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者,但元婴期 第112节

  有强大太空舰队给予的底气,人类仍有胜利的信念。

  当然也不全是好消息,在危机纪元99年的时候,三体文明发射的八枚新智子抵达了太阳系,配合地球原有的四颗,总计12颗智子又一次锁死了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

  面壁者罗清尝试展开过对这些智子的追杀,但并没有成功。

  光速机动的微观粒子,实在是太难捕捉了。

  但在危机纪元96年到危机纪元99年这三年封锁失效的空窗期,人类技术大爆炸带来的科学理论突破也足够多了。

  相比于继续突破前沿理论,现在的人类更需要时间去发育,去吃透并应用那些最新突破的科学技术。

  而前沿理论被智子第二次封锁,也是促使丁仪决定再次冬眠的主要原因。

  不算冬眠的那五十年,他也已经七十岁了,尽管罗清延长了他的寿命,但他也够呛能活到160岁去见证三体舰队的探测器和轮胎文明。

  丁仪计划冬眠八十年,在危机纪元200年醒来。

  那样的话,他这把七十岁的老骨头,还有的动。

  正想着,丁仪的电单车已经骑过了茫茫草原,在最后一抹太阳的余晖下,来到了星火城。

  由于星火城嵌套着多层过滤用的肥皂泡,空气质量比乌托邦平原强得多,几乎和地球差不多,丁仪也取下了自己的供氧骑行头盔。

  但还没等到他赶往太空电梯,一行人就踩过柔软草甸,快步朝他走来。

  丁仪认得他们,分别是星火城首席执政官、星火城城官员、星火城殖民地州长。

  ——前者是在太空城出生的无国籍新人类,中间的城官员是中国人,最后殖民地州长是美国人。

  这种三位一体的政治制度在当下的火星基地并不罕见,政治是个麻烦的东西,想要完全磨合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三位星火城的领导身后,还有太空军的军官以及昆仑科技城的领导们。

  “你们……”

  丁仪迟疑。

  这些人是来干什么的?

  “丁老先生。”那城官员走过来同丁仪握了握手,他说:“您是要计划回地球吗?”

  “是,怎么了,我不能回去吗?”丁仪看着这么大的阵仗,忽然生出不妙的感觉。

  “能回去。”城官员苦笑,他指了指身后的执政官和州长说道:“但您如果是想冬眠的话那恐怕不行了,我们还需要您。”

  “还需要我做什么?我都七十岁了,昆仑科技城的科学家那么多?”丁仪指了指自己的满头白发。

  “我来给他说吧。”身后的太空军军官走过来对丁仪简明扼要的解释:

  “丁老先生,我们的太阳系观测系统发现了一块正在往地球飞来的晶体,晶体具有明显的人造物特征,前线的战士们和随舰研究人员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我们已经捕获那块晶体了,现在想让您过去掌掌眼,面壁者在闭关,我们也不想轻易打扰他。”

  “轮胎文明的东西?”

  “不清楚,但我们问过那颗六维智子了,这不是三体文明的东西。”

  “快快快,这不早说,备飞船,快带我去。”丁仪激动起来了,冬眠计划离开抛之脑后了。

第169章 晶体女孩

  木卫三Ⅱ号太空港口。

  ‘无限边疆号’恒星级战舰内部。

  丁仪在这里见到了‘无限边疆号’的第一任舰长,这是因为一位理性冷峻的军人,有着强烈的中国古典军人的特征,正是这位上校所在的‘无限边疆号’,发现并捕获了那块晶体。

  “您是怎么发现它的?这东西又小,又轻,反射率也很低。”丁仪打量着那块几乎完全透明的晶体问。

  这块晶体的体积大约只有三米长,两米宽,形状是不规则的,并不是丁仪想象中的黄金分割比例,它的体积放在茫茫太空上,几乎只是一粒灰尘。

  也就是在灯光下仍可以清晰地看出那个晶体的轮廓,如果是放在漆黑的宇宙里,哪怕人眼贴近估计都看不见它。

  上校说:“丁老,能发现它是个巧事情。”

  按照上校的解释,这块晶体的是从太阳系黄道面直接切入进来的,切入速度大概是十倍第三宇宙速度。在它切入太阳系时,包括林格——斐兹罗望远镜在内的太阳系的预警系统都没有发现它。

  想让太阳系预警系统发现一块几乎全透明的玻璃,确实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未知晶体从太阳系黄道面径直切入,且目的地就是地球。‘无限边疆号’是在例行巡逻时,刚好处于它飞往地球航迹上,由于它质量很轻,又几乎不反射雷达波,因此‘无限边疆号’一开始并未发现它。

  最后能够发现它的主要原因时,是因为‘无限边疆号’在与‘雾角号’恒星级战舰进行交接轮班通讯时,意外发现通讯用的电磁信号频道被‘吞了’。

  无论是‘雾角号’向‘无限边疆号’发送的电磁信号,还是‘无限边疆号’反馈给‘雾角号’的电磁信号,都出现了明显的缺漏。

  经过了一阵的摸索之后,‘无限边疆号’的反射雷达终于捕捉到了一点微弱的反应,利用电磁波被‘吞噬’的特性,上校利用舰载大功率通讯发射器,不断发射强功率电磁波,并很快就锁定了这个透明‘晶体’的位置。

  这块透明晶体,就是导致‘无限边疆号’与‘雾角号’出现通讯盲区的罪魁祸首。

  而这块透明晶体,在即将撞上‘无限边疆号’时,忽然转了一个弯儿,将‘无限边疆号’绕了过去,然后继续若无其事的朝着地球飞去。

  上校在请示了太空军高层之后,立刻让‘无限边疆号’追了上去。

  经过了三个小时的追逐与太空战机的围堵,人类最终通过一艘释放的小型工程飞艇,捕获了它。

  在反复确认这块透明的、质地柔软的、没有任何危险的晶体是安全的之后,无人工程飞艇把它拽回了‘无限边疆号’的内仓中。

  紧接着就是连续数周无果的研究,太空军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于是联系了星火城,找到了丁仪这里。

  希望能够通过丁仪,来破解这块儿透明晶体的秘密。

  “有它的飞行轨迹吗?”丁仪问。

  “有的。”上校让开了地方,在他身后的晶体电子屏上,基于舰载量子计算机的模拟轨迹,呈现在了屏幕之中。

  ——由于量子计算机的突破和数字共和国以及MOSS所体现出的强大算力,太空军战略部认为,仅凭人来操纵恒星级战舰是无法发挥恒星级战舰的全部实力的。

  舰载量子AI进行辅助指挥系统在未来是必须的。

  为了防止重蹈大低谷的意外,这种舰载量子AI辅助指挥系统,在常规情况下对战舰各个系统,没有任何控制权。

  它只负责给舰上的人类指挥官提供战术决策和数据分析。

  当然,为了防止最极端的情况出现,舰载量子AI也可以及时上传MOSS,随后授权进入AI全舰指挥模式。

  有数字共和国的控制,MOSS就是安全的。

  当然,人们并不知道,MOSS变得绝对可控,绝对可信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面壁者的存在。

  在危机纪元118年的木星演习中,罗清在模拟中跳帮作战,‘杀死’了舰上的所有人类舰员,这直接促使全舰进入MOSS托管状态。

  MOSS托管的恒星级战舰战斗力暴增,尤其是在‘人类舰员’全部‘死亡’的情况下,MOSS可以肆无忌惮的玩太空漂移,AI操控的恒星级战舰群,成为了罗清快速落败的次要原因。

  当然,在非极端情况下,舰长是不会轻易授权舰载量子计算机进行MOSS上传的。

  正常状态下的舰载AI也足以过去人类军队体系中“作战参谋”、“情报员”、“通讯员”等各种角色,去替人类指挥官完成一切前置工作。

  在丁仪眼前的电子屏幕就是这样:舰载AI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晶体航迹数据,这块晶体的来源清晰可见:它沿一条陡峭的绝非自然形成的轨道精确地飞向地球。

  如果不是‘无限边疆号’恰巧堵住了它,那么这块晶体的飞行方向应该是一条完美的直线。

  丁仪问:“有没有沿着它来时的方向,进行观测。”

  上校点点头:“早在一开始我们就这么做了,太阳系预警系统和泛太阳系观察系统都对那个方向进行了溯源观察,但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存在。三体舰队并不在这个方向,那个轮胎飞船也没有任何踪迹。”

  由于排险者当初展现的轮胎飞船照片时,轮胎飞船的背景图并没有任何参照物和参照星系,因此人类始终没有找到这个轮胎飞船的位置。

  只知道它正在朝着地球逼近。

  丁仪皱着眉说:“我建议您加大对这个方向的观察力度,我怀疑那个大轮胎飞船很可能就跟在这块晶体的后面。”

  “我会将您的建议提交给上级的。”上校说。

  “相信我。”

  丁仪和上校将注意力重新放在这块晶莹剔透,质地略软的透明晶体上。

  “你们目前为止都对这块晶体做了什么实验?”丁仪问上校。

  上校说:“进行了基础物理检测,它的质量、体积、温度等,以及辐射检测,晶体体积为2.47立方米,质量约1470克,但没有检测到任何辐射,无生物毒性,无附着微生物,光谱检测正常,为常见元素构成,具体分子结构不明。对电磁信号有吸收性。

  目前最大的研究成果是,晶体内部含有明显的光学结构,如多层干涉条纹、纳米级刻痕,这是确定晶体属于人造物而非自然形成的主要论据。

  该晶体对低温有着良好的耐受性、与大气层常见气体分子和水几乎不反应,我们将该晶体的风险等级调整为‘无活性惰性物质’。”

  “还有没有更进一步的研究?”丁仪看着显示屏那一串的检测报告,把注意力放在了晶体内部的光学结构上。

  多层干涉条纹,纳米级刻痕?这岂不是说明晶体内部可以组成一定的光学图案?

  “您是指?”上校不解的问

  “进行高强度测试,尝试用电流激活它,或者利用高能激光照射它,又或者拿锤子敲它。”

  ‘好暴力的老头’有年轻研究员咋舌。

  “这没有。”上校解释道:“上级不允许我们这么做,尤其是在面壁者闭关修炼得不到他授权的情况下,我们担心过度研究会导致它的自毁。”

  “怕个球,如果这真的是未知高级文明的造物,那它的启动方式肯定和能量有关系,以我的名义,准备一下大功率电磁波发射器对它进行电磁波输入,它既然能吸收电磁波,那就肯定会起反应。”

  “除了大功率电磁波发射器,再准备高能激光和高压交流电。如果‘无限边疆号’内仓没有这种设备,那就直接让战舰接入木卫三Ⅱ号太空港口,木卫三基地肯定有。

  “这会不会导致晶体毁坏……”上校附近的那名年轻研究员忍不住了,他小声说。

  “怕什么。”

  丁仪捏了捏这个质地微软的透明晶体,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个地质锤,连一路带它来的随行军官都没有发现丁仪身上还藏着一个这玩意。

  “哎,丁老,您等等。”众军官想要阻拦。

  丁仪不管不顾,牟足了力气,抡锤砸了过去。

  叮!

  晶体内部瞬间湛亮,一个卡通小女孩出现在了晶体之中,她有着长长的蓝色长发和大大的眼睛。

  这个卡通女孩蹲下来抱住了头。

  “不要砸我呀!不要砸我呀!”

  丁仪顺势一锤子抡在放置晶体的实验桌子上。

  “恐吓别人真有意思。”丁仪看着现形的小女孩,微微一笑。

第170章 波江座文明

  众人惊讶的看着那个在晶体中的卡通女孩,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卡通女孩并不是真人,而是一种类似全息投影的存在,只不过是从晶体内部自发点亮的。

  “您怎么知道这一吓唬就能吓唬出来?”那个年轻的研究员不可置信的问丁仪。

  “你们的功劳,检测出了它内部有明确的光学结构,有多层干涉条纹和纳米级刻痕什么的,这种结构,肯定是为了显象的存在,既然可以显像,那就只能寻找开机的办法了。”

  “那也应该是尝试用电流刺激或者光波刺激,您怎么能想着抡着锤子砸?”

  丁仪瞅了一眼这个年轻研究员,得意的倚老卖老:“小娃,我是20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你估计是21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你爷爷的爷爷可能还没有我大,在我小时候,家里的方盒子老电视机也经常不显像,这时候你过去砸两下就好了,电视就好了,懂了吗?”

  “这是什么原理?”年轻的研究员很茫然。

  “电视不听话就揍原理。”丁仪说完,用皱纹挤出了一个和蔼的笑容,他对那个小女孩说道。

  “我不砸你了,你叫什么呀?”

  “不要砸我呀,不要砸我呀!”晶体女孩抱着头蹲在晶体里面惊恐的说着。

首节 上一节 112/1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