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这些故事在米脂县内迅速传播开来,当地百姓每日读着《大同报》,听着说书先生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些悲惨故事,每个人都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甚至常有听客惊讶地说道:“这柱子就住在我家附近啊。”
四周的茶客马上驻足倾听。
那茶客叹息道:“柱子家惨呀,死的只剩下一个瞎眼的老娘日日哀嚎、”
而后那个茶客详细的诉说了柱子的故事。
柱子本是个靠打短工为生的老实人,仅仅因为没有按时交纳野狼帮的保护费,便被恶徒们打断了腿。家中本就贫寒,又没钱医治,最终柱子只能在病痛中含恨离世。
柱子的父亲想要去县衙告状,为儿子讨个公道,却也被野狼帮暗中害死。可怜最后,只留下一个哭瞎了眼的老母亲,孤苦伶仃,无人照料。
“害人家破人亡,这野狼帮真不是人。”
这些故事的真实性愈发令人深信不疑,百姓们心中的怒火也被彻底点燃,如熊熊燃烧的烈焰,愈烧愈旺。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受害者跑到大同报社,求李文兵他们主持公道,米脂县已经太久没有出现一个能为百姓主持公道的地方了。
如今,大同报社的出现,恰似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米脂百姓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为他们发声、倾诉冤屈的渠道。
从最初百姓们还需李文兵他们四处寻找黑材料,到如今,米脂百姓主动找上门来,向《大同报》伸冤诉苦。
一时间大同报社挤满了人,有是来求帮助的,还有更多的本来是想看热闹的。
但听着这一个个凄惨的故事,也不禁红眼,为这一个受害者悲惨的遭遇感到同情和对野狼帮的仇恨,大同报社成为了一个大型的诉说仇恨的现场了。
王二在听了许多个悲惨的故事后,怒气直接冲破他的理智,他拿着铁棍高喊道:“在这里哭有什么用!带着家伙去找野狼帮报仇。”
陕北从来不缺血性的汉子,最开始他们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但此时他们只有对这些帮派分子的仇恨啊,王二登高一呼,正好合乎了他们的心意。
“大家同去,今日野狼帮残害这些乡亲,谁知道他日他们会不会残害我等。”
在王二的带领下,人群开始涌向野狼帮的驻地。
沿途的百姓看到眼前这一幕感到好奇,但当知道是要去教训野狼帮之后,也说:“同去。”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他们一个人自然不敢对付人多势众的野狼帮,但如果是一大群人,他们就有维护正义之心。
就这样消息传的越来越广,沿途也有越来越多米脂的百姓加入到人群的队伍当中,从最开始的几百人到上千人,两千人,乃至于半个县城的人都汇聚起来了。
蒋乡泉看到越来越躁动的米脂百姓担忧道:“文兵兄,该如何是好,现在街坊们都怒火攻心,这只怕会引起动乱啊!”
李文兵笑道:“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米脂太需要一场这样的正义之举来洗涤黑暗。”
“让那些士绅大族看看百姓的力量,让他们知道百姓不是那样软弱可欺,只有他们有了顾虑,后面先生减租,减息的事情才好办。”
野狼帮驻地。
此时野狼帮所有的帮众都处于惶恐不安的境地当中。大同报在这几日,大规模,高频次的报道他们野狼帮做的恶事。
这要是放在以前,这些帮众必定会昂首挺胸,他们只有越残暴,才能越是震慑住米脂的百姓,让他们乖乖的交上保护费。
但现在他们出门就会被人指指点点,丢石头,打黑棍,弄得他们都不敢出去了。
更加重要的是他们的老对头万马堂被官府剿灭,帮主也被判秋后问斩。
这是让野狼帮上下都胆战心惊,他们做的恶事并不比万马堂的少,一样也是得罪了大同社,万马堂的下场会不会也降临在他们身上?
为了活命许多帮众干脆就逃走了。
而贺人杰此时也在收拾银票,他知道野狼帮要树倒猢狲散,再不逃,只怕艾勇的下场就是他的下场了。
贺人杰边收拾细软,想到自己辛苦打拼十几年的基业,就这样毁了。他恶狠狠道:“大同社,李文兵,徐晨你们等着,也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你们的。”
“帮主,大事不妙了,我们被人包围了。”师爷惶恐的场景。
贺人杰一惊道:“是大同社的人打上来了?”
师爷道:“没错,大同社的王二带着上千人打过来了。”
贺人杰当即跑向门。
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他逃出了米脂县就有机会翻盘。
“帮主,等等某。”
“且开!”贺人杰一把丢开了师爷,现在逃命,哪有功夫带着你这个累赘。
而此时王二已经带着人打穿了野狼帮的前厅,每个野狼帮的帮众都最起码遭受了10个人的围殴,平日凶狠的他们根本不敢还手,只能抱头蹲下。
王二冲到后院大喊道:“贺人杰在什么地方?”
“贺人杰往后门逃走了。”师爷当即出卖贺人杰。
王二当即带人冲过去,而这个时候大壮带着人堵在了后门,把贺人杰抓住。
而后众人把贺人杰抓到前院,绑在一个柱子上,只见几百人都用仇恨愤怒的目光盯着他。
贺人杰吓得胆战心道:“俺这里有几百两银子,各位兄弟拿去,放过俺吧。”
王二冷笑道:“谁要你的脏钱?”
“各位乡亲,大家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俺要报仇!”
一个中年汉子走出来,用仇恨的目光看着贺仁杰道:“俺起早贪黑的卖点炊饼,赚的钱一半被这狗东西抢了,还经常到俺的摊位上白吃白拿。”
汉子接过王二手中的铁棍,恶狠狠的打在贺人杰背上。
“啊!!”
“让你要收俺的保护费。”
“啊!”
“让你们白吃俺的炊饼。”
“啊”
“让你带人欺负俺,不给人一条活路。”
“俺也要报仇!”另一个人接过了铁棍,把怒火全部发泄在贺人杰身上,很快就打的他皮开肉绽,吐血不止,整个人更是奄奄一息了。
贺人杰如此悲惨的模样,不但没有引起人同情,反而开始担心还没轮到自己报仇,他就被打死了,于是一个个涌上前去要亲手报仇。
所有人都有仇报仇,有怨报怨,那些恶行累累的野狼帮帮众被百姓直接用铁棍打成肉泥,那些罪行稍轻的,也是被打的断手断脚。
在米脂县横行了十几年的野狼帮就此烟消云散。
第54章 ,重民社
野狼帮驻地对面,有一茶楼。
刘南卿等一众米脂本土读书人,此刻正聚于茶楼二层,皆望着那曾横行一时的野狼帮,在一群百姓的冲击之下,逐渐走向覆灭。
高登神色间带着一丝紧张,又添三分惶恐,喃喃道:“未曾想百姓一旦失控,竟会如此残暴。”
旋即,他满脸怒容,愤然道:“这大同社实在是太无法无天!他们这般行径,简直就是在引火自焚!”
在米脂县,大同社欲对付野狼帮,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是以,刘楠卿等人这几日便一直守在这茶楼之中,只为瞧瞧大同社究竟会用何种手段来对付野狼帮。
他们之中,多数人原本猜测,大同社应会如对付万马堂那般,将野狼帮的罪恶行径公之于众,借助官府之力主持正义。然而,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料到,大同社竟煽动起数千百姓,对野狼帮发起围攻。
望着野狼帮驻地周围密密麻麻的百姓,众人心中皆涌起一股莫名的惶恐。他们暗自思忖,若是大同社用这般法子对付他们,以自家那寥寥几个家丁,又如何能抵挡得住这数千愤怒百姓的冲击?
与此同时,他们内心深处那模糊的统治阶级意识,也让他们明白,大同社此举无疑是在破坏规矩。他们尚可接受大同社联合官府对付野狼帮,亦能接受打井队凭借武力击败野狼帮,可唯独无法容忍大同社鼓动百姓做出这般举动。
贺函一脸满不在乎的模样,轻笑道:“这不过是南方人的做法罢了。那徐晨本就是江南人士,他们也就只能煽动这些无知百姓去对付帮派。我等皆是诗书传家,在这地方上威望颇高,无需为此忧心。”
刘南卿却情绪激动,大声说道:“原来这便是南方社党的手段!先散布舆论,再鼓动百姓,最后率领百姓出击。想当年,那些阉党便是被南方人用这般法子击退的。我等真是犹如坐井观天,见识短浅呐!”
眼前这一幕,让刘南卿不禁联想到万历皇帝在位之时,南方势力击退阉党的那段往事。他认定,徐晨必定出身于大家族,甚至当年那场抗矿税的行动,十有八九也有徐晨家族参与其中。不然,他又怎能如此轻易地组织起数千百姓?
徐晨建立的大同社,如今已然成为整个米脂士林的核心所在。若不是他以劳动之事筛除了大半的读书人,只怕此刻米脂的读书人,大多都要成为大同社的成员了。刘楠卿自然不愿见到徐晨这个外乡人成为米脂士林的代表人物,故而,他心中也萌生出建立社党的念头。
高登、贺函等人,与刘楠卿想法一致。是以,这几日他们便时常聚在一处,打算效仿徐晨,也建立一个社党。这几日,他们一直在思索社党的名字,可这第一步,便让他们犯了难。原本,他们大可以像东林党那般,以地域为名。然而,徐晨弄出个大同社,这一下子就把取名字的难度提升了一个档次。
人家大同社秉持的理念是为天下大同,可若是他们弄个什么米脂社、延安府社,甚至是陕西社,听起来档次就比大同社低了一等,这是刘楠卿等人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的。
可他们的社党名字尚未想好,却没料到大同社又弄出了《大同报》,而且一出手便将米脂的两大帮派连根拔起。直至此时,他们方才惊觉,自己以往竟是如此孤陋寡闻。原来,结社之后还有诸多门道,这些可都是他们从前想都未曾想过的事情。
贺函微微点头,说道:“仅是建立社党,恐怕还远远不够。还需制作一份报纸,作为我等的喉舌。如此,方能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进而影响地方事务,甚至对朝堂产生影响。”
言罢,他望向楼下涌动的人群,微微一笑道:“不得不说,大同社倒是教了我们不少东西。”
刘南卿凝视着楼下庆祝的人群,若有所思道:“眼前这番景象,倒是让某想出了我等成立党社的名字。就叫重民社吧!
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等结社,便是要为百姓做主,呼吁朝廷轻徭薄赋,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劝天子亲君子,远小人,如此方能天下大治。”
高登和贺函等人听闻,纷纷点头称是。
“虽说这名字浅显易懂,但倒也与我等理念相符。”
有了徐晨的例子在前,刘楠卿等人依样画葫芦,搭建一个会社倒也不算难事。
而后,高登、贺函等人朝着刘楠卿躬身行礼,说道:“我等愿尊景明兄为会首。”
其余众人亦纷纷行礼,齐声道:“见过会首。”
刘楠卿赶忙伸手扶起高登等人,笑着说道:“好!今日,便是我重民社成立之日!”
翌日清晨,米脂县衙内。
一夜没睡的齐绍光正烦躁地在县衙大厅来回踱步。四周的衙役们,皆小心翼翼地缩在角落,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被县尊大人瞧见。
这几日,《大同报》一直在连篇累牍地报道野狼帮的恶行,齐绍光自然也有所耳闻。
然而此次,他却并未派遣捕快去抓捕那贺人杰。这倒并非是他忌惮贺家的势力,实则是他对《大同报》利用他的这种做法深感反感。
《大同报》每报道一个帮派的恶行,他便要派人去抓捕,如此一来,他这个县令岂不是成了大同社的打手?
况且,米脂的百姓放着县衙的大门不进,却都跑到大同报社去伸冤,这简直就是在打他这个县尊的脸面。
他不禁暗自思忖,究竟是自己这个县尊平日里不作为,还是百姓们认为他与帮会同流合污?
再者,《大同报》如此行事,到底是何居心?
要知道,唯有朝廷才有资格接受百姓的诉状,难道《大同报》的人还想取而代之,坐他这个县令的位置不成?《大同报》这般越俎代庖的行为,着实让齐绍光心中极为不满。
《大同报》的种种行径,甚至让齐绍光对原本颇为看好的李文兵,也生出了不满之意。
是以,对于《大同报》的报道,他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第55章 ,包税
齐绍光万万没有想到,大同社竟如此大胆,竟敢煽动数千百姓去围攻野狼帮。
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刻,顿时吓得冷汗直冒。
要知道,被煽动起来的百姓犹如狂躁之徒,毫无理智,谁能预料他们下一步是会围攻县衙,还是会在整个县城引发骚乱?
他当即便下令,将城中所有捕快召集至县衙之中,而后紧闭县衙大门,让所有捕快皆全副武装,严阵以待,以防不测,只盼莫要生出暴乱之事。
掀起舆论,煽动百姓,围攻敌人。齐绍光忽然发现,这不就是东林党在江南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