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277节

  “最多两三天吧!可能会宴请吴门世家,上次在江都提到过。”

  萧琳有些不解问道:“陆兄是想见晋王殿下吗?”

  陆慎言有些难为情道:“如果可能的话,能不能把晋王殿下安排在陆府梅园下榻。”

  梅园是陆府的私家花园,在姑苏城极为有名,萧琳明白陆慎言的意思,想趁这个机会和晋王殿下搞好关系。

  既然彼此是好友,萧琳也愿意给陆家一个机会。

  萧琳点点头道:“你来得很及时,明天殿下的侍卫首领会先来进行安全部署,你赶紧回去好好检查一下梅园的安全,看看有没有漏洞,有漏洞赶紧补上。

  陆慎言大喜,起身道:“多些使君成全!”

  两天后,萧夏的船队抵达了吴郡,刺史萧琳带着吴郡的文武官员来到码头迎接晋王到来。

  随即又把萧夏请到城东的陆府梅园下榻。

  梅园占地面积约二十亩,据说是三国陆逊晚年时所建,园里种植了上百株古梅,都有几百年的历史,还有数十块形态和神态各异的太湖石,其间点缀着各种精雅的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

  当年梁武帝下榻梅园,也对梅园赞不绝口,陈后主巡游江南,更是在梅园流连忘返,足足住了半个月。

  萧夏住进了梅园,顿时满园芬芳,红梅娇红争相吐艳,令他心旷神怡。

  “多谢家主的招待,让家主费心了!”

  萧夏回头笑着向陆慎言点点头。

  陆慎言欠身笑道:“殿下肯下榻寒舍,也使陆家蓬荜生辉,陆家满门深感荣幸!”

  萧夏来到招待贵客的石舫,请萧琳坐下,陆慎言知趣地告退,他虽然是主人,但官员之间交谈,他最好回避。

  侍女进来给二人上了茶,萧夏喝了一口茶,缓缓道:“我这次出巡遇到两件大事,首先在丹阳郡江宁遭遇数千农民请愿,原因是义仓出了大麻烦,义仓粮食严重亏空,原本应该是三万八千石粮食,实际上不足七千石,导致亏空有各种原因,有些合法减少可以解释,像朝廷征税之类,但大部分原由都没办法解释,义仓问题并不是江宁独有,丹阳郡三个县都很严重,吴郡的情况使君了解吗?”

  萧琳略略沉吟一下道:“我在前两年就知道义仓问题很严重,但各地的严重程度又不一样,像吴郡、毗陵郡、余杭郡这些富庶的郡会好一些,官府收入多,没必要割义仓羊毛,最多是管理混乱,吴郡这边义仓具体情况我还不了解,等会儿我问问李郡丞,他可能知情!”

  萧夏点点头又道:“第二件大事便是我在毗陵郡遇刺了!”

  萧琳大吃一惊,“是什么人刺杀殿下?”

  “根据抓到的活口审问,他们自称是高智慧的儿子。”

  萧琳眉头一皱,“高智慧在泉州被抓到,诛灭三族,没听说有儿子逃脱啊!”

  萧琳心念一转道:“要么就是他的义子,高智慧有九个义子,据说乘船跑了几个,到海外去了。”

  “对!他们就是从海外归来,前年就回来了,一直住在余杭郡,有人暗中给他们送钱送兵器,我就想知道,已经过去了十六七年,到底还有什么人在支持他们?”

  萧琳缓缓道:“开皇十年,有人造谣说,所有南方人要被迁去北方,引发了南方豪强大叛乱,会稽豪强高智慧、婺州豪强汪文进、吴兴豪强沈玄懀、乐安豪强蔡道人、泉州豪强王国庆等等,军队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人,要么称帝,要么自称大都督。

  天子派杨素和李景率军前来剿灭,杨素才叫狠,杀人如麻,所有参与造反者全家皆斩,以至于数十万人被杀,血流成河,人头堆积如山,官兵过境,一路奸淫烧杀,宛如人间地狱,惨不忍睹。

  大叛乱事件过去还不到二十年,很多幸存者尚在,殿下说谁支持他们,我这样说吧!江南道的豪强地主是当年被杀得最惨的,时至今天,也同样是他们在背后支持反隋者。”

  入夜,萧夏负手站在玉兰阁窗前仰望月色,阁楼下是一池春水,种满了荷花,现在是早春,荷塘里只有去年的残荷,对岸是一片梅林,薄雾萦绕林中,空气中有暗香浮动。

  忽然间,一阵悠扬的琴声从远处传来,隐隐如泉水流淌,又仿佛梦境中的缥缈空明,一下子将萧夏吸引住了。

  琴声不是来自梅园,而从梅园隔壁的陆府传来,萧夏没有动,站在窗前静静听着这月光下的琴声,琴声时而激昂,仿佛在控诉命运的不公,又时而哀婉,仿佛在自怜身世的不幸,这一刻,萧夏的内心竟然被琴声悄然拨动,对弹琴女子生出一丝恻隐。

  忽然,传来一阵怒吼声,琴声嘎然而止。

第478章 三退娘子

  次日清晨,梅园的三名侍女前来伺候萧夏起身,给萧夏梳头的侍女叫小丸子,脸长得很圆,也就十二三岁,比较活泼生动。

  另外两名侍女都战战兢兢,唯独这个圆脸小侍女却天真烂漫,有说有笑。

  “呀!有蚊子,殿下别动,我帮你打掉它。”

  不等萧夏反应过来,小肉掌‘啪!’打在萧夏的脖子上,旁边两名侍女吓得面如土色,一起跪下。

  小丸子却一脸惋惜道:“没打着,飞掉了。”

  她见两名同伴跪下,十分惊讶道:“咦!你们跪下干什么?”

  萧夏哑然失笑,对两名侍女摆摆手,“你们去吧!小丸子服侍我就行了。”

  两名侍女起身退下去了,萧夏笑道:“小丸子,我问你件事。”

  “啥事?”

  “昨晚我听见有人弹琴,你是知道是谁在弹吗?”

  小丸子叹口气道:“我怎么不知道,她天天晚上弹琴,是三退娘子,她是我们老爷的长孙女。”

  “三退娘子是什么意思?”

  “被三次退婚呗!在我们吴郡,被退婚是很丢脸的事情,她被退了三次婚,大家背后都叫她三退娘子。”

  这倒和萧艾的经历有点相似,萧夏笑问道:“三次退婚是怎么回事?”

  小丸子喜欢八卦,见晋王有兴趣,她立刻来了精神。

  “第一次是两年前,她从小许给朱家,眼看到十六岁,该出嫁了,但朱家公子死活不愿娶她,朱家又不好意思悔婚,结果迎亲前一个月,朱公子跑去出家了,没办法,陆家只好答应退婚。

  第二退是去年春天,也就是去年的这个时候,要嫁给吴兴沈家,当时有好几个沈家人选,但老爷要门当户对,一定嫁给嫡子,后来听说那个一直未娶妻的沈家嫡子是病秧子,为了娶妻拼命吃补药,反而适得其反,下聘礼没几天,病秧子就一命呜呼了。

  两嫁不成,老爷也嫌长姑娘有点晦气了,就想赶紧把她打发出嫁,再不管什么门当户对,去年秋天,老爷决定把她嫁给一个陆家的附身郎,就是依附陆家读书的一个寒门子弟,他读书蛮厉害,考上了贡举士,今年要进京参加科举,但那个士子也不愿意,但又不敢明着拒绝,你猜他干了一件什么事?”

  小丸子说得绘声绘色,萧夏倒有点兴趣了,笑道:“我猜不着,你说!”

  小丸子咯咯笑道:“那个士子姓范,结果他跑去官府改姓,改为姓陆,理由是他祖父姓陆,父亲过继给范家,他想改回原姓,结果县衙居然批准了,哈!哈!这下子陆公子就不能娶陆娘子,老爷彻底傻眼了!”

  萧夏也忍俊不住笑了起来,他又好奇问道:“为什么都不愿娶她?”

  小丸子在萧夏耳边悄悄道:“我告诉公子哈!她是个大婆姨子。”

  萧夏不解道:“什么叫大婆姨子?”

  “就是长得太高了,而且她前面大,后面也大。”

  小丸子红着脸指了指自己胸口,萧夏顿时明白了,笑道:“然后呢?”

  “她还手长脚长,我们吴县就把这种女人叫做大婆姨子,这种女人只有乡下人喜欢,能干活能生养,可世家最嫌弃,我们南方世家都喜欢细腰娇弱的女子,大婆姨子谁会喜欢?”

  萧夏有点明白了,南方这边还遗留有魏晋之风,以女子纤细苗条为美,不喜欢那种身长体大的女人,可话说回来,大婆姨子很符合北方人的审美,尤其前凸后圆,自己也很喜欢啊!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主人陆慎言在院子里请安道:“殿下昨夜可休息好?”

  萧夏走出来笑道:“多谢家主安排,这座梅园我很喜欢,休息得也很好!”

  陆慎言顿时松了口气,昨晚大孙女又乱弹琴,他深怕惊扰了晋王,担心了一夜。

  “今天殿下有安排吗?”

  “今天会在吴县呆一天,明天去常熟县,晚上回来,后天就去余杭郡,家主有事吗?”

  陆慎言犹豫一下道:“陆家略备薄宴,殿下能不能赏脸?”

  萧夏笑道:“中午我要宴请吴门世家,晚上倒没有安排,那就晚上吧!把萧刺史也一起请来。”

  陆慎言大喜,“我这就安排!”

  他行一礼转身要走,萧夏又叫住他笑道:“有件事想麻烦家主!”

  “不麻烦,殿下请说!”

  “我这次出门没带侍女,起居有些不方便,这个小丸子我很喜欢,借给我几天如何?”

  这是好事啊!陆慎言连忙道:“难得殿下喜欢,就送给殿下了。”

  萧夏也不客气,欣然道:“多谢家主,以后会有回礼!”

  陆慎言行一礼走了,萧夏回房,却见小丸子躲在门后抹眼泪,萧夏拍拍她脑袋笑道:“你若不愿跟我走,就算了。”

  “我害怕再也见不到爹娘了。”

  “你想多了,你每年都可以回家探亲,等你到了出嫁年龄,我再把你送回来,还会给你一笔嫁妆。”

  “真的?”

  “我骗你一个小丫头做什么?你回去收拾一下吧!”

  “我去给殿下端早饭。”

  萧夏这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吃早饭,便笑着点点头,“再顺便给我端盏茶来。”

  很快,小丸子带着几名侍女端着早饭和茶进来,亲兵也进来试了毒,小丸子从未见过吃饭还要试毒,她在一旁眨巴眨巴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亲兵用银针试毒。

  早饭不错,熬得极为细糯的白粥,配了十几碟小菜,还有一盘小馒头。

  吃罢早饭,又喝了茶,萧夏笑问道:“小丸子,你姓什么?”

  “我就姓喜,家里排行三,叫做喜三,是家奴,主母说我脸圆,给我起个名叫喜团儿,结果大家都叫我小丸子!”

  “小丸子也不错,等你出嫁了再改名,以后你可以称呼我公子。”

  萧夏喝了口茶又道:“我王府没有家奴,到江都后我给你转籍为平民。”

  小丸子惊喜万分,连忙施个万福礼,“谢谢公子!”

  “我再问问你,早上说的三退娘子长得如何?”

  小丸子笑道:“当然长得俊俏,皮肤很白,他们嫌她脸庞子大,但我觉得很好看,很匀称。”

  萧夏招招手,把小丸子叫上前,低声对她道:“你想个办法把她带到梅园里来赏梅,我想看一看她。”

  小丸子连忙点头,“她喜欢来园子里喂鱼,我下午带她来喂鱼。”

  萧夏随即去了郡衙,上午,他将听取官员们的正式述职汇报。

  内堂上,萧琳叹口气道:“果然和殿下担心的一样,吴郡的义仓也是一塌糊涂,账目混乱,吴县正常应该是五万六千石,但实际上只有四万一千石。”

  “只少了一万五千石,比我担心的好多了。”

  郡丞李启亮在一旁道:“我们税赋没有从义仓里走,只有劳役扣钱,还有地方杂费,一般地方杂费百姓都不愿交,从义仓扣就比较容易。

  萧夏沉吟片刻缓缓道:“劳役杂费可以扣,但得拿出依据,我说的依据是要对方承认那种,比如因病当年的劳役没有服,那么一个月该扣多少粮食?”

  “三石粮食,朝廷有规定的。”

  萧夏点点头,“那就扣三石粮食,这就叫有依据,对方也会承认,像那种明明服役了,官府却说他少服役几天,扣掉几斗米,这种就不能算,还有杂费,比如说募钱修路修桥,你得把依据拿出来,路桥在哪里,一共耗费了多少钱,每个人摊多少钱,折合多少粮食,明白我的意思吗?有依据的正当杂费,损耗也必须符合朝廷规定,否则就不准扣,然后你们再算一算,一共还差多少?”

  萧琳欠身道:“卑职会安排好!”

  “两位要记住了,义仓之事极为隐秘,绝不能传出去,而且现在开始冻结,不准再从义仓扣粮,等把亏空补完后,义仓就清算关闭。”

第479章 大婆姨子

  中午萧夏要宴请吴门世家,一共有十三家被邀请,宴席便设在有名的吴门酒楼内,这是朱家的产业,也是吴郡最大的酒楼。

  萧夏和萧琳一起乘坐马车前往酒楼,马车内,萧琳对萧夏道:“江南道的地方势力非常强大,不仅是隋朝难以控制,就连当年的南朝也同样无法控制,南朝灭亡,就是他们得不到南方的豪强的支持,开皇十年的大叛乱,也是以南方豪强为主,我们所说江南不稳定,指的就是南方豪强的不稳定。”

  萧夏沉吟一下问道:“你说的南方豪强,是指整个江南道,还是仅仅指江南道东部?”

  “殿下,江南道西部以山区为主,交通和消息闭塞,人口不多,时常闹土匪,官府比较强势,殿下只要控制住官府,就能控制住江南道西部,但江东不一样,卑职说得江南不稳定也是指江东,首先官府不强势,江东实际上一直被世家和豪强控制,官府做任何事,都要请他们配合,如果殿下愿意听,我可以详细给殿下说说江东。”

  萧夏点点头,“你说吧!”

  萧琳整理一下思路缓缓道:“江东有三大势力,第一大北方士族,也就是衣冠南渡派,我们萧家就是北方士族,第二大势力是本土世家,以吴门世家为中心,第三大势力是本土豪强,以余杭郡和会稽郡为中心,其实就是吴越两大势力,以前吴越势力联手,对抗北方士族。

首节 上一节 277/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