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羽又笑道:“阿楚可能过两天就回来了,我们府上就有四个女人了,夫君上次不是说要做几样新奇的玩意。”
萧夏笑道:“我忘记了,过两天我就安排人制作。”
这时,陆谢庭过来,她已经恢复了常态,表现得若无其事,笑道:“公子要做蜂窝煤,让我画几幅图。”
“蜂窝煤是什么?”崔羽好奇问道。
萧夏笑道:“用来替代柴禾的,便宜实惠且方便,以后家家户户都能喝开水了,能大量减少腹泻症状,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夫君不是说煤炭不够用吗?”
“其实煤炭足够用,关键是运输,现在有两支船队专门运输煤炭,所以煤炭可以渐渐民用,等我增加的五支船队,就可以大规模普及蜂窝煤了。”
“原来如此,那是不是和烧炭一样,不能在封闭的房间里用?”
“一点没错!”
萧夏笑道:“所以我一点不担心,大家都有这个常识,知道在密闭房间里烧火会中毒,可以在厨房用,打开窗就行了。”
正说着,几名侍女端着饭菜快步走来,一家人一起用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转眼又过去了几天,朝廷的支援船队浩浩荡荡抵达了江都城,给江都城带来了大量兵甲和马料。
同时还来了二十几名前水军将领,其中职务最高者是三名将军:陈棱、朱宽和张镇周。
这三人都是从前的南朝将领,其中陈棱还是天子极为欣赏的将领,萧夏心知肚明,这就是天子不想让自己完全控制水军,所以才派来三名大将,但只要他们在江都,迟早都会向自己效忠。
第498章 沈家立场
上午,裴文安匆匆来到了晋王官房,将一份审讯记录呈给了萧夏,“这是审问蓝兆和与楼九的记录,请殿下过目!”
萧夏接过审讯记录仔细看了一遍,有用的信息不多,其中最有用的信息就是山越豪强内部有分歧,蓝兆田极力主张举兵造反,这是关陇贵族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大规模造反,造成整个大隋的影响力,至于山越贵族的死活,关陇贵族不管。
显然,蓝兆田被关陇贵族说服了,他想占据州县造反,关陇贵族同时也说服永嘉郡第一豪强明中天。
但问题是东阳郡的豪强楼世干坚决反对这种公开造反,他极力坚持之前的决定,以分散袭击的方式反抗隋朝,但不公开造反,另一个遂安郡豪强沈发兴也支持楼世干,所以就出现了东西两派。
萧夏又看了看楼九的供词,供词也有一个重要线索,吴兴沈家家主沈通坚决反对袭击吴郡驻军,他们这次袭击吴郡驻军没有得到沈家支持,才导致偷袭失败,全军覆灭。
否则他们就能穿上铁甲,还有马匹接应,隋军弩箭射不穿他们的铁甲,他们还能及时上岸,骑马逃离。
萧夏又回头看了看蓝兆和的供词,供词中提到的沈发兴是山越豪强三大首领之一,这就有意思了,如果吴兴沈家成了三大反叛首领之一,袭击吴郡不可能得不到吴兴沈家的支持,沈光也早就加入叛军,不会躲到江宁去,更不会加入隋军。
萧夏想起了陆谢庭告诉自己的话,沈家只是外房和山越联姻,他们吴兴本房极为重视血统,绝不会和山越人联姻,他们才会得到吴门世家的认可。
萧夏渐渐有一丝明悟,沈发兴虽然打着吴兴沈家的旗号,但他极可能是沈家外房人,并不是吴兴沈家本房子弟。
想到这,萧夏对杜如晦道:“我记得沈发兴是遂安郡郡兵都尉,我们应该有他的履历,另外还有余杭郡都尉董怀亮的履历,一并去查一查!”
杜如晦行一礼出去了。
裴文安不解道:“这些履历都应该在兵部吧!殿下把它们都要来了?”
萧夏笑着点点头,“江南官场有个特点,主官是朝廷派来的,次官以下都以本地人为主,文官由世家控制,武官由豪强控制,尤其各郡的都尉,几乎都和地方豪强有很深的关系,他们花大钱谋求这个位子,我插手盐政的时候,便从朝廷把江南各郡的官员资料都调来了。”
裴文安恍然,“原来如此!”
不多时,杜如晦拿着一份卷宗走进来道:“殿下,沈发兴在遂安郡桐庐县读县学,履历显示,他出生在余杭郡武康县。”
萧夏点点头,“这就对了,沈发兴是沈家武康房人,当年造反的沈玄懀也是沈家武康房,沈玄懀有子侄逃往遂安郡,极可能就是沈发兴。”
停一下,萧家又问道:“董怀亮呢?”
杜如晦连忙道:“董怀亮是东阳郡人,原本只是一个校尉,开皇十八年,突然从校尉升为东阳军府都尉,仁寿二年,调任余杭军府都尉。”
“他是汉人还是山越人?”萧夏追问道。
“回禀殿下,履历中没有提及。”
“那有没有提及他的妻子?”
“好像有!”杜如晦翻了一下笑道:“找到了,他妻子很早病逝,他于开皇十八年娶后妻严氏。”
萧夏笑了起来,“他估计就是东阳郡三大豪强之一严氏家族的女婿,开皇十八年,严家给他花了大钱,所以他才能从校尉一步提拔为都尉。”
裴文安担忧道:“如果是这样,余杭郡很危险啊!”
萧夏点点头,“我知道!”
萧夏当即对杜如晦道:“立刻派人去通知孙雷来见我!”
“卑职这就安排!”杜如晦匆匆去了。
这时,裴文安小声道:“殿下的意思是说吴兴沈家和山越人造反没有关系?”
萧夏淡淡笑道:“你这样看就是稍微浅了,沈家若立场鲜明,沈法兴就不会参与山越人的造反,沈光也不会加入隋军,你没发现吗?沈法兴是以遂安郡豪强的身份加入山越人反叛,沈光以江宁沈家子弟的身份加入隋军,和吴兴沈家都没有关系,蓝和楼家联手袭击吴郡隋军,吴兴沈家却坚决反对,它不想被卷入其中,这就是沈家的风格,他们多头押注,但吴兴本房绝不牵涉其中。”
关于沈光,萧夏看得很清楚,作为沈家嫡系子弟,没有家族的同意,他不会轻易做出加入隋军这样的决定,他在江宁,怎么得到家主同意呢?只能说明一点,他来江宁就是为了加入隋军,这必然是沈家做出的决定,而不是沈光一时头脑发热,临时做出的决定。
江南沈家若没有这种八面玲珑的手腕,就不会有一个外孙唐德宗,也不会有明初江南第一富豪沈万三。
“殿下认为吴兴沈家可以拉拢?”
萧夏笑道:“不用拉拢,只要他们不跟随山越人造反就行了。”
这时,杜如晦带着孙雷匆匆进来,孙雷单膝行一军礼,“卑职孙雷参见殿下!”
“将军请起!”
萧夏又笑眯眯问道:“新装备还满意吧!”
孙雷负责训练两万新兵,已经训练了两个月之前,暂时装备皮甲和长矛,昨天刚刚换了装备。
“怎么样,新装备还满意吧!”
“感谢殿下安排,弟兄们非常满意!”
“士兵训练得如何了?”
“回禀殿下,弟兄们大部分都是郡兵,有一定基础,训练起来很不错。”
萧夏笑了笑道:“换一个地方训练如何?”
“殿下有令,卑职会坚决执行。”
萧夏点点头,“你立刻率一万新兵赶赴吴郡驻扎,另外一万新兵交给副将武克勤继续训练!”
孙雷当即躬身道:“卑职遵令!”
吴兴沈家是江南著名的豪强世家,这个家族文武兼修,既然有豪强重视工商业的血统,但又和世家一样,拥有大量田产,注重培养人才,文才武将辈出。
或许身上有部分山越人的血统,吴兴沈家在关键时刻又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野心,不甘寂寞地跳出来,从而屡屡站错队、
在开皇十年的大叛乱中,沈家不遗余力地出钱出人出力,支持余杭郡族人沈玄懀造反,最后遭遇杨素的残酷镇压,沈玄懀一房的族人被斩杀殆尽,沈家吓得战战兢兢低调了十余年。
大叛乱过去还不到二十年,山越族豪强们骨子里的反叛之心又再次复苏,他们开始秘密串联,沈家在山越豪强们的怂恿下,也有点蠢蠢欲动了。
这天上午,沈氏家主沈通意外接到了吴郡刺史萧琳派人转来的一封信,更让他意外的是,这封信竟然是晋王萧夏给他的亲笔信。
沈通年约五十余岁,身材中等,长一张国字脸,眉毛粗浓,目光锐利,看起来颇有几分威严。
沈通负手在大堂上来回踱步,不多时,三弟沈俊匆匆赶来,“大哥找我?”
沈通点点头,“沈光写信来了吗?”
沈俊连忙道:“刚收到他的信,他被任命为郎将,手下有一千水军。”
沈通缓缓道:“我刚收到晋王写来的亲笔信,他在信中提到了沈光,感谢沈家对他的支持。”
第499章 先发制人
沈俊愕然道:“晋王给大哥写来亲笔信?”
沈通淡淡道:“晋王给我写一封亲笔信不行吗?还是我们沈家不配?”
沈俊连忙摆手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这个时间点晋王来信,有点太微妙了,容易让人产生浮想!”
沈通点点头,“是萧刺史派手下送来的,不过这个时候给我写信确实很微妙,沈光加入隋军,蓝兆和又刚刚被抓。”
“蓝兆和被抓,是不是就意味着晋王知道山越人要造反的事情了?”
沈通笑了笑道:“他怎么可能现在才知道,他早就知道了,上次他没有去余杭,我就猜到他已经知情了,所以才会有一万军队立刻入驻吴郡。”
“莫非是陆家?”
沈俊反应极快,他立刻想到了陆家,他给陆家说过这件事。
沈通微微笑道:“你现在明白了吧!当初你看不上的那个儿媳,现在要成为晋王次妃了。”
当初就是沈俊的次子沈亮看上了陆谢庭,一下子被陆谢庭白腻的肤色和丰满高挑的身材迷住了,只是冥冥中早有定数,注定他得不到陆谢庭。
沈俊黯然道:“我虽然是有点嫌她太高,但二郎一眼看中她,要不是为了娶她,二郎也不会拼命吃药,反而病故了,哎!”
沈通见自己的玩笑话引起兄弟的伤感,他心中也歉疚,连忙转开话题,“他现在写信给沈家,他是希望沈家中立,我估计他要有行动了。”
“那我们什么都不闻不问?”
“不!”
沈通缓缓道:“陆家敢下注和晋王联姻,我们沈家不能一点态度都没有,我决定支持驻军两万石粮食,以表明沈家的立场。”
入夜,一万军队无声无息抵达了余杭郡钱塘县,这支军队正是罗士信率领的吴郡驻军。
萧夏从蓝兆和的口供中知道了山越豪强内部分歧严重的消息,东西两派的立场严重分裂,萧夏便立刻抓住这个机会,下令罗士信率领本部一万军进军余杭郡,而由孙雷率一万新兵入驻吴郡,作为罗士信的后援策应。
余杭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正好将山越人分为东西两部分,切断了东西山越人的联系。
虽然东阳郡和会稽郡也直接接壤,但两郡之间都是山区,交通极为不便,铁矿石等大宗物资必须通过钱塘江运到余杭郡的钱塘县,再转入曹娥江运往会稽县、余姚县、上虞县等地。
所以拿下余杭郡,也就切断了东阳郡的铁矿石运往会稽郡。
余杭郡当然也有山越人,主要生活在南部,开皇十年,余杭郡豪强杨宝英也起兵反隋,自称大都督。
但和会稽郡、东阳郡、永嘉郡不同的是,余杭郡是以平原为主的郡,这就意味着余杭郡的人口汉人占据大多数,所以在情报不充分的情况下,萧夏也果断下令罗士信出兵控制余杭郡。
余杭郡有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两千郡兵,必须先控制住两千郡兵。
郡兵的军营紧靠县城,由于占地太大,城内无容它之地,只能放在城外。
目前,军营处于一种非战时状态,战时和非战时的区别很大,其中之一就是警戒程度不同,战时状态的军营四周都是哨塔,哨兵时刻盯着外面,戒备森严,非战时状态时,军营哨塔只有一座,位于大门旁边,它关注的是来访者。
两更时分,一万军队抵达了军营北面,罗士信一声令下,一根根绳索套上了营栅,数百名士兵一起拉拽,大片营栅轰然被拉倒,出现了一条宽达数十丈的缺口。
士兵架上几十块木板,隋军士兵蜂拥而入。
余杭郡都尉董怀亮可是罗士信老熟人,去年底,一群将领在建昌县闹事,先是要求抢掠建昌郡,被罗士信否决,他们随机又怂恿士兵逃亡,以即将过年为借口,不愿大战,逼迫罗士信不得不解散军队,放士兵回家。
闹事的将领中,这个董怀亮就是首领之一。
董怀亮正在营房中搂着一个妓女睡觉,忽然,门砰地一脚被踢开,惊得董怀亮一下子坐起身,只见大群黑影冲进来,数十支军弩冷冷对准了他。
妓女这才反应过来,吓得尖叫起来,被董怀亮一把捂住嘴,董怀亮冷静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想干什么?”
有士兵上前将他枕下短剑和墙上战刀一并收走,墙角一根铁枪也被扛着,为首校尉道:“先把衣服穿起来!”
董怀亮和妓女这才手忙脚乱穿上衣服,妓女被押了出去,董怀亮被士兵捆绑,他挣扎着怒喝道:“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这时,罗士信大步走了进来呵呵笑道:“董将军,别来无恙啊!”
“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