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451节

  长孙辅还是那般长袖善舞,这一句话出口,倒也引起其他几家勋贵代表的共鸣。

  李翼圣登基的事情,已成定局。

  老实说,在知道这个事实的时候,多数勋贵其实还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皇帝虽然换了人,但大秦还是大秦。

  只要李翼圣承认太宗皇帝建立的法统,他们就还是与国同休的勋戚贵族,不至于一下被打成白身。

  虽说这样有些对不起小皇帝李敏,但反正是当大秦忠臣,有什么区别呢?

  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因为河东势力强势插入,文臣这方面京师旧人们还能有些优势,但作为李翼圣核心嫡系的军队却难以充足。

  十二太保们大多出身寒微,皆是从行伍中历练、崛起,而后为晋王赏识。

  对于世家子弟,他们都不怎么看得起,且将其一切示好都视为争夺军权的挑衅。

  像陈国公、天水郡王这几家,在得知即将改朝换代之后,都没少去找太保们套近乎。

  好处没捞着,反而颇受折辱。

  相较之下,李存孝这边完全称得上礼贤下士,完全没有因为之前的拒绝而故作姿态。

  各家子弟一入军,黄庭境界的基本都能做个校尉,脏腑境界的也都能当个队正。

  十二家勋贵的子弟,几乎把李存孝麾下一半军队的军官都给分润了。

  其他人觉得这是礼遇,但长孙辅却有些惴惴不安。

  他所认识的李存孝,谋定而后动,并且极有主见,不愿为人摆布,否则也不会在众人留恋京师的时候,自请外放。

  “我等十二家的子弟数量太多,且都是中层军官,难道李存孝不怕下面的人串联起来,白白做了我等的嫁衣?”

  目光悄然移动,却见那紫袍之上的面容依旧和煦淡然,看不出别的东西。

  他们又怎么会知道,李存孝练兵的法子,和当今所有军阀都已经不是一个路子。

  “侯门子弟,无论庶务还是治军,都经受过系统教育,这是一笔宝贵财富。”

  “唯独是有些公子脾气,倒也无妨。”

  “等到了地方,吃了我的龙珠,我有的是法子磨砺你们。”

  嘴角微微翘起,李存孝带这帮人简单看过士兵操阅,又在府中设宴款待一番。

  宾主尽欢,日暮时分方才散去。

  有趣的是,等众人都离开,长孙辅又像是初次来送投名状那样,去而复返。

  李存孝见状不由笑道:

  “长孙兄莫非又要给我送东西?”

  “不完全是”,没了同伴在身边,长孙辅的神态比起白日时更加亲切,姿态也放得更低。

  “侯门子弟,生活优渥,不知民间疾苦。这次侥幸得李兄高抬贵手,他们只怕还要自鸣得意,觉得轻易便可马上取功名。”

  “这等愚顽蠢类,李兄教训起来,千万不要心慈手软。”

  “平时流泪,总好过战时流血,我在这里,代诸家子弟的父母妻儿,谢过李兄了。”

  说罢,弯腰深深一礼,李存孝顿时正色,伸手将其扶起。

  “有长孙兄这句话,我便没什么顾忌。”

  “不敢说保证他们毫发无损,但存孝一定竭尽所能,让他们能活着回家。”

  “这就够了”,长孙辅脸色稍微释然,两人共同入了书房。

  李存孝并未催促,而是等待长孙辅再三审视左右,确认无人之后,后者才掏出一把玉石打磨的小刀子。

  随后,袒露上身,将刀子浅浅刺入胸口,一抹一挑。

  伴随着长孙辅扭曲的神情和痛苦的喘息,一张完整的人皮就那么从他的胸膛剥了下来。

  李存孝能明显感觉到,人皮剥落的过程中,在不断吸食长孙辅的真气。

  短短片刻,后者便已经面无血色,身体忍不住地哆嗦。

  “这是我赵国公一脉世代相传的秘密,今日便献给李兄。”

  李存孝看他这虚弱的模样,都不好意思伸手去接,而是先拿出自己炼制的丹药,给他来了一粒。

  等后者气息稳定,这才拿起人皮查看。

  触手的瞬间,他就察觉出此物的不凡,也理解了长孙辅虚弱的缘故。

  这张人皮,就如同一个寄生虫,会自主吸收主人的气血和真气,如此就能使得两者完美融合,就像先天长成的一般。

  那把玉刀子,显然是为此特制的道具。没有这个,无法将人皮剥离。

  而人皮因为长年累月的吸收吞吐,已经成为主人肉身循环的部分,突兀摘除,当然会引起反噬。

  人皮本身已经不凡,等李存孝输入真元查看,又是吃了一惊。

  这上面记载的,赫然是培养道兵的法门,但却不属于赵国公一脉,而是属于皇族李氏——

  “《神策军道兵养练》?赵国公府怎么会有禁军秘法?”

  看到对方眼神中的惊讶诧异,长孙辅一边整理衣衫,一边解释道:

  “李兄别忘了,我长孙氏一脉,与其他王侯不同。”

  “第一代赵国公,慧眼识英雄,看出太宗皇帝不凡,不仅鞍前马后,更亲自将妹妹许配,为大秦国母。”

  “因为这一份经历,太宗皇帝十分信重,临终前,以秘法授之。”

  “言将来若皇室暗弱,事有不谐,则赖忠良辅弼。”

  “只可惜”,长孙辅叹了口气。

  “神策军法门练就的道兵虽强,但耗费也是极为惊人,地方坐大之后,中央财税不足,难以为继。”

  “当初高相.高骈所编练的神策军,已无太宗时风采,否则也不会叫朱贼得手。”

  “世事无常,如今的朝局,远不是一份秘法能救。”

  “与其将其束之高阁,不如献于使君,多少还能发挥些光热。”

  李存孝顿时明白了。

  若说以往他和京师旧人的关系还算是心照不宣,藏于暗处,如今十二家子弟投军,便是彻底摆在了明面上。

  所有这些有牵扯的人,都会打上“十三太保李存孝”的标签。

  他们之间,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长孙辅显然是意识到这一点,索性将全部筹码都压在了自己身上。

  这当然是一场豪赌,如果李存孝将来不能出头,那以大爷党和三爷党的作态,这帮京师旧人在新朝肯定会走向没落,甚至会被清算。

  可一旦李存孝晋升宗师,成了一个新的山头,那他们这些人就能获得巨大的回报,延续六百多年的富贵。

  “长孙兄的心意,我收下了。”

  “贵族的子弟,我会好好照顾。”

  听到这句承诺,长孙辅终于是松了一口气,没有久留,待气色恢复正常便悄然离开。

  而李存孝则是拿着人皮卷,七拐八拐,来到了后花园中,果然看到了契此大和尚的身影。

  后者抵达京师已经有几日时光,返回之后,时常留在此处,一天什么事都不干,就是盘石像。

  这石像,正是华阴县那尊弥勒大佛。

  李存孝吸收完其中的煞气之后,此物自然不必留在那里,真要说起来,这还是弥勒净土一脉数位宗师的遗蜕,十分珍贵。

  只不过经过华阴县的一番变故,似乎无法再还原成从前的皮套状态。

  “师父,弟子得了好东西,帮我掌掌眼。”

  “好东西?你现在神兵都能练,还有什么好东西要我掌眼”

  不复肥胖的身躯站起,宽大的衣袖带起微风。契此接过人皮卷,只是简单一扫,神色便郑重起来。

  “驱策鬼神,与人相合,军阵如神府好高的立意,玄关武者若以此统军,怕不是能和宗师较量。”

  “神策军养练嘶,这东西你哪来的?”

  李存孝看师父这番表现,心中顿觉踏实。

  “长孙辅给的。如今我们休戚与共,他也是孤注一掷了。”

  说着,便把此物来由讲述一番,契此听了这才释然。

  “哦若是太宗皇帝的手笔,那倒是不稀奇。”

  “武者修行,集伟力于一身,往往只有前途无望的武者,才会去钻研军阵。”

  “便是宗师高手,往往也只是靠着元神法相,强行统率军士。”

  “这样的军阵,只是靠人数取胜,操控却很粗糙,实则是没有发挥出军阵全部力量的。”

  “但太宗皇帝,本就是马上夺天下,一生征战,能创造出这样的法门也不出奇。”

  契此说罢,将人皮展开,师徒二人细细读了一遍,期间探讨辩论,认识越深,越是惊叹。

  宗师武者,三元化胎卵,孕育法相,凝聚灵罡魔煞,以成神府。

  而神策军养练法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以阵中军士为神魔,以主将灵相为本尊法相,环环相扣,化作体外神府。

  也就是说,玄关武者本来没有神府,却靠着军阵拥有了一个“外置”神府,也就成了一个“伪宗师”。

  靠着军阵的力量,短时间内和宗师交手,都能不落下风。

  而若是宗师来作为阵法的核心,那就等于是双重神府,实力翻倍。

  不过前一种阵法,对主将负担大,后一种做法则对军士负担大。

  而无论哪种,培养神策军的耗费,都是寻常道兵的几倍,也就只有王朝鼎盛的时期才能勉强维持。

  所以长孙辅献出这秘法,其实某种意义上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你现在手头资源不多,养活六千普通军士都吃力,这法门暂时还是别用了。”

  大和尚阅读之后,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李存孝面上答应,心中却想,等到了文州抚州,把蜀地群山杀个七进七出,不愁没有煞气改良道兵法门。

  如今丹药有了,法门也有了,只要摆脱李翼圣等人的掣肘,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自己和自己麾下的势力,都将迎来高速发展。

  就是在这种渴盼当中,时间飞速流逝,很快来到了光化六年的年末。

  在这期间,各地军阀虽然有小摩擦,但总体太平。

  不过,就像是刻意为了给李翼圣添堵一般,赶在他登坛受玺的前两日,两个消息接连传来:

  朱全忠在徐州彭城定都称帝,建国号梁,改元开平元年。

  以明教明尊为国师,赐统领释教大梁国师印,于国境内大兴灭道之事,大量道士逃入吴越两地,寻求茅山和麻姑山庇护;

  耶律亿吞并刘守光,拿下整个河北道的北部,并同时降服了草原北边的奚人部族。

  其建国号辽,改元神册,自称天皇帝,以月理朵为地皇后。同时于国中设南院北院,南院行中原之制,北院行草原之制。

首节 上一节 451/4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