阵以待,准备再来一次半渡而击,将渡河隋军全歼。

  不料等了快两天,对方的浮桥连一小半都没有完成,这让余公理感觉有些不妙了。

  一名手下大将提醒道:“将军,会不会隋军已经从别处渡黄河了?”

  余公理眉头紧锁,这其实也是他最担心的事情,但他又不愿承认,承认就等于自己判断失误了。

  就在这时,身后一名骑兵疾速而来,奔至近前禀报道:“余将军,黎阳仓紧急求援,数万隋军在攻打黎阳仓,形势十分危急!”

  余公理大吃一惊,这下他明白了,张须陀竟然已经渡河去打黎阳仓了。

  他当即下令道:“全军出发,火速赶往黎阳仓!“

  黎阳仓是重中之重,绝对不能丢掉的战略要地,齐王给他的命令就是,宁可黄河北岸失守,也不准丢掉黎阳仓。

  余公理率三万大军一路疾奔,距离黎阳仓还有二十里,三万大军也拉长为十里,这个时候是最危险的,一旦被伏击,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余公理心急如焚,他也顾不上了。

  但世间之事,往往是怕什么就来什么,三万大军刚经过一片树林,忽然箭如疾雨,余公理的军队措不及防,被射人仰马翻,一片惨叫。

  树林内,张须陀大喊一声,“全军出击!”

  “杀啊——”埋伏在树林内的两万大军向敌军汹涌杀去、

第537章 罗艺之择

  余公理遭遇张须陀的伏击,几乎全军覆灭,余公理带着数千残军仓皇北逃,黎阳仓守将李承志知道大势已去,便率领一万守将向张须陀投降。

  张须陀击溃黄河北岸四万守将,夺取黎阳仓的消息极大振奋隋军。

  此时罗艺率领三万幽州军已经杀进了河间郡,大军驻扎在北部高阳县,罗艺极为狡猾,他在观望时局变化。

  罗艺已经被天子承认为幽州总管,面子已经得了,所以他听从朝廷的安排出兵河间郡。

  下一步他要里子,里子就是站队,他是站在朝廷这一边,还是站在齐王这一边?

  这时,齐王杨暕派使者来见罗艺,使者走进大帐,恭恭敬敬行一礼,将一封信交给罗艺,“这是我家主公给将军的信件,请将军过目。”

  罗艺接过信,看了一遍,对使者道:“你先下去休息,我考虑考虑再给你回话!”

  待使者退下,罗艺把长史张公瑾请来,把信递给他道:“先生看看这封杨暕的信!”

首节 上一节 306/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