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北宋 第48节

  李行老倒是安之若素,显然已练就一身铜股铁屁。

  李铁民忽然来了句:“吴掌柜,恭喜啊!”

  “???”吴铭一头雾水,“我何喜之有?”

  “我已有所耳闻,官府此番将以市价向周边食肆采买,听闻胡公点名要你吴记川饭供膳,国子监下辖诸学,生员数以千计,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啊!”

  李行老的消息很灵通嘛,能当行老的人果真不能小觑。

  只不过,这番话试探的意味明显多过恭喜。

  吴铭坦然道:“李行老高看吴某了,吴记川饭不过一蕞尔小店,哪里供得起数千人的饮食?须得各行各业、各商各户齐心协力才是。”

  “吴掌柜高义!”李铁民叉手致谢,“李某在此替崇明门周边的食肆谢过。”

  今早得知消息时,他立时便回过味来:吴掌柜选在此时入行,分明就是冲这个来的。

  食行的另几个行老已经遣人来问了:这吴记川饭是谁的部将?怎的此前从未听闻?

  俱担心自己抗争了半天,最后给别人做了嫁衣。

  有吴掌柜这句话李铁民便放心了,回头也好向另几个行老交代。

第71章 佩服

  李铁民深知吴掌柜背景深、关系硬,倘若有心吃干抹净,不给别人留一点残羹,说实话,他也束手无策。

  另几个行老倒是怂恿他在入行这事上使绊子,只要没入行,他们便有正当理由将吴记川饭排除在外。

  说得轻巧!

  吴掌柜定是早已料到有此一着,所以昨晚才会摆出那样大的阵仗……

  一想起昨晚在吴记川饭所见,李铁民便不禁额角渗汗:那四人无论哪一个他都得罪不起啊!

  他是万万不敢使绊子的,斗胆试探两句已是他所能做的极限。

  幸而结果不坏,吴掌柜真是个厚道人呐!

  刚冒出这个念头,便听见对方说:“李行老,我的胃口并不大,一百人份的粥食,便是我要的全部。其余你们可自行摊派,我不过问。”

  “啊?!”李铁民几疑耳误,“吴掌柜的意思是,你每日只供一百人份的粥食?”

  “可是多了?”

  “不多不多!”

  岂止不多,这可太少了!少得教人难以置信!

  国子监下辖诸学每日只供早晚两餐,按李铁民的预想,吴掌柜哪怕不吃干抹净,起码也得占一餐吧。

  区区一百人份的粥食……

  李铁民再度叉手郑重行礼:“吴掌柜仁心厚德,李某佩服!一百人份的粥食李某尚能做主,吴掌柜尽可放心。”

  吴铭还礼致谢。

  他能够理解李行老的惊讶,只不过,他并非刻意让利,他原本就只打算分一杯羹。

  一方面是受人力所限,另一方面,给国子监供膳的确有利可图,可如果只能看到这点蝇头小利,眼界便太窄了。

  承包食堂的利润率属实不高,一碗肉量较足的肉粥市价不过十五文,醉翁四人一顿饭就消费了七百余文,相当于卖出47碗肉粥。

  吴铭要的是国子监这个平台,粥不在多,味美在灵,这些生员中不乏富家子弟,一旦征服他们的味蕾,还怕引不了流么?

  李铁民比之昨晚更殷勤了几分,注簿登记领到行头后,他又亲自陪同吴铭前往肉市和鱼市做价。

  肉行和鱼行的人自然识得李行老,见他亲自陪同不说,言行还颇为恭敬,便知这位吴掌柜来历不俗,遂也赔着笑脸,以礼相待。

  这一趟下来异常顺利,吴铭早上八点半出的门,等搞定所有事情回到吴记川饭,还不到十一点。

  辞过李行老,吴铭下了车,揉着屁股进店。

  一只脚刚跨过门槛,店内忽然响起争执:

  “胡说!掌柜的分明是菩萨转世!”

  “非也!师父实乃灶王爷下凡!”

  “???”

  “师父!”

  “吴掌柜!”

  谢、李二人立时收声,谢清欢小跑着迎上来:“师父,拿到行头了?”

  吴铭从怀里摸出加盖了官府公章的行头轻轻晃动。

  从今儿起,咱也是东京城里合法合规的商户了!

  不仅如此,返程途中,李行老把定价的事也给他讲明白了,以后推出新菜,便可按行规自行定价。

  师徒俩回到厨房着手备料。

  今天是周六,川味饭馆的第一桌客人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吴建军本以为是双休的缘故,很快便发现不对:不是客人来得早了,而是客人变多了!

  甚至有不少人开车过来吃饭,有些是回头客,有些是生面孔,不到十二点,竟就将店内的八张桌子坐满了。

  最离奇的是:竟然没一个人点盖饭!

  当老爸再一次进厨房报菜,吴铭忍不住问:“什么情况?又有人替咱们宣传了?”

  吴建军说:“好像不是某一个人替咱们宣传,我刚才问过了,他们有的是论坛里饭友,有的是被群友推荐来的,有的是看了小红书,还有一桌是被什么B友安利的,我是没听懂……总之是通过不同的渠道听说了咱们店,趁着休息专程赶过来用餐。”

  “所以是有不少人替咱们宣传?”

  “很有可能!”

  父子俩相视而笑,笑容越发变态。

  这是要起飞的节奏啊!

  赞美互联网!

  一旁的谢清欢很用心地偷听仙人之间的对话,却完全摸不着头脑,什么群友B友的,把每个字拆开来已十分费解,合在一起更是天书。

  破天荒的,今天竟然在店外排起了号。

  当陈桂彦领着两个同事顶着烈日杀到川味饭馆,人都傻了。

  不是哥们,明明昨天都一切正常,咋今天就排上号了?

  陈桂彦的心情十分复杂,他当然乐见有真材实料的饭馆生意兴隆,可他又不希望这家店的生意太过火爆,至少别火爆到连他都没饭可吃了。

  “小陈啊,周末还上班呢?”吴建军拿着纸笔走出来,“要排号不,叔给你写个号!”

  “前面还有几桌?”

  “不多,就两桌。”

  陈桂彦还没想好,他的两个同事已经打起退堂鼓:“陈哥,要不咱们去吃那家冒菜吧?”

  “我赞同!”

  二对一,胜负已分。

  吴建军收起纸笔,笑道:“今天周六,许多人看了你们的宣传,平时没空,都挑今天来了。”

  陈桂彦作恍然状,心里疯狂吐槽:到底是谁在宣传啊喂!给我适可而止啊!

  自然不是他,论坛没那么大能量,何况他发的那篇攻略帖早就沉下去了。

  “那我们改天再来。”

  三人朝街口的冒菜馆走去,没走多远,迎面走过来一个小老头颇为面熟,定睛一瞧:“徐爷?”

  来者正是徐川。

  “小陈啊,你吃过饭了?”

  “没,今天人多,需要排号……你不会是从家里过来的吧?”

  “自然是从家里过来的。”

  陈桂彦目瞪口呆,从徐爷家里过来驾车都得半个小时,这是有多馋啊!

  “佩服!”

  徐川笑着摆摆手:“不聊了,我得抓紧排号去了。”

  三人目送徐爷健步如飞奔向川味饭馆,不禁肃然起敬。

  看着得有七八十岁了吧,这精神头,强得可怕!

  “这家店真有这么好吃吗?要不咱也去排个号?”

  “算了吧,下次再来,反正咱支行离得近,有的是机会。”

  徐川拿了号,掏出手机说:“吴老板,咱俩加个好友,我去隔壁茶馆坐会儿,轮到我了麻烦你给我发个消息。”

  “行!”

  吴建军麻利地加上徐川的微信,看着列表里日益增多的好友,心里琢磨着,再过段时间怕是可以建个群了。

第72章 遗珠

  “肉鲊、酒炊白鱼各一份!”

  吴建军撕下点菜单钉在木板上,笑道:“懂行的徐老爷子又来了,要不给他上真家伙?”

  “上!指不定就是冲着真家伙来的。小谢——”

  “弟子明白!”

  谢清欢立时取出宋瓷碟盛装肉鲊。

  给吴铭看得一愣一愣的:现在连这种程度的加密对话都能破译了?长此以往,保不齐哪天突然从她嘴里蹦出句“奥利给”,只怕也无须惊讶了。

  鉴于平时的顾客以上班族为主,吴铭本以为周末会相对冷清些,所以白鱼只准备了两条,没想到刚一营业就售罄了,赶紧差李二郎再去鱼市买三条。

  “某去买鱼,店中谁来照看?”

  “关了便是。”

  反正也无人问津,偶尔进来两个吃面的,不卖也罢。

  经过昨日的教学和实践,白鱼的蒸制可以放心交给徒弟来做,但谢清欢没杀过鱼,因此前期的处理仍需吴铭亲自出马。

  “啪!啪!”

  吴铭抄起刀背照着鱼头就是两下重击,白鱼挣扎的力道陡然凝滞,鱼尾最后一次翻卷,彻底昏死过去。

  拿毛巾按住鱼头,刮鳞声细密如蚕食桑叶。

  吴铭一边用刀顶刮掉银白的鳞片,一边给徒弟讲解技术要领:

  “处理之前先敲晕,省得它蹦跶,刮鳞时鱼腹朝内,尤其要注意脊背和腹部的细鳞,务必刮干净……”

首节 上一节 48/1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