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天子杨广微微感叹道:“只有宇文相国不辞劳苦,愿为朕分忧,朕很感动!”
宇文述躬身道:“微臣深知自己是武将出身,才智不如文官,但上阵打仗,微臣绝不退缩,治理天下也如战场,主帅有忧,微臣怎敢旁观?”
“说得好,治国如战场,爱卿说说义仓,朕想听一听你的思路!”
“陛下,微臣在去年开凿运河时接触了义仓,晋王殿下说义仓问题严重,微臣认为尚需斟酌,究竟是什么严重?是粮食短缺严重,还是账目混乱严重,微臣认为是后者,把账目整理清楚,从义仓内究竟扣了多少税费,这样不管是朝廷去查,还是给百姓交代,都能一目了然,不至于说不清楚。”
杨广本来对义仓之事就很头大,宇文述的话让他宽心了不少,他点点头,“这件事就交给爱卿去做,到时给朕一份报告就行了。”
宇文述躬身道:“微臣愿为陛下分忧,只恳请陛下多给一点微臣时间。”
“爱卿需要多少时间?”
“回禀陛下,微臣至少要三到五年左右!”
杨广眉头微微一皱,“需要这么长时间?”
“陛下,义仓的问题是二十多年一点点积累下来,绝不是短时间就能清理完成,另外,微臣也考虑拉长时间,如果发现有缺口,可以给地方官府一个补上缺口的机会,这样就不用朝廷掏钱。”
反正义仓问题也不是迫在眉睫之事,只要不让朝廷掏钱,慢慢清理也不是不可以,杨广便点了点头,“那朕就给爱卿五年时间,你自己成立一个官衙,召集一批官员,需要钱粮由户部拨给,朕就不过问了,五年之内,爱卿必须要把义仓问题彻底解决。”
“请陛下宽心,微臣一定会把问题解决。”
东宫内,太子杨昭伏在榻上呼呼大睡,后背扎满了银针,张乔将银针一根根取下,萧后和太子妃崔氏坐在一旁紧张地看着。
张乔来了才十天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太子杨昭后背的乌黑已经消失了,恢复了正常肤色,手脚浮肿也同步消失,这让萧皇后看到了希望。
张乔取下最后一根银针,又仔细看了看银针,笑道:“太子殿下排毒比我想得要快,我以为至少要半年时间,没想到三个月就差不多了,现在银针都没有变色,说明太子体内毒性已经基本上清除了。”
萧后大喜,连忙问道:“阿乔不是说至少要半年时间吗?”
张乔微微笑道:“我之前说需要半年时间是指最严重的情况,太子殿下的体质对避鳞丹很适合,所以效果就非常好。”
“那还要吃药吗?”崔王妃问道。
张乔点点头,“还要再吃两个月的药,药量减一半,把残存余毒彻底拔掉,到时候我会再来一趟,剩下就是好好调养,只要调养得好,我觉得寿命延长到五六十岁也不是不可能。”
张乔最后这句话让萧皇后感动得眼泪都要下来了,她握住张乔的手道:“好孩子,多亏你了!”
张乔有些不好意思道:“太子是我夫君的大哥,也就是我的兄长,我会一直照顾好自己的兄长。”
“好!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入夜,萧皇后把张乔治病的事情告诉了丈夫杨广,杨广也高兴万分,“太好了,只要能把毒拔掉,昭儿就得救了。”
萧皇后幽幽道:“阿乔说昭儿调养得好,还能活到五六十岁,当时我就想,要是阿乔愿意,我宁愿让她做太子妃,这样昭儿就能再活得长一点。”
杨广苦笑道:“这不太现实,你不是说她把昭儿视为兄长吗?朕觉得这样就足够了。”
萧皇后点点头,“我也知道,所以我也只是说说而已,陛下,我想好好笼络她,我们能否封她为良娣?”
杨广沉思良久道:“良娣是太子的妾,她是亲王妾,封她为良娣不符合礼制,不过可以变通一下,降一级,封她良媛,这样朝廷也不会反对。”
太子妾最高适良娣,正三品,其次是良媛,正四品,然后是承徽、昭训、奉仪,分别是正五品、正六品和正七品。
而亲王妾最高是孺人,正五品,然后是媵,正六品。
萧皇后感激张乔给长子治病,便想好好笼络她,萧皇后想了想又道:“其实也不用叫良媛,制度是皇帝定的,陛下可以在孺人前面增加一个四品内官,以制度的方式定下来,这样就名正言顺了。”
杨广点点头笑道:“这倒可以,父皇增加了贵人,那朕就给亲王再增加两名正四品良仪。”
罗士信率领一万军队驻扎在城南老军营,这是南朝时修建的一座军营,军营占地很大,最多时可以容纳两万军队和上万匹军马。
不过军营内的建筑已经在战争中摧毁,只剩下一片空地和围墙,吴郡官府也没有把这座军营变成良田,而是把它作为州兵的驻扎地和训练场。
现在被罗士信率军进驻,在军营内扎下了数百座大帐,又在四周修建了哨塔。
在哨塔的西面有一条小河,江南地区水网密布,河道纵横,各种物资都是靠船运输,军营也不例外,他们的粮食蔬菜补给也都是靠小船运入军营,
这天晚上,五艘小船在小河上航行,慢慢靠近了军营。
为首船上一名黑衣人低声道:“先准备好家伙,动作要快一点,我们要直接闯进去,”
每个小船上都有五名黑衣人,其中两人负责划船,另外三人则手执弓箭。
如果没有一万驻军,船队在小河内是畅通无阻,可有了军队后,进入靠近军营这段小河,必须要经过士兵检查后才能通过,则夜里则直接禁止通行,放下拦路杆,哨塔上有士兵在站岗。
船队越来越近,立刻被哨塔上的士兵发现了,士兵举弩喊道:“夜间不准通行,立刻停止!”
第一艘船非但没有停止,反而加快了速度,船身向拦路杆狠狠撞去,“咔嚓!”一声,拦路杆被船头狠狠撞为两断。
第491章 夜袭大营
“当!当!当!”哨塔上敲响了警钟,惊醒了睡梦中的士兵。
五艘小船纷纷加快了速度向南面冲去,他们在利用短暂的时间差,对军营进行破坏。
他们点燃了火箭,拉弓向军营内射去
军营内大量士兵从大帐内冲出,进入战时状态,手持步槊向东面奔去。
忽然,只见十几支火箭腾空而起,向靠近河边的几十座大帐射去,这几十座大帐是仓帐,主要是靠河边近,便于运输装卸。
几座大帐立刻被火箭点燃了,士兵们大喊大叫,纷纷跑去救火,斩断绳索,扯掉大帐,副将王伯当率领几百士兵举弩向五艘小船射去。
小船上的黑衣人刚刚射出第二轮火箭,隋军的箭矢便如雨点般射来,黑衣人纷纷中箭落水。
这时,罗士信也赶来了,只见三顶大帐燃起了熊熊烈火,这是吴郡官府给他们准备的布帐,很容易燃烧,其他大帐都被隋军斩断绳索扯掉了,只有这三顶火势太大,没法救了,只得眼睁睁看着它们被烈火吞没。
仓帐距离大营主帐比较远,烈火波及不到主帐群,布帐燃烧很快,只片刻便燃烧殆尽,露出了帐内堆积的粮食麻袋,最表面的一层粮食也被烈火点燃,但立刻被士兵爬上去。用湿被褥把燃烧的火扑灭了。
罗士信脸色铁青,喝令道:“把所有的大帐全部拆除!”
士兵们一起动手,将几百顶大帐全部拆除,所有士兵都心有余悸,如果火箭不是袭击河边仓帐,而是袭击宿舍寝帐,后果将不堪设想。
千余名士兵点着火把在小河两岸搜寻,五条小船都找到了,另外找到了十七具尸体,抓获了五名黑衣人,但还是逃掉了三人,包括为首黑衣人在内。
副将王伯当心中着实愧疚,这是他的责任,他是副将,扎营布寨都是他负责,他没有考虑到会有人会用火箭偷袭,使营帐距离墙边太近,在敌人的火箭打击范围内。
当然,这是王伯当经验不足,他是第一次出任副将,在行军打仗各方面都有欠缺,但军队纪律森严,并不会因为你经验不足,就对你网开一面,该有的处分肯定会有。
这时,罗士信快步走过来,王伯当上前抱拳道:“卑职扎营考虑不周!”
“吸取教训吧!下次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罗士信冷冷丢下一句话便快步走了,他无权处分王伯当,但他会写报告向晋王汇报此事。
王伯当心中叹息一声,只得赶紧安排士兵在军营周围四处搜寻逃脱者,同时审问抓获的黑衣人。
次日天刚亮,王伯当匆匆找到了罗士信,抱拳施礼道:“启禀罗将军,审问已经结束,对方五人都是东阳郡人,是东阳郡豪强楼世干的家丁,其他被射杀的和逃走者都是,他们就是奉楼世干的命令来偷袭我们的军营,直接从太湖南边乘船过来。”
“他们怎么会知道我们军营的漏洞?”
“卑职审问了,他们也不知道,卑职推断,可能和之前给我们送鱼干的商人有关系,那个商人就是东阳郡人,
“或许我们自己内部有对方的内应。”
王伯当愣了一下,“这个.不可能吧!”
罗士信冷冷道:“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给够钱,什么可能!”
王伯当沉默了,确实也有这个可能。
罗士信又道:“既然殿下已经宣布进入战时,那就不能再大意了,从现在开始,取消所有将士假期,也不允许随便进城,实在需要进城,必须三人以上同行,绝不准任何人单独行动。”
“卑职遵令!”
罗士信又道:“还有我们布帐不行,必须换成皮帐,立刻发鸽信给晋王殿下,请殿下尽快安排皮帐给我们送来。”
“卑职这就安排!”
停一下,王伯当又问道:“既然我们知道是东阳郡豪强楼世干所为,我们是否需要行动?”
罗士信沉吟片刻道:“之前殿下有令,没有他的命令,不准我们擅自行动,我会写一份报告,由殿下决定我们下一步行动。”
这时,跑来一名校尉,急声禀报道:“我们又抓获两人,其中一人说他知道吴县联络点,愿交代换命。”
罗士信大喜,“立刻去吴县抓人!”
吴县西城一条紧靠河边的小街,一名二十余岁左右的男子正沿着街边屋檐快步行走,他身材瘦高,相貌冷峻,身穿一件黑色武士服,手提一口宝剑,不时紧张地回头向后张望。
他正是逃脱的黑衣首领,叫楼九,是东阳楼氏家族子弟,由家主楼世干派他率领二十四名家丁,训练了几天后,便由他统领这次袭击,他们一共逃脱三人,但都各自分散了。
不多时,黑衣男子来到一扇大门前,有节奏地拍打几下门环,大门吱嘎一声开了一条缝,他一闪身进去了。
这时一座占地约三亩的宅子,宅距不宽,但很深,足有五重小院,这也是江南这边房宅的特色,不像北方那样宅距宽大,江南屋子的房距都很狭窄,有时候一亩地也能做出三重小院,由于雨水多的缘故,屋檐普遍长,从上方看去,宅子几乎都被黑瓦覆盖,天井很狭小,导致采光也比较差,总显得有些阴暗。
男子一路进院子,来到第四重小院,正门前站在两名彪形大汉,其中一人看了他一眼,便进去禀报了。
片刻,大汉走出来,给他施了个眼色,楼九这才走进了屋子。
屋子里光线阴暗,负手站着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此人也是蓝氏家族的人,他叫蓝兆和,是家主蓝兆田的堂弟,地位比楼九高得多,他其实是个商人,常年呆在吴郡,这次袭击便是由他一手策划。
楼九上前跪下行礼,“卑职参见四当家!”
蓝兆和回头看了他一眼,冷冷道:“你失败了!”
楼九一怔,连忙道:“卑职看见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应该点燃了对方营帐!”
“你们只烧毁了三顶大帐和六袋米,不叫失败叫什么?”
楼九半晌道:“我们乘船偷袭,只能攻击仓帐,而且很远就被哨兵发现了,如果我们坚持之前的方案从陆上偷袭,或许能点燃他们的宿帐。”
蓝兆和脸一沉,“你在指责我吗?”
楼九低下头,“卑职不敢!”
实际上他们最初的方案是从陆上袭击隋军大营,但二十五人集中来吴县太显眼,很容易被发现,他们需要分头到吴县,然后再集中进行行动,这就需要蓝兆和的各种支援。
蓝兆和担心牵连到自己,于是便改变了计划,让他们直接从太湖南面乘船过来,这样就算他们被抓住,也和自己无关。
蓝兆和又问道:“一共逃出几人,被抓了几人?”
楼九摇摇头,“卑职不知。”
蓝兆和哼了一声,“也幸亏你逃出来了,否则你若被抓,我就完蛋了。”
楼九脸刷地变得惨白,蓝兆和一怔,他忽然反应过来,急问道:“你不是把联络点告诉别人了?”
楼九惶恐道:“我告诉了副手,不过我看他中了一箭,他应该已经死了!”
“混蛋!我让你从太湖出发,就是怕你们泄露,你居然告诉手下了。”
蓝兆和气得大骂,他当即喝令道:“迅速撤离!”
但已经来不及了,外面传来一声惨叫声。
第492章 示范工程
第一个完成义仓清理的是江宁县,主要是之前张云秋已经初步清理过一次,第二次清理就比较容易了。
由总管府参军陆邈率领十名郡学学生组成了清算小组,负责丹阳郡两个县义仓清理。
这次清理义仓派出三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十一人,总管府拿不出这么多人手,便动员了大量学生参与。
萧夏再次抵达了江宁县,在三天前,张云秋已经率领十几官员先一步抵达江宁县,对江宁义仓的清理进行验收,已完全合格。
此时在义仓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两千多农户成为第一批清算的农民。
形势是在变化之中,之前是想全部清算完再一起商议解决办法,但纸包不住火,清算义仓的消息在很多地方已经传开,农户纷纷跑去官府打听,不少地方出现了大量农民聚集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