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北宋 第97节

  孔三传闻言下意识便以为是豪阔酒楼,眼中顿生光彩:“不知贵店有乐伎几人?”

  吴铭摆摆手道:“吴记川饭眼下只是一家小店,并无乐伎。”

  又说:“虽是小店,往来却不乏文人雅士,因此寻常歌伎入不得眼。唯有似孔君这般技艺卓绝的才情之士,方配得上吴记川饭的舞台。”

  孔三传明知吴掌柜有吹捧之意,仍不免大为感动,鼻头隐隐有些发酸。在这能人辈出的东京城里,他不过是一无名乐伎,何曾有人这般抬举他的琴艺和价值?

  当即躬身行礼,郑重道:“三传定倾尽平生所学,不负吴掌柜厚望!”

第138章 醉翁的寿宴

  孔三传视吴掌柜为知音,因此连工钱都没谈,便一口答应下来。

  吴铭自然不会亏待他,以孔三传现在的知名度,去酒楼里或富人家里表演,一个时辰也就三四十文。

  他直接开到五十文。

  孔三传大喜过望,再次道谢不止。

  吴铭同样喜不自禁,以最低的成本招揽到本世纪最大的咖,赚大发了好嘛!

  又向着正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虽然只是一小步。

  光靠孔三传一个人远远不够,他擅长的是创作和乐器,唱功非他所长,舞蹈就更不行了。

  吴铭忽然想起,本世纪还有一位音乐奇才,名叫丁仙现,这个时间节点也和孔大师一样尚未走红,仍默默无名混迹于勾栏瓦舍。

  若能将此人招揽,有两位大师级的人物鼎力襄助,何愁大事不成!

  当然,吴记川饭的规模还很小,招募乐伎、组建戏班之事不急于一时,如今有孔三传坐镇,每天演奏点纯音乐,足够了。

  约好时辰地点,吴铭不再多言,叉手告辞而去。

  “师父!”

  坐在戏房门口等候的谢清欢立刻跳将起来。

  “二郎呢?”

  “随刘师师进厢房去了。”

  “哦?”吴铭一惊,“该不会真瞧上二郎了吧?”

  “哪能啊!”谢清欢苦着脸叹气,“师父是没看见,那刘师师压根不拿正眼瞧二郎,眼里只有欧阳小官人。口头上也只请了小官人进厢房一叙,是二郎听不懂人家的逐客令,腆着脸要跟去,她不好拒绝罢了,眼下只怕恨也恨死他了。”

  只是听她的描述,吴铭已经开始替李二郎尴尬了,他完全能够脑补出此时厢房里微妙的气氛。

  这也正常。

  欧阳发别的暂且不论,光是姓氏就足以将李二郎秒得渣都不剩,莫说是最谙趋炎附势的歌伎,便是寻常人家的女子也知道该怎么选。

  用现代人的话说便是:富贵才是男人最好的医美。

  谢清欢忽然笑起来:“我看欧阳小官人似乎不太瞧得上她,估摸着她也讨不了好!”

  这是必然的。

  欧阳发并非纨绔子弟,他沉迷古乐钟律是因为真心喜欢,且正儿八经地下过功夫,事实上,教他音律的正是素来主张因材施教的胡瑗。

  刘师师虽然生得美貌,可唱功着实一般,至少入不了欧阳发的耳,能瞧上她才怪了。

  吴铭却说:“我倒希望欧阳小官人把她瞧上了,也好让二郎清醒一点。”

  话音刚落,便见欧阳发和李二郎相继自厢房里走出,刘师师出来相送,满口的“盼着小官人下次再来”,一副脉脉含情、依依惜别的模样。

  欧阳发并未回应,只说:“刘娘子留步。”

  李二郎却忙不迭道:“某一定来!”

  师徒俩看在眼里,相顾无言。

  看他平日里卖力干活、省吃节用的,没想到竟是这样的李二郎。把省下的钱砸在戏子身上,跟白送有什么差别?

  这种事也不好劝,吴铭太了解粉丝的心态了,旁人但凡说师师半句不是,非急眼不可。

  不过……

  吴铭仔细打量刘师师两眼,按现在的审美看来,这个老姐的长相属于清纯无邪的类型,笑起来尤其人畜无害,骗骗二郎这种未经人事的愣头青再容易不过了。

  四人出了彩云棚,欧阳发打算去对棚听听徐婆惜的功底,双方就此作别。

  “咚咚咚——”

  东京城里回荡起报晚的鼓声,低沉雄浑的隆隆声掠过鳞次栉比的棚户瓦檐,转眼已至戌时。

  日已黄昏,巷陌间炊烟渐起,保康门瓦子的喧嚣一如白昼,人流涌向飘散着脂粉香和丝竹声的勾栏酒肆。

  时辰不早,三人沿来时路往吴记川饭走去。

  回程的路上,李二郎兀自兴奋不已。

  默默支持师师这么多年,但被她请进厢房却是破天荒头一回,教他如何不激动!

  “人家那是请你么?”谢清欢实在忍不住了,“人家分明请的是欧阳小官人!”

  “你不懂。”李二郎大摇其头,“欧阳小官人今日头一回来听曲儿,请他是出于礼仪。我可是看着她从一个无名之辈一步一步挣得今日的成就,请我是出于情谊。”

  “你……”

  谢清欢一时噎住,想了半晌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得跺跺脚道:“不可理喻!”

  吴铭倒是来了兴趣,追问道:“这么说来,她应该认识你喽?”

  “当然!”李二郎不无自豪,“她以前还管我叫李二哥哩!”

  “那为何现在不这样叫了?”

  “……”

  李二郎沉默片刻,很快便自洽了:“叫什么不重要,只是个称呼罢了,重要的她还记得昔日的情谊,这便够了。”

  行,你牛逼。

  吴铭不再多说。想让二郎清醒过来,话疗不顶用,有且只有一种疗法:让粉丝亲眼见证明星塌房,方能彻底断了幻想。

  远远的,便看见欧阳修家的仆从在吴记川饭外等候。

  吴铭扬声问:“又来取酒?”

  仆从上前叉手唱个喏:“不止取酒,另有要事同吴掌柜相商。”

  吴铭笑起来:“可是商量寿宴之事?”

  仆从惊讶道:“吴掌柜如何知晓?”

  “适才碰见欧阳小官人,他提过此事。”

  真是知父莫若子,欧阳发一说一个准。

  庆生这事直至隋唐时期才在民间流行开来,到了本朝,风俗日益奢侈,上至皇亲贵胄,下至平民百姓,竞相讲排场、比阔气,司马光还为此写了篇《训俭示康》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司马康。

  士大夫之间的酬宾会友往往要提前数天乃至数十天筹备,只恐招待不周,落人笑话。

  欧阳修交游广泛,亦不能免俗。

  仆从正式发出邀请:“我家老爷廿一日的寿辰,决定提前一日也即是下个旬休日摆宴,想请吴掌柜掌灶供膳,不知吴掌柜意下如何?”

  没什么可犹豫的,吴铭一口应下。

  至于酬劳、菜式等,仆从表示:“老爷会亲自登门同吴掌柜商谈。”

  等李二郎打开店门,吴铭进后厨为醉翁装盛酒水。

  推开两界门,扫一眼门背后,果然有新消息弹出:

  【您有新的上门做菜订单,请确认!】

第139章 上门做菜订单

  【您有新的上门做菜订单,请确认!】

  吴铭伸手轻轻一戳。

  “师父?”

  紧跟着进厨房的谢清欢也好奇驻足,见一如既往的空无一物,便知自己的修为仍然不足。

  吴铭吩咐道:“你替欧阳学士盛酒。”

  “好。”

  等徒弟走开,吴铭的视线落回两界门已经跳转的界面上。

  【订单详情:欧阳修邀请您上门烹制寿宴。】

  【时间:1056年6月20日(农历)。】

  【地点:东京永泰坊欧阳府宅。】

  【是否接单?】

  【是】【否】

  【请于24小时内决定,超时未接视同拒绝。】

  【温馨提示:不接订单仍可上门做菜,但无法使用异地传送功能,亦无法获得额外奖励。】

  没有额外奖励谁要上门做菜啊!

  吴铭果断选择“是”。

  界面再次跳转。

  【您已成功接单!】

  【请于时限内完成以下任务:】

  【1.按寿星的需求置办寿宴;】

  【2.获得所有人的一致好评。】

  【任务奖励:苏轼、苏辙的书法一幅(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永久绑定店主本人,可用慢递的形式寄至现代(次日达但保留千年时光的印迹);不可出售、不可转借,且遵循自动回收机制。】

  【温馨提示:慢递过程不可逆,奖励物品一旦寄至现代,便无法带回宋代。请谨慎选择寄出的时机。】

  【本单为同城订单,无须异地传送。】

  卧槽!还能这么玩?!

  大小苏合写的那幅书法吴铭可太想要了!

  绑定店主本人什么的倒是无所谓,就算不绑定,吴铭也不舍得卖。

  这可是二苏的真迹,而且有史料典故可查!

  最妙的是,绑定后不怕失窃!

  完全可以大大方方挂在店里展出,自从川味饭馆推出宋菜,吸引来不少古菜爱好者,其中不乏徐爷这样的老学究……他已经能够脑补出这些客人惊掉下巴的模样。

首节 上一节 97/1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