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256节

  “除了李启亮还会有谁?”

  顾长卿冷冷道:“这可是去年发生的事情,晋王怎么会知道?若没有人在背后给晋王通风报信,晋王怎么抄刘家?最怕就是内鬼,一旦有了内鬼,吴郡扎得再牢的篱笆也会一捅便碎。”

  “发生什么事情了?”朱烈忽然感觉有点不对。

  “朝廷的任命下来了,萧琳出任吴郡刺史,李启亮升任长史,这小子因祸得富,配合晋王查账,又帮晋王抓住了韦家的辫子,一旦刘昆招供布匹被盗案是刺史韦约指使的,事情就大了,估计王幼年的县令之位也保不住了,按照新规定,晋王有权直接罢免县令,这下子吴郡官场要彻底变天。”

  “那兄长呢?”朱烈又追问道。

  “我出任新安郡刺史,我把手中的事情交给李启亮,然后我就去新安郡。”

  “怎么会是萧琳?”朱烈困惑不解。

  “他是天子外戚,又曾经做过丹阳郡司马,因十年前的双王案被罢免,现在萧家重新被重用也很正常,萧琮都被任命为相国了,崔琳做刺史有什么不可以?”

  “可是.可是,兄长被调走,吴门世家也变成了输家啊!”

  顾长卿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那可不一定,以前暗规则是江南世家不得任郡主官,现在我出任新安郡刺史,这个暗规则就打破了,何况现在还有两个位子空着呢!吴郡司马和吴县县令,难道贤弟没有想法吗?”

  “这”

  朱烈心乱如麻,半晌不知该说什么,只得拱拱手告辞了。

  顾长卿望着朱烈走远,暗暗摇头,朱烈在官场上还是嫩了一点,只看到不利的一面,却没有看到有利的一面,晋王清洗吴郡官场,当然是晋王吃肉,江南世家如果反应快,也能捞口汤喝喝,就看陆家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

  尤俊达率领军队一早查封豪强刘昆的家和店铺财产,由于在刘昆府上的库房内发现了去年失踪的八万匹税布,刘昆全家被带去了江都受审,根据刘昆的初步口供,吴县县令王幼年也被停职,一并带去江都接受调查。

  刘家被彻底抄家,钱物金银抄出近十万贯,还有不少赚钱的店铺,青楼、酒楼、赌馆、客栈之类,也贴上封条。

  与此同时,吴郡的各种任命也出来了,晋陵萧家的家主萧琳出任吴郡刺史,吴郡司马李启亮升任长史,吴郡长史顾长卿出任新安郡刺史。

  一时间,吴郡官场彻底洗牌,所有人都议论这次吴郡变天,吴郡是江南道仅次于江都郡的第二大郡,吴郡的变化极具风向标,它预示着整个江南道的变化。

  傍晚时分,昆山县令陆鹤鸣匆匆赶回了吴县陆宅,见到了父亲陆慎言。

第437章 陆氏家主

  陆鹤鸣走进后堂,给父亲行大礼,陆慎言摆摆手,“坐下吧!”

  陆鹤鸣坐下,心中着实不解,父亲这么急着把自己找回来做什么?

  半晌,他忍不住问道:“父亲,家里出什么事了?”

  陆慎言看了长子一眼,问道:“你今年多少岁了?”

  “孩儿三十有四。”

  陆慎言点点头,语气中开始透出不满,“你入官场已经十年了,从昆山县尉做到昆山县令,我不知道你这十年是怎么过来的,竟然没有一点官场意识,吴县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不知道?还问我家里出了什么事?”

  陆鹤鸣吓一跳,连忙道:“父亲息怒,吴县法曹骆毅是孩儿安插在吴县的心腹,吴县出什么大事,他会及时告诉我,但可能会晚一天,明天孩儿就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陆慎言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又道:“今天一早来了一支军队,从刘昆的私人仓库中抄出了去年失踪的八万匹税布,刘家被抄了,刘昆一家十余口被抓去了江都,吴县县令王幼年也被停职,一并带去江都,他是韦约心腹,难逃罪责,我下午得到消息,顾长卿将出任新安郡刺史,吴郡刺史由萧琳出任,长史由李启亮升任,你觉得这件事大不大?”

  陆鹤鸣脸上露出震惊之色,今天竟然发生这么多大事,他又急问道:“那吴郡司马和吴县县令又是谁出任?”

  陆慎言点点头,“这就是我把你找回来的原因。”

  陆鹤鸣眼睛一亮,问道:“父亲觉得我有希望拿到吴县县令一职?”

  陆慎言笑了笑道:“我看中的吴郡司马,县令就留给朱家吧!”

  陆鹤鸣不明白父亲为何会如此自信,但他知道父亲名字叫做慎言,就是不会随意说话,每一句话都是依据的,他耐心等待父亲给自己解释。

  陆慎言缓缓道:“这次总管府招募文吏,我让陆邈去了,你还记得陆邈是谁吗?”

  “好像是根四叔家的老三!”

  陆慎言点点头,“阿根不到三十岁就去世了,丢下三个孩子,老大和老二是正妻生的,家里有两百多亩上田,过得还不错,老三是小妾生了,阿根刚死,母子二人就被正妻赶出去了,我见他们娘俩可怜,便找了一间族房给他们母子居住,小妾便靠给人洗衣把儿子拉扯大。”

  说到这,陆慎言叹口气又道:“当然,作为陆家子弟,陆邈每月有三百文族钱,还进了陆家私塾读书,后来还考上县学,今年才十八岁,很聪明的孩子,我就替他报名,去总管府参加文吏考试,结果考上了,做了总管府的三级文吏,一共三百考试,录取了两百五十人,陆邈考上也很正常,关键是他竟然被选进了秘书署,是晋王点名把他招进去的,这里面的微妙你看得懂吗?”

  陆鹤鸣沉思片刻道:“这里面有两个微妙之处,第一,三百人报名,录取了两百五十四人,晋王这是在给江南世家面子,第二,陆邈被点名进了秘书署,不是因为他怎么样,而是因为他是陆家子弟,晋王在给陆家传了一个信号。”

  陆慎言捋须笑了起来,“一点没错,晋王在暗示我们呢!”

  “那我们该怎么办?”

  陆慎言缓缓道:“你去找李启亮,让他给晋王发给一个消息,就说我已经起身去江都拜访晋王殿下!”

  陆鹤鸣点点头,“孩儿明白了!”

  萧琳来到了江都,他突然接到任命,任命他为吴郡刺史,这个任命既让他深感意外,但同时也让他惊喜万分。

  几乎大部分男人都无法拒绝做官的机会,出身梁朝皇室的萧琳更不例外,他曾经做过五年的丹阳郡司马,原本要升为毗陵郡刺史,正好双王案爆发,晋王杨广被贬黜,整个萧家都被清算,几乎都被剥夺一切官职爵位,贬为庶民,萧琳的刺史梦也破碎了。

  一晃过了十年,萧琳已年近五旬,原本准备好好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没想到随着萧夏出任江南道总管,他居然又能重入官场,出任吴郡刺史。

  萧琳简直像做梦一样,但也并没有那种被突来幸福击倒的感觉,因为他已经有心理准备,萧夏之前在晋陵县就明确告诉他,会让他再出仕。

  萧琳只是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出任吴郡刺史,是这个官职让他深感意外,他原以为自己会进总管府任职,现在居然成了从三品地方大员。

  官房内,萧夏请萧琳坐下,笑道:“我也没想到父皇那么痛快,把我的申请全部批准了,恭喜崔五叔出身吴郡刺史。”

  萧琳不好意思在萧夏面前摆长辈姿态,便笑道:“这应该是天子支持殿下,殿下对治理江南道有什么想法吗?”

  萧夏笑了笑道:“父皇之所以批准我的申请,并不是他支持我,而是我在执行他的治国之道,父皇对江南道有三个愿望,首先是希望江南道能成为大隋的第一赋税之地,至少要和河北道平行,也并不是单纯的掠夺江南,而是在江南道变成富庶繁华的基础上。

  其次,便是南北融合,这个七叔很清楚,我就不多说了;第三便是收回盐税,以江南道为试点,在江南道成功后,在逐步向天下推广,上次我和七叔谈过这个问题,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就准备从吴郡开始,让吴郡做试验。”

  萧琳沉吟一下问道:“殿下打算具体怎么做呢?”

  “具体怎么做我以后会告诉七叔,但七叔上任首先要做的是疏浚运河,高公接下来会和七叔详谈此事。”

  萧夏笑了笑又道:“刚刚只是和七叔泛泛说了两句,但接下来我要和七叔详谈一件事。”

  “殿下请说!”

  萧夏缓缓道:“我在长安和洛阳有一座商行,叫做西海商行,我准备在江南再办一座商行,叫做南方商行,实际上就是西海商行,一共准备投资五十万贯,西海商行出三十万贯,晋陵萧家出十万贯,江都萧家也出十万贯,专门做米、布匹、丝绸、茶、油料、绵、羊皮、牲畜等大宗货物生意,我想让萧家来负责江南这边的销售和采购,之前我和萧瑰谈过了,他向我推荐萧环,让萧环来负责南方商行,七叔觉得可行吗?”

  萧琳沉思片刻问道:“这是私人商行吗?”

  萧夏点点头,“获利只是一方面,但我更重要的目的是要和关陇贵族竞争,削弱关陇贵族对江南的利益攫取,我知道关陇贵族在江南的采购价格压得很低,和他们竞争的商人都被他们用各种手段干掉了,没有竞争对手,他们便肆意压价盘剥江南百姓,我的南方商行成立,就是要打破这种盘剥,把收购价格提上去,然后再通过西海商行和大周商行,卖到天下各地。”

  萧琳欣然点头,“我会全力支持殿下!”

第438章 笼络世家

  萧夏随即在总管府举行了一个简单任命仪式,任命萧琳为吴郡刺史,并将刺史大印交付给了萧琳。

  萧琳在和高颎以及刘文静深谈后,便在三百士兵的护卫下,由总管府的官员陪同,前往吴郡任职。

  次日,刘昆一家以及吴县县令王幼年被带到了江都。

  与此同时,萧夏也收到了一份快信,吴郡陆氏陆慎言前来江都拜见自己,从时间上算,应该就是明天到江都了。

  萧夏不由暗赞陆家的政治敏锐性,但这也正合他的心意。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运转,首先便要拿下吴郡。

  这时,高颎和刘文静来到萧夏的官房,萧夏请二人坐下。

  高颎坐下便问道:“殿下,有件事把我们弄糊涂了,什么叫特别金库?”

  萧夏笑了起来,“你们是在说那笔的事情吧!”

  “正是!”两人异口同声道。

  从韦家那里收缴三十万贯钱,连同没收刘昆的家产钱财,大概有四十万贯左右,按照正常流程,应该进入总管库,但萧夏给的批示却是进特别金库,把两人弄糊涂了。

  萧夏微微笑道:“我准备用这笔钱开一家商行,专门做盐生意,因为暂时还没有准备好,所以就让这笔钱进特别金库,但这个金库并非单独库房,而是要单独准备一册账簿,不要和别的钱混在一起。“

  两人这才恍然,高颎想了想问道:“殿下打算成立盐铁署,上次殿下给卑职说过。”

  萧夏摇摇头,“暂时不要打草惊蛇,等我把江南的盐业都拿到手后,再成立盐铁署。”

  “殿下考虑周全!”

  高颎心中赞许,以个人名义做盐生意,虽然关陇贵族会不爽,但也无话可说,毕竟他们可以赚钱,不能阻止别人赚钱,可一旦以官府名义卖盐,那性质就完全不同了,那就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你死我活。

  刘文静却变得十分冷静,关陇贵族躲在幕后耕耘江南十几年,已经完全占领了市场,现在才和他们一起竞争,不是一般的难啊!

  “殿下有策略吗?”

  萧夏微微笑道:“我打算专门做精盐生意,不做粗盐,双方错开市场,然后再一步步抢夺他们的生意,大概是这样,很多细节还没有考虑。”

  刘文静若有所悟,“卑职明白了,所以殿下要去找石炭,然后用石炭熬精盐,降低本钱。”

  萧夏点点头,“一点没错,其实五六斤粗盐才有一斤精盐的咸度效果,两者差不多,其实所有人都知道,粗盐杂质太多,而且吃多了还容易生病,只不过想到五十文钱能买五斤粗盐,却只能买一斤精盐,大家都觉得还是五斤粗盐合算,毕竟数量多啊!

  可如果我一斤精盐只要二十文钱,你们觉得还有人愿意买粗盐吗?”

  高颎也终于忍不住点头赞许了,价格才是王道,其他都是假的。

  “殿下的思路很对啊!”

  萧夏笑道:“所以关键就是本钱,我不光要降低自己的本钱,还要提高对方的本钱。”

  “对方只是晒盐,不要需要本钱啊!”

  萧夏淡淡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土地可是官府的,你可以租用盐场,但绝不能无偿使用,另外,商税律法中可没有说盐可以免税,这么多年他们可是一文税钱都没有交过,我的盐交税,我的盐场交租,我就不信他们敢不交?”

  高颎和刘文静对望一眼,他们总算明白了,殿下是铁了心要把江南道盐市场全部抢回来,或许还有中原。

  次日上午,萧夏专门接见了从吴郡赶来的陆氏家主陆慎言。

  “我前几天收到了族中子弟陆邈写来的信,才得知他已被殿下录取,他在信中非常感恩殿下给他一份能杨家的俸禄,他从此可以奉养母亲,我很惭愧,也很感动,惭愧是家族没有照顾着孩子,感动是这孩子心地淳朴,懂得感恩,我就想着一定要来谢谢殿下,给了孩子一个行孝的机会。”

  萧夏笑道:“不用谢我,是陆邈自己有才华,他的字写得很好,虽然年纪不大,但字体却很老练,颇有几分大家的功力,看得出他的书法很有天赋,所以被定为第一名录取。”

  陆慎言心中一沉,难道是自己自作多情了,殿下并没有优待陆家,完全是陆邈自身的能力获得赏识?

  他勉强笑道:“是啊!这孩子父亲死的早,母亲又是个侍女出身,含辛茹苦将他养大,他特别懂事,从小就刻骨练字,连县学教授都夸他的字写得好。”

  说到最后,陆慎言眼中充满了落寞。

  萧夏看在眼里,微微一笑道:“上次我去吴郡,就想去拜访陆家主,但时间太仓促,准备下次去拜访,没想到陆家主竟然主动来江都,我非常感激陆家主的诚意,也希望我将来的施政能得到陆家主的支持。”

  这几句话顿时让陆慎言绝望的内心又活过来了,他连忙堆起笑容道:“殿下太看得起老夫了,只要殿下有什么用得着的地方,陆家一定全力支持。”

  萧夏点点头,漂亮话谁都会说,可真要他们帮忙,没有好处,他们也只能是嘴上说说而已。

  萧夏沉吟一下道:“吴郡官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昨天,新任刺史萧琳已经去吴郡上任,以后还希望吴门世家多多支持他。”

  “一定!一定!”

  萧夏随即又道:“我本来是想让顾长卿推荐吴郡司马,但看在家主的诚意上,我觉得改变计划,调升陆鹤鸣出任吴郡司马!”

  陆慎言大喜,自己果然没有白跑一趟,他躬身行礼,“感谢殿下的信任,陆家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萧夏索性人情做到底,又笑道:“还有一个吴县县令,我已经罢免了王幼年,新县令陆家主可有合适人选?”

  陆慎言想了想道:“吴县县丞朱烈勤奋自律,爱民如子,深得百姓爱戴,我推荐他出任吴县县令!”

  萧夏点点头,“那就这么决定了,我虽然没有直接任命权,但我有推荐权,我会尽快向朝廷上书,大概一个月后,吏部的任命就会下来!”

  “再次感谢殿下厚爱!”

  天色已晚,陆慎言来不及赶回去,刘文静便安排他住在驿馆里。

  陆邈随即来拜访家主,陆慎言鼓励他几句,让他好好努力做事,争取能由吏转为官,同时又表示,家族在江都有些房产,可以给他安排一座小院,让他能照顾母亲。

首节 上一节 256/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