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203节

  李渊苦笑一声道:“最好先写一封信给晋王,听听他的意见,如果他让我把军队留下,我就把军队交给贤侄。”

  “就怕时间上来不及,这一来一去至少要十几天。”

  李渊一脸难色,“这可怎么办?我之前已经和晋王说过了,会带兵去投靠他,贤侄,我很为难啊!”

  萧夏心里有数,这一万精兵父亲也很渴求,未必会给自己。

  看样子不给李渊一点好处,他是不会轻易松口。

  萧夏微微笑道:“我知道世叔的难处,这样吧!我这里总管府司马正好空缺,我任命建成为司马,如何?”

  萧夏开出的条件让李渊颇有点动心,一万军队严格说起来并不完全是自己的筹码,有一半是周法尚的功劳。

  到了晋王那里,这一万军队能拿到什么好处还不知道,如果换一个总管府司马,这是摆在眼前的好处。

  这就叫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贤侄有把握能说服天子?”

  李邺轻轻点头对李渊道:“天子现在就害怕我和汉王联手,他连梁州税赋都全部给我了,何况一个总管府司马?世叔放心,就算天子不肯任命,我也会让父亲任命,我手上有五万大军,谁敢不给我这个面子?”

  李渊欣然捋须道:“这样可以,不过建成资历还不够,年纪也尚小,不如让柴绍出任司马,另外,我有点担心周将军,他恐怕要效忠晋王。”

  ‘真他娘的贪!’

  萧夏暗骂一句,又呵呵笑道:“柴绍出任司马没有问题,如果建成愿意,他也可以做我的手下,我任命他为总府府仓曹参军,目前这个职务正好也是空缺。”

  之前的仓曹参军王弘业也是刘焕的人,因查出涉嫌重大贪腐,已经被萧夏革职,萧夏本来想任命魏征,但魏征底子太薄,会让很多人嫉妒,尤其杜文和裴坤都会不满。

  关键还是魏征经验不足,磨练几年再说。

  李建成是唐国公的嫡长子,让他出任参军,就没人敢说什么了。

  关键是……他得把这一万军拿到手。

  李渊眼睛一亮,这个职务不错,不高不低,正合适建成,对建成也是很好的磨练。

  李渊捋须眯眼笑道:“感谢贤侄费心,我就把建成交给贤侄了,周将军那边我去和他谈!”

  李渊从官署出来,随即找到了周法尚。

  “周将军,刚才我和萧总管谈过了,现在保国会蠢蠢欲动,很可能会大举进攻中原,萧总管希望你能留下,协助他保卫中原,我也答应了,希望将军以大局为重,一旦机会成熟,将军再配合萧总管夺回洛阳。”

  李渊很会说话,一句配合萧总管夺回洛阳,就把周法尚捏得死死的,同时‘大局为重’四个字也把周法尚的任何想法都压制住了。

  周法尚躬身道:“卑职遵令!”

  李渊随即将柴绍和李建成留给了萧夏,他自己和宇文恺前往合肥投奔晋王,萧夏又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说清了中原的局势。

  李渊走了,萧夏便任命周法尚为左军兵马使,又命周法尚的副将连况率五千军队镇守虎牢关。

  同时任命柴绍为总管府司马,李建成出任总管府仓曹参军。

  萧夏随即写了一份奏折,派人走武关前往长安,要求天子同意自己的任命。

  原以为黎阳仓会有一场恶战,但谁也没有想到,守将宋斐竟然在几年前就秘密加入了保国会,不过也不奇怪,他祖父宋珲就是北齐的魏州总管,结果就是黎阳仓三千守军不战而降。

  仓丞陈铸自杀殉国。

  储藏了一千多万石粮食和无数兵甲物资的黎阳仓就这样轻易落入的保国会手中。

  还有停泊在黄河上的上千艘千石运粮官船,也被保国会军队缴获。

  保国会利用黎阳仓的粮食物资招募军队,青壮百姓如蚁集聚,短短十天时间便招募十几万人。

  黎阳仓的对岸便是东郡白马县,三国时,袁绍便是从这里出兵进攻中原。

  此时,高祝意气风发地望着黄河对岸,他已经下令东平郡单雄信率领五千军队夺取白马县掩护自己大军过黄河。

  黄河之上,上千名工匠正在忙碌搭建浮桥,他们用铁链将大船首尾相连,两船并列,也用铁链固定,然后铺上木板,最后拉一根长长的铁索。

  他们用的船是千石运粮船,这种船比较平,非常适合搭建浮桥。

  这时,高士达走过来,有点担心道:“会主,新招募的士兵还没有怎么训练,就这样过黄河,是不是有点仓促了?”

  高祝摇摇头,“机会不会等我们,一边进攻,一边训练,这是大家已经达成的共识,不要再改变了!”

  高士达无奈又道:“会主,梁州三郡有萧夏的五万大军,难道我们真的要遵从汉王的命令和梁州军队决战?”

  高祝冷笑一声道:“怎么可能?我们的目标是齐郡和山东各郡,那里才是我们的根基,从白马县过黄河只是做给杨谅看罢了,过了黄河,他还能管我们怎么做?大军直接向东,不去挑衅萧夏。”

  高士达这才长长松了口气,“会主高明!”

  天刚亮,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便抵达了白马县,为首大将正是单雄信和侯君集,侯君集也是接到英雄帖前去投奔单雄信。

  单雄信同时在东平郡和济阴郡招募军队,但济阴郡的招募遭受了沉重打击,侄子单茂带着五百手下逃到梁郡,最终萧夏军队全部歼灭。

  但东平郡募兵却很成功,顺利招募了五千士兵,训练不到一个月便接到了会长高祝的命令,命令他在五月底夺取白马县,配合大军渡河南下。

  白马县是东郡郡治,原本有四千府兵,被萧夏调去宋城县参加集训,目前白马县无兵驻扎,单雄信便抓住了这个机会,率五千军队夺取这座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

第334章 夜袭连营

  但保国会并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由黄河北岸的斥候将情报传到了陈留县。

  萧夏率领五万大军驻扎陈留县,耐心的等待机会。

  帅帐内,萧夏指着地图对周法尚道:“我给周将军一万军队,你从酸枣县过黄河,一方面夺取黎阳仓,另一方面保住白马县对岸的浮桥不被敌军烧毁,但重点是保住黎阳仓,将军以为如何?”

  周法尚沉思片刻道:“萧总管是准备等敌军全部渡河后再动手?”

  萧夏点点头,“正是!”

  周法尚道:“不如卑职提个建议,卑职先保住渡桥,等总管军队渡河后,卑职再夺取黎阳仓,卑职认为集中兵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萧夏想了想道:“这样也可以!”

  萧夏当即兵分两路,周法尚率领一万步兵北上酸枣县黄河码头,梁州总管府的五百艘大船已经从荥泽县汴口进入黄河,折道向东前往酸枣县。

  萧夏本人则亲自率领四万大军进入东郡,直扑白马县。

  此时,高祝率领十五万军正浩浩荡荡渡过黄河,旌旗招展,长矛闪亮,队伍铺天盖地,无边无际。

  这里面只有两万军队是短短训练了两个月,其他都是新兵,没有任何训练,只是稍微整编一下便开始渡河南下。

  高祝并不打算和隋军交战,他只是做样子给汉王杨谅看,只要过了黄河,他便折道向东,杀向山东地区,那边才是北齐的老巢,他们准备在齐郡建立新的王朝。

  保国会当然也在关注萧夏的行踪,他们最新得到的消息,萧夏正率军在虎牢关接应从洛阳撤来的军队,暂时无暇顾及他们。

  这个机会高祝必须要抓住。

  除了十几万大军外,后面还跟着上万辆大车的粮食,黎阳仓的粮食太多,他们只能拿走极小部分,而烧掉黎阳仓这种人神共愤的事情他们也干不出来。

  大军已经走了三天三夜,渐渐到了尾声,在白马县东面的旷野里,白色大帐延绵二十余里,有上万顶之多,还有最后两万人,军队就走完了,剩下就是上万辆大车,至少也要走两天。

  入夜,单雄信走进中军大帐,躬身行一礼对高祝道:“会主,我们在白马县呆的时间太长,恐怕危险即将到来,卑职建议立刻主力先走,留一部分军队接应粮车队。”

  “危险?”

  高祝哼了一声,“你最好想清楚再说话,到底是谁危险,是十几万大军危险,还是几万军队危险?”

  “会主,我们军队没有训练,几乎就是一盘散沙,一旦有军队来袭,他们根本就抵挡不住,必然会一战即溃,卑职很担心,建议会主率大军立刻去齐郡。”

  “请单将军不要危言耸听,任何一支军队都不敢轻易进攻十几万大军,就像一只鬣狗,它再凶狠也不会去招惹大象,你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吗?”

  “卑职知道!”

  “既然知道你还担心什么?萧夏才多少军队,梁州两万府兵吧!就算接收了洛阳的一万军队,他也才三万军队而已,他敢来挑战十五万大军?再说他怎么知道我们军队训练不足,我们不说谁知道?”

  不管单雄信怎么劝说,高祝就是不听,他一定要等大军全部到齐后再一起撤退。

  无奈,单雄信只得告退离开大帐,走到大帐外,正好遇到了另一员大将翟让,翟让就是东郡本地人,去年被保国会招募。

  “听说将军劝说会主率军撤离白马,结果如何?”

  单雄信摇摇头,“刚愎自用,根本不听大将劝说!还说对方怎么会知道十几万军队没有训练,你刚刚才招的十几万军队,别人怎么会不知道?我简直无话可说了”

  翟让沉思片刻道:“如果会主实在不听也没有办法,我们自己的军队要当心,晚上最好穿上盔甲和鞋睡觉,万一遭到夜袭,也能及时逃脱。”

  单雄信点点头,“我也正有此意,管不了会主,但我可以管自己!”

  ………..

  夜幕渐渐降临,一更时分,距离军队两里外,十几里宽的范围内出现十支骑兵,每支骑兵五百人,每人携带了十支小火把。

  在骑兵的背后是三万五千主力大军,由萧夏亲自统领。

  萧夏没想到对方居然搭建了十几里的连营,而且是夏天的布帐,这种布帐最容易燃烧,一点就着。

  说明对方决策层根本没有作战经验,连一点防火攻意识都没有,也难怪,北齐灭亡快四十年了,从前的将领早就死光了,现在的保国会高层都是新生代。

  就算单雄信、翟让等人也都是地方豪强而已,最多比保国会的稍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萧夏估计保国会军队已经熟睡,他当即令道:“发射火箭!”

  士兵们点燃了火箭,一起向天空射去。

  数十支火箭飞上天空,这就是信号,十支骑兵同时发动,一起向大营冲去。

  保国会也在一里外和三百步外布下两层探哨,但隋军是速度强劲的骑兵,当大营钟声敲响时,骑兵也会杀到了。

  骑兵风驰电掣疾奔,冲过了两道哨卡,距离大营越来越近,这时,大营也响起了急促的警钟声。

  “当!当!当!当!”

  十几只警钟声先后敲响,隋军骑兵也同时冲到了大营外,将一只只点燃的火把扔进了敌军大营内。

  大帐随即被点燃,到处火点燃起,黄河岸边夜风强劲,一旦起火,火借风势,将迅速蔓延扩散。

  睡熟中的士兵纷纷惊醒,感觉帐内烈火腾腾,浓烟弥漫,吓得士兵魂飞魄散,爬起身就向大帐外奔逃,甚至鞋都来不及穿上,无数士兵光着双脚,只穿内衣跑出了大帐。

  只见近二十里的军营内到处是烈火飞腾,浓烟滚滚,士兵们哭喊连天,争先恐后向军营外逃去。

  这时,萧夏率领主力也杀到了,士兵们一片混乱,大部分士兵几乎都没有兵器,就算有兵器也吓破了胆子,纷纷跪地投降。

  萧夏带着千余士兵在大营外巡视战况,忽然看见一员赤脚的年轻将领被数百隋军士兵围住,将领手中抢一根长矛,挥舞风雨不透,数百人都无法靠近他。

  “好武艺!”

  萧夏心中暗暗赞许一声,催马上前,大喊一声道:“住手!”

  数百士兵停止了攻击,萧夏对年轻将领高声道:“你以为我们士兵真是对付不你吗?我只是下令不准用弓弩而已!”

  “弓弩手准备!”萧夏一声厉喝。

  数百支军弩刷的举起,对准了年轻将领。

  年轻将领脸刷的变得惨白,大喊道:“你们射死俺吧!”

  萧夏问道:“你是犯下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吗?”

  年轻将领摇摇头,“俺没杀过百姓,也没有欺负过女人!”

  “那你为何不肯投降?”萧夏不解。

  年轻将领看了一眼萧夏,低下头道:“俺不愿被人按在地上捆绑起来,俺宁可死也不愿受辱!”

  这是个硬气的年轻人,萧夏见对方长得身材高大,相貌端正英武,年纪最多十七八岁,从他力敌数百人来看,他至少也是八品内功。

  萧夏心中怜才之心大起,点点头道:“我就是梁州总管萧夏,我招募你为府兵将领,不是让你投降,是招募你,你可以愿意?”

  年轻将领只是硬气,但不是傻子,他也不想死,对方主将给了他一个台阶,这个机会他怎么能不抓住。

首节 上一节 203/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