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172节

  如今的刘备集团想彻底控制南中,实在有些难。

  阿斗想先听听刘备集团高层众人的见解,因此没有开口。

  这时,刘备收拢了脸上的喜悦,沉声问道:“不知军师有何计策?”

  众人闻言,皆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依旧是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轻摇羽扇道:

  “剿灭雍闿等叛贼,不难。难的是,让南中真心臣服!难的是让南中持续、稳定地缴纳盐铁、赋税、耕牛、粮草、兵员!”

  阿斗点头,顺手夺过羽扇道:“大冬天的,军师别摇了,看着怪冷的。”

  诸葛亮习以为常,又拿出一个羽扇:“我需要保持冷静。”

  话落,他又开始轻摇羽扇,继续道:

  “南中七郡,分别是牂柯郡、越嶲郡、朱提郡、建宁郡、永昌郡、云南郡、兴古郡。其中永昌、兴古两郡在极南边陲,对巴蜀影响较小。但其他郡县紧靠着辽阔的平原耕地,且易守难攻,盐铁出产颇丰,必须要控制在我们手上。”

  阿斗闻言默默点头,心道:

  “历史上诸葛亮就是兵至牂柯、建宁,拿下当地叛军后便班师回朝了,确实没去永昌、兴古二郡。”

  诸葛亮继续道:

  “南中依恃地形险要和路途遥远,平叛耗时耗力,粮草周转困难,物产不足难以供应长期驻军,即使能快速击溃叛军,斩杀雍闿、孟获等人,日后还会有其他人反叛。

  若是将南中诸部斩杀殆尽,一不是仁厚者所为,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办到,而且,我们目前最重要的军事目标是篡贼曹丕,不宜四处兴兵。

  故,我认为,平叛之战应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速战速决。”

  刘备闻言点头,表示认可,赵云等人也深以为然。

  阿斗的思维又回到了另一个历史维度上:

  “历史上,诸葛亮兴兵南下,大军势如破竹,雍闿、朱褒等人被杀,蛮夷中的利狼部、宕渠部、高定部、青羌部、哀牢部等皆被消灭,数万余俘虏被迁往蜀郡成都一带沦为奴隶。

  此后,诸葛亮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牛、马、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对蛮人进行精神思想的改造。又刻了“蛮为汉奴”的石碑,镇压南中。

  同时分化瓦解,给忠心汉室的部族优待,免除了税赋,针对不安分部族进行打压,同时雇佣蛮夷为兵,以蛮治蛮,可谓恩威并施。

  可是,诸葛亮撤军后的第二年,他任命的平南将军吕凯直接在上任路上被杀,各郡县时而爆发小规模叛乱。

  李恢、马忠、张嶷、张表、阎宇、霍弋等将领先后领兵南下平乱,大小战役持续了十几年也未能完全平复南中。

  甚至,因越嶲郡的叟人始终不服从成都指令,越嶲太守根本不敢去治所任职,只能待在八百里外的安上县进行幻想式统治。

  总的来说,季汉没有能力对南中如臂所使,只能做到南中不过于扯后腿,多多少少提供点盐铁耕牛,俘虏些蛮夷战士充军,仅此而已。”

  想到这,阿斗沉声道:

  “攻心为上没有问题,可有个前提。”

  诸葛亮闻言来了兴致,问道:“什么前提。”

  “把叛军斩杀殆尽,杀到有异心者心惊胆战,再无非分之想,把中间派杀成投降派,安分守己,一心向汉。这时,咱们在谈攻心。”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赵云道:“这不就是赶尽杀绝了么,咱们以仁义之师立足,怎可如此屠杀?”

  阿斗摇头:

  “仁义是对臣民的,不是对敌人的!他们忠心耿耿地归降,我们自然会以仁义待之,若是面和心不和,表面投降背地反叛,哼……杀尽他们,才是对黎民百姓的负责,杀尽他们,才是对江山社稷的担当,杀尽他们,才能国泰民安,才是真正的仁义!”

  诸葛亮微微摇头:“恐怕短期内难以做到!”

  阿斗点头:“短期内确实做不到,但我们已经有了十万铁骑,掌控雍凉十三郡,牢牢扼守陇山道和渭水谷道,抽出五到十万部卒南下平叛,并就地屯边,不会伤筋动骨!甚至不会耽误明年东征长安!”

  刘备眼睛亮了起来,沉声道:

  “公嗣言之有理!我们的军力已经不是半年前了!如今孤坐拥荆州、益州、凉州和半个雍州,控制陇山、渭水、襄樊、陆口,对曹丕和孙权都可攻可守!兵力雄厚,确实有了分兵南中的实力!”

  赵云闻言,很是激动,抱拳道:“末将愿带兵镇守南中!”

  此言一出,刘备、诸葛亮都有些犹豫,若让赵云南下长期镇守,他们绝对放心,但派他南去,实在有些浪费人才。

  可如今马超镇守凉州,法正镇守荆州,关羽和张飞留守益州,将来有可能分出一人驻守雍州。

  黄忠年纪大了,短期去南中烟瘴之地征战还好,若是长期驻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挂在那里了。

  魏延、邓芝、廖化、吴班这些人资历稍稍欠缺。姜维二十岁出头,属于新兵蛋子,压根不会考虑他。

  目前有威望、有战力、性格沉稳的高级将领,似乎也只有赵云了。

  阿斗看出了刘备的犹豫,笑着道:“赵叔正是能打之年,将来还要攻长安、破洛阳,横扫中原呢,怎么长期镇守南中呢?”

  刘备问道:“那派谁去?”

  阿斗笑道:“带兵南征的主帅呢,让我来做就是了,留守南中的人选,我觉得让李恢、马忠、张嶷几人协同镇守即可!”

  诸葛亮闻言一愣,道:

  “李恢是建宁郡俞元县人,主公入蜀时便主动投靠,参与过攻雒城之战,还前往汉中联络请降的马超,文武兼备,资历却稍逊魏延、邓芝等人。

  马忠是阆中人,去年刚刚举孝廉为官,目前在巴西郡下汉昌县任上,多少有那么点资历,至于张嶷,他是谁?”

  阿斗笑了,心道:“这就是穿越者的好处了,我能知道众人将来的成就,知道他们的专项能力!”

  他知道,南中平叛时,数万叛军将李恢包围在滇池县,李恢兵力不足敌军两成,但依旧施计大败叛军,并追逐叛军残部至盘江,此后,南夷再叛,李恢独自统兵平叛,铲尽叛贼,并征收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作为赋税,极大充实了成都的军用物资。

  可见其军事能力、统御能力、经济能力非同小可。

  而马忠和张嶷,不仅击讨平獠人之乱、冬逢之乱、杀刘胄、狼岑、狼路诸多叛贼,更长期驻守建宁郡,恩威并济,修缮城郭,控制盐铁,并重新贯通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恢复亭驿通信。

  阿斗还没说话,刘备率先开口了:

  “李恢文武兼备,能谋善断,是个帅才;马忠此人孤见过一次,其人思维敏捷,腹有韬略,是个贤才。

  至于张嶷,孤听闻前几年强盗寇犯南充,是张嶷率众杀出一条血路,保住县令家眷性命,确是个人才!”

  阿斗闻言微微吃惊,心道:“刘备竟然知道张嶷这种小官!还如此肯定李恢、马忠之才!刘备的识人之能,果然名不虚传!”

  诸葛亮闻言道:“这么说来,大王是同意此三人协作镇守南中了?”

第241章 蛮夷之地

  刘备笑道:

  “既然公嗣推荐,自有他的道理。此三人有没有能力,可以在南下平叛审之!若却有统军、治世之能,即可委以重任!”

  诸葛亮深知刘备有知人之明,而且这三人还有考察期,便点头认可。

  苏则闻言,牢牢记住了这三个名字。要知道,此三人前有建业王推荐,后有汉中王肯定,但凡做出些成绩,就会有无量前途,他这个新降的外臣,若能提前结交将来的高官,总无坏处。

  阿斗见人选已定,又道:

  “以强力镇杀叛贼后,我们就要实行军师说的攻心了!”

  苏则失声问道:“叛军死尽,余人臣服,还要继续攻心?”

  阿斗点头:“杀尽叛贼后,余下的人便应该被视为大汉子民,自然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归顺!”

  刘备眉毛一挑,问道:“蛮夷以武力为尊,都杀到他们胆寒了,自然会归顺!公嗣着重说‘心甘情愿’四字,是何意?”

  诸葛亮笑道:“难道要施以教化,让蛮夷成为华夏汉人?”

  阿斗点头:

  “这是必须的!

  我们必须全面教化蛮夷,持续推进王化入山工作,坚定不移地传承华夏文明,让孔孟之道扎根南中基层,构建全面且严格的宣教体系,让大汉的王治在南中地区可持续地承袭下去!

  到那时,如今的蛮夷就会秉承华夏思想,真心以大汉子民自居,以华夏子孙为荣!

  到那时,南中之南的广大地区,便会成为新的蛮夷之地,我们又要开始新的一轮教化之路,又要开始发掘新的蛮夷之地!”

  诸葛亮闻言,脸上震惊不已,缓缓起身,对着刘禅郑重地作了个揖、朗声道:

  “我等都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为之兢兢业业地奋斗,而建业王的眼光早已超越匡扶汉室的大业,将目光落到宣化蛮夷、开疆拓土的千古伟业上去了。

  如此雄心,如此韬略,臣,自愧不如!”

  阿斗微微吃惊,这是他第一次听诸葛亮如此感慨,第一次见到他如此神情,甚至是第一次听他面对自己时自称‘臣’。

  刘备脸上也微微动容,怔怔地看着这个追随自己14个年头的老臣,看着他如此敬重自己的儿子,打心眼里高兴。

  这若换成其他诸侯和帝王,估计已经起了杀心,至少起了警惕之心,可此刻的刘备全无戒心,有的只有欣慰。

  “孤年逾花甲,垂垂老矣,子曰七十古稀,孤又能活到多少岁呢?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文臣、武将心悦诚服地辅佐阿斗,看到阿斗能撑起一片天地,足矣!”

  想到这,他转眼看向儿子,脸色柔和起来:这个儿子在弱冠之年,就力败曹操孙权,力挽狂澜救下荆州,在成婚之年,就挫西凉铁骑、败虎豹骑,力夺雍凉十三郡,有此子,甚幸。

  阿斗感受到刘备的目光,小心看过去,见他脸上毫无戒备之色,微微松了口气。

  若是因为诸葛亮发自肺腑的一句话导致父子相疑,那就大大不妙了。

  阿斗见诸葛亮还躬着身子,赶快起身还礼,道:“军师谬赞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本王稍稍做个规划,算不得什么!”

  “好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真是振聋发聩啊!”诸葛亮赞叹,“大王稍稍做个规划,就已经雄心壮志、波澜壮阔了,吾曾自比管仲、乐毅,但和您一比,就落了下乘了!”

  赵云、黄忠也起身作揖,恭敬道:“大王之才,令末将折服!末将愿追随左右,以共建大业!”

  阿斗见他们如此,将下面的话收了回去,心道:

  “若是让他们知道我准备开发昆明、大理、玉溪等地,将二十几处大盆地内的原始森林砍了,全部改造成一年两熟的水稻田,把南中建成一个鱼米之乡。

  

  建宁郡的山间盆地、湖泊分布图

  若让他们知道我准备在红河谷地开发梯田,通过红河水道顺流而下,拿下交趾郡,在红河三角洲开垦出一年三熟的水稻基地。

  他们会不会把我当成神农那般供起来?”

  要知道,21世纪时,云南省种植了1500万亩水稻,2700万亩玉米,740万亩茶叶,全省总耕种面积达8000万亩。

  在三国时期开发百万亩平原耕地,是很有可行性的。

  再叠加上阿斗的种植加成能力,供养百万军民,绝对So Easy!

  

  云南郡山间盆地分布图

  阿斗拱手让诸将坐下,朗声道:“此次北伐暂时告一段落,休息几日,我就准备和父王一起回成都,不知军师推荐谁留在天水等郡?”

  刘备和诸葛亮相视一眼,奇怪道:“过几日就回成都?”

  “对啊!快过年了,我不得回去陪王妃过年?”

  诸葛亮闻言一个趔趄,心道:“刚赞叹完建业王雄心壮志,怎么立刻就成了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他沉声道:“既然两位大王都回去,那就留我在天水吧!”

  阿斗闻言摇头:“你也得回去!”

  “我也回去?为何?”

  “一是把巴蜀交给军师治理,是最优的选择,二是军师也要回家努力耕耘播种,尽快生个大胖小子,传承诸葛家的香火!”

  诸葛亮闻言又是一个趔趄,心道:

  “你刚成婚的毛头小子,怎么还关心起老夫的子嗣问题了,还……还耕耘播种……这都是什么虎狼之词!”

首节 上一节 172/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