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估计各地义仓都大同小异,都是混乱不堪,亏空严重,就像一个个脓包,一捅破就浑身溃烂。”
萧夏顿时头大如斗,他从不知道地方官府居然隐藏着这么大一个脓包,萧夏隐隐感觉到,隋末各地农民造反的导火索,搞不好就和这个义仓有关。
这时,裴宣机快步走进来道:“殿下,这些百姓散去又回来了,一定要殿下给他们做主!”
萧夏点点头,“我去给他们说说!”
萧夏走出郡衙,只见外面广场上跪满了黑压压的百姓,足足有六七千人,有人大喊道:“晋王殿下出来了!”
百姓们纷纷挺直腰,一起望向大门,眼中充满了期待。
萧夏走出大门,数千农民纷纷大喊:“殿下要给我们做主啊!”
萧夏伸出双手向众人挥了挥,广场上渐渐安静下来。
萧夏气运丹田,高声道:“我听说义仓出了问题,特地赶来调查,结果让我很愤怒,在我治下,绝不会允许有侵害百姓的事情发生,所有贪官污吏我都要严惩,请大家放心,请大家回去耐心等待,我会派人彻底调查清楚,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绝不会让大家蒙受损失。”
萧夏说完,顿时欢呼声四起,百姓激动得热泪盈眶,振臂大喊,“晋王殿下万岁!晋王殿下万岁!”
话好说,事难做,漂亮话可以说一大堆,但怎么补这个缺口,却让所有官员头大。
不过当务之急是要安抚住江宁县百姓,不能让事情闹大,更不能演变为席卷江南的重大政治事件,那会引发江南各地造反。
萧夏对张云秋道:“义仓问题不是江宁一地的问题,估计各地都有问题,必须统筹解决,你立刻回去和高颎、刘文静商议,我的原则就是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关闭义仓。
首先是找问题,以监察司牵头,成立二十个调查组,赶赴各郡秘密调查,不要惊动百姓,用两个月时间把各地义仓的底细摸清楚,然后我们再想办法怎么解决。”
张云秋躬身道:“卑职明白了,今天就回去!”
萧夏随即又给高颎写了一封信,他们库存有三百万斤粗铜,这原本他们押箱底的家当,现在暂时顾不上了,他要求刘文静立刻安排铸钱,这是补上义仓缺口的唯一办法。
张云秋走了,萧夏又对裴宣机道:“如果百姓再来询问,你们要有作为,不要搪塞,要把百姓的疑问记下来,给他们一份官方承诺书,保证解决义仓粮食问题,明白我的意思吗?江宁是火源,我不希望江宁的火蔓延到整个江南,你一定要安抚好百姓。”
裴宣机点点头,“请殿下放心,卑职知道该怎么做了。”
萧夏想了想又道:“还有被停职的江宁县令复职,让他好好安抚住百姓,如果有江宁百姓跑来江都请愿,他的县令就不要当了!”
义仓事件非常严重,尤其江南并不稳定,如果不处理好,激起各地民变,他的三万军队未必够用,他必须要把义仓隐患尽快解决。
萧夏便改变了计划,不再去秋浦县梅根监,便是乘船直接前往江南运河,去江南几个核心大郡视察。
第476章 毗陵刺杀
采石镇地处长江边,位于江宁县和当涂县之间,它虽然距离当涂县更近,却属于江宁县管辖,南宋时,名臣虞允文在这里率领军民抗击金兵渡江,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战胜利。
隋朝的采石镇也是一座大镇,顾名思义,这里就是开采石材之地,将一块块凿平的巨石运往江南各地。
采石镇有大大小小数十个采石场,生活着近千名石匠和他们的家人。
上午时分,矿冶署署令张文涛和江宁县尉吴金平来到了采石场,他们先来到镇上的一家酒楼内休息。
不多时,里正问询匆匆赶来,里正姓蒋,年约五十岁,是一个干瘦的老者。
“吴县尉来小镇有何指示?”
吴金平指指旁边的张文涛道:“这是江都过来的张署令,来这里寻找铁矿,传闻开皇八年,这里曾有人开采铁矿,你是本地人,应该知道吧!”
蒋里正沉思片刻道:“县尉这样一说,小人倒有点印象了,那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确实有人开采出铁矿,在镇上轰动一时!”
张文涛精神一振,连忙问道:“这个人还在吗?”
“这个人姓赵,也是一个采石矿主,他的采石场已经由儿子接手,他本人还在不在镇上我不清楚,我去打听一下吧!”
“辛苦蒋里正了!”
“县尉稍坐休息片面,我马上就回来。”
蒋里正匆匆去了,张文涛端着茶盏走到二楼窗前,外面便是一个石材加工场,堆着数百块巨石,十几名石匠坐在大石边凿石。
县尉吴金平走上前笑道:“这里早在汉朝时就是采石场了,而且这边也是一个很好的渡江之地,对岸是历阳郡,当年隋军就是从这里率先渡过长江。”
张文涛点了点头,他忽然盯住了一块大石,半晌,他放下茶盏,转身跑下楼去,十几名手下也连忙跟来。
张文涛跑进石场,蹲在一块黑色大石前细看,县尉也走来笑问道:“署令有发现?”
张文涛一脸惊喜,指着黑色板状大石道:“这是赤铜矿啊!你看上面红色的星星点点,那就是铜矿啊!”
“那有铁吗?”
张文涛点点头,“肯定有,有铜就有铁!”
石场主走上前笑道:“这是从小赵采石场买来的,很便宜,我研究玩玩。”
“小赵采石场是不是他父亲曾经发现过铁矿脉?”
“好像是吧!那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这时,里正带来一个中年男子,中年男子跪下磕头,“小民赵珅叩见县尉大人,叩见使君!”
“赵乡绅请起,我们是江都寻矿的官员,听说你在开皇八年发现过铁矿脉,是真的吗?”
中年男子点点头,“确实是真的,小人也想开采,但如果没有官府批准擅自开采,是要坐牢的,小人不想冒这个风险,过去这么多年,小人年纪也大了,儿子又对铁矿没兴趣,只好断了这个念头。”
“你有没有矿石的样本?”
找到铁矿容易,关键是品质,如果含铁量太低,炼不出好铁也没有意义。
“有!我床下藏了一些。”
中年男子回头吩咐儿子几句,儿子飞奔而去。
张文涛又问道:“发现的矿脉有多远,好开采吗?”
中年男子点点头,一指南面道:“向东南方向走二十里左右,矿脉就在两座山之间,那边有条河通往长江,运输还算方便,但小人没有大规模寻矿,投入大,又没有回报,小人就没有搞下去。”
很快,小赵扛着一只小木箱跑来了,打开木箱,里面是七八块矿石。
张文涛蹲下细看矿石,眼睛顿时一亮,这矿石.品相很高啊!
他当即决定,请老赵带路去矿脉查看。
入夜,萧夏的船队停泊在毗陵郡境内的一处运河边,今晚天气阴沉,夜里没有月色,被沉沉黑夜笼罩,这样的夜晚航行很容易发生撞船事故,所以一般都会靠岸边过夜。
一百多名士兵在船只周围建立了警戒,此时,十几名黑影却出现在对岸,他们伏在岸边,目光凶狠地盯住对面的大船。
为首铁盔男子沉声道:“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不管成功失败都得死,我和三郎四郎上去,其余人准备弩箭,一旦有人露面就射箭,就算是我们也不准停手!”
十余人轻轻点头,取出了弩箭。
铁盔男子一摆手,带着两名身材瘦小的男子出动了,他们像蛇一样爬到岸边,无声无息没入水中,向对岸的大船潜水而去,水面上有三根芦管在迅速移动。
很快,三人便潜到了主船下面,主船正是铁力木万石海船,三人各发射了一支长索铁钩,钩住了船舷,他们将三股绳索绞成一股,开始奋力向上攀爬。
铁盔男子率先爬上大船,他向两边观察,船头和船尾各站着一名士兵,他一翻身爬上船舷,像条鱼一般趴在甲板上,见左右无人,一个翻滚,靠近了船舱,钻进了一个没有上锁的小杂物舱内,很快,他的两名手下也先后钻进小舱。
不多时,一队巡逻士兵列队走了过来。
“等一等!”为首校尉一举手,众人都停下脚步。
校尉蹲下来摸了摸甲板,甲板上湿漉漉的全是水渍,这里怎么可能有水渍?校尉沿着水渍慢慢转头,最后,他目光凌厉地盯住了一丈外的杂物小舱。
海船一共有四层,萧夏住在第三层的船舱内,也容易发现,他的船舱门口站着两名哨兵。
萧夏正在全神贯注批阅几份高颎派人送来的重要牒文,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喊杀声,有人大喊,“有刺客!”
萧夏一怔,放下手中牒文,起身拔出墙上的战刀,走出船舱,他的船舱门口已站满了亲兵,手执盾牌和战刀,个个神情紧张。
“刺客在哪里?”萧夏问道。
王真躬身道:“回禀殿下,在一层甲板,所有的楼梯都被控制,他们上不来。”
“不要这么紧张,一个小小的刺客伤不了我。”
萧夏立刻带着大群亲兵向甲板走去,就在这时,箭矢的破空声响起,一名亲兵措手不及,被一箭射中,惨叫一声倒下。
王真大喊:“对面有人射箭!”
前后两艘大船立刻放下了小船,数十名士兵划船向对岸冲去,其余两百名士兵也举弩射向对岸,一时箭矢如雨,对方埋伏的人想转身逃跑,却躲不过箭矢,纷纷被亲兵的弩箭射倒。
不多时,整个河面和船上都安静下来,萧夏下到甲板上,只见甲板上躺在三具尸体。
为首校尉抱拳道:“启禀殿下,我们也想留一个活口,结果活口服毒自尽了,他们的剧毒丸藏在口中,咬破吞下了肚子。”
萧夏点点头,“我们有弟兄伤亡吗?”
“启禀殿下,没有阵亡,被对方毒弩伤了三人,都及时服下避鳞丹,应该无恙!”
不多时,对岸船只回来了,为首校尉高声道:“殿下,对岸一共埋伏了十一人,被我们射杀九人,抓到两名活口。”
第477章 江南暗香
船舱内不断传来惨叫声,时而又呜咽哭泣,不多时又开始苦苦哀求。
萧夏盘腿坐在隔壁,打量着缴获的刺客兵器,做工精湛的宝剑,刻有陈朝军器监编号的军弩,轻薄坚韧的内甲,专业的鲨鱼皮水靠,还各种精巧的小玩意,甚至包括他们匕首也锋利无比,还有他们在水中用的芦管也被油再三浸泡,像胶管一般坚韧。
所有的一切都在强烈暗示着,这群刺客来历绝不简单。
这时,亲兵郎将张庆走进房间,躬身道:“殿下,有一人招供了!”
“怎么说?”
“上船三名刺客中铁盔男子是他们的首领,叫做高怀道。”
“姓高?”
萧夏眼皮一跳,“他们是保国会的人?”
“不是!高怀道是高智慧的儿子。”
萧夏一怔,高智慧是开皇十年南方叛军的首领,拥有数万士兵和上千艘战船,最后被杨素所灭,这是十六年前的事情了,高智慧全家被斩,怎么还有儿子还活着?
“然后呢?他们躲在哪里?还有多少余孽?”
“回禀殿下,招供者是个小人物,知道得也不多,他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人,他说他们两年前从海外归来,一直住在余杭郡一座大宅内,生活颇为富足。”
萧夏沉默片刻道:“你再去询问,这些装备和兵器,他们是在海外就有,还回来后才开始装备,另外,他们躲在海外哪里?和他一起生活的人有多少?”
“卑职再去盘问!”
张庆行一礼,匆匆去了。
萧夏提笔在纸上写下了高智慧三个字,他感觉这两年就像招魂似的,又把十几年前死得透绝的老妖怪们又复活了。
萧夏很清楚,并不是高智慧复活,而是当年在后背支持高智慧的那帮势力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不多时,张庆回来躬身道:“启禀殿下,他们生活在海外一个很大的海岛上,他是会稽郡人,从小被带去海岛,和他一样的孩子有一两百人,男女都有,教官有十几人,从小就严格训练,高怀道是教官首领,不过海岛的装备很差,这些是前年回来后,有人夜里送来的。”
“有人送来的。”
萧夏冷冷哼了一声,这次江南之行,他得搞清楚,支持刺杀的背后势力,究竟是什么人?
吴郡,陆氏家主陆慎言前来刺史府拜会萧琳,萧琳和陆慎言的私交极好,两人都酷爱玩石,对太湖石的共同爱好使两人成为好友,经常在一起品茶论石。
“听说晋王殿下要来视察吴郡?”陆慎言问道。
“陆兄消息很灵通啊!”
萧琳笑着点点头,“晋王是来巡视常熟冶塘,再了解一下吴郡的春耕情况。”
“晋王殿下会在吴郡呆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