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163节

  “但户部现在由汉王掌控!”

  杨广摇摇头,“你就不懂了,汉王在户部只是代行天子权力,批准重大支出,批准户部的各种年度计划,他管不了钱,他甚至连国库都进不了,钱入了库,要拨给谁,那是相国决定,他只能同意或者不同意这笔支出。”

  萧夏笑道:“这样的权力,恐怕汉王并不想要。”

  “很无聊,很枯燥,但我想要!”

  萧夏点点头,“我有直觉,皇祖父一定会把这个权力给父亲!”

  杨广微微一笑,把信递给他,“去见皇祖父吧!把信给他。”

  萧夏随即前去求见天子,半个时辰后,他被领进了后宫,天子杨坚正坐在清凉亭内乘凉,亭内里没有别人,只有他们祖孙二人。

  萧夏单膝跪下行礼,“孙儿拜见皇祖父,祝皇祖父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子杨坚远远望着这个孙子,不紧不慢道:“你应该先去凌烟阁交差!”

  “回禀皇祖父,杨恭仁出差,要后天才能回来。”

  “原来如此,好吧!这次你的任务完成得很圆满,朕很满意,回头朕会给你赏赐,你先把汉王的信件交给朕。”

  萧夏取出三封信上前呈给天子,杨坚看了看信,随即扔在小桌上,叹口气道:“很难办啊!小七郎,你给朕提个建议吧!怎么处置汉王?”

  萧夏沉声道:“皇祖父要听实话吗?”

  “朕当然想听实话!”

  “孙儿建议皇祖父把这三封信扔进香炉烧掉,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杨坚愕然,“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家丑不可外扬,皇祖父要惩罚汉王,也要用别的借口,洛阳弥勒教之事已经结束了,孙儿认为没必要再节外生枝。”

  杨坚笑道:“你这样说,你父亲肯定不满意,太子也不满意,这是收拾汉王多么好的机会。”

  “孙子只是说实话,作为一个亲王,在自己控制的地盘内发展弥勒教敛财,是很愚蠢的一件事,他完全可以垄断几个涉及衣食住行的重要行业,多开几家柜坊,几座大酒楼,每年合法赚的钱都远远超过弥勒教敛财,他却选择了最愚蠢的做法,最后地盘丢了,钱没了,名声也坏了,完全得不偿失。”

  杨坚笑道:“真该让汉王来听听你这番话。”

  “其实弥勒教敛财只是小事,百姓信仰捐财,也是自己心甘情愿,说实话,我并不同情那些百里外跑来信众,并没有人强迫他们,完全是咎由自取。

  但我必须要维持统治秩序,严惩危害大隋统治的弥勒教。

  皇祖父,事情已经结束了,它就像个皮肤上的小口子,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愈合、淡化,皇祖父不必再为此事烦恼。”

  杨坚点点头,“说得好,小七郎,陪朕在花园里走走吧!”

  “孙儿遵命!”

  萧夏跟随在祖父身后沿着石板道缓缓而行。

  “朕听说你和父亲发生争吵,足足冷战了一个多月,其实朕也知道原因,但朕想知道你们父子为什么会争吵?”

  “我父亲希望我什么事情都要事先向他汇报,由他来决定,但我不肯接受,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不需要向任何人请示,哪怕是我父亲。”

  “看来你们父子之间隔阂很深啊!你大哥就和你相反,他事事都会向父亲请示!”

  萧夏沉默片刻道:“从我出生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今天,一切都是因果,自己种下了豆子,却希望豆蔓上结个瓜,怎么可能?”

  杨坚赞许道:“说得很有道理,也很犀利,你是朕所有子孙中最清醒之人,小七郎,如果朕把皇位交给你,封你为皇太孙,你愿意吗?”

  萧夏一怔,果断地摇摇头,“回禀皇祖父,孙儿并不愿意!”

  杨坚一怔,“这么好的事情,你为什么要拒绝?”

  “立谁为太子,并不是皇祖父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太子虽然平庸,但也没有大过,您却要废了他,立一个姓萧的孙子为皇太孙,没有人会同意的。”

  杨坚脸一沉,不满地盯着萧夏道:“天下是朕的天下,天下人不过都是朕的棋子而已,一切都由朕说了算,朕让谁继承皇位,谁敢反对?”

  萧夏毫不畏惧迎着祖父的目光道:“或许天下人都是您的棋子,但至少我不是,我的命运由我自己把持,我不愿做的事情,任何人都别想勉强我,也包括您!”

  杨坚冷笑一声道:“但你在凌烟阁是怎么发誓的,你发誓效忠我,绝不背叛,你现在就忘了吗?”

  萧夏点点头,“我确实发誓过效忠您,并不是因为你是我的皇祖父,而是因为你怜悯天下苍生,是因为你治理王朝,使之富强,是因为你统一天下,结束数百年战乱,是因为你融合南北,消泯仇恨,这也是我心中的道,所以我发誓效忠您,今生今世都不会背叛您,但我效忠您,并不等于我要把自己的灵魂卖给您。”

  “朕不太明白你的效忠和你的自我有什么区别?”

  “区别很大,如果您忠奸不分,姑息那些残害百姓的恶魔.”

  “那又怎样?”杨坚粗暴打断他的话。

  萧夏摇摇头,“我也不会背叛您,但我会选择离去。”

  杨坚冷冷道:“上了朕的船,想下船,那就只有死,你好好想想吧!”

  萧夏挺直的脖子道:“没有什么可想的,我绝不是要背叛您,那怕您罢免我的爵位,革去我官职,消灭我的肉体,我都不会选择背叛,但无论如何,我不是你的棋子,我也不是任何人的棋子。”

  杨坚凝神萧夏片刻道:“意思是,你不愿意做朕的皇太孙?”

  萧夏还是摇头,“皇祖父还是没有明白孙儿的意思,如果我想做,哪怕您不给我,我也会坚韧不拔,尽我一切努力去拿到它!”

  杨坚淡淡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做棋手,而不是棋子!”

  萧夏轻轻点头,杨坚忽然笑了起来,眼睛里竟有一丝晶莹,这孩子还真是随自己的性子

  自己居然有一个想做天下棋手的孙子,杨坚仰头长长叹息一声,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愤怒。

  良久,杨坚又注视着萧夏缓缓道:“今天的谈话,只有你我二人知晓!”

第270章 东市刺杀

  下午时分,天子杨坚从内宫发出圣旨,将户部交给晋王杨广,代行天子审批,汉王杨谅不再管理户部,同时将晋王府每月定额开支提高到两万贯,超过了东宫的一万五千贯。

  这个消息如夏日里的一声闷雷,震惊了朝野,要知道七年前,晋王杨广几乎要取代太子之时,就是掌控了户部和刑部,同时还率军出征突厥。

  现在走了一个圆,又重新回到了原点,率军征讨吐谷浑,又再次掌控户部和刑部,尤其开支额度超过了东宫,这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朝野都在议论,晋王很可能又要重新取代太子,已经有点这种迹象了。

  相国高颎忧心忡忡,天子身体已经不行了,这个时候应该是以稳为主,让大隋政权平稳过渡,怎么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又把晋王支棱起来了?这不是明摆着要政权不稳吗?

  一个晚上高颎都辗转难眠,担心大隋会再度陷入战乱。

  次日中午,在平康坊的清风大酒楼内,高颎和驸马柳述相对而坐,一起饮酒解愁,高颎虽然是太子岳父,但他的立场多少还是比较居中,忠心天子,不偏向任何人,他只是担心大隋社稷失去平衡而陷入混乱。

  但柳述不一样,柳述从东宫亲卫起家,娶了天子的小女儿杨阿五而飞黄腾达,现在四十岁不到,便出任黄门侍郎兼兵部尚书、参政事,他是不折不扣的太子心腹。

  柳述举起酒杯叹息一声道:“说起来太子确实平庸了一点,大机会不抓住,却总是着实于鸡毛蒜皮,偏要和晋王的小儿子斗,最后撞得头破血流,户部也丢掉了,上次我就给他说过,洛阳弥勒教兴起,必然是汉王在背后支持,如果他早点对弥勒教动手,那么现在功劳就不是晋王了,那么户部也能重新拿回来,哎!他不听劝啊!”

  高颎缓缓道:“平庸不是问题,他是嫡长子,就是天生的太子,只要他不犯错,天子之位就是他的,谁也抢不走,我现在就担心他再犯错,一旦犯下那种不可弥补的大错,他的太子之位就完了。”

  柳述点点头,“相国说得对,说难听一点,他现在就在悬崖边上,就差最后一步便跌下万丈深渊,我们得想办法让他稳住,让他学会等待和忍耐,而不是有作为,有作为的另一面就是很容易犯错。”

  就在这时,一名手下急匆匆跑来向高颎禀报道:“相国,出大事了,万年县令赵初在街头被人刺杀!”

  高颎腾地站起身,“在哪里被刺杀?”

  “就在都会市大门口!”

  万年县令被当街刺杀,这无论如何也是大事,高颎坐不住了,给柳述打个招呼,他便起身赶往都会市。

  此时,都会市大门处已是人山人海,都是赶来看热闹的百姓。

  高颎赶到现场,只见一块白布把县令盖住了,他心中一沉,说明赵初已经死了。

  武侯卫士兵正将现场围成一圈,不准任何人靠近。

  萧夏也已经赶到了,正在询问情况。

  这时,有士兵喊道:“将军,高相国来了!”

  萧夏一回头,只见高颎正从人群中挤进来。萧夏连忙上前见礼。

  高颎问道:“赵县令还有救吗?”

  萧夏摇摇头,“人已经死了。”

  “凶手抓住了吗?”高颎又问道。

  萧夏还是摇摇头,“赵县令被一支淬毒短弩箭射穿心脏,当场身亡,毒性都还没有发作就死了。”

  “短弩箭?”

  高颎立刻反应过来,急问道:”那凶手是不是在很近的地方发射?”

  “回禀相国,赵县令从都会市出来,正要上马车,马车旁边还停着另一名马车,凶手就躲在马车车厢背后射击,据赵县令的车夫说,是一个身材矮小灵巧的男子,射杀赵县令后,人就向都会市内跑了,速度非常快,现在卑职的五百名手下正在市场内搜查。”

  高颎叹了口气,“让百姓都散去,人太多了,凶手很可能会混在人群中逃走。”

  萧夏当即命令士兵疏散民众,听说凶手就在人群中,手中有毒箭,吓得百姓们纷纷离去,很快都会市大门前就空了下来。

  这时,大理寺少卿萧瑀带着大批缇骑赶来,接手了案件,尸体也被抬上了一辆马车。

  高颎见抓住凶手的可能性不大了,便转身回了太极宫。

  很快,晋王杨广也赶来了,万年县县令是五品官,当街被刺杀可是大事。

  杨广问萧夏道:“你估计凶手是谁?”

  萧夏沉吟片刻道:“我估计和太子有点关系!”

  “你的意思是说,因为赵初暗中投靠汉王那件事?”

  萧夏点点头。“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别的什么理由了?”

  杨广沉思片刻道:“会不会是汉王栽赃给太子?”

  萧夏摇摇头,“可能性不大,除非当场抓住凶手,审问出和太子有关,否则谁会知道赵初背叛太子这件事?看样子不像栽赃,我觉得还是太子下手除掉背叛者。”

  杨广叹口气,“但是没有任何证据啊!”

  “确实没有证据。”

  这时,杨广又道:“你想想办法替我把王秋干掉,这种背叛我的人,我无法再容忍他。”

  萧夏点了点头,“此事易如反掌,我记得是不是他在家乡名声不太好?”

  “没错!他父兄仗着他是大理寺卿,在家乡欺男霸女,强占土地,民愤极大,魏郡刺史李行蹇两次写信向我反映,还是我把这件事按下来,要不然他早就被御史弹劾了。”

  萧夏笑道:“这不就行了吗?让御史再弹劾他放纵家人,为祸乡里,就顺理成章罢免他了。”

  杨广犹豫一下道:“毕竟是我把他提拔起来的,他若被罢免,那我也有失察之责,而且我也不好再提拔萧瑀了,太子会趁机安插自己的人,毕竟吏部在他手中。”

  萧夏想了想道:“那就让他回家丁忧守孝去吧!”

  杨广轻轻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你去替我做这件事!”

  “父亲放心吧!这件事我会办妥。”

  杨广笑了笑又道:“明天我请客,你也来,你是我儿子,就不用给你请柬了!”

  萧夏默默点头,算是答应了。

  马车内,杨广心中感慨,还是父子关系重要,儿子不管再怎么不听话,但依旧是儿子,值得自己完全信赖,外人就不行了。

  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夺取皇位,恐怕还是得靠老三,长子太善良老实了,次子头脑又比较简单,只有老三杀伐果断,不仅勇力过人,还颇有谋略,上天把他给自己,不就是让自己上位吗?

  这一刻,杨广觉得自己有必要好好笼络三子萧夏。

第271章 藏宝秘室

首节 上一节 163/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