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埃琳娜·波拉奇干脆来了《燃烧》剧组,她要看看进展…
……
沈言拍电影很快。
他给《燃烧》定的拍摄周期是15天…
就一部偏文艺的剧情片,没啥特效,也没有大场面,没有理由拖个好几个月之类的…
《燃烧》剧组也就八十多人,属于标准的小剧组。
但光是摄影组就多达40人,而且分成两个组。
别误会,没有主镜头、副镜头的区分,就是分班拍摄…
对沈言来讲,《燃烧》最重要的就是摄影…
7月5号左右,剧组磨合的差不多了,沈言果断加快了进度。
然后,剧组的执行导演告诉他‘埃琳娜·波拉奇来了’!
沈言不以为意:“来就来呗,不用管她,咱拍自己的!”
第589章 确定开幕电影(33)
很多人都知道华语电影第一尊金狮奖是《悲情城市》,但很少有人又知道那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有谢晋…
也是因为谢晋的据理力争,《悲情城市》最终拿奖!
至于张艺某,则要感谢老马——马可·穆勒。
埃琳娜·波拉奇跟沈言聊了很多东西。
“其实意大利或者说全欧洲最热衷中国电影的是都灵电影节,1979年~1981年,马可·穆勒筹备都灵电影节,提议要做大型的中国电影回顾展。他们做了一个大规模的中国电影回顾展,放映了共计135部影片。其中最早的一部是1922年上映的《劳工之爱情》,是当时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默片。”
“马可·穆勒一直称自己是谢晋的徒弟…也是他给谢晋举办的欧洲电影展览…”
“《悲情城市》卖的不怎么样,当时公布结果,意大利媒体就炸了锅,群起攻击电影节…直到1991年,张艺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拿了最佳影片银狮奖,欧洲的发行商买下来做了大规模放映后,媒体才对华语电影报以肯定的态度!”
“张艺某确实厉害!”
“确实!”埃琳娜·波拉奇点了点头:“处女作就拿了金熊奖!”
然后,聊起了马可·穆勒…
马可·穆勒在担任威尼斯电影节选片人期间,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与《秋菊打官司》成功入围并最终获奖;
再后来,他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总监,八年中,华人导演的影片《断背山》《三峡好人》《色戒》《桃姐》与《人山人海》先后夺魁。
这么说吧,他被称为华语电影第一推手!
然后,埃琳娜·波拉奇说了一个沈言很生疏的名词——左翼!
他说马可·穆勒是非常有名的左翼…
沈言都懵了:“左翼?”
“左翼电影人啊!”
“不是,现在还有左翼电影人?”
“当然有,事实上,我们电影节的主席阿尔贝托·巴贝拉也是左翼电影人,之前一直在都灵电影节,他非常推崇华语电影的…”
“欧洲左翼电影人多吗?”
“挺多的!”埃琳娜·波拉奇点头:“最近兴起了一种难民电影,你知道嘛?”
“难民电影?主角是难民?”
“对!”
沈言点了点头…
大概明白了为什么欧洲三大不再把重要奖项颁给中国电影人!
因为他们确实‘落伍’了。
根本不管世界上在发生的事情,贾章柯忙着‘关注’社会边缘群体,娄晔依然在琢磨如何展示情感问题——《风中有朵雨作的云》,表面上讲强拆,实际上讲述的依然是情感问题!
但欧洲人压根不在意这些…
他们比较关心LGBT以及难民…
电影人,对难民群体的关注本就带有天然的“政治正确”光环,所以,那几年,但凡带着这些属性的电影,基本都能拿奖!
尤其是儿童视角…
本把做饭隐喻为祭祀,当然也会把化妆好的女孩当作祭品,这也是他为什么专挑穷女孩交往,并非她们有趣,而是有用。他的残忍藏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看到别人快乐他便厌烦,听到别人抒情他就冷笑。
而钟秀和惠美,吃块面包就红酒都能感到幸福满足,他们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多么微不足道…
但钟秀是愤怒的!
“年轻人生活没有希望、变得迷茫,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无处发泄的愤怒感!”
“为什么愤怒?”
“阶层固化,我不是说了嘛?这个阶段,性也不再是实现阶级跨越的手段,惠美只不过是本烧的塑料大棚之一…”
“你是想表现革命?”
“没有!”沈言吓了一跳:“这只是特例…”
“那你觉得你是左翼还是右翼?”
沈言挠了挠头:“我应该算实用主义…”
埃琳娜·波拉奇摇头:“你没有立场,在欧洲是不吃香的!我建议你拍几部LGBT性质的电影…这样,很容易拿奖!”
“不可能!”沈言摆手:“我对这玩意没兴趣!”
“怎么会没有兴趣呢?这是当今世界的最新思潮…”
“…你尝尝这个菜…挺好吃的!”
沈言岔开话题…
以前就听说老外会用很多方式诱惑你加入他们,或者接受他们的思想…
居然是真的!
埃琳娜·波拉奇笑了笑:“你没有兴趣?”
“我只是想安静地拍电影,而且拍摄我感兴趣的电影!”
“那如果威尼斯不要你了呢?”
“不要就算了…我不觉得一个欧洲的电影节可以左右我的思维!”
“…你果然很坚持!”
埃琳娜·波拉奇点,然后道头:“其实,我对这些也不感兴趣…我们意大利人对这些也没有多少兴趣,但你知道的,我们是发达国家,很多时候,你必须要做一些同情的姿态!”
“那你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
“有人想认识你…估计你没兴趣…”埃琳娜·波拉奇摆手:“不出意外的话,这次《燃烧》会是威尼斯的开幕电影!”
沈言好奇:“…谁想认识我?”
“你又没兴趣…听说你连联合国难民署中国亲善大使的头衔都拒绝了!”
沈言有点惊讶:“这你也知道?”
“…很多人都知道…”
“我只是觉得中国跟难民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没有理由接受这个宣传任务!”
“聊聊电影吧,你对意大利哪个电影人最感兴趣?”
“当然是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其实沈言想说丁度·巴拉斯…但他跟埃琳娜·波拉奇没有那么熟悉…
第590章 电影节本身就是靠关系(13)
欧美有很多组织…
什么光明会、共济会、兄弟会之类的。
以前觉得是扯淡…
某天在地摊上看了本书,《统治世界的十大组织》…
有个小说叫《中国龙组》,里面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跟中国龙组干架,热血沸腾!
当然,更觉得扯淡!
后来听说了泰山产业研究院,也称“泰山会”…
还有什么“xi山会”、“江南会”,“湖畔大学”…
再一想,普通人打游戏钓鱼还有同好群,几个谈得来的好友聚在一起研究上分、空军。
想要抱团维持家族财富和权势的既得利益者们,(秘密)集会、结社很奇怪吗?
从古至今这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有点像门阀…
但又不完全,中国历朝历代,并不以搞幕后小圈子为荣,最后都想当皇帝,光明正大。
而西方,似乎从平民到所谓顶层精英,都热衷于这个事情,他们好像就觉得这样做很牛逼的样子…
其实这个特征很符合吸血鬼,恰好西方还有吸血鬼贵族崇拜什么的。
一群有钱人在获得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九的钱之后,想联合到一起再获取权利,从而得到更多的资源和好处,奴役这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
主要,大家把有钱人想的太高尚了,以为是在豪华之地锦衣华服衣香鬓影的高档聚会,以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为里面人挥一挥手动辄百亿千亿的合作…
其实你推开门进去,会发现所有人都光秃秃的,格外丑陋。
还有一堆环保组织…
其实都一个样。
沈言…内地第一巨星,能导能演,在年轻人当中有强大的号召力…
事实上,他们一直试图招揽他。
不过,沈言对这帮人没啥兴趣…
什么光明会、共济会弱爆了,1921年在中国南湖上诞生了一个组织,距今不足100多年。
和这个组织比起来,什么光明会、共济会之流都是渣渣…
不过,他对埃琳娜·波拉奇所说的左翼电影挺感兴趣的,回到酒店查了一下…
反映社会底层疾苦,呼吁社会公正的电影。
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体制下的主旋律电影,就是左翼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