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倒地的瞬间,突然响起一声:“牛逼!”
吴铭一脸错愕地看向邻座,莫名有种听老外直呼牛逼的荒谬感。
狄咏嘿嘿一笑道:“还是土话喊着过瘾!”
“嘭!”
第三轮的对手被张关索倒拔而起,借力便旋,一连五旋旋到台边,手一松,便将对手摔下台来。
此招正是相扑技巧中的鹁鸽旋!燕青便用这招对付过高出自己一头的猛男。
“牛逼!”
这回不止狄咏,连谢清欢和李二郎也开始喊了。
给吴铭看得一愣一愣的。
咋的,一个传染俩啊?
第四轮便是最终轮,胜者将直面擂主王秀英。
会赢吗?
会赢的!
当张关索将对方放倒的瞬间,全场瞬间沸腾!
“牛逼!”
韩春春和赛关索喊得尤为响亮。
王侥大再一次捧着盘子讨要赏钱,乐得合不拢嘴。
他原本只指望铁牛赢个两三轮,谁知他竟一气干到了总决赛!
打赏自是一轮多过一轮,无论能不能当上擂主,已经赚翻了!——
ps:二合一大章。
第135章 对台戏
张关索连克强敌,竟以新人之姿悍然杀至最终轮的争锋,向已经连霸八期擂主的王秀英发起挑战!
一场表演性质的乔相扑过后,决赛开打!
这一场较量,堪称龙争虎斗。
张关索施展出浑身解数,闪转如鹰,擒拿似蟒,数次逼得那王秀英险象环生!
台上汗滴成雨,台下喝彩与惊呼交替如潮!
张关索占尽上风,狄咏却轻轻叹气:“铁牛败矣!”
擂台赛的赛制本就对擂主有利,张关索已经连战四场,除了首场赢得相对轻松,后三场无一不是硬仗,早已疲累不堪。
他开场的这番抢攻,已经拼尽最后一丝劲力,只求速战速决。
王秀英岂会不知张关索的用意?看似落于下风,实是有意避其锋芒。
二十合后,张关索脚下微滞稍露破绽,王秀英立时觑准时机,一记精妙老辣的擒拿缠住臂膀,“嘭”的一声将对手摔落擂台!
胜负既定,震天响的狂呼几乎要将八仙棚的棚顶掀翻!
“王秀英!王秀英……”
王秀英高举双臂如捧王冠,他连坐九擂的脚步依然无人可挡!
棚内看客,十有八九皆为其拥趸,此刻见证“偶像”屹立不倒,岂能不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欢呼声久久不息,吴铭心想:这般光景,跟今天的明星运动员也没什么差别了。
虽然以惜败告终,张关索此战亦博得了不少关注。
新人首秀,连闯四关,几撼擂主宝座……张关索那悍野的身姿、泼天的胆气和举重若轻的搏杀风范已刻入满棚观众的心底。
此刻尘埃落定,四下热议多半是惊叹于横空出世的后起之秀。
有懂哥看得真切:“前几场都是硬啃下来的,铁打的筋骨也熬干了油水,碰上全盛的王擂主,输得不冤!”
也有不少看客反复琢磨他那印有醒目大字的衣衫:
“吴记川饭究竟是何方神圣?莫非厨子也懂角抵?”
“怪不得有这般气力!定是顿顿吃了吴记川饭的好菜好肉!”
吴铭听在耳中,心里暗暗点头:脑补得很到位,下次继续脑补!
一众好汉上台谢幕谢赏。
张关索和王侥大特意行至狄咏座前,深躬致谢。
二人所受的打赏数狄咏赏得最多,演出结束后向“榜一大哥”当面致谢乃勾栏里不成文的规矩。
狄咏打趣道:“押你获胜,赚的彩头倒比这点赏钱多多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
张关索又转向吴铭、谢清欢和李二郎三人,黝黑的脸膛上浮起一丝羞赧:“诸位哥哥姐姐特意来为俺助拳,俺却没把擂主夺下来,忒不争气……”
“这是哪里的话?”
吴铭一掌拍在他铁铸般的肩膀上,正色道:“你今日所为,何止是争气?已经惊掉了满棚看客的下巴!未能夺魁,非是实力不济,实是差些运气。”
顿了顿,又说:“我等没法帮你提升技艺,可撑起这身骨架气血的油盐饭食,吴记川饭有的是!你只消吃得壮似虎狼,将这身筋骨熬练得更精粹三分,那擂主之位岂非手到擒来?”
张关索握紧双拳,郑重道:“好!待俺当上擂主时,俺便这般说:是吴记川饭的酱肉白饭,喂出了俺这副夺魁的筋骨!”
吴铭哈哈大笑,好个铁牛,你倒比黑旋风会来事儿多了!
他几乎已能预见,当一位新晋擂主立于台上,指向胸前“吴记川饭”的字样朗声宣告时,那将是何等爆炸的宣传效果!
向金主致谢毕,张关索和王侥大自回戏房不提。
吴铭三人辞过狄咏与韩、赛二人,随着散场的人流在瓦舍中闲逛一阵,禁不住李二郎的念叨,径往彩云棚而去。
李二郎脚步轻快,一想到接下来要看的是师师的场子,脸上便不禁泛起淡淡的红晕。
彩云棚虽然比八仙棚稍小,却被彩绸绣幕装点得格外雅致。棚外悬挂张贴的各式旗牌、纸榜,墨迹淋漓处,“刘师师”三字反复出现,字大如斗,显是本场头牌无疑。
“咦?”
目光扫过彩云棚对面的杏花棚,吴铭惊讶地发现,两个棚竟然演出同样的唱赚曲目《愿成双》!
杏花棚的头牌则是徐婆惜。
他奇道:“这两家怎会撞戏?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谢清欢抿着嘴笑:“是故意的,这叫‘对棚’。刘师师和徐婆惜素来不合,二人声名在伯仲之间,为争保康门瓦子的头牌之位,唱对台戏已不是头一回了……”
李二郎嗤笑出声:“徐婆惜算个鸟!也配和师师比?”
他叉着腰,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对面杏花棚的旗幡上:“只知东施效颦,蹭着师师的名气往上拱!唱腔不如师师清透便也罢了,连做派都学不到半分,净会使些下三滥的手段!”
吴铭觉得好笑:好家伙!二郎竟还是个纯度爆表的“唯粉”!
两棚开演在即,棚外早已人头攒动,壁垒分明。
刘、徐两家的拥趸各自聚拢,棚前空地立时成了战场,斜眼、撇嘴、压低的窃议和故意拔高的评价在空中激烈碰撞:
“师师那才是莺声呖呖,宫商天成!某些走调的嗓子只配去灶下烧火!”
灶下烧火怎么你了!当厨娘很有钱途的好嘛!
“嗤!她那板板正正的腔调,快赶上庙里敲磬了!远不及徐姐儿的风情万种、勾魂夺魄!”
“呵!论衣装行头,姓徐的只配捡师师穿剩的款式!”
“呸!刘师师脸上那粉厚得能砌墙,洗了脸跟鬼一样!”
这粉圈互撕的阵势看得吴铭头皮发麻,没想到连追星的热情和戾气,竟也一脉相承。
李二郎朝徐婆惜阵营啐了两口唾沫,脚步不停,绕过纷乱人群,走向彩云棚一侧的小门。
看门的杂役显然认得他,笑呵呵地同他打招呼。
李二郎毫不犹豫地摸出五串钱买了张一等座的票。
“???”
好你个二郎!平日里一个铜板恨不得掰成八瓣花,洗澡都只挑最贱价的大汤池子,看场戏出手竟如此阔绰?
感受到二人惊奇的目光,李二郎略显窘迫地垂下头,赧然道:“师师的棚,某自是要支持的……”
说罢,又忍不住朝对面狠狠剜了一眼,咬牙切齿道:“绝不能让师师在阵仗上矮了那贱人半分!”
师徒俩相顾无言,见他已经购票,也只能忍痛各自掏出五百文巨款,换得一张提前入场券。
由小门悄然入棚,棚内的布置比外头瞧着更精致几分。
和八仙棚的内部构造相同,一等座紧邻戏台。
李二郎熟门熟路,引着二人直奔前排。
正待落座,目光扫过邻座之人,脚步猛地一顿,惊讶道:“欧阳小官人?”
那安坐吃食的,可不正是欧阳发!
第136章 古典戏曲之鼻祖
“巧极!”欧阳发同样大感意外,“吴掌柜亦好此道?”
吴铭含笑叉手:“我和谢厨娘是陪二郎来捧个场。”
“欧阳小官人也爱听师师的曲子?”李二郎一副碰到同好的口吻。
欧阳发笑着摇摇头:“我是头一回来保康门瓦子,见两棚唱对台戏,便随意选了一处。”
“小官人选了个顶好的!”李二郎斩钉截铁,“听了师师这曲《愿成双》,耳朵便再容不下第二家!”
欧阳发哑然失笑。
吴铭在小欧阳身旁坐定,解下葫芦放在案几上,其上还放着一包卤味,自然是从吴记川饭买的。
欧阳发也和狄咏一样邀请吴掌柜同享,随口问道:“再过十余日便是家父五十岁寿辰,吴掌柜定会亲临敝府执掌厨事吧?”
吴铭一愣,摇头称否:“若非小官人提及,吴某对此毫不知情。”
他真不知道醉翁竟然快过五十岁生日了,可惜没有手机,有也用不了,不然还可以查查具体的日期。
“哦?”欧阳发面露讶异之色,“这倒奇了,敝府私厨手艺平平,家父素喜品评美食,此番寿宴,按说必请吴掌柜掌灶才是……”
他想了想,释然道:“想是尚未着手此事,依我看,若非今晚,便是明朝,家父定会差人同吴掌柜商议。”
吴铭笑着应和两句,心里不免有些期待。
这么快就要上门做菜了吗?
幸而经过这段时间的练手,他已经掌握本地土灶的使用方法,且是同城,醉翁家离得也不远,各种意义上都很方便。
不知道能给点什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