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的小家庭,京城附近还有很多。他们在使用了煤饼火炉之后都给予了强烈的积极回馈,并且十分乐意掏钱购买,毕竟他们这个冬日也能找到活计,赚的不少。
将手中的报告仔细翻阅过后,九阙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管什么时候,百姓们手里得有钱才愿意掏出来购买物品,有了购买就有贩卖,如此良性循环,才能刺激经济大肆增长。
大景建国如今也将近十四年了,虽然说大多数人都不用再饱受战乱之苦,可他们的生活却依旧贫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手里没钱。也是,老老实实在地里干活以求温饱的百姓手里哪儿会有许多钱?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这辈子都没见过金子,连银两也很少能拥有。
所以他们对非必需品的购买欲望不高,甚至几乎没有。就连必需品也是实在不能再用了才会购买。只要吃饱穿暖,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但是如此这般大景的经济什么时候才会恢复,甚至更上一层楼?
这个冬日,九阙与朝颜的书院学子先生,淳于等愿意效力的官员,甚至还有从民间招揽而来的人才,可算是耗费了不少精力,才勉强有了一点收获。如今看着这硕果累累的报表,九阙心中怎会不高兴?
不仅是她,开年过后第一次上朝,文武百官就遭受了接连暴击,原本以为宸瑞亲王没有他们的帮助掀不起什么浪花,没想到人家闷不吭声做大事。不过短短一个冬日竟然鼓捣出来这么东西,而且这些东西竟然还是有用的。虽说初见成效,可这才花了多长时间呀?这不正是证明了他们此前那一套根本没用吗?
“诸位卿家认为宸瑞亲王所为是否有可取之处?”
这要是没有可取之处,他们此前是在做什么?无用功吗?大伙儿这下也回过未来,陛下根本不需要他们赞同,陛下只想听到他们对宸瑞亲王的赞赏。
第420章 拒绝
这下他们还反对什么呢?干脆献上热烈的掌声吧。
于是大伙儿异口同声的对宸睿亲王进行恭维,那些溢美之词让九阙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不过景泰帝也听到这些,却高兴的很。瞧瞧,这就是他的闺女,出众的很,此前在那四个蠢儿子身上,他可从未体会过这种为人父的骄傲自豪之情。
以往只能听着亲近大臣对家中子女隐晦的炫耀,如今他终于可以大大方方的炫耀自己的孩子了,这样他怎能不高兴?更何况九阙弄出来的这些事儿虽然从未听过,格外新奇,但却非常有用。
在此之前,景泰帝一直苦恼于找不到能总揽大景朝政的人才,现在他找到了。
就在君臣一片和乐的时候,偏偏有人看不透形势,非得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说一些让景泰帝不高兴的话。
“陛下,亲王殿下实在有大才。殿下已近二十,可还未有夫婿,为江山计,还请陛下早日为殿下择婿。”
这样的话题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公众面前提起了,但景泰帝却觉得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刺耳。好家伙,九阙这孩子才刚在政治场上展露自己的手腕,就已经有人迫不及待想要来摘桃子了吗?
也是,一个手腕了得并且深得皇帝信任的公主,若是能诞下他们家的血脉,别的不说,一个爵位是稳拿的。以往景泰帝也没觉得这些人的想法有什么不对,甚至为九阙这么受欢迎感到高兴,可现在他怎么想怎么觉得这些人的想法不单纯。
这些人家中的年轻子弟是真的喜欢九阙吗?不见得,他们恐怕只是想借助九阙获得更高的权利,更大的利益。景泰帝不想见到这样的场景,或许是他真的年纪大了,他不想见到一心为国为民的九阙身边环绕着的的都是想从她身上啃下一块肉的人,哪怕是子女,也是那些人天生用来威胁九阙的工具。
但现在的问题是不知九阙愿不愿意找一个心意相通的丈夫。毕竟这世道绝大多数女子都希望能寻一个得意郎君,夫妻举案齐眉,共同孕育子嗣的。
这么一来景泰帝就投鼠忌器了,他只能看向九阙,想听听她的意见。
“九阙,你想找丈夫吗?若是你现在有意,全天下的年轻郎君都任你挑选!”
此话一出,朝中顿时响起了一阵微不可见的喧闹。不少家中有年轻俊俏郎君的大人们都忍不住看向宸亲王,实在是跟这位联姻能获取的利益太大了,没有一个臣子能抵挡得了这种诱惑。
淳于霜忍不住皱了皱眉,如果可以的话,她还是希望九阙在没有稳定好自身地位之前不要选择陪伴自己度过一生之人。毕竟掌握天下权柄这件事儿对任何人的诱惑都是巨大的。很少有人能在这样的诱惑之前保持冷静,更何况一旦有人成为九阙的丈夫,他就天然拥有足够的政治身份,那就是未来孩子的生父,这样的例子,有林炜在前难道还不够吗?
但是作为朋友她又不能不让九阙追求自己的幸福,毕竟虽然它自己决定不婚不育,可不能拿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万一九阙想过那种子女双全的日子呢?
总不能九阙好不容易走到如今这地步,连选择自己想要的权利都没有吧?这对九阙来说未免太过苛责,本来这条路就很难走,若是能找个志同道合之人一起努力,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众目睽睽之下,九阙意外的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多谢陛下美意,只是现如今要做的事情这么多,天下百姓还没有到真正富裕的时候,儿臣的个人问题就先放在一边吧,等什么时候国泰民安了再来想这件事。”
这句话刚出来,景泰帝还没什么反应,刚刚提出这意见的臣子这倒是等不了了,直接蹦跶起来,就差没有直接指着九阙的脸控诉。
“殿下怎么能这么想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殿下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找个如意郎君,赶紧诞下子嗣,也好让陛下体会天伦之乐。子女绕膝,难道不是最大的快乐吗?”
“按大人的意思,是想让殿下多生育几个子嗣了?”
淳于霜好脸色很不好看,谁不知道女子生育就是在过鬼门关?这男的口口声声为陛下殿下考虑,可说出口的话怎么听着就那么不顺耳呢?
真是让人恶心!
“子女是福,自然越多越好。”
那官员捋了捋胡须,理所当然的点头。
“更何况殿下身份尊贵,本就是天下女子之楷模,若是在这大好年华不赶紧找个如意郎君,以后再想找就难了。而且,女子年纪越大,生育起来也越艰难,微臣这也是一片好心。且殿下所说百姓繁荣之事也不必忧虑,这朝中这么多臣子,难道是摆着好看的吗?大家都很愿意为殿下分忧。”
屁个好心!屁个分忧!
这就差直说让九阙赶紧成亲生子交权,最后多生几个孩子,啦让生育这件事占据她的时间精力,好把手头的事情给别人去做。这不就是明晃晃的摘桃子吗?
还说得这么冠冕堂皇,简直叫人恶心!
就连其他确实有这个意思的臣子都忍不住赞叹的看一眼敢于出声的赵大人,简直为其惊叹。这位是为了上位不择手段了?也不担心被殿下记恨?
殊不知这位赵德大人有自己的想法,他家中确实有未曾婚假的儿子,而且才华不错,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就是这外貌个头不是很理想。宸亲王本就身材修长,竟是比自己儿子还要高出半个头来。这若是和旁人家的儿子放在一起肯定是比不了,一眼就排除了啊,亲王殿下又不是傻子。而且,女子嘛,本就喜爱好颜色的男子,自家儿子确实不怎么有竞争力。
但尚公主这样的通天之道,难道就眼睁睁的让给别人?
于是赵大人自然而然的想出了个法子。像亲王这样的女子,有这样的成分地位,又有这样的功绩,别的不说,心中肯定是骄傲自得的。要让她看上自己儿子,只有通过言行举止打压,打压的她自我怀疑,自己儿子才能有机会啊!
反正就算不成功,宸亲王为了积攒好名声也不会对他做什么,何乐而不为呢?
要完结啦要完结啦~
就是有一个伏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
第421章 败退
话已至此,就连景泰帝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了。这人怎么这么讨厌?说话一点都不看场合。他还从未想过要将自己的宝贝女儿交给某个未曾谋面的男人手上,就算真的要嫁人,那也得经过多方面考核,符合标准才能给一个跟九阙接触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在众人的逼迫之下开始选一个年轻男人跟九阙接触。不仅是准确了,就连自己都有一种被逼迫的感觉。难道身为九五至尊,就连自己的女儿都保护不好了吗?他很厌恶这样的感觉,不过,好在九阙目前为止还没找丈夫的想法。
“这位赵大人,你说我是天下女子的典范,这句话我当不起。我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只是因为侥幸有父皇这样伟岸的男子做父亲,才能做一些以往不敢想的事。其实本王知道赵大人想做什么,你并不是真的想给本王找一个如意郎君,只是想借助成亲生子这件事分散本王的注意。怎么,看到一个女人取得成就让你心中很难受吗?有没有反省过自己?为什么你入朝十几年了还是这样一个微末小官?是不是平日里不够努力?是不是太过自视甚高,不肯将眼睛垂下来看看地面?既然赵大人建议本王找一个如意郎君,那是不是说明赵大人自己也有适龄未婚的儿子?”
赵大人当然不想承认他被应九阙这一连串话逼的哑口无言。但应九阙如今可不是当年那个母亲离开父亲不管,孤立无援的小女孩儿了。
她可是大景朝的宸亲王,当今陛下的亲生女儿!北疆二十万军队的掌权者!
赵大人就算不想回答,这会儿也只能毕恭毕敬的说实话。
“回殿下,臣确实有个十九岁的儿子,如今已经是秀才了。”
他还是没忍住,将自家儿子的优秀之处说了出来。
九阙微微一笑。
“赵大人,若是本王想要与你家儿子成亲,不知你可愿意?”
“殿下说笑了。犬子才德浅薄,怎能配得上殿下?”
那个人就算再愚蠢也不会相信宸亲王这随口一说是真的,只是这会儿依旧有些不甘心,他倒要听听宸亲王究竟想说什么。
倒是周围人,听到这话有些紧张。十几岁的秀才确实还算不错,但也没到最顶尖的那一批,殿下不会真的动心了吧?
这时候有一个平日里就与赵大人不对付的大理寺少卿崔大人冷笑一声,拆赵大人的台。
“赵大人怎么绝口不提令郎生来面貌有异,性情残暴。上个月将家中通房打骂致残,那女子想要逃出去,却被你抓回,其家人到大理寺报官,半路却遇劫匪,至今下落不明?”
“你撒谎!我儿子最仁善不过,而且他年纪轻轻,怎会有通房?定是那女子肆意污蔑!”
哦豁。
九阙本来想讽刺这个赵大人一顿,没成想自己还没开口呢,就爆出这么大一个雷,这下别人说她和父皇不会答应。满朝文武哪个会情愿这样品行不端之人成为亲王丈夫?
果不其然,紧接着满朝文武就对这位赵大人进行了围剿。别看赵大人方才看起来口齿相当伶俐,这会儿在同僚们的背刺之下,那叫一个有口难言,不一会儿就急的满头大汗,脸色通红,这时候他突然像想起了救星一般看向宸亲王。
“亲王殿下方才想说什么?您一定知道我儿子是无辜的吧?”
“本王与令郎素不相识,自然也不知道他的品行,至于他无辜不无辜,自有大理寺与刑部调查清楚。若是令郎违反了律法,自然要受到惩罚。本王方才是想说,本王若是择婿,对方就不能入朝为官,且要抛弃原本的家族姓氏。不过荣华富贵还是有的,之后就当一个富贵闲人。且,本王不一定会生育子女,就算生育,孩子也姓景。驸马百年之后,葬在亲王墓旁……”
“这怎么能行呢?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例子!殿下虽然身份尊贵,也得遵守千百年来的习俗,哪有男人死后葬入女子家的祖坟?”
九阙还有更多更苛刻的要求没说出来呢,没想到对方可就不愿意了,而且这些条件怎么了?他觉得这些条件好的很。普通人哪儿能过上皇家的生活?若是当真想做自己的丈夫,哪儿会在意这一丁点儿要求?
而且这位赵大人竟还真心实意为自己儿子难过上了,瞧瞧这如丧考妣的模样,简直让别人没法儿看。
“赵大人不必太过伤怀,本王只是随口一提,并没有真的要嫁给你儿子。”
诸位臣子中顿时爆发出一阵笑意,很明显是针对赵大人的,赵大人此刻面色涨红,如同猪肝。想也知道,就算宸亲王想要择婿,也会将他儿子排除在外,只能耷拉着脸下去了,心中还在念叨着如何将自己儿子捞出来。
本来也是,他儿子如今都快20岁了,身边有个通房又如何?那通房偏偏还不温婉恭顺。男人打自己的女人又有什么不对?千百年不都是这样过来的?
幸亏他这话没说出来,要是让九阙听到,说不定得给他几下,让他瞧瞧千百年的习俗也会有被颠覆的一天。
事已至此,众人也都明白了,亲王殿下如今确实没有择婿的想法,虽然有些遗憾,但他们又不是第一次遗憾了,所以大伙儿接受的很快。
干脆将注意力又拉回到殿下这些时日来做出的努力上。这个年他们过的相当轻松惬意,因为没有了外敌的侵扰。以后,除了要防范南夷和其他几个周边国家之外,大景外部算是可以高枕无忧了。
因此不少臣子都过了个轻松的好年,只是没想到他们开工的头一天就看到亲王殿下这个冬日忙碌出来的成果,看来亲王殿下就算过年也在为朝廷做事。倒是让他们这些自认兢兢业业的臣子们脸红了。
“殿下想出来的火炕确实舒适的很。微臣父母已是年近七旬的人了,以往每到冬日,就算家里再如何精心照顾,也总会受冻伤寒,让臣揪心不已。但这个冬日有了火炕,家里每天都暖融融的,微臣的父母精神头比以往好了太多!”
第422章 我没有
“殿下想出来的火炕确实好用的很。家中老小再也不必担心风寒了。”
“确实好用的很……”
朝中不少臣子都发出了感慨,实在是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地位,实在是一天都退不得。尤其是家中老父母,普遍年事已高,每到冬天都免不了一场风寒。若是丁忧,谁知道等回来之后还有没有自己的位置,尤其现在正是朝廷大刀阔斧准备发展民生的时候。
他们若是落下了,那可真是遗憾终生。
“不仅是火炕,听说殿下从那个朝颜书院那儿找来了不少能人异士研究春耕工具?不知可否出了成果?过了年眼看就是春,若是今年能用上就再好不过了。今年的雪够厚,若是再配上合用的农耕工具,说不定能有个好收成。”
“在此之前,微臣从未想到,竟然会有这样好用的东西。殿下学究天人,实在是让我等佩服。”
……
这些接连不断的夸赞如潮水一般涌来,如果换成个意志力不坚定的人,恐怕早就被淹没了,不过之前那么难听的话九阙都听过,现在这些也是小巫见大巫了。
更何况,就算他们嘴上说的再好听,也不过是想从她身上得到更多的利益罢了。若是无法让他们如愿,只怕下一刻他们就会翻脸。这可是成熟的政客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如今之所以能和平共处,不过是还没有到彻底翻脸的时候。
不过话说回来,她带来的那些书院学子也快要上任了吧?等涉及到他们自身利益的时候,还能像现在这样淡定吗?
毕竟她可是对那些人说过,“适者生存,官只需要最强者,不需要顽固不化迂腐迟滞之人。你们若是能将他们挤下去,相信我,父皇也会很愿意看到。能否跻身官场,能否占据一席之地,就看自己的了。”
等往常这些利益说清楚之后,九阙又说了接下来的一些安排。比如春耕时发放一些高产种子,当然,在没有得到验证之前,一部分百姓肯定是不敢轻易尝试的,但是北疆那边就不会有这个疑虑,只要是九阙弄过去的东西,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相信使用。
不过那些高产的种子九阙其实早在去北疆之前就已经找人帮忙实验种植,只是因为那时候没有足够的土地人力物力,才没有推广开来,但是那些试验田确实很有用。
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朝颜书院竟然早就对高产作物有了研究,那些小麦水稻包括黄豆的产量都比外面的高出一倍有余!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淳于霜很是吃惊,她也很奇怪朝颜书院众人为何不将这些成果献出去。若是献出去,怎么着也能得个一官半职吧?不要怀疑,景泰帝对粮食的重视有目共睹。
但是无悔说了几句话就叫淳于霜哑口无言。
“我们不是没有尝试过。只是朝颜书院里面都是最普通不过的人,我们没有靠山,没有人脉。区区百姓,怎能轻易见到天颜?只怕我们还没靠近就会被当做不轨之人带走。而且,我们也不是没有尝试,但不过是试探性的朝当地县衙说起此事,当日派出去的人就被关了起来严刑逼供。这样大的功劳,若是真的,谁不想拥有?这可是能改变天下时局的大事儿。只要说的话是真的,就一定能得到全天下最大的声望,甚至还能名垂青史,这样的功劳在前,他们绝不会让一个无权无势的乡野之人占据。不是我们前去救的快,只怕那次派出去的人早就已经死于酷刑折磨了。你说就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敢跟朝廷交涉?只怕还没跟朝廷之人接触到,人就已经死了。”
听到这话,淳于霜无言以对。因为她觉得这确实有可能发生。啧,天下从来不缺利欲熏心之人,不过因为他们的贪婪,让本可以拯救更多百姓的高产粮种晚了这么多年才出现,确实是他们的的错。
不过现在把这些粮种拿出来也不晚,至少有九阙在前,不会有人威胁要把他们的功劳全部抢走,还毁尸灭迹。
不过在听说有高产的粮种之后,百官们的反应却不一,有的人相信,有的人嗤之以鼻,全天下都想有更高产的粮种,因此农作监从来没有断过对粮食的研究。可这么多年过去,粮食的产量却还是稳定的很,哪怕有所增长,也并不足以喂饱全天下。
这时候宸亲王突然说自己有更高产的良种,这不是闹着玩儿吗?不过也有人相信九阙,只不过大家一向谨慎惯了,哪怕相信宸亲王手中有更高产的粮种,也不敢随意种植,毕竟春耕影响的可是百姓们一年的吃喝用度,可马虎不得,因此这件事商量到最后还是北疆那边儿承担了种植的责任。
于是这开年过后的第一场朝会就这么结束了,陛下退场之后,百官们有序离开。只是站在最前方的宸亲王却突然加快脚步,穿过疑惑的臣子,径直来到了赵大人面前。原本准备离开的百官们这下也不急着走了,纷纷找借口留下来。嗯,他们也很好奇秦王殿下准备做什么。
赵大人有些紧张,但转念一想,自己又没做什么,他只是处置了一个违背主家的贱婢而已,就连大理寺都没办法定他的罪。更何况宸亲王现在正是需要传扬自己好名声的时候,难道会因为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贱女人跟他翻脸吗?必定不可能!
于是他整理了一下心情,恭恭敬敬的朝着九阙行礼。
“殿下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