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北宋 第20节

  老爸突然来了精神,凑至近前追问:“女厨师啊?年方几何,有无婚配?”

  吴铭翻个白眼,边备料边反问:“啥意思,你希望老吴家的独苗嫁到宋朝去啊?”

  “是哈!你要是讨个宋朝老婆……别的情侣可能是异地,最多异国,你俩只能异时空了。”

  想到这,吴建军立即住口。

  老吴家三代单传,断不能以这种离谱的方式断了香火。

  再说了,如果儿子入赘宋朝,那不成我祖宗了!

  使不得使不得!

  他赶紧换了个话头:“你要炒什么菜?莴笋肉丝?这好像不是川菜吧?”

  “家常菜没必要分什么菜系,人人都能做。”

  吴铭选择做这道菜的原因有俩,一是味型相较川菜清淡,更适合宋人的口味;二是做法简单,食材的成本也不高。

  当然,做法简单不等于味道一般。

  番茄炒鸡蛋是最简单的菜式之一,谁敢说它不美味?

  又不是在比赛,没必要拿出压箱底的绝活,有时候,简单的就是最好的。

第29章 师父在上

  “谢姑娘,此番你一定要慎重考虑……”

  店堂里,青瓷茶盏见了底,刘牙郎嗓子也已磨薄了半寸。

  加上这家,他已为谢厨娘寻了七家食肆,此前不是教人撅了门帘,便是她甩袖要走。

  倘若连吴掌柜她也瞧不上,今日这桩买卖便算走到头了,这尊活菩萨谁爱伺候谁伺候去!

  但在此之前,他仍然要尽最大的努力,毕竟,谢厨娘给的实在太多了。

  谢清欢不为所动:“刘牙郎不必多言,待我尝过吴掌柜的手艺,是去是留,自有决断。”

  刘牙郎撇了撇嘴角,心想这话不知说过多少回了,可你哪一回留下来了?

  “二郎,你也不替你家掌柜的说两句话?”

  李二郎笑道:“某纵说千万句,也抵不过吴掌柜勺中二两。”

  呵!好个伶牙俐齿的闲汉!

  刘牙郎忽然感觉整个东京似乎只有他在为促成此事而操心。

  我真是闲的!

  他倒杯茶润润嗓子。这茶倒是不错,非是滋味不错,而是茶味较浓,不似其他小店,恨不得一团茶叶煮十锅水。

  忽有暗香袭人。

  刘牙郎使劲吸了吸鼻子,是菜香!

  便在此时,布帘被人掀起,吴铭端着餐盘和碗筷自灶房走出。

  “莴苣炒肉丝,请谢厨娘品评。”

  谢清欢倍感新奇,把猪肉和菜混一起炒,她此前从未见过这种做法,何况是切成丝的?按寻常的做法,切丝的肉应以网油卷成条状,入油锅炸熟,做成肉签。

  不过,这样炒出来的卖相竟然不赖。

  青翠的莴苣丝如翡翠般剔透,酱色鲜亮的肉丝裹着薄薄的油光,鲜红欲滴的茱萸(疑似)零星点缀其间,菜色鲜活,勾人食欲。

  香味也很足,却不似羊肉那般浓烈。

  她能嗅出经热油激发后姜蒜的辛香、淡淡的酱香和肉丝的脂香,还有些别的香味,却是分辨不出来了。

  单是这色香便已远远超出谢清欢的预期,她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

  在场的三人都分外关注她,刘牙郎尤其眼巴巴,他已咽下不知多少口唾沫,恨不得代替她大快朵颐。

  见她细嚼慢咽,半晌也不吱个声,真真急死个人!

  “如何?”

  刘牙郎忍不住了,行不行你倒是赶紧给个准话呀!

  谢清欢仍不作答,只是放下手中筷子,起身理了理鬓发和衣物,随后扑通一下跪倒在吴掌柜面前。

  “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这一跪来得太突然,给吴铭吓一跳!

  见她纳头就拜,吴铭赶紧扶起她:“你不必拘礼,若真有意拜师,敬一碗茶来即可。”

  “不妥,师道至重,清欢岂敢轻慢?”

  “只要心诚,就不算轻慢。我且问你,你可是诚心拜师?”

  谢清欢呼吸一滞,这是何等严厉的质问!

  她郑重道:“天地可鉴!吴掌柜何出此言?”

  吴铭自盘中夹起一根细长的莴笋丝,正色道:“你说你没有师承,可你这刀工不像是野路子。你不过及笄之年,若无高人指点,断不可能练出这般手艺。”

  宋朝又没有互联网,不存在赛博学厨,技艺的传承,全凭师徒之间口耳相授。

  “我幼时确实得一厨娘指点,但仅止于刀工,且并未拜师。那位厨娘已拒收我为徒,也不再教我任何技法,是以我只能另寻师承。清欢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点欺瞒——”

  “行了。”

  吴铭制止了她抬手起誓的动作,神色缓和下来,笑道:“事情总要问明白,带艺拜师无妨,但不可脚踏两条船。二郎——”

  他冲二郎使个眼色。

  二郎心领神会,立时拎来茶壶茶盏:“谢厨娘,敬茶吧。”

  吴铭当学徒时就曾幻想过,等他混出点名堂,评上了高级技师,也要收几个好徒儿。

  他万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更没想到他收的第一个徒儿竟是个宋朝的厨娘!

  怎么感觉收了跟没收一样?也没法对外宣传……

  抿一口拜师茶,吴铭将茶碗搁桌上,伸手扶她:“起来吧,往后我就叫你小谢了。你我虽是师徒,契约还是要签的,每日的工钱我也照发不误,绝不短你分文。”

  谢清欢喜不自禁,虽说“小谢”这个称谓听着别扭,但管他呢,只要能跟师父学艺,叫她什么都行。

  比谢清欢更高兴的是刘牙郎,他忙不迭摸出契据和红泥:“恭喜二位!贺喜二位!吴掌柜得此高徒,问鼎七十二正店当指日可期!谢姑娘遇此良师,庖厨技艺自当一日千里!”

  他徐徐展开契据,话不落地:“二位都识得文字,这契据也不消我念了,请吴掌柜和谢姑娘过目,若无异议,便在纸上画个押,打个手模。”

  这份契据和李二郎那份,除了工钱有所变化,其余几乎一字未变,仍是三年期的长契。

  两人阅后即刻画押按手印。

  吴铭仍然画了个圈,本来没什么,却见谢清欢执笔书一“歡”字,落笔即成,竟是清秀隽永,气韵生动。

  相形之下,显得他很没有文化。

  连在场唯一的文盲李二郎都看出来了,惊诧道:“掌柜的,谢铛头的字比你写得还漂亮!”

  我用得着你说!

  吴铭瞪他一眼。这个二郎,改口改得倒挺快,这就叫上谢铛头了。

  他取出早已备好的牙契钱,交与刘牙郎。

  谢清欢也探手入怀,取出的却不是钱袋子,而是零散碎银。粗略一看,少说得有二两,折合成铜板当值二千余文!

  “???”

  你不是穷得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吗?!

  谢清欢赧然垂目,解释道:“这些碎银便是我所有的积蓄,眼下端的是一文不名了。”

  刘牙郎只顾收钱掂重,咧嘴揣进怀里。

  一月不开张,开张吃一月!

  他盯着桌上仍冒热气的菜肴,喉头滚了滚,问道:“吴掌柜,你这份莴苣炒肉丝卖多少钱?”

  “五十文。”

  “我要了!再给我来碗米饭!”

  为了促成此事,刘牙郎空着肚子熬到现在,这菜香早勾得他胃里发慌,莫说五十文,便是再翻个倍,他也掏得痛快!

第30章 天工秘宝

  嘱咐李二郎照看店铺,吴铭领着新收的徒弟走向后厨。

  谢清欢望着那扇神秘的木门,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困惑:“敢问师父,真正的灶房是否藏在这扇门后?”

  “正是。”

  吴铭上前握住门把手,神色肃然:“你须谨记,灶房乃机要之地,内有本店秘辛,稍时无论见着什么,断不可与外人道。”

  谢清欢郑重颔首,喉间不自觉地咽了口唾沫。

  木门开启的刹那,刺目的白光从门后倾泻而出。

  谢清欢满脸惊愕地瞪大双眼,先前数次窥见的如墨漆黑竟化作满室通明,传闻中的道门术数只怕也不过如此!

  “愣着作甚?进来吧。”

  吴铭率先跨入光亮之中。

  谢清欢屏息跟进,目光扫过这方整洁明亮的空间:硕大的银色器物泛着冷光,透明柜中整齐码放着造型别致的器皿,顶上的琉璃灯盏放出炽亮白光,其光亮远胜灯烛……

  放眼看去,皆是些稀奇古怪的器物。

  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个捆着围裙挺着将军肚的胖汉,此人分明长着一张宋人的脸,可从发型到衣着却俨然一个外邦男子。

  吴建军露出和煦的笑容,踱步过来,视线在谢清欢身上转了两圈:“你就是新来的铛头吧?”

  吴铭随口介绍:“这是我爹。”

  “什么爹不爹的!”吴建军板起脸纠正,“叫家父。”

  “……”

  和李二郎聊过半晌,老吴同志竟也掉起书袋来了。

  谢清欢立即叉手行礼:“清欢见过师公。”

  “自家人不讲虚礼。”吴建军乐得眼角堆起褶皱。

  谢清欢应声垂首,心想师公仪态亲切,倒与寺庙里供奉的弥勒菩萨有几分神似。

  吴建军还待唠嗑,吴铭打断道:“爸,咱是不是该收拾收拾,准备开张了?”

  “善!”

  “……”

  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首节 上一节 20/1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