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夏来到了安邑坊,安邑坊位于都会市的正南面,坊门和都会市的南门相对,都会市的南门是专门给货物进出的大门,又叫货运门。
所以安邑坊最有名就是骡马铺,大大小小有十几家之多,另外还是武馆聚集地,上次和萧夏发生冲突的保康武馆就在这里,除了保康武馆外,还有天震武馆、保全武馆、振威武馆,他们都是做都会市的生意。
这些武馆和后来的镖局又不一样,镖局是把货物交给镖局,镖局把货物送到指定的地方,而武馆不管货物,他们只负责提供护卫,货物依旧由商人自己负责运输,武馆派出武士跟随保护。
战乱年代,各地盗贼多如牛毛,武馆因此生意非常好,押护货物,护送人等等。
天震武馆便是西海商行的武馆,另外利人市旁边的延寿坊也有一家天钧武馆,还有在城南大业坊也有一座天燕武馆,萧夏的三十名武士就暂时分散在这三家武馆内。
萧夏来到天震武馆,馆主正是孙雷,另一个首领李鹿鸣则出任天燕武馆的馆主,天燕武馆招收了一百多名女学员,李鹿鸣和八名女武士住在天燕武馆内。
萧夏坐下,对孙雷道:“去把李大姐给我找来!”
孙雷答应一声,立刻派人去了天燕武馆。
萧夏又道:“我想去看看金佛!”
一般武馆都会修建地下库房,用来存放兵器等物品,武馆是允许存放使用长兵器,一般要到县衙备案,但数量也不允许太多。
目前从伊阙县带回来的十二尊金佛目前就存放在天震武馆的地下库房内,十二金佛总重量一千零八十斤,价值十七万贯。
地下库房由大青石砌成,高一丈,面积大约有三百个平方,前后两个房间,外面房间存放了十二座金佛以及数百件各种兵器。
而里面库房是萧夏的私人库房,存放着从大周柜坊内转移过来的财富,包括湛卢剑和百宝琉璃灯,还有二十万两黄金和大量玉石珠宝以及其他宝物。
进地下库房有两扇铁门,都必须两把钥匙才能打开,一把钥匙交给了孙雷,而另一把钥匙就在萧夏手中。
萧夏独自一人进了地库,十二座金佛被厚布包裹,整齐靠墙而放,金佛上的宝石已经全部剥离了,萧夏把宝石赏给了三十名武士,每人分到的宝石都价值上千贯,这也是萧夏一贯禀信的原则,他吃肉,手下喝汤。
但萧夏今天下来却不是为了金佛,直接来到一堵墙前,这堵墙非常有欺骗性,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所有人都想不到里面还有一间密室,甚至连之前的馆主都不知道。
是孙雷接手了这座武馆后无意中发现地库内藏着一把铜钥匙,他们找了好久才找到钥匙孔,他们打开里间密室,发现里面储藏了大量兵器,是开皇五年储藏的,战刀三千把,长矛一万支,军弩两千副,还有盔甲一千套。
这座武馆最早是贺娄子干的产业,估计兵器就是贺娄子干秘密所藏,开皇十三年,贺娄子干去世,这座武馆被他儿子贺娄善柱赏给了家臣贺娄德,贺娄德在仁寿元年去世,贺娄德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武馆就被他二女婿继承。
二女婿是个卖炭的商人,把武馆改为炭场,二女婿很勤快,年初也去世了,儿子接手了炭场,但儿子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马悦花了一万三千贯钱,从二女婿的儿子手中买下了这座武馆,当时,地库被当做木炭仓库,木炭被搬走后,地面全是炭粉,就在孙雷他们打扫炭粉时,发现了装着钥匙的铁盒。
墙上全是炭粉,铁门外面砌着大青石,和石墙严丝合缝,就算敲击,声音和周围石墙也完全一样,除非孙雷和另外两名知情武士招供,否则谁都想不到里面还有密室。
萧夏从右下角找到了钥匙孔,开了内锁,他奋力推动石墙,石墙缓缓转动,出现了两尺宽的门,萧夏拎着灯笼闪身进去了。
里面都是从大周柜坊转运过来的各种财宝,靠墙一圈是铁架子,原本是放盔甲的,现在摆放着各种珍宝。
萧夏取了湛卢剑和羊脂玉印章坯,随即退出密室,将密室恢复原状,只听‘咔!’的一声石门锁上了。
萧夏回到地面,把铁门锁上,对孙雷道:“我们得想办法把金佛分解,铸成一两一锭和十两一锭,将来用来购买物资!”
孙雷笑道:“公子可是有西海珠宝铺,长安三大珠宝铺之一,我们都把宝石卖给了珠宝铺,他们也熔炼黄金。”
萧夏拍拍额头,“你不说我都忘记了!”
孙雷又道:“这件事卑职会办好!”
萧夏点点头,“李大姐来了吗?”
“已经来了,在客堂等候!”
萧夏来到客堂,李鹿鸣站起身,躬身行礼,“参见公子!”
李鹿鸣武艺极高,她的内功到了七品,剑法和暗器尤其厉害,就连孙雷都不是她的对手。
萧夏坐下,对李鹿鸣道:“交给你一个任务,你带几名得力的女弟子去一趟魏郡,杀一个人,不要直接杀他,而是让他死于意外,此人欺男霸女,民愤极大,是当地一大恶霸,死不足惜!”
汉王杨谅再次侥幸逃过一劫,父皇把他叫去,将三封信扔在他脸上,将他狠狠臭骂一顿,骂得他虽然无地自容,但也最终将三封信还给了他。
父亲总是偏爱小儿子,使杨谅一次次犯下大错,又能一次次侥幸逃脱。
这一次天子虽然原谅了杨谅,但也剥夺了刚刚才给他的户部,转给了晋王杨广。
不过杨谅并不在意,他对户部兴趣不大,他更想要的是吏部,可惜吏部依旧由太子牢牢把控,他无法得手。
府宅内,杨谅正一脸恼火地听手下汇报,刚刚才投效他不久的万年县县令赵初竟然被人刺杀了。
气得杨谅狠狠一拳砸在桌上,“这个混蛋!”
杨谅当然是在骂太子杨勇,他很清楚,肯定是太子干的,太子发现赵初转而效忠自己,便下手将他干掉了,这个卑鄙无耻的家伙。
杨谅咬牙道:“来而不往非礼也,他敢刺杀我的人,我也要干掉他的人!”
旁边幕僚谋士乔桓吓了一跳,连忙劝道:“刺杀朝官是重罪,一旦天子发现是太子刺杀,那么他这个太子就当不成了,他喜欢刺杀是好事,总会有他失手的时候,但王爷不能效仿,王爷被发现,也一样夺嫡无望了。”
“但赵初就这样白白死了,我心里不甘!”
乔桓低声道:“王爷,还是卑职之前说的,当务之急是要拿到军权,王爷要得皇位,没有军权是万万不可能的。”
杨谅点点头,“你说得对,军权才是最重要的,有条件要争取,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争取。”
他负手走了两步,回头问道:“北齐保国会的人来长安了吗?”
乔桓点点头,“他们已经到长安了,卑职也和他们联系上,殿下要见他们吗?”
杨谅需要制造动荡,他才有机会领兵,而保国会在河北势力很大,如果他们肯配合自己,那么拿到军权就成功一半了。
杨谅沉吟良久道:“安排好时间和地点,我要秘密见他们!”
“卑职遵令!”
第272章 终回王宅
萧夏终于要踏进晋王宅,这次是晋王杨广请客,请一些朝廷重臣以及家人来府中做客,也算是庆贺他重新拿回户部。
请的客人都是晋王派系和部分中间派系的重臣,比如高颎和苏威两位相国,还有杨雄、史万岁、卫玄等一些军方人物。
为了显示自己的心胸,杨广甚至把宇文述也一并请来。
当然,杨广这次请客是先向父皇请示过,得到父皇的批准,他才发出请柬。
萧夏坐上了兄长杨昭的马车,杨昭格外欢喜,终于一家人团聚了,便亲自来接兄弟。
萧夏坐上马车,把一只长盒子给他笑道:“我给二姐一座酒楼,不给大哥一点礼物,大哥肯定不舒服,这是给你的。”
杨昭抖着胖脸嘟囔道:“就是啊!飞燕发财了,我却没有,我心里可酸了,这盒子里是啥?”
杨昭接过沉甸甸的长盒子问道。
萧夏笑道:“你打开看就知道了!”
杨昭满心期待打开盒子,他一眼就认出眼前这柄剑:‘湛卢’,作为一个狂热的兵器收藏爱好者,他有这柄剑的图样,就挂在他兵器阁的墙上。
可现在,真东西居然出现在他眼前了,杨昭呆住了,他连忙揉揉眼睛,半晌,杨昭忽然”啊!啊!啊!“叫喊起来,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
他将剑紧紧抱在怀中,一双小眼睛瞪着萧夏道:“这是我的,你不要跟我抢!”
萧夏见他童心发作,不由哑然失笑道:“我送你的剑,我要和你抢什么?”
“也对哦——”
杨昭还是狐疑望着萧夏,“你也是练武人,你会不喜欢这把名剑?”
萧夏笑道:“我喜欢能使用的兵器,像我腰间这柄嘲风剑,虽然也是名剑,但它很实用!”
“什么?你把剑是潮风剑?“
杨昭眼睛又变热了,盯着萧夏腰间宝剑,忍不住又想伸手过去,这次却被萧夏毫不犹豫一巴掌拍开。
“有湛卢剑就满足吧!不要再盯我的嘲风剑了,要不是湛卢剑只能收藏,不能实用,我也不会给你。”
杨昭收回手,抱紧了怀中宝剑道:“可不是,湛卢剑这种千年名剑当然只能收藏,谁舍得用它?老三,你是从哪里搞来的?”
“大姑给我的?两柄剑都是。”
杨昭顿时酸溜溜道:“我也是她侄儿,小时候大姑还最喜欢我,她居然不给我?”
“这种神器是讲缘分的,大姑不是想给你就给你,要有缘才能得到!”
“我和它就有缘!”
杨昭斩钉截铁道,“现在它是我的了,谁也休想夺走。”
萧夏点点头,“把它收藏好,不要拿出去示人,否则会被宵小眼红偷走它。”
“我知道,我会放在府中地宫里,谁也偷不走。”
杨昭又连忙吩咐车夫,“先回我的府上!”
他要先把剑收藏起来。
马车在杨昭府上等了片刻,杨昭满心欢喜奔出来,坐上了马车,马车又向数百步外的晋王宅驶去。
晋王宅的大门是在坊墙外面,坊内也一座小门,这主要就是给家人走的。
杨昭带着兄弟直接从小门进了后宅。
萧夏还是第一次进晋王正宅,包括他母亲萧春雨也没有进过这座宅子,萧王妃怎么也不允许萧春雨进宅,但这一次,她是主动邀请萧夏来府宅。
杨昭低声对萧夏道:“今天实际上是王妃寿辰,但父亲没有对外公开,家里人知道就行了。”
萧夏点点头,“我正好给她准备了一份礼物。”
杨昭连忙摆手,“上次你给了她七颗宝石,她很喜欢,这次就不用再送了。”
萧夏笑了笑道:“礼多人不怪嘛!”
萧夏从怀中取出盒子道:“替我给大娘!”
他的礼物正是从密室里取出的羊脂白玉章坯,这也是他在黄耀宽书房里无意中得到,属于帝王玉玺级别的品质,重约一百多克,世间罕见。
黄耀宽当然没有资格使用这种品质的玉章,萧夏原本想自用,最后还是决定给萧王妃,萧王妃书法绘画都是一绝,她更适合这枚玉章。
杨昭打开盒子看了看,叹息道:“你手中的好东西让人羡慕啊!王妃一定非常喜欢,不过还是你自己给她吧!”
一回头,只见萧王妃在一群丫鬟仆妇簇拥下向这边走来,萧夏连忙上前行一礼,“夏儿参见大娘!”
萧夏和萧王妃在上次杨昭府上便已经和解了,虽然那次他和父亲吵翻,但他和萧王妃并没有翻脸。
萧王妃笑道:“你们父子终于和解了,可喜可贺,夏儿,欢迎你回家!”
萧夏默默点头,“谢谢大娘宽容!”
他将盒子递给萧王妃笑道:“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给大娘贺寿!”
萧王妃欣然接过,她取出羊脂白玉章料,仔细看了看,玉章白腻如羊脂一般,心中着实欢喜,这么好的玉料,只有当年父亲的玉玺才能和它媲美了。
“多谢夏儿的心意,大娘很喜欢这枚玉章!”
萧王妃把盒子递给贴身侍女,对长子杨昭道:“你爹爹在前面接待客人,你赶紧去帮忙!”
杨昭答应一声,匆匆去了。
萧王妃又对萧夏柔声道:“夏儿,大娘给你收拾了一间院子,你随我来!”
萧夏跟随王妃向东而去,很快来到一座靠院墙的院子前,王妃笑道:“这里原本是你父亲的品茶斋,你父亲让给你了,以后这里就是你的院子,你可以随时回来,你是我的外甥,又是我的儿子,我应该更关心你才对,为一些陈年旧事,现在回头再想一想,人生短短数十年,又何必呢?如果你母亲愿回来,她依旧是我的妹妹,这里也有她的地方。”
不管王妃是出于真心,还是为了笼络自己,但她毕竟是自己母亲的堂姐,也是父亲的正妻,自己的大娘,萧夏接受了她的道歉。
“谢谢大娘,我见到母亲,一定转告!”
萧王妃笑道:“你就在这里好好休息,小青,以后你就跟着三公子了!”
一名身材高挑、容颜极为美貌的侍女行一礼,“奴婢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