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173节

  赵云笑道:“也好!也好!军师就听令尽快回家播种吧,天水这边交给末将便是。”

  诸葛亮尴尬得要死,正要说话,就听刘备道:

  “黄权、蒋琬、费祎几人正在安定、南安等郡巡查,对诸郡的情况很是了解了,就把他们留在这边吧。

  武将嘛,马超、马岱已经驻守凉州,雍州前线这边,就让魏延、马谡、李严、孟达他们几人驻防。

  有他们在此,雍凉可安!

  赵云、黄忠和关兴、张苞四兄弟,跟着我们回益州,开春后直接南下讨伐叛军!”

  “咦?”

  刘备突然一愣,惊道:“孤突然想起来了,渭水大营一战后,魏延堵司马懿后路不成,然后他去哪了?”

  诸葛亮、赵云等人闻言嘴角抽动,心道:“这都多少天了,您终于想起魏延来了?”

第242章 魏延奇袭

  阿斗闻言一呆:“怎么?魏延丢了?”

  “嗯……”诸葛亮一笑,“应该没丢,按当时定下的谋划,若是能在谷口一举歼灭司马懿,那就直接挥师东进,攻打陈仓。

  若是没堵住司马懿,魏延要么入山扎营,寻找战机伺机而动,要么绕道去新阳县或者西县,策应上邽的防守。”

  阿斗是见过渭水谷口的战报的,知道大战走向,也知道魏延被迫入山,之后就没有他消息了,不禁问道:“到现在还没他消息?”

  赵云摇了摇头:“没有。曹军围城时留了西门,我们和新阳、翼县、西县没断绝联系,具斥候回报,魏延没去那边。不过,以他的兵力和谋略,不会什么都不做的。”

  刘备往火盆里扔了块木头,看着腾空的火星,突然惊道:“以他的性子,估计自己一人挥师向东,攻打长安去了!”

  众人突然就想起魏延的子午谷理论,眼神精彩起来。

  *********************

  大散关。

  魏延看着稀稀疏疏的雪花,看着向东飘扬的“魏”字旗,扶着墙垛遥望陈仓城,心道:

  “老子真是个天才!”

  原来,当日在谷口大败后,魏延率军入山,一阵疾驰后,好歹摆脱了虎豹骑的追击,旋即聚拢了4000余人马,按谋划就地扎营,伺机而动。

  谁知没过几天,王双带领的6万援军浩浩荡荡地向西而去。

  见曹军人多势众,魏延自然不敢偷袭,但他就此推断,陈仓方向兵力空虚。

  故而,魏延一不做二不休,在秦岭山间躲着曹军哨营秘密东进,一出山,立刻冒充山匪,偷袭了渝麇、雍县等地的屯田,满载粮草逃回山里。

  陈仓守军只以为是山匪吃了豹子胆抢粮过冬,一边向上级汇报,一边筹备剿匪。

  魏延这边则派兵多方探查,逐步摸透陈仓、长安等地的兵力布置,推演了上邽攻防战,感觉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自己的四千兵力不足以夺下并守住陈仓和长安等重镇,只得将目光看向雍县、大散关等小城。

  谁知,斥候发现吴班疑兵之军回援益州后,司马懿撤走了大散关的大量守军,魏延当机立断,率军奇袭大散关。

  四千将士以迅雷之势围了大散关,当天,关内守将就带着区区200名守军投降了。

  此时,魏延看着士卒在城外挖壕沟、设鹿角,自得地道:

  “吾4000人守关,易攻易守,陈仓和长安等地的守将必坐卧不宁了!哈哈哈……”

  “来人,速速书写捷报,经渭水道和陈仓道,分别送往天水和成都!注意,捷报书写的工整些,大王才会给我五星书评!”

  ***************

  上邽。

  阿斗自入城后,就没过问过军政事务,窝在自己书房烤着火炉,喝着小酒,吃着烤肉,闲暇时看看书、写写字,过了三五日清闲日子。

  诸葛亮、赵云等人则忙得不可开交。

  无论是刘备班师回成都的筹备,还是雍凉官员配置、战俘处置,或是土地分配、钱粮调拨,每一项都有处理不完的事。

  诸葛亮忙得连羽扇都没时间摇了,刘备桌案上公文书一摞又一摞,他每天都感慨:“大汉最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手边能用的人太少了!”

  只有一个苏则事务相对较少,毕竟他是凉州刺史,近日就要返程,给他布置了重要工作,还没展开人就会走,实在没必要。

  这让苏则很别扭,终于提起勇气前来拜见阿斗。

  “文师,怎么得闲过来寻本王?”阿斗喝了口茶,笑道,“快坐,喝茶!这几日也没人来找我说说话,好生无聊!”

  苏则郑重道:“大王,曹军溃退,天水已无战事,我初任凉州刺史却身在雍州郡,想着凉州公务繁忙,特请令回凉州赴任。”

  “回金城么?”阿斗想了想道,“那边暂且交给马超吧,有一处更重要的地方需要你去?”

  “怎么?大王要带我去南中?”

  “那倒不是。”阿斗摇头,“我准备派你去河套平原,将那边暂时纳入凉州治下!”

  “河套?黄河与阴山一带么?”

  阿斗点头:“五原、上郡、北地、朔方、西河五郡,已经脱离大汉很久了!”

  苏则怔怔地看着阿斗,脸色渐渐激动起来,心道:

  “自光武帝登基,河套地区的汉人大范围内迁,人数已经不足王莽篡汉前的两成。

  建武二十六年

  时,南匈奴单于

  率部众四万余人归降,光武帝将他们安置在河套地区,实行羁縻制度。

  此后匈奴王庭一再南迁,众多匈奴部落迁徙至河套地区,以至于河套的匈奴人口一再增多,汉人一再减少。

  后来羌人东迁,乌桓人、鲜卑人逐渐南迁,各族多有争斗,战事频发,汉人为了避祸纷纷离去,百年间,那里的汉人几乎绝迹。

  至灵帝时,国力衰弱,黄巾军席卷中原,大汉设置的用来监管北方各族的‘使匈奴中郎将’‘护羌校尉’‘乌桓校尉府’逐步失去作用。

  别说收赋税、征徭役,就是官员都不敢深入河套腹地。

  严格意义上说,现在的河套已经不是大汉的领土了。

  今日建业王派我去收复河套,可谓开疆拓土了,这时将我比作了卫青、霍去病啊!”

  他激动道:“大王如此看重末将,末将定赴汤蹈火,平定河套!”

  阿斗笑道:“你先别激动,此去路途遥远,胡、羌、鲜卑等族桀骜不驯,凶险得很。”

  苏则激动地抱拳:“大王既如此信任末将,再凶险,末将也要一往无前!”

  “好!”阿斗大喜,“本王给你一万精锐步兵,五千虎豹骑俘兵,两万羌人精锐骑兵,前往河套五郡!”

  苏则一愣,他实在没想到阿斗会给他这么多人马,激动的双膝跪地:“末将,定肝脑涂地、以身报国!”

  “你先别说这些大话,本王问你,待你北去,应如何出击,如何管理各部族,如何划分牧场、农耕,如何教化异族,如何让河套地区长治久安?”

  “这……末将这就回去谋划,尽快回复大王!”

  阿斗点头:“去吧。”

  ******************

  苏则走后,黄皓悄声进来,压低声音道:

  “大王,咱们安排在上邽的密谍上报,马遵有通敌作为,而且,属下在他身边发现了汉中王的密探。”

  阿斗闻言眉毛一挑,小声道:“看来父亲早就知道马遵的事情了。”

  黄皓点头:“种种迹象表明,汉中王不仅知道了马遵所谓,前一次夜袭还利用他传递了假消息。”

  “是么!”

  阿斗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道:“他若忠心,我是准备让他随苏则一起前往河套的,看来,得换个人了。”

  黄皓默默点头,沉声道:“属下倒是有个人选!”

  阿斗好奇道:“哦?是谁入了咱们‘谛听’首领的眼?”

第243章 人员调配

  黄皓沉声道:“马颙!”

  阿斗自然记得马颙,正是此人给陇右太守谋划暂缓投降之计的,历史上也是因此计,避免了诸葛亮挥师攻打陇右。

  “此人的胆识、气度、韬略皆不凡,派他去河套确实合适。小皓子,你推荐的人不错!”

  “谢大王夸赞,属下这就派人去翼县传令,让他速速来上邽。”

  ******************

  午后。

  阿斗来到刘备书房,见桌案上有一大摞竹简,书案旁还有上百卷竹简,却不见刘备身影,四下扫视。

  却见刘备四脚朝天地躺在榻上摆烂。

  “父亲,公务这么多,怎么还躺下了?”

  刘备没好气地道:“我打了一辈子仗,是为了看案牍看到累死么?”

  “呵呵……父亲不想看,不会找人来读?”

  “但凡是个认字的,都派出去公干了!”

  “黄权、蒋琬他们呢?还没回来么?”

  “回来了,他们手边的案牍比我的还多。”

  阿斗一翻白眼:“是不是咱们打仗胜的太快了,一下子多出来十三个郡,导致政务量暴增,又来不及从益州调人过来,才导致人手不够的!”

  “哎,谁说不是呢,前年征战两年才拿下汉中,人员调配很轻松,谁知道此战如此顺利!打得太快了!哎……真是太快了……哎……烦呐……”

  阿斗撇撇嘴,看着‘凡尔赛’的刘备,问道:“你怎么不把马谡从街亭召回来,他在文治上还是有些建树的。”

  “马幼常?”刘备眼皮一耷拉,“他早就被军师调回自己身边了。”

  阿斗有些气馁,问道:“李严呢?他带着铁服屠一早就从金城出发了,比我还早几日,应该已经到了吧。”

  “哼……铁服屠走过陇右后,刚到翼县就被大雪堵在城里了,咱们这边战事已结束,军师第一时间就快马去召李严了,估计明后日就到。

  他是你任命的雍州牧,来上邽后是要挑大梁的。希望他能帮我分担些公务。”

  刘备揉着肩膀,叹息道:“老了……看一会文案就头晕脑胀的。”

  阿斗见他如此,缓步走过去帮他按摩颈肩,道:

  “我派人去上庸把诸葛瑾和吕方调过来吧,如今上庸不担心有什么战事,把他们放在那里有些浪费了。”

  “也可。”刘备点头,“他们一文一武,确实不宜呆在上庸贫瘠之地。”

  阿斗心道:“诸葛瑾计谋不输诸葛亮,吕方又有赵云巅峰期的能力,他们来雍州很是合适。我也能放心地南下平叛。”

  “孤,老了,你二叔、三叔和你舅舅也老了,汉升、希伯更是年逾古稀……”刘备微微叹息,“现在子龙、孟起、孔明、孝直、正方几人正是挑大梁的时候,但也逐渐步入暮年了。”

  阿斗闻言心道:

  “若不是我穿越过来,你的二弟和法正已经死了,马超、黄忠、张飞他们也就是这几年的事了。”

  刘备不知阿斗想法,继续道:“今后,能辅佐你的,应是关兴、张苞、魏延、马良、王平等人,对了冯习、张南、傅肜几人也是很好的将才!”

首节 上一节 173/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