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可以登基吗? 第144节

  “赵大人怎能这般无礼?”

  “啊?微臣……”

  “啪!”

  赵大人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只是下一刻不知怎的脚下一滑,狠狠地栽倒在地,鼻子顿时磕出血来,惨叫连连。

  九阙吓了一跳,随即在众人的注视下面带悲愤的弯下腰扶人。

  “赵大人,你快起来吧,本王会考虑你刚才所说。这么多人看着,你这样不太好吧?”

  “我不是,没有,我没……”

  “好!本王承诺绝不会娶你家秀才儿子还不行吗?本王根本就不认识他!反正怎么说都是你有理!”

  说什么?!到底说了什么?!

  众人简直好奇死了!快些大声说出来不成吗?!

第423章 不识好人心

  如果不是还得顾及着点儿颜面,只怕大殿之上的臣子们都要将耳朵贴到宸亲王嘴上听她说了些什么,有什么事儿是不能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的?大家同朝为官这么多年,难道会将彼此的秘密说出去吗?也太不把同僚情当一回事儿了!

  尤其是赵大人,他们虽然之前对赵大人家的儿子不太了解,但今天闹这一遭也知道,只怕赵大人的儿子品貌上有瑕疵,啧啧,这还没成亲之前就有通房,还把通房打的半死不活,禁止人家告官的人能是什么好儿郎?就这还想说给宸亲王呢,真是不知所谓,而且这会儿瞧这架势竟然还在言语威胁,虽然他们不知真假,但赵大人所作所为实在太过猖狂。

  陛下才刚刚离场,赵大人是不是太过心急了?而且这位亲王殿下可不是一般柔弱女子,人家可是力能扛鼎的大将军!果然,也不知赵大人急切的说了些什么,还试图上前几步,那距离实在是有些太近,宸亲王一时慌乱,伸手推了对方一把。谁知道赵大人看起来结结实实人高马大的,没想到竟这么虚,一下就被推出去老远,重重的摔在地上。本来鼻子就被摔破,这会儿众人听见一声闷闷的响声,也不知是哪里断了,反正赵大人一手捂住臀部,姿势十分不雅,但也不敢满地打滚,就怕碰到伤处,哀嚎声从嘴中不断发出。

  他落地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等待在旁边的淳于霜的衣角。淳于霜惊叫一声,连忙扯开自己的衣服,嘴中连连抱怨。

  “赵大人,您能不能注意着点儿?瞧瞧您身上的血,都弄到本官官服上了!若是殿前失仪被礼仪官记上一笔,您能赔我吗?也不是本官多嘴,赵大人,你这身子骨实在是有点儿虚呀。您可得保重自身,我刚才看到大理寺少卿急匆匆的赶回,想必是收集证据去了。令郎未满二十,还未踏入官途,想来正是需要父亲扶持的时候,若是您在此处倒下,将来谁还能帮他一把?”

  这话也不知是在安慰还是在讽刺,反正赵大人痛的这会儿连话都说不出来,脸色惨白,依旧伸出一只手对着淳于霜指指点点。

  淳于霜顿时掩面叹息,痛心疾首。

  “赵大人,没想到本官一片好心竟被你误解,如今还对本官指指点点,难道本官方才说错了吗?算了。不识好人心的人,就算说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本官言尽于此,赵大人自便吧。”

  说着,淳于霜甩了甩袖子,转身大步离开,只是走的时候也不知是不是不小心,重重的踩了一把赵大人放在地上的手指,对方本就已经痛的说不出话来,此刻更是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音。只是鬓角的头发已经被冷汗浸湿了,这会儿湿哒哒的粘在脸上。

  旁边围观的众人哪儿还能不知道淳于大人这是跟赵大人过不去呢?这会儿纷纷看远处的看远处,低头的低头,说话的说话,就是不肯跟淳于大人与赵大人对上眼神。他们只是来看热闹的,不必掺和进两方之间的争斗,更何况,谁不知道淳于大人与亲王殿下关系匪浅?

  赵大人也真是够倒霉的。不过亲王殿下也不赖,有仇当场就报了,从来不往后拖。

  只不过亲王大人这般理直气壮的于大殿之上对臣子动手,也不知陛下听说之后会不会生气。已经有猥琐小人小跑车回去写奏折了。

  淳于霜本来跟着大队伍要出宫,只是走到一半儿就有小太监一溜小跑的过来请她去秋梧宫,说是亲王殿下有请。

  旁边的臣子只能用艳羡的目光盯着淳于霜看了看。

  你说说这每天兢兢业业的干活有什么用的?还不如人家交个好友,摇身一变竟成了朝廷新贵,放到以往谁知道淳于霜是谁啊,不过是个刑部的末品小官而已。可事就是这般无常,不过一个小小的女官竟然也能踏入三品大员之列。现在竟然也能和肱骨们共同讨论朝廷大事了,实在是叫人无奈。

  而且亲王殿下是不是有些任人唯亲?难道他们就不努力,不津津业业,不尽忠职守?他们一颗心全向着大景!就差没有把这颗心剖出来给陛下与亲王殿下看看了!

  像这等提拔属下的事儿怎么就不能落到自己头上吗?他们也很希望能和亲王殿下搞好关系呀!是的,如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但凡是跟宸亲王关系不错,并且受到其赏识的臣子一般都能高升。

  究其原因,还是陛下对亲王殿下太过信任。难道真是英雄迟暮?人老了就是心软?

  哎哎哎,这话可不兴说,有心思的臣子彼此对视一眼,酸溜溜的走了,现在说这些酸话做什么?早干嘛去了?淳于霜和亲王殿下可是过命的交情,人家一块儿出生入死,风里来火里去的时候,你又在哪里了?马后炮谁不会放?

  与其在这里说这种酸话,还不如回去扒拉扒拉家中有哪些出色的年轻子弟,务必要那些长相才情一个不缺一个不少的,趁着亲王殿下还没心思择婿好好培养培养,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就能入了亲王殿下的眼呢!

  是的,哪怕九阙已经正大光明的拒绝过,可这些人依旧不肯死心,反正只是做点儿准备,男子嘛,往后拖两年成亲也没什么。可若是真入了亲王殿下的眼,那可就是一个家族飞黄腾达的事儿,值得投资。

  淳于霜到秋梧宫的时候,刚好碰见来送赏赐的九福公公。别的不说,景泰帝对九阙这个女儿那可真是视若珍宝,有求必应。九阙是个不愿为自己表功的,但景泰帝可不是那种只让人干活不给人赏赐的土地主。他奖赏给的足足的。淳于霜每回来九阙的宫殿都能遇上搬运赏赐的队伍。

  见到九福公公,淳于霜连忙行礼。

  “九福公公。”

  “淳于大人安好。”

  九福公公将陛下催着送来的奖赏放好,单子也给了殿下身边的大宫女,那叫一个笑容满面,每个褶子里都充斥着慈祥的笑意。

第424章 水泥

  “殿下,东西已经送到,老奴这就告辞了。”

  “公公不如在此处歇歇吧?外边儿刮着风,冷的很。”

  “哎呦喂,小殿下,老奴还得赶紧回去跟陛下禀告呢。陛下得了那株珊瑚树,见其色泽如红玉,喜爱的不行,连忙就催着老奴将珊瑚给殿下送来了。见殿下喜欢,老奴得赶紧回去跟陛下仔细说,说好能得了陛下的赏。”

  “既如此,寒风凛冽,公公定要小心。安然安阳,你们去送送公公。”

  “那老奴就告退了。”

  九福笑眯眯的出去,脚下的行程却是不慢。淳于霜借着掀帘子的缝隙看了一眼,发现对方脚下如风般走远了,不由得赞叹,不愧是曾经跟随陛下在战场上厮杀过的汉子,虽说年纪上来,可这手脚上的功夫依旧不赖。

  这边九阙已经拉着淳于霜去欣赏那株难得的珊瑚。这年代,科技不发达,能下海的法子也少,因此发现这样一株完整且色泽红润的珊瑚实在难得,就连一向见惯了好东西的景泰帝也赞叹不已。

  九阙不过多看了一眼,景泰帝就将此物送了过来。

  淳于霜也跟着欣赏了一回,这东西有半人多高,枝丫丰盈,肆意横生,确实是难得的珍宝。

  欣赏了好一会儿,淳于霜心中的怒火也渐渐消失了。直到此刻,九阙才轻声询问。

  “方才朝堂之上,那些人说的话你完全不必在意。”

  不说还好,一说淳于霜心中那叫一个恼火。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好友感到委屈。

  “明明你做了这么多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打败草原,俘虏王室这样的千古功绩他们都可以视若不见。转而去关注是否成亲这样的小事,我怎能不生气?他们就是故意这么说的。”

  “你既然都知道,还生气做什么?”

  见对方气的面色发红,九阙给她倒了一杯茶,让她冷静下来。对这样的事情其实九阙早就已经习惯了,毕竟如今她文治武功都不缺,那些个想贬低她的臣子除了从她不曾成亲这件事儿上下手之外,又能做得了什么?

  “你也不必生气,这样的事只是一个开头,想必将来他们还会说无数次,难道未来要因为这生气无数次吗?不过都是些小道而已。若是你生气了,不就趁了他们的意?他们可就想看我们失态,到时候安上一个女子就是容易生气不识大体的名头,哪怕都知道是假的,可说的次数多了,总会有人当真,到时候又是生不完的气。”

  淳于霜这会儿其实已经冷静下来,还有点不好意思。她本来是想安慰九阙来着,没想到却被对方安慰了。

  这么多年,她早就该习惯了。

  见她冷静下来,九阙这才将计划书拿出来。

  “你来看看书院拿出来的计划书,我看很有可行性。发展民生,打通商道这些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打通全国各地的官道。”

  听到这个,淳于霜若有所思。

  之前跟着九阙走南闯北的时候她也走了一路官道,那颠得叫一个厉害。好多地方的官道都是沿用前朝的,这么多年,经久失修,坑坑洼洼的,他们那时候带了那么多人手过的时候还觉得吃力,只怕平常时候普通百姓根本不会费那个力气去走。这一来二去的,官道不就没用了?

  只是,若想修官道,势必要征收徭役。自古以来,但凡是征收徭役就没有不流血牺牲的,因此百姓们恐徭役如虎。九阙如今正是风头正盛之际,若是征收徭役,只怕原本积累的好名声要受累了。

  “还未化冻,征收徭役是不是太早了点?”

  “因此这只是计划。不过此次征收徭役我想变一种方法。以往征收徭役都是让百姓们自付路费,自行解决吃穿住行,而且监工苛责,工具落伍,在短时间内要完成一项工程本就有危险,再加上百姓们心中有怨,自然免不了要出事。我想,以工代赈如何?”

  “以工代赈?”

  这倒是个新名词,淳于霜咀嚼了会儿,还是忍不住询问。

  “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百姓们干活,我给他们工钱,每天三顿饭,至少有一顿带荤腥,管饱……你说,百姓们愿意干吗?”

  淳于霜听了一耳朵,目瞪口呆。

  末了,踩在九阙担忧的目光下叹了口气。

  “你这条件别说平头百姓了,就是普通小富之家都想去。不就是干点活,既能吃饱,又有工钱。这天底下多的是有一身力气愿意干活却找不到活计的人。只怕这次徭役,他们争着抢着要去!”

  “真的假的?”

  九阙不是很确定。毕竟她自己虽然力气大,之前也跟着百姓们干过活,但是干活是真累啊。别的不说,就单一的干某种体力活,长时间下来,都会觉得无趣。

  百姓们真的愿意吗?

  朝颜书院的人确实也这么说,不过得到淳于霜的支持,九阙更放心了。

  既然如此,就把这件事告诉父皇,请他下旨,在春耕之后,就开始修建全国各地的官道。朝颜书院的学生们已经研究出符合大景国情的水泥,别的不说,只要产量能跟上,全国上下的水泥路都能成功铺上!

  只是在此之前,还是得让百官们看看水泥的可用性。别的不说,不仅修路可以用,边关城墙的外墙也可以用上水泥,一夜之间就能干燥使用,岂不是不必担心外敌入侵?虽说最大的敌人草原已经完蛋,但谁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卷土重来还有其他的小国,别看现在和大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凡大景露出颓势,势必翻脸不认人。

  国与国之间的相处,永远都是实力为上!

  九阙心中已经盘算着请景泰帝把哪块地分拨给自己,铺上水泥让百官们看看效果了。

  这时候,淳于霜想起一件事。

  “殿下,谢明尘好像跟谢家彻底闹掰了。”

  “嗯?怎么说?谢家对谢明尘应该有所指望吧?前段时间不是还大肆摆宴,庆祝谢明尘归家?”

  “好像就是那宴会上出了事儿,闹得很难看,谢明尘脸上还受了伤……”

第425章 家务事

  “怎么回事?谢明尘一向与世无争的性子,谢家做了什么?”

  “不知道,谢家人的嘴严的很。谢明尘也不是多话的性子,还是我昨天去他家做客才发现的。脸上好大一个巴掌印,也不知打他的人究竟用了多大力气,都肿了。”

  说起这个,淳于霜也觉得无奈。如果不是她无意间发现,也不知道谢明尘准备瞒多长时间。

  他们这几个人并肩作战了这么长时间,就算不是亲人也胜似亲人。可遇到这等大事儿,谢明尘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向他们求助,而是自己躲在宅子里默默疗伤,只怕等他们日后见到也只会是一个完好无损的谢明尘。

  唉,谢明尘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太寡淡了些。说是与世无争也好,淡泊名利也行,总之就是对自己对他人都不是很上心。难道学医的人都是这样,但是她见太医院有些太医反倒十分中心于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啊。

  九阙听到这里也忍不住皱眉,谢明尘也是她的朋友,怎么朋友有事儿也不跟大家说,若是当真出了问题,谁还会不帮他不成?

  “要不我们去看看他吧?想来谢明尘这样的人也不会主动跟咱们说为什么会受伤。”

  两人一拍即合,迅速换了衣裳,出了宫来到谢明尘府上。走到这条街的街口时,九阙看见一辆朴实无华的青布马车,车辕上坐着一个带着帷帽的马夫,看见有人来,连忙垂下了脑袋。九阙也没放在心上,径直来到了谢明尘家里。

  看守大门的是个瘸腿老伯,估计耳朵还有点儿聋。淳于霜喊了好几声才听到,着急忙慌的过来开门。

  当看见即便换了普通衣裳,衣料也依旧名贵不已的九阙时,这位老伯忍不住露出惊恐的表情。他认识这位,这位不正是宸亲王殿下吗?他竟然怠慢了亲王殿下……

  只是还不等他求饶,九阙和淳于霜已经摆摆手,脚下如风的走进院中。

  她们两个以前也经常来谢明尘这里聚会。因此不用人带路就能找到谢明尘的居所。以往谢明尘家中只有他一个主子,服侍的人也是小猫三两只,因此宅子显得颇为冷清。可这次不同了,二人还没到谢明尘往常待惯的起居室,就听到里面爆发出的吵闹声,两人对视一眼,再想想方才那位看门老伯异于平常的紧张之意,顿时明了。这是有人来找谢明尘的麻烦了,而且能让看门的老伯不敢吭声之人,想来除去谢明尘的家人之外,没有旁人了。

  一个是朝廷的亲王,一个是朝廷大员,二人在外头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英雄人物,此刻却心有灵犀的同时放慢脚步,蹑手蹑脚的来到起居室的窗户下,听墙角。

  好在这扇窗户开着,里面的声音得以毫无阻碍的传出来。

  “……你以为你还是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不管你承不承认,你都姓谢!从生到死你都是谢家人,身为谢家子就要为谢家做贡献!我们谢家上下谁不是如此?!你自小就性子倔,冷心冷情,不知体恤感恩父母。之前将你放出去,不过是看在你年岁尚小的份上,可如今你都二十了!你看看五家七姓里,有谁家的儿郎像你这般,年近二十连个未婚妻都没有?!我像你这么大时,你大哥二姐都出生了!”

  这是一个压抑的中年男人声音,听着语气似乎是谢明尘的长辈,要不就是谢明尘的亲爹。

  偷听墙角的二人彼此对视一眼,觉得有些棘手,按理来说这也是人家的家务事,若是他们若是贸然插手,是不是不太好?不过像谢明尘这样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的人,在如此能言会道的长辈面前,只怕只有吃亏的份儿。不过让两人没想到的是,谢明尘一改往日沉默寡言,惜字如金的模样,反唇相讥,而且有理有据,字字珠玑!

  “我自然比不上父亲。父亲当年像我这么大时,确实已经生出了大哥二姐。可我只有一个爹,却有五个娘。哦不,准确来说,一个大娘,四个小娘。父亲可以一日之内做两回新郎官,我却没有这个本事,也做不到。父亲只当没我这个儿子吧。”

  “啪!”

  “放肆!”

  这是动手了?九阙心里一紧,屋内传来一阵死一样的寂静,紧接着响起一个略显年轻的男音。

  “三弟,话不能这么说。男子三妻四妾本是寻常。父亲可是崔氏家主,肩负着为家族开枝散叶的任务。再者说,难道几位小娘对三弟不好吗?我崔家向来妻妾和睦,子女之间也从未有过倾轧。别人不说,就说我。三弟,难道大哥对你不好吗?”

首节 上一节 144/1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