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438节

  它的存在,对于种魔武道的冲击是颠覆性的。

  因此,除了因为太乙真人濒死那一次,他不得不如此。

  眼下但凡还有余地,他都不会泄露分毫,这样做对所有人都好。

  等待并没有太久,不多时日上中天,便有玉华寺僧人来请。

  却见一张巨大的图卷,已经在地面铺开,各色天材地宝在智恒的手中,化为种种形状,最后投入图卷,化为阴森云雾之气。

  这件神兵并非传自佛门,而是来自于一位吴姓宗师。

  这位吴宗师酷爱作画,传闻还为太宗皇帝描绘过御像。

  当初有一位佛门大德与吴宗师有交情,于是请他作一副《地狱变》,画的内容是人死后在地狱里情形,揭示因果报应的道理,劝人向善。

  三百余卷图画,吴宗师却一夜挥毫而就,笔力劲怒,变状阴怪,睹之悚然。

  甚至于有“吴生画此寺地狱变相时,京都屠沽渔罟之辈,见之而惧罪改业者往往有之”的说法。

  后来画卷流传到玉华寺,当代住持加以天材地宝祭练,才有了这件奇异神兵。

  此时法事即将开始,契此走到智恒身边低声说了几句,后者闻言瞥了眼李存孝,随即点了点头。

  “可以。这变相图,本就要十人扮作十殿阎罗,另外二十人为左右胁侍鬼差”

  “李师侄修为更高,又是道兄弟子,让他辅佐,效果只会更好。”

  说罢,智恒又叫来李存孝叮嘱道:

  “师侄有慈悲之心,殊为难得。”

  “只是一会儿变相图展开,神兵会主动勾摄煞气入阵。”

  “你量力而行,若觉心神疲累,不要强撑,及时退出无妨,以免污秽灵相,切记切记。”

  李存孝自然连声答应,随后便代替了玉华寺的两个弟子,与契此站到了变相图中,第二殿楚江王的位置。

  等众人各自就位,神兵变相图顿时延展放大,直冲云霄,最后围绕大佛的头顶,形成环形长卷。

  智恒手印一变,孔雀明王法相在大佛头顶轻轻一抚,后者震颤不休,随后便有暗红煞气如江海般翻腾沸涌。

  只是才冲出大佛,便被画卷分割为十份,在神兵凝聚的十殿阎罗虚影镇压下,化作种种鬼怪。

  李存孝这时发现自己身上也被套了一层鬼差的“皮肤”,手中多出了一本生死簿,一支判官笔。

  生死簿上,是一列列猩红得像是要滴血的姓名,判官笔触及之时,便有一幕幕死前场景冲击心神。

  但李存孝却只觉有蚂蚁瘙痒一般,嘴角一咧,判官笔在生死簿上纵横,拉出一个大大的叉——

  金刚杵,光芒暴涨!

第328章昊天小成,天人合一

  爽!

  时隔小半年,金刚杵再一次闪耀光芒,摩羯爪以肉眼可见地速度被填满。

  困守京师,看似风光,但繁杂的行政工作,实则是一种负担。

  若非李存孝有身外化身,只怕正常修炼都要被拖累。

  而且他现在身居高位,一般人根本不敢和他动手。

  西京又是河东大本营,和前线八竿子打不着,连刺客都混不进来。

  如此一来,煞气的增长,几乎进入停滞阶段。

  久违地感受到煞气的填充,李存孝心中不由涌起几分踏实感。

  当下左手生死簿,右手判官笔,上下翻飞,几乎没有停过。

  契此一开始还担心,后面看弟子不但没有被侵蚀的迹象,反而是越来越精神,心里也就放松下来。

  一边感慨怪不得太乙真人能成宗师,一边也加大了输出,以便为徒弟遮掩。

  “嗯?今日超度怨魂的效率怎么这么高?”

  智恒到底是宗师高手,一开始还没察觉,后来却逐渐发现,煞气消散的速度比起以往有些太快了。

  不过当他看到契此的大威德明王法相,不遗余力地将真元注入变相图,心里也就释然。

  早就听说布袋弥勒心怀慈悲,嫉恶如仇,行善不求回报。

  他自己要是全力出手,其实效率也还可以更高。

  但手头处理的毕竟是几十万人的怨念煞气,自己多年修持不易,自然是越谨慎越好。

  宁肯速度慢一些,都不能有一丝一毫被污秽的风险。

  此时看到契此全力出手,智恒心中既钦佩,又有些过意不去,忙劝道:

  “道兄一片慈悲,但做法事不在这一天两天,还是稳妥些好。”

  契此心想你以为我愿意这么做,还不是为了给徒弟擦屁股?

  好在李存孝也发觉自己吸得太猛,闻言立刻放缓了进度,并且小心观察着另外几位玉华寺的高僧。

  之后每每对方露出疲惫,他也就跟着休息,尽力维持步调一致,免得叫人生疑心。

  虽然如此,金刚杵充能的速度也只是慢了一些,依旧稳定坚实地前进着。

  而其他僧人,也并未怀疑,只觉得是因为有两位宗师坐镇变相图,所以法事的进度才会远超寻常。

  毕竟玉华寺两位宗师,智刚常年驻守河东老巢,智恒则随军出征。

  一来师兄弟俩共同主持阵法的机会不多,二来智恒随军时,都会极力约束军士,鲜少有屠城之事发生。

  若无明教这样的特殊手段,想造就华阴这样的凶地也并非易事,煞气和怨气没有载体,只会自然消散。

  所以,今日这般阵仗,实则还是头一次。

  变相图中,两位宗师为首,基本是不分昼夜,都在净化煞气。

  而李存孝等九位玄关武者以及那二十位胁侍武僧,则是每日午时入变相图,黄昏时分出阵,次日午时再入阵。

  李存孝看得出,没有金刚杵在身,那几个玉华寺的老僧每日都是精疲力竭。

  元神之间的交锋,比起肉体真元凶险太多了。

  变相图的存在,相当于给他们穿了一件防护服,同时配备了一个消毒喷雾。

  但要想杀毒,还是得深入毒区。

  好在大佛中的煞气极其丰厚,哪怕每天只有三个时辰,两日之后,李存孝也还是将金刚杵补满。

  在第二天夜里,借口要回楼观道遗址拜祭太乙,悄然脱离了智恒的视线。

  “龙宫”

  心中呼唤,额头赤红龙纹一闪,李存孝已经出现在秘境乾阳殿之中。

  头顶的藻井中,赤龙由虚化实,传来亲昵的精神波动。

  感受着比以前浓郁得多的灵气,李存孝也不禁升起几分成就感。

  长孙辅等人送给他的天材地宝,一点不少地被他全部投入了秘境的养成。

  另外,毕竟坐在掌握后勤的关键位置上,本来就是给别人打工,他也没固执地要追求什么两袖清风。

  户部和兵部上下,哪个不夸一声十三爷慷慨大方?

  打点别人不吝啬,对自己就更不能差。

  在李翼圣默许的范围内,大大小小各色天材地宝,李存孝都过了一手。

  积少成多,小半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这个时候,李存孝就不得不感慨,什么叫背靠大树好乘凉?

  估计历朝历代的皇帝,也都是抱着收天下珍宝、集众修行的念头,才会一个接一个地创建王朝。

  “我只是一个侍郎,都能捞到这么多油水”

  “大秦立国数百年,历代皇帝举全国之力供养的太清宫,又该是什么光景?”

  “若是如此,也不怪李翼圣无法抛开李氏皇族,独掌灵宝,这是在和人家几十代的底蕴比啊。”

  李存孝稍微感慨了一下,便将其抛之脑后。

  李天王做不到的事,有着金刚杵的他,却未必做不到。

  尤其是他还掌握了大秦太宗的秘传,《昊天上帝古文书》。

  今日,便是将其臻至小成之时!

  “破!”

  一念动,金刚杵中满溢的煞气顿时找到了倾泻口,转化为金色辉光凝聚的长河,一股脑涌入泥丸宫中的昊天祭坛。

  圆形的祭坛周遭十二陛阶均匀分布,如同日晷划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

  陛阶之间的灰白坛体上,刻画着二十八星宿与附属一百三十五星座。

  而祭坛中心的空洞,恰好承接了倒灌的金辉长河。

  刹那间,第二层祭坛就在原本的基础上,凭空“长”了出来。

  北辰、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星,及附属的下官五十五星座自然从石体之上显现。

  原本圆环状的祭坛,顿时多出了一个同心圆。

  有意思的是,原本等宽的十二条陛阶,如今却有一条逐渐拓宽。

  子、午、卯、酉四陛,又称北、南、东、西陛,四正方位,同时也是一天之中的四个时辰节点。

  那条变宽的陛阶,正是午陛南阶。

  若以李存孝见过的,大兴皇城中的天坛来比照,这一条午陛,正是皇帝登坛的阶道。

  自南而北,乃臣于天;

  坐北面南,乃君天下!

  第二层祭坛成形的刹那,李存孝的脑海似乎轰然炸开。

  元神也好,灵相也罢,似乎完全打碎了,散开了,突破了形体的束缚,刹那间弥漫到整个秘境的上下四方。

  《昊天上帝古文书》有四层,入门为天人感应,能够让他超越功法的限制,感知各种各样的灵气,做到更加精妙的操控和利用。

  而小成境界的天人合一,却让他几乎和秘境天地融为一体。

  也不知是因为李存孝本来就是灵宝之主,还是这门秘法太过强力。

  此前困扰了数月的交感天地,此时就像是捅破窗户纸一般,轻松完成。

  秘境之中,风云突变,海量的灵气好似如潮涌般蜂拥而至。

  器灵赤龙自藻井飞腾而出,摇身一变,化作百丈大小。

  蜿蜒龙躯沐浴在灵气海潮当中,每一片龙鳞都在发光、发热。

  从玛瑙般的红玉色,最终化作浓烈的赤金。

首节 上一节 438/4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