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阁老的境遇有些不太好了。”
谢观低着头说道:“这些,都可以说是下官的过错,要不然,下官去找陈焕,让他向陛下请罪,撤回状告陈清的奏书,让陈清复职…”
杨相公冷着脸:“今日是大朝,五品以上的京官都在场,当着那么多官员,当着陛下,你想让陈焕出尔反尔?”
“真要是如此,且不说陈焕算不算欺君。”
杨相公眯了眯眼睛:“恐怕,老夫的处境就要更加糟糕了罢?”
谢相公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低头道:“阁老说的是,下官…下官想岔了。”
杨相公直勾勾的看着眼前这个毕恭毕敬的下属,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叹了口气:“真不愧是状元之才。”
“季恒你啊。”
说到这里,杨相公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谢相公一脸严肃,低头道:“下官知道,这事阁老一定会多想,要是阁老信不过下官,下官这就上书辞官告老!”
“你五十多岁,告什么老?”
杨相公眯了眯眼睛,低头看着自己的桌案,开口说道:“老夫想要自己安静安静,谢相且去罢。”
谢相公深深低头:“下官告退。”
等他离开之后,杨相公站了起来,背着手在自己的书房里走动了一圈,然后喃喃低语:“一个陈清,惹出了好大波澜。”
“争罢,争罢,争到最后,不定是你谢季恒得好处。”
说到这里,杨相公回到了自己桌案前,沉默了许久之后,站了起来,背着手离开了内阁。
内阁几个阁臣,跟在他身后,都追问:“阁老哪里去?”
杨相公头也不回,背着手朝外走去。
“老夫病了。”
“告病。”
………………
皇宫,御花园。
皇帝陛下背着手走在前头,姜世子跟在他身后,兄弟俩后面,跟着的是镇抚司的镇抚使唐璨,以及千户言扈。
皇帝陛下与姜世子说了会话,然后扭头看了一眼言扈,淡淡的问道:“陈清这几日,都没有去镇抚司?”
“是,陈清告病了,臣好几天没见着他了。”
皇帝先是点头,然后开口说道:“这事,你怎么看?”
言扈微微低头道:“陛下,陈清办事相当得力,尤其是教匪案,是他从头到尾经手的,臣以为,所谓不孝,应该再详细查一查。”
“那你就派人去湖州查一查罢。”
“陈清那个百户所,先让言琮做试百户暂时领着。”
皇帝淡淡的说道:“教匪案事关京畿安危,相当要紧,既然是陈清从头到尾经手的,就让陈清给言琮做个顾问。”
“有什么事,让言琮多去问问他。”
言扈心领神会,深深低头。
“臣遵命。”
第149章 白身话事
皇帝说的话已经算不上隐晦,言扈自然是能听得懂的。
意思是,陈清虽然没了职位,但是以前干什么,以后还是干什么,只是不用去镇抚司上班了而已。
不过,这事对于言扈父子来说,也不是坏事,因为言琮成功往上抬了一级,从总旗升为了试百户。
后面,即便陈清回到镇抚司,言琮这个试百户的新职位,却应该是不会再拿掉了。
安排好了镇抚司的事情之后,皇帝看着镇抚司的唐璨和言扈离开,然后回头看向姜禇,笑着说道:“这一回你干的不赖。”
“陈清也做的很好。”
皇帝笑呵呵的说道:“这一回之后,往后朕便容易多了。”
这一次之后,文官集团终于不再是铁板一块,哪怕杨元甫不下野,皇帝也可以顺手推进镇抚司的京查。
然后,就可以在一些要紧的位置上,安排上自己的人手了。
紧接着,皇帝就有足够的底气在保证朝局稳定的同时,随意替换掉内阁,进而真正掌握绝对权力。
小胖子开口道:“皇兄圣明,那些大臣们,不会是皇兄的对手。”
皇帝瞥了他一眼,开口说道:“你太小看他们了,不是机缘巧合…”
皇帝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摇了摇头,抬头望向半天空。
他很小的时候就坐上了帝位,以至于继位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朝廷里都是文官做主。
文官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都紧紧团结在杨元甫这些文官领袖身边。
的确是有铁板一块的味道了。
皇帝未必斗得过这些文官集团,即便斗得过,估计也是漫长的拉锯战,要十几二十年,才能彻底分得出胜负。
而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显然没有耐心等这么长时间,作为年轻皇帝,他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二十万亩田。”
皇帝背着手,看向天空,缓缓说道:“天底下,岂止一个杨元甫?”
“最近这二十年,田税一年少过一年了。”
士族地主,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这些社会资源,不仅仅是土地资源,还有教育资源。
他们一个家族,往往会有数个进士,许多个举人,占据大量土地的情况下,还有大量的免税额度。
吞并土地,再加上诡寄之类的法子,以至于朝廷的税收,一年不如一年。
皇帝扭头看着姜禇,继续说道:“这几年,民间白莲教泛滥,北边的安达部连年进犯,东南的水匪倭寇,近年来也是愈发猖獗,朝廷吏治,更是到了不得不整治的地步了。”
“朕要做的事情太多。”
皇帝背着手说道:“没有那么多时间,跟他们这样耗下去。”
皇帝年轻,所以急着要做事情,而做事情的第一步,就是先要掌握足够大的权柄,至少是要掌握这个国家,这个朝廷前进的方向。
“这些事情,单单朕一个人是做不来的。”
皇帝看着姜禇,语重心长的说道:“这京城里,姜家人太少,所以朕才调你进京来任事。”
哪怕是皇帝,也不是为所欲为,做事情要是太激进,得罪了太多人,皇帝也岌岌可危。
先皇帝壮年驾崩,就透着蹊跷。
小胖子姜禇听到这里,忍不住后背发凉,他苦笑道:“皇兄,臣弟也没有这么大的能耐。”
天子瞥了他一眼,笑着说道:“所以让你多锻炼锻炼,你这几年历练出来了,往后就能替朕,替朝廷,办很多事情了。”
姜禇心中思绪飞转。
此时此刻,他想到了陈清曾经与他说过的话。
陈清说过,皇帝要动宗室不得当差的祖制,将来说不定就会改世袭罔替的祖制。
现在看来,自己这个年轻的堂兄,的确是野心勃勃,想要办很多很多事情,那么对宗室制度下手,是不是他的目标之一?
难说得很。
皇帝看了自己这个堂弟一眼,想了想,继续说道:“你带到京城里的陈清,是个人才。”
皇帝陛下摸了摸下颌的胡须,开口说道:“后面,如果朕让你执掌仪鸾司,你挂名他做事,正合适不过。”
小胖子闻言,苦着个脸:“皇兄,臣弟还是要回汴州的…”
天子笑着说道:“皇叔还龙精虎猛,你回去做什么?”
姜世子愁眉苦脸:“臣弟还没有成婚呢…”
“朕给你安排。”
皇帝淡淡的说道:“不会耽搁了你的婚事。”
“敬太妃年纪也大了。”
天子拍了拍小胖子的肩膀,笑着说道:“你在京城,也能多探望探望她老人家,尽一尽孝心。”
姜世子闻言,默默叹了口气,开口说道:“臣弟明白了。”
说着,他看了一眼皇帝,开口说道:“只是这一次风波,陈清如何才能复职?”
“这个你不用操心。”
皇帝笑着说道:“安静的看着就是,如今这形势,远比朕先前想的要精彩多了。”
………………
又过去一天时间。
杨相公上书,向皇帝陛下称病,回到了家里。
整个内阁以及朝廷,都是暗流汹涌。
而就在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的时候,身为当事人之一的陈清,却难得的得了些悠闲,他赋闲在家,抽出时间把两期的射雕以及西厢记,都给补了出来。
因为有了时间,陈清也能好好的陪一陪顾小姐,毕竟在镇抚司上班的时候,一天到晚,实在是没有多少时间。
这天下午,陈清正在院子里,翻看一本闲书的时候,小月一路小跑过来,对陈清开口说道:“公子,小言大人又来了,说是找你有事。”
说着,小月有些疑惑:“公子不是不在镇抚司当差了吗?”
陈清瞥了她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不在镇抚司了,又不是不认识小言了,人家来找我有什么稀奇?”
说到这里,陈清站了起来,开口笑道:“我去迎他。”
陈大公子一路来到了门口迎接,见到言琮,二人相互见礼之后,言琮这才开口道:“子正兄怎么还到门口来了?”
陈清拉着他的衣袖,开口笑道:“我如今是平头百姓了,见小言大人,当然要出来迎一迎。”
言琮脸色一黑,绷着脸说道:“子正兄这么说,就是在打兄弟的脸了。”
二人一前一后,又回到了后院坐下,等小月给端来茶水之后,言琮才低声说道:“子正兄,我爹说了,你还是咱们这个百户所的百户,往后一应事宜,我让人给子正兄你送来,还交给你处理。”
陈清摆了摆手,淡淡的说道:“我既然不在镇抚司了,这些事就不该我来处理,言兄弟你看着办就行了。”
言琮皱了皱眉头,但也没有过多坚持,而是话锋一转,开口说道:“刚才到子正兄家门口的时候,见到了不少陌生面孔,应该是昨天才多出来的,估计有不少人,都在子正兄家附近盯着。”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好像,还看到了令弟,还有陈家的那位李夫人。”
先前陈清在镇抚司的时候,让言琮帮着他,探听过陈焕一家进京之后的住处,是言琮亲自去的,因此他认得陈清的弟弟,以及李夫人。
陈清想了想,开口笑道:“他们母子,估计是听说我被罢了官,想要在这附近转转,看看能不能说我几句风凉话。”
“这样的人,不必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