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174节

  阿斗越听越不对,道:“父亲,你这怎么像交代后事啊。”

  刘备闻言抬手敲了一下阿斗的脑门:“怎么说话呢,我就是随便说说,怎么还交代后事了!”

  “就是很像嘛!”

  阿斗捂着头退后几步,道:“你放心吧,有我在,你一定长命百岁,看案牍看到80岁不在话下。”

  刘备闻言险些蹬腿西去,喝道:“我打了一辈子仗,凭什么这么累!干到80岁?做梦!”

  他指了指桌案上的竹简,大声道:“这些,都给你了!拿走,拿走,别客气!”

  阿斗闻言一拱手:“我可谢谢你了,你还是送给其他人吧,拜拜了您嘞!”

  话罢,阿斗快步跑出书房,结果和红服宦官撞了个满怀。

  “哎吆吆……有刺客!”红服宦官疼得大吼,“有刺客,快来人!”

  阿斗闻言一惊:“在哪?”

  红服宦官听到熟悉的声音,定睛一看,长舒一口气:“原来是建业王啊,您怎么逃出大王的书房啊,属下还以为是刺客!”

  “我可不得逃吗!”阿斗笑道,“你怎么也这么忙着进屋?”

  红服宦官一拍头,喜道:“大喜,镇远将军传来捷报了!”

  “镇远将军?你是说魏延?”

  “正是,谷口之战后魏将军挥师东进,劫掠了陈仓周围的曹军屯田,更打下大散关!”

  “果然!”

  刘备闻言噌的站起来,高声叫道:“好!如此一来,孤进军长安又多了一条通途!”

  阿斗也反应过来:“既如此,吕方就别来天水了,让他带军直接去大散关待命吧!”

  刘备点头:“可!”

  *****************

  魏延拿下大散关的捷报在上邽迅速传开。

  赵云、黄忠、李严等人听了皆振奋不已,诸葛亮赞道:“若让我决断,自不会如此行事,也就文长有此奇谋!”

  有了魏延的牵制,司马懿、曹仁更不可能反攻天水了。

  班师回成都的日程大大提前,捷报传回来的第三日,刘备就把一摊子竹简交给刚刚赶来的李严,带着诸葛亮、阿斗等人,兴高采烈地出了上邽,往西县进发。

  安定的张绍,南安的关索,翼县的张苞也轻骑赶往关兴镇守地西县。

  *****************

  同一天。

  司马懿带着一万余残部,终于逃回陈仓,留守此城的将领们急忙出迎,见主帅如此凄惨,皆露出惊容。

  “将军,怎么……”

  司马懿一叹,问道:“曹将军回来了吗?”

  “不曾见到。”

  “郝将军呢?”

  “亦未见到。”

  “用爱发电了吗?”

  “就几个!”

  “哎……”司马懿又是一叹,“先回城吧。请徐将军去太守府一叙。”

  “遵命!”

  ***************

  徐晃伤势未愈,一直在休息,听闻司马懿大败而回,曹仁、郝昭等人下落不明,大惊失色,赶忙起床赶去太守府大堂。

  此时司马懿已经梳洗完毕,见徐晃到此,郑重拱手道:“吾20万大军灰飞烟灭,老将军快绑了我送去洛阳,请陛下治罪。”

  徐晃白了他一眼:“你可拉倒吧……说得就像我打赢了一般!嗯……呃……还有一个噩耗,我要告诉你……”

  司马懿一惊,问道:“什么?”

  “报!”

  一个士卒在外高呼,打断了二人谈话:“将军,去渭水巡查的斥候,带着曹将军回来了!只是……”

  “只是什么?”

  “曹将军披头散发,似是疯了!”

  司马懿、徐晃对视一眼,皆露出惊容,快步赶往城外,一炷香功夫后,在城外1里寻到曹仁。

  只见他一头短发蓬松脏乱,身上未穿寸甲,失魂落魄地坐在马上,由斥候牵着前行,一见到司马懿二人,赶忙翻身下马,悲呼:

  “两位将军,速速绑了我,送去洛阳,请陛下治罪!”

  司马懿鼻子一酸:“你可拉倒吧……说得就像我打赢了一般!”

第244章 罪过在我

  司马懿、曹仁、徐晃携手入城,步入太守府落座,个个都垮着脸。

  “说说吧,怎么给陛下上奏?”

  “如实写吧!”

  “如实写?不要命了?”

  “你敢不如实写?不要命了?”

  “要不拖一拖?等开春,我们再打一场,胜了再上书?”

  听着二人不着调的讨论,徐晃缓缓抬起手:“打断一下,有个噩耗两位将军必须知道。”

  司马懿想起刚才的对话,问道:“怎么?朝中出事了?”

  “朝中怎么可能出事!”

  曹仁一皱眉:“孙权复叛了?起兵了?”

  徐晃又是摇头。

  司马懿和曹仁见他脸色沉重,跟着着急起来:“你倒是说呀,总不是雍州出问题了吧。”

  “呃……”徐晃脸色讪讪,虽然他在养病,并未参与陈仓的军务,但陈仓守将还是恳请他出面,说一下近期的情况,只是,这事实在有些难以启齿。

  司马懿见他神色,知道事情不小,担忧地问道:“还真是陈仓出事了?羌人反了?还是闹民乱了?或是哪里的城墙塌了?还是何地的粮草烧了?”

  徐晃深呼吸一口气,缓声道:“陈仓附近的屯田,都被抢了!”

  “嘶……”司马懿和曹仁皆倒吸一口凉气,屯田里的粮食可是他们开春后出征的资本,若是被抢了,就没法出兵了,这次惨败就必须上报朝廷了。

  “好在……”徐晃绞尽脑汁想其中好处,“好在咱们这边人少,粮食足够吃,饿不死人!”

  曹仁脸色立刻黑了:“这算什么‘好在’……哎,我还是自缚前往洛阳请罪吧!”

  司马懿见徐晃还有话难以出口,不禁问道:“不会还有其他噩耗吧!”

  徐晃点点头:“大散关…丢了!”

  曹仁失声问道:“谁攻取的?”

  徐晃咬牙道:“魏延!”

  寂静!

  整个大殿寂静无声!

  似乎连火盆中的火都不再燃烧!连殿外的风都不再呼啸!

  散关建关伊始,就有“北不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的战略地位。汉高祖刘邦收汉中和巴蜀后,便是率大军由陈仓故道越秦岭,出大散关,平定三秦而奠帝业。

  如今刘备亦是坐拥汉中和巴蜀,又得了大散关,加上凉州之地的辅助,平定三秦简直易如反掌!

  高祖之事,又要上演了!

  司马懿脸色明显僵住了:“这还得了!这已经不是我们请罪不请罪的问题了,这是大魏存亡的问题!”

  曹仁喃喃道:“大散关一丢,陈仓、长安、潼关等城便再无可守之地,时时处于危险之中,此三城后,就是魏都洛阳!”

  司马懿坐不住了,厉声道:“我速东去洛阳!向陛下陈述利害,请兵再战!”

  曹仁摆摆手:“还是我去吧,你若去了,没人保你性命!”

  曹仁站起身,缓步走到殿外,低声道:“我是皇室宗亲,有诸亲护佑,大不了革职回家,你若回去,弄不好就是个身首异处!”

  司马懿没想到曹仁会保护自己,一脸吃惊地看着那个萧索的背影:“我是此战主帅,虎豹骑损失了6成……我……”

  “此败,罪在我!”

  曹仁打断了司马懿的话,“我本自恃名将,经此一战,深知仲达之才远在我之上。日后,抵抗刘备、收复雍凉的事,还得靠仲达!”

  他抬步,缓缓向外走去,失落道:“此败罪过全部按在我名下,保下尔等,大魏还有反败为胜的希望!”

  曹仁的声音越来越小,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司马懿才重新坐下,又是感慨又是愧疚。

  他要亲自去洛阳,本就是为了面见曹丕,以拥立之功和打感情牌减轻罪名,他甚至已经想好了怎么往曹仁身上泼脏水,谁知道曹仁竟自己揽下所有!

  “莫非他也同我一个想法?如此说是为了稳住我?”

  想到这,司马懿又担心起来。

  下午,曹仁洋洋洒洒写了万字文,将战败的罪责和恶劣的影响统统归到自己头上,令驿卒先行发往洛阳,而后坐上主动牢车,晃晃悠悠地向东而去。

  司马懿更加惭愧,看着荒凉的旷野,扶着司马师的肩膀,沉声道:

  “我们父子的命是曹子孝给的!日后若能帮扶,必须全力为之!”

  司马师重重点头。

  **********************

  天水。

  刘备带着3万步兵一路向南,旌旗招展,声势浩大,一派喜气洋洋。

  阿斗盘腿坐在马车中,再次检查了一遍手里的书稿,就听车夫道:“大王,苏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吧!”

  苏则毕恭毕敬地进了车厢,跪坐在角落,沉声道:“末将经三日的思索,已经想好了经略河套之策。”

  阿斗听到用了‘经略’一词,满意地点点头:“说说吧。”

  苏则一拱手:

  “河套东西方向二千里,南北四五百里,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适合开垦农田。

  河套之外,除西南侧有部分沙地,其余地域皆水草丰美,很适宜放牧,故聚居了数十万羌胡,贸然前往统治,必引起激烈反抗。

  然,末将拥数万精锐,自不会任羌胡划地自治。此去河套,末将欲先武力控制匈奴王庭,分化诸部,圈出最好的耕田和牧场用来屯田,一步步分化、弱化羌胡势力。

首节 上一节 174/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