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怀亮眼中喷着怒火,“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犯了哪条罪名?”
罗士信脸色一沉,冷笑道:“你突然召集郡兵又是什么意思?”
“我要训练郡兵,不是很正常吗?”
“放屁!郡兵都是秋后才开始集结训练,现在是四月,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开始夏收了,你以为就你聪明,别人看不懂你的意图?”
董怀亮半晌道:“山越人有造反迹象,路刺史担心不安全,命令我把州军召集起来。”
罗士信冷哼了一声,“路刺史要召集郡兵必须向总管府请示,总管府同意后你才能召集,我不相信你连这个规矩都不懂?”
“形势危急,来不及通过总管府,也是情有可原!”
“你还真会说话,形势危急你居然还是非战时状态。”
董怀亮刚要开口,罗士信已经不给他机会了,“奉晋王之令,董怀亮涉嫌造反,特将其革职抓捕,带下去!”
士兵们用破布堵住董怀亮的口,又将他的头罩上袋子,押了下去,开始搜查他的物品,很快便找到了董怀亮和东阳郡豪强严琼的通信,证实了他是在严琼的授意下召集军队。
被抓捕的不光是董怀亮,还有他的副将郭平,以及五名校尉,董怀亮和副将郭平当即被秘密处死,不留隐患,五名校尉中,其中三人东阳郡豪强子弟,也同时被处死,最后两人虽然也是由董怀亮提拔起来,但他们都是余杭郡汉人,妻儿都在钱塘县,他们得到了赦免,当然是回家,萧夏已决定解散江南道各地郡兵,由募兵取代。
校场内灯火通明,两千士兵全部集结起来,罗士信站在大箱子对所有人高声道:“大家都还认识我吧!现在军营已经被我接管了,你们的董将军企图造反才把你们都征召起来,难道你们也要跟随董怀亮一起造反吗?”
“我们不愿造反!”
士兵们大喊起来,“我们的父母妻儿都在,我们不想造反!”
罗士信点点头,又高声道:“晋王已经决定解散军府,以后不再有郡兵了,愿意留下效忠晋王的,可以留下为募兵,不愿意留下则回家种地去。”
第500章 拦截铁矿
次日天不亮,大部分郡兵都收拾物品各自回家了,但也有五百余郡兵留下,愿意成为募兵,为晋王效力,罗士信当即把他们组建为余杭营,任命自己的亲兵校尉刘建为余杭营郎将,又安排几名亲兵为旅帅,负责统领这支新郡兵,他们将驻扎在城内,由总管府军部直辖。
这就是萧夏的郡兵改革思路,取消原来的郡兵服役体制,从每个郡中招募五百士兵为新郡兵,旅帅以上将领由总管府军部派出士兵担任,同时新郡兵直属于总管府军部,将来条件成熟后可以转给刺史统领,军俸由郡衙负担,只有五百士兵,一个郡还是养得起。
天光大亮,罗士信率领三千军队入城,前往郡衙拜访余杭郡刺史路道德。
路道德是梁郡人,在去年就曾前往江都拜见晋王萧夏,他这两个月很紧张,他是在晋王取消视察余杭郡后才意识到山越人要造反,可把他吓坏了,不断写信给晋王,恳请晋王派兵入驻余杭郡,现在大军终于来了,路道德才长长松了口气。
路道德亲自率领官员到郡衙外迎接罗士信到来,一起将罗士信迎入郡衙。
两人分宾主落座,路道德又让手下上茶,罗士信肃然道:“这次我奉晋王殿下之令进驻余杭郡,就是为了应对山越豪强的造反,晋王殿下让我询问路使君,去年税赋征召如何了?”
路道德叹口气道:“税赋征收倒是正常,和去年差不多,关键是运不出去,我听说有小股匪众在余杭郡内活动,有人说几十人,有人说数百人,还有商船在运河上屡屡被劫,我不敢送税赋北上,万一被劫,失睡税罪名我担待不起。”
“税赋现在在哪里?”
“就在城内官仓里,由衙役日夜守卫。”
罗士信笑了笑道:“都尉董怀亮率领两千军队就驻扎在城外,你为何不让他派兵守卫?为何不让他押送北上。”
路道德苦笑道:“说起来这件事很丢脸,本来现在是春末夏初,也是麦田需要人手维护之时,所以我不太想召集郡兵,但董怀亮再三告诉我,山越叛军要杀来余杭郡,必须要召集军队防御,他说了好几次,我才终于答应了。
不料十天前我才忽然得知,董怀亮竟然是东阳郡山越豪强严琼的女婿,这个消息把我吓坏了,就害怕他突然率军杀进城内,我更不敢让他押送税赋,那无疑是羊入虎口。”
罗士信点点头。“使君不用再担心了,董怀亮昨晚已经被我们处死,郡兵也已全部解散回家,留下五百士兵改编为郡兵,由我的手下率领,他们将负责钱塘县的城防。”
路道德松了口气,“这样就太好了,请问罗将军,军队会一直留在余杭郡吗?是否需要我们负担军粮?”
罗士信缓缓道:“余杭郡的税赋交给我,我有晋王殿下的命令,军粮就从税赋里支取,但蔬菜和肉食需要地方官府协助。”
罗士信取出一份晋王令交给了路道德,路道德看了看晋王令,便点了点头,“我明白了,请将军放心,我会安排好!”
罗士信的另一个任务是切断东阳郡向会稽和永嘉郡输送铁矿石,他当天下午找到了负责航运的官员,钱塘县尉陈璜。
钱塘江的码头上,江风很大,县尉陈璜顶着风吃力地高声道:“我们这里都是钱塘江,越向东越宽,像个长长的喇叭口,可以说它是江,也可以说它是海,江海一体,不过我们民间认为要到盐官县才算正式入海。”
陈璜又指向东南方向道:“娥江就在会稽县北面注入钱塘湾,但距离东海非常近了,我们这里最大的灾害就是潮涌,平时小潮,八月大潮,一旦遇到大潮,海水就会涌来冲上岸,将两岸的百姓卷走,所以钱塘县以东的钱塘江两岸都不能住人。”
“铁矿运输和海涌有关系吗?”罗士信问道。
县尉苦笑道:“以前没有关系,这半年关系很大。”
“为什么?”
“以前有西兴运河,直接从钱塘县运往会稽县,去年秋天运河开始疏浚,暂时断航了,说是今年二月恢复,结果到现在也没有恢复,各种货运目前只能走钱塘湾转去曹娥江,这里原本是海运仓库,现在临时改为中转仓库了。”
“所以现在铁矿石也只能走海路?”
“对!可是走海路小潮也很厉害,钱塘县以东的风浪很大,东阳郡过来的小货船只能运到钱塘县,然后货物换大船前往曹娥江,仓库堆满了大量铁矿石。”
罗士信连忙问道:“仓库里还有铁矿石?”
“运走一部分,还有一部分。”
“为什么不全部运走?”
陈璜咧嘴一笑,“因为没有这么多船!”
“县尉带我去看看!”
两人来到仓库区,仓库区占地很大,有一百多座大仓库,其中一半是官仓,另一半是大商人的私人仓库。
陈璜一指前方十几座大仓库道:“将军看见了吗?那十几座大仓库就是东阳郡商人修建的,铁矿石就堆积在靠江边的五座仓库内,我亲眼看着他们运进去。”
来到距离仓库不到三十步处,二十几名武士迎上前大喊道:“这里是私人仓库,不允许入内,请你们离开!”
罗士信回头使个眼色,手下大将一挥手,数百士兵拔刀冲了上去,二十几名武士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吓得撒腿就逃,瞬间便逃得干干净净。
仓库管事也跑得没影了,士兵们直接砸了大锁,拉开仓库大门,只见里面全是堆积如山的矿石,五座仓库全部打开,全部都是铁矿石,每一座仓库都堆得跟小山一样。
罗士信这才明白为什么说只运走了一半,铁矿石实在太多了。
“我还是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他们不用大船,直接前往曹娥江,就不用中转了。”
陈璜微微笑道:“将军一说这话,我就知道你没去过东阳郡,上游水浅多急流,根本走不了大船,矿山只能用百石平底小船将矿石运出来,到了中游桐庐县后,钱塘江才能航行大船。
当然,他们也可以桐庐县换船,但西兴运河一旦修好就没必要换船了,也就没有必要在桐庐县再折腾,索性就到钱塘县再换大船也一样。”
罗士信点点头,“原来如此,那么小船肯定要这里卸货换船?”
陈璜摇摇头,“如果他们知道隋军已经占领了余杭郡,他们就会在桐庐县换船,这样就不用再钱塘县卸货了,我建议将军还是在江面上安排巡哨船只拦截所有货船进行检查。”
罗士信笑着点点头,“我明白了,多谢提醒!”
这时,一队名骑马士兵奔了过来,“罗将军,紧急鸽信!”
为首士兵骑马奔至近前,翻身下马,将一份鸽信交给罗士信,“是晋王殿下发鸽信到吴郡,我们骑马赶到余杭郡。”
罗士信打开鸽信,眼中顿时露出一丝兴奋,他对陈璜道:“余杭郡有战船吗?”
“有官船,以前倒是南朝战船,将军需要多少艘?”
“有多少艘?”
“大概三十多艘吧!”
“大货船呢?”
罗士信又问道:“民间的货船也可以,只要能走钱塘湾。”
“大概能筹集到四五百艘!”
罗士信点点头,“立刻安排,我有急用!”
第501章 紧急救援(上)
最近两个月,钱塘县以东的江湾内也颇不太平,常常有来历不明的水贼出没,打劫商船,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也不敢上岸,但他们在江湾内横行霸道,严重影响了余杭郡和会稽正常的商业往来,现在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会稽郡的税赋运不出来。
会稽县郡衙内,会稽郡刺史殷尚志在内堂上来回踱步,心中颇为焦虑。
一旦山越人大规模造反,不仅税赋保不住,他这种朝廷任命的官员也一样活不了,让殷尚志焦虑万分。
殷尚志是洛阳人,原本是彭城郡郡丞,三年前升为会稽郡刺史。
殷尚志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在任内遭遇了山越人造反,让他既紧张又惶恐,搞不好小命就丢在会稽郡了。
殷尚志去年秋天就发现了一些反叛苗头,山越豪强在招募青壮劳工,只是刚开始他没有把山越人的招募劳工放在心上,但他发现东阳郡运送铁矿来会稽郡,山越豪强开始冶铁打造兵器,他便感觉有些不妙,就借口疏浚运河,切断了运河航运,也就堵住铁矿石的运输。
直到两个月前,造反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殷尚志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个时候税赋已经征收到一半,停不下来,他只得硬着头皮把税赋征完,但怎么把税赋运出去,又成了大问题。
在殷尚志身后的桌上有一封信,那是会稽郡第一豪强蓝兆田写给他的亲笔信。
蓝兆田在信中给指明了三条路,第一条路,如果他肯投降,蓝兆田将封他为相国。
这条路殷尚志当然不可能答应,从贼为相国,他彻底身败名裂,最终也是死路一条。
而第二条路,让殷尚志把税赋和官府中钱财封存,等山越大军前来接管会稽县,到时会放他和全家离去。
第三条路,不准殷尚志恢复运河,只要殷尚志一直保证运河处于断航状态,蓝兆田承诺,最终会饶他和全家一命。
第二条路和第三条路其实是一回事,就是要保证税赋留在会稽县,留给造反军队。
殷尚志的长子殷安在一旁低声道:“孩儿不太明白,余姚县距离我们这里不到百里,蓝兆田率领大军直接杀来就是了,他还居然给父亲写信谈条件,有意义吗?”
殷尚志哼了一声道:“你以为他不想直接杀来吗?他们造反是被关陇贵族控制的,这次山越人为什么造反,就是关陇贵族承诺让他们建国,这是他们百年心愿,他们做梦都想建国。
没有关陇贵族支持,他们就建不了国,这一点蓝兆田心中比谁都明白,所以他再心急也得忍住,老老实实听从关陇贵族的安排。”
“原来如此,父亲认为关陇贵族什么时候会答应他们造反?”
“快了,既然蓝兆田已经开始聚兵,说明关陇贵族已经同意他们造反了,只是在等待最后的时机,我估计是天子宣布巡视江南的时候。”
“不是说天子夏天才巡视江南吗?”
“那是出发的时间,正式宣布会提前一两个月,应该就是这几天。”
殷安的妻儿也在会稽县,他同样担忧万分。
“父亲,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殷尚志感觉到儿子内心的害怕,便安慰他道:“你不用担心,我已经接受了蓝兆田的第三条路,只要我不恢复运河通航,我们的税赋就运不出去,蓝兆田就不会杀我们,而且我已安排一辆骡车,你可以带着妻儿先走。”
殷安心中一松,连忙道:“不如父亲和孩儿一起走!”
殷尚志摇摇头,“我现在走就是擅离职守,仕途就到头了,我在等晋王的消息,如果晋王同意我走,那我们可以一起走。”
殷尚志之前找到一个有鸽信的商人,将求援信发给了吴郡,又通过吴郡官府转发给江都。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奔跑的脚步声,殷尚志一名心腹手下奔进大堂道:“使君,江都的鸽信!”
殷尚志大喜,连忙接过鸽信细看,脸上阴晴不定。
“父亲,晋王怎么说?”
“晋王说,如果我可以把税赋运走,同时让我跟随税赋一起撤离,如果不行,就等军队前来救援,他已经命令罗士信率军赶来救援。”
“父亲不如下令恢复运河通航,直接把税赋运走不行吗?等军队来救援,不知等到什么时候了?”
殷尚志摇摇头,“你太小看蓝兆田了,他派来两千军队驻扎在曹娥江,就是在监视我们,只要我们的税赋船队出发,立刻就会被他们拦截,那时我的性命就保不住了,还不如什么都不动,耐心等军队来救援,不过你可以带妻儿先走。”
萧夏也得到了消息,蓝兆田在余姚县附近集结了七八万大军,还有数万军队正从永嘉郡赶往会稽郡。
萧夏当即给了罗士信指示,采用突袭的方式,抢在山越人造反之前,将会稽郡的税赋和官员接出来。
余杭郡官衙内,虞氏家主虞正苍正向罗士信介绍会稽郡的情况,“会稽郡的很多世家也正向余杭郡撤退了,听说蓝兆田在余姚县一带聚集了八万大军,很可能就是这几天举旗了,一旦举旗造反,他们率先就会占领余姚县,紧接着就是会稽县。”
“怎么会有八万大军?”罗士信眉头紧锁。
虞正苍苦笑道:“被贼兵裹挟,你若不参加,家就保不住了,只有参加了贼军,门上贴一张贼军给的平安符,就不会被抢,他们就用这种手段,在短时间内聚集十几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