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254节

  韦约冷冷道:“那该怎么办?我可不想死在江南,我能清晰感觉到他的杀机,他要杀我以儆江南官场,大哥真的认为我应该和他对抗到底?”

  韦冲继续望着兄弟,但眼中的目光渐渐缓和下来,半晌道:“你已经在吴郡呆四年,好容易才布成的局,我担心你一走,所有的布局和心血都前功尽弃。”

  “除非你能给我资源,让我能对抗萧夏,或者你说服天子把萧夏调走,我可以继续维持韦家在江南的利益。”

  韦冲摇摇头,“我好不容易才说服天子把他调出河西陇右,现在我没法开口了。”

  “既然如此,兄长就要面对现实,我也不想四年的心血白耗,但现实很残酷,我们根本想不到萧夏会来江南,而且第一个拿我开刀!”

  韦冲沉默良久道:“罢了,还是让你去河北吧!你要立刻通知刘家,让他把所有的财富都运走,运到河北,我们用这笔财富在河北重新布局。”

  韦约点点头,“我已经派人去通知刘昆把所有的财富运出江南,但因为涉及店铺转让,可能没有那么快。”

  韦冲眉头一皱,“店铺也要卖掉吗?”

  韦约叹口气道:“萧夏心狠手辣,他肯定不会放过刘家,我们店铺都在刘家手中,以刘家名义在官府登记,如果萧夏没收刘家财产,我们店铺肯定保不住,还吃一个哑巴亏。”

  韦冲想想也对,萧夏或许不敢动韦家的财产,但店铺是刘家的名义,那他就会装傻下手了。

  “那就尽快吧!记住让他们走长江,不要走江都,江都容易被拦截。”

  韦冲停一下又道:“明天我会去见天子,让天子给你做主,他若不肯处罚晋王,就退一步,让你去河北道!”

第433章 幕后较量

  御书房内,杨广正在听取首席御医乔元朗的汇报,他心中十分沉重,自己的长子居然慢慢变成了傻子,着实让他难以接受。

  “陛下,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好容易才阻断毒性入心脏,没想到祸福相倚,保住了太子的性命,却保不住他的智力,目前毒性已经入脑,我们现在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尽量延缓毒性蔓延的速度。”

  “没有办法消除毒素吗?朕听说青城山有一种解毒奇药。”

  “微臣知道这种药,叫做避鳞丹,我们已经用上了,就是它阻断了毒性入心脏,保住了太子的性命,但它也拔不掉太子体内的毒性,微臣和太医们还在想办法,首先要控制毒性入脑,把它压制在某个部位,然后再想办法慢慢将它拔出来,这是我们思路,陛下,这需要很长时间。”

  杨广点点头道:“你们的思路对的,朕支持,朕也给你们时间,但要记住,必须严格保密,太子的病情绝不准泄露出去。”

  “陛下放心,我们绝不会泄露!”

  乔元朗退下了,杨广叹了口气,如果太子实在不行,自己只能培养皇太孙了。

  这时,有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韦相国求见!”

  杨广点点头,“宣他觐见!”

  不多时,宦官把韦冲领进了御书房,

  “微臣韦冲参见陛下!”

  杨广已经在两天收到了萧夏派人送来的密奏,密奏中说清了为什么要把韦约赶走的原因,以及提到了他将改革盐制,逐渐将关陇贵族势力赶出江南。

  杨广也颇为欣慰,儿子最终理解了自己派他去经略江南真正意图,他也决定全力支持儿子在江南的改革。

  至于韦冲来求见自己,杨广也心知肚明。

  “韦相国免礼,请坐!”

  “谢陛下!”

  韦冲坐下道:“有件事微臣要向陛下申诉,恳请陛下支持!”

  “不要急,慢慢说。”

  “微臣之弟吴郡刺史韦约,被晋王以死威胁,不得不弃官而逃,实在是荒唐至极,肯定陛下为我兄弟做主,重树官场正气!”

  杨广微微笑道:“晋王的性格朕知道,他虽然有时候略有偏激,但真正破坏官场规矩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让韦约回吴郡去,堂堂刺史被别人说几句狠话就弃官而逃,听起来也让人笑话,朕会下旨给晋王,不准他再威胁官员,韦相国不要担心了。”

  天子说得如此轻描淡写,韦冲心中更没底了,其实他心里明白,若韦约这个时候回去,必死无疑,连江南都到不了,就死在中原半路上。

  “陛下,韦约并不是畏惧晋王的威胁,而是以大局为重,他认为自己和晋王政见不符,矛盾难解,会对江南官场的团结不利,也不利于晋王在江南施政,他才主动离开吴郡,微臣也建议还把韦约调走,以大局为重!”

  ‘大局为重’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装。

  杨广便不再多劝,便点点头问道:“那韦约安排去哪里?相国有建议吗?”

  “回禀陛下,韦约在吴郡为官四年,颇有建树,年年考评都是上上,微臣考虑不妨让他去清河郡,正好清河郡刺史空缺。”

  杨广没有直接表态,取出一张条递给他,“这些官员一起调整吧!”

  韦冲接过纸条,心中怦的一跳,江都郡刺史元敏升为刑部侍郎,毗陵郡刺史窦善调为东郡刺史。

  同时将沔州刺史崔奉贤调为江都郡刺史,前丹阳郡司马萧琳启用为吴郡刺史,任命裴仁基为毗陵郡刺史,吴郡长史顾长卿调为新安郡刺史,吴郡司马赵启亮升为吴郡长史。

  韦冲刚要开口,却看见天子凌厉的目光,他不敢吭声了,低头道:“卑职遵旨!”

  杨广这才道:“吴郡刺史韦约调任清河郡刺史,可以添在后面!”

  韦冲这才明白,天子一定收到了晋王的快信,这分明是依据晋王的要求全面清洗江南官场。

  入夜,元寿匆匆来到了独孤府,找到了独孤家主独孤陀。

  “独孤兄得到消息了,天子已经下旨将元敏和窦善调离江南。”

  独孤陀淡淡笑道:“我已知道了,萧夏要把自己的人安插进江南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嘛!很正常,其实也无所谓,元敏任刑部侍郎不是更好吗?窦善去东郡,我感觉比毗陵郡更好,东郡可是军事重镇。”

  “可我们在江南的利益怎么保证?”

  独孤陀沉默良久道:“我们扩张期已经结束了,我们以前和先帝达成默契,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现在杨广登基,已经开始对我们下手,我们的重点就要从财货利益转到军事政治上来,要尽快布局,培养力量,江南那三瓜两枣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原、河东、河北。

  萧夏在江南搞事情,我们正好利用这一点,把我们的人从江南调到中原、河北,我觉得未必是坏事,元老弟觉得呢?”

  元寿叹了口气,“兄长,江南可不是三瓜两枣,我们辛辛苦苦布局那么多年,已经是我们最重要的利益来源,光盐利每年就达百万贯,这样放弃,很难说服大家啊!”

  独孤点点头,“我知道,我只是做最坏的打算,其实我心里有数,萧夏对韦约下手,而不是对元敏、窦善下手,就说明他暂时不想和我们翻脸,我们正常经商,他能把我们怎么样?

  何况就算他下手了,那又能怎么样?我们就永远失去?只要我们重新夺取天下,所有利益都会重新回来,而且比以前更多。”

  元寿低头不语。

  独孤陀又进一步劝道:“贤弟,江南在政治格局上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旁观者,何况江南世家和大隋离心离德,萧夏的重点应该是对付江南世家,而不是我们!而我们应该关注河北、河东和中原,这才是争夺天下的关键,”

  元寿终于被说服了,他躬身道:“兄长高见,小弟明白了!”

  独孤陀缓缓又道:“要尽快想办法把李渊送到太原去,可以和虞世基交换一下利益,我得到确切消息,天子要让虞世基掌管吏部了,韦冲改任礼部尚书,韦冲这人私心太重,偏偏装得道貌岸然,他以为别人看不懂,我估计天子对他也忍无可忍了。”

  停一下,独孤陀又道:“还有杨暕要利用好,此人志大才疏,头脑简单,贪财又贪色,利用好他这些弱点把他控制住,同时把我们培养的人安插进河北。”

  “兄长打算怎么做?”

  “我考虑尽量隐蔽一点,不和他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他的心腹王隆去影响他,上次太子之事我们合作顺利,现在可以继续深化合作了。”

第434章 第三力量

  齐王杨暕和萧夏不同,他的齐王府和河北道总管府是分开的,他的齐王府在东都洛阳,河北道总管府在魏郡安阳县。

  齐王杨暕的齐王府有两个机构,一个虚一个实,虚就是朝廷设置的那套机构,也就是亲王傅、长史、司马、参军那些官职。

  这些官远都是朝廷任命,和齐王杨暕一点关系都没有,杨暕自己创立的权力机构是神龙府,神龙府的官员就是杨暕从汉王杨谅手中接管的那批人,王頍、乔钟葵、王隆等等。

  目前神龙府的大部分官员都在魏郡,只有神龙府司马王隆在洛阳,负责处理杨暕在京城的各种利益。

  入夜,元文都又一次前来拜访王隆。

  贵客堂内,元文都微微笑道:“太子目前的状况我们已经得到确切消息了。”

  自从太子回长安后便不再露面了,也断绝了和外界一切联系。

  只是皇宫会定期发布一些相关消息,说太子在养伤,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康复。

  大臣们都很关注太子的情况,好在天子正当壮年,所以关注归关注,也没有引起太多的担忧。

  可齐王杨暕就不一样了,太子的状态直接关系到杨暕核心利益,他三天两头派人来催促王隆,让他务必弄清楚太子的真实情况,搞得王隆也焦头烂额,心中抱怨不已。

  明明齐王找皇后娘娘问一问就知道了,可他偏不,非要让自己去了解,自己去哪里了解?

  没办法,王隆只能找自己的老靠山元家帮忙了。

  王隆大喜,连忙问道:“太子还活着吗?”

  元文都点点头,“人是活着,但变成傻子了。”

  王隆愣住了,“不会吧!我的慢药是攻心,可不是攻脑。”

  “应该是御医找到了什么办法,阻断了毒性攻心,结果毒性转而攻脑,结果人就变成傻子了。”

  “傻到了什么程度?”王隆又急忙问道。

  “据说傻呆呆盯着一物,一坐就是一天,涎水止不住,父母妻儿都不认识了。”

  王隆大喜,“这样,齐王不就要成为太子了吗?”

  元文都淡淡笑道:“只能说有希望,但不一定能成为太子,他可是有竞争对手。”

  “你是说….晋王?”

  元文都摇摇头,“不光是晋王,还有太孙,现在天子才四十岁出头,二十年后天子还在,太孙已经二十余岁了,正好继位,何况天子完全还可以再生几个儿子。”

  王隆沉默了,他忽然意识到,太孙的可能性最大。

  “文都来找我,不会就说这件事吧!”

  元文都淡淡道:“上次我就说了,如果齐王有关陇贵族支持,他就一定能成为太子,但齐王始终没有回应,是不是齐王看不上我们?还是王司马压根就没有提这件事?”

  王隆连忙摇头,“我怎么可能不提呢?我也想成为齐王和关陇贵族之间的桥梁,我肯定劝说过了。”

  “那为什么齐王没有回应?”

  王隆叹口气道:“是韦家想独占齐王,不想被关陇贵族分去一杯羹,韦冲向齐王保证,韦家和裴家联手,一定能保齐王上位为太子,加上天子要求齐王不会和关陇贵族有过多纠葛,所以…….”

  “你是说韦冲和裴蕴联手了?”

  王隆点点头,“裴蕴能入相,实际上就是齐王推荐的,背后是韦冲在策划。”

  元文都倒吸一口冷气,这个消息他们根本不知道,裴蕴和韦冲竟然联手了?

  这件事,他得立刻向家主禀报。

  这时,王隆又缓缓道:“关陇贵族要进入河北,或者影响齐王也不是没有办法。”

  “这话怎么说?”

  王隆眯眼笑道:“关陇不要出面,躲在后面,让另外的人出面,比如我可以代表元家的利益,再找一些才智之人,我推荐给齐王,或者王頍、乔钟葵、萧摩柯等人被关陇贵族收买,元老弟明白我的意思吗?”

  元文都点点头,“我明白了!”

  元文都回头报告了家主元孝矩,当天晚上,元孝矩带着元寿一起来拜访独孤陀。

  独孤陀也很震惊,并不是韦冲和裴蕴联手这件事,而是他才意识到,他们一直没有放在心上的世家竟然也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元孝矩缓缓道:“其实世家一直在行动,博陵崔氏押注了太子和晋王,太子不行了,他们继续押注萧夏,崔弘度的长子崔奉贤出任江都刺史,就能看出端倪。

  现在崔家押注了晋王,韦家和裴家押注齐王,韦约出任清河郡刺史,我估计韦冲是想拉拢清河崔氏。

  现在形势不太妙,恐怕齐王和晋王那边我们都没有机会了,除非我们能重新扶持前皇帝杨勇。”

  独孤陀沉思良久道:“天子杨广明摆着是要和我们割裂了,他的儿子也不会和我们合作,我们也不要再寄希望在杨广派系上。

  至于世家力量,太分散破裂,无法合力,也注定成不了气候,我们可以重视,但也不要太把他们当回事。

  我们还是要建立自己的力量推翻杨广,这是我们的主线,至于王隆的建议可以考虑作为辅线,这是从内部瓦解杨广和他的儿子,前帝杨勇也可以作为辅线,我们多头下注,让隋王朝支离破碎,最后由我们自己对隋朝致命一击。”

  元孝矩和元寿对望一眼,一起表态道:“独孤兄一主多辅的方案我们坚决支持!”

首节 上一节 254/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