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435节

  叶静能打量着身旁的少年,暗道兄弟两个真没一个简单。

  世间人骤得富贵,往往忘乎所以,对于卑贱往事,视为禁忌,根本不愿提起,更别说和泥腿子打交道。

  一家人相处也有数月,叶静能对李家兄弟的过往都已经了解。

  从酒楼伙计到镖师,到佛门杂役,道门真传,乃至如今一部侍郎、刺史、节度,可谓一步登天。

  李存孝光芒太盛,完全遮掩了其弟。

  却无人想过,如此剧变,发生在一个十三岁少年身上,竟然还能淡然处之,岂非不可思议?

  至于李光义为何要拉拢底层士卒,李存孝背后是哪种考量,叶静能完全没有提及的意思。

  而是面色严肃地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我刚从政事堂回来,八百里加急军报,估计此时已经送到晋王案头。”

  “你大哥呢,还在修炼?”

  两人一道来到了后院花园,轻轻敲响了放置在此的一方铜铃,以此告知李存孝。

  “是”,李光义闻言有些疑惑。

  “叶伯父,什么事让你如此紧张?”

  “战事”,叶静能点到即止,但只是这两个字,便已经让李光义紧张起来。

  大战一起,生灵涂炭。以前还是局外人,可以逃难,如今身处其中,每一场战斗,都可以说生死攸关。

  没有让两人等待太久,几十个呼吸之后,李存孝的身影便从花园深处显现。

  其步履从容,顿挫间似乎有一种奇异的韵律,举手投足,似乎都和周边的幻境融为一体似的,无比和谐。

  叶静能一惊,脱口而出:

  “交感天地,天人合一?”

  “三郎,你的内景已经凝练完成了?”

  也就是这句话出口之后,李存孝身上哪种和谐的状态随之出现了波动,等来到两人面前时,已经从天地的画卷中脱离出来。

  李光义看到大哥脸上有几分惋惜。

  自从上次初步凝练内景,已经又过去一个月。

  两门灵相的内景修行,都还算平稳。

  毕竟是第七境修行,下一步就是宗师了。

  哪怕是圣地天才,也不可能维持以前的突飞猛进。

  两三年、四五年为单位,突破一个小境界,才是武者的常态。

  但所谓平稳,也可以叫做进展缓慢,尤其是救苦天尊灵相的内景“十方地狱”。

  上下十方五行阴阳面面俱到,也就意味着付出的努力和时间要翻好几倍。

  哪怕有勋贵贡献的天材地宝,初步预计也要两年才能完成十方地狱的构建。

  但当下李存孝是打算早早抵达玄关圆满,早日外放,脱离李翼圣的五指山,好晋升宗师。

  于是再三思量后,他最终还是决定集中精力,先将佛门内景构建完善。

  “佛门内景,的确是接近完满,所以我才会试着交感天地。”

  李存孝说着,身躯之中,有一方奇异天地缓缓浮现。

  九山八海,阎浮四洲,中央的须弥大山西侧,矗立着白银之城,正是广目天王的城池,须弥白银埵。

  “可惜,还是差了点。”

  “不必灰心,我当初也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每次都觉得只差一点。”

  “还是等淑仪的娘亲去世那一日,我心中悲痛,才打破桎梏,天然交感。”

  “要看缘法,急不来的。”

  叶静能安慰了一番,心里其实觉得怪怪的。

  女婿和自己一个境界,当丈人的也有压力啊。

  ‘其实也急得来。’

  李存孝没忘了金刚杵最初的效用,管你什么关隘瓶颈,只要煞气足,统统给你冲破了。

  当然,直接冲关的受益,还是比不过提升《昊天上帝古文书》。

  入门既是天人感应,小成便是天人合一,可破交感瓶颈。

  大成境界的代天行罚,更是难以言说的玄妙。

  儒释道三尊,有昊天灵相居中统摄,他才能安心修行。

  不过如今来看,《西方护世大龙广目天王经》竟然还隐隐差了另外两者一截,上限相对有些低。

  以后晋升了宗师,煞气若是有富余,未尝不能再强化一二。

  而要说眼下煞气最富裕的地方,当然是华阴县,师父契此和玉华寺智恒镇压的那一尊大佛。

  可他现在琐事缠身不说,即使告假去华阴看师父,到时候金刚杵把煞气卷走一块,智恒肯定会察觉。

  对方态度如何还难说,怎能轻易授人以柄?

  “罢了,不说这些。泰山亲至,必然是有要事。”

  李存孝和老丈人并肩而行,李光义跟在后边,悄悄竖起了耳朵。

  “的确是要事。”

  叶静能从方才的震撼情绪中恢复过来,面色一正。

  “淮南的杨化源出兵偷袭河南道大后方濠州,引得明尊出手。”

  “明教一开始占据上风,但其侵入淮南后四处烧掠屠杀,引得茅山宗大宗师元符真人出手,如今胜负未知。”

  “塞外乞答耶律亿攻下幽州、蓟州、平洲,如今已自立辽王。”

  “幽州节度使刘守光现下退守沧州,向朝廷求援,请派大军驱逐北蛮。”

  抛出一连串消息之后,叶静能顿了顿,说出最重磅的一条:

  “朱逆全忠起兵二十万,广发讨贼檄文,已向京师而来!”

第326章制衡,机会

  “真是个猪瘟,我还没动作,他倒是先发起讨贼檄文了”

  “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他妈的!”

  李翼圣重重将奏折扔在桌上,嘴里虽然骂,面上怒色却不多。

  毕竟是老对手,对方会有些什么动作,基本都能猜测一二。

  本来就打算在整合朝廷之后,发兵东出,如今不过是将时间提前了而已。

  摆出这般姿态,其实是想要看看手下的态度。

  所谓大事开小会,此时的两仪殿中,却没有别的臣子在,只有十三太保列座。

  “这朱扒灰跳梁小丑,屁股着火还敢来捋虎须!义父,我愿做先锋,把这老猪狗的底裤扒掉”

  “我也愿做先锋!”

  “我也一样!”

  “.”

  太保们纷纷跳出来,个个战意高昂。只有老大李思远、老三李存旭和老十三李存孝不发一言。

  李翼圣看这帮义子积极踊跃,自然满意。

  来京师两个月,花花世界,繁华锦绣,最是消磨志气。

  好在这帮人虽然花天酒地,到底没丢了本分。

  不过他也知道,多数太保只知厮杀,不通理政,因此只是验证过忠心,便将目光投向李思远。

  “思远,你是大太保,你说,这一战怎么样?”

  李思远沉吟片刻,一开口,众人便安静下来:

  “义父,杨化源出手,引得明尊与茅山真人对峙,这下朱全忠身边便少一大宗师级别的战力,的确是我们的机会。”

  “但要说一战而下,尽收中原,我以为太过激进,毕竟北方还有个耶律亿在,兵力不可能全部调来中原。”

  “所以我认为,此战的目标,至少要收回东都,最好将战线推至蔡州。”

  “蔡州西为山南,东为淮南。占据此处,相当于在朱全忠脚上埋了一根钉子”

  “一来隔断马殷和朱全忠的联系,此人麾下无猛将,独木难支,咱们便有机会将山南道吃下;”

  “二来是与杨化源交接,化淮南为跳板。再帮助刘守光抵御乞答,让其割让魏、博二州。”

  “如此一来,南北夹击,朱贼便落入了我们的口袋,覆灭是迟早的事。”

  李思远话刚说完,李存旭第一个接口:

  “好,大兄的计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实乃王道。”

  “可如今群雄并起,人人都在积蓄实力,你也等,我也等,何时才能收服天下?谁能保证会不出变数?”

  李翼圣闻言没有作声,李思远皱眉,问道:

  “三弟以为该如何?”

  “当毕其功于一役!”

  李存旭一句话抛出,别说他麾下的那些人,就是康君立等大爷党的太保,也是双眼发光。

  “朱贼此前率精兵,先杀高骈,大战神策军,后又与楼观道大宗师鏖战。”

  “结果几个法王,身受重伤,明尊自己也没讨到好。”

  “眼下茅山元符真人出手,将明尊牵制,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趁着他腾不开手,我们正该长驱直入,先斩朱贼,再借茅山之力斩杀明尊。”

  “至于北境,先由着耶律亿折腾,等我们拿下河南道,再挥师北上。”

  “刘守光若死了,那正好。耶律亿没有灵宝,大不了给他北边的几个偏僻小州,咱们夺下险要关隘。”

  “如此一来,中原繁华之地尽在掌握,马殷慑于天威,一样会献出山南道。”

  “如此,再行大兄所说的步步为营之策,方才稳妥。”

  这一番话说完,李存审等几个太保纷纷叫好,康君立和李存进等则是悄悄拿眼神去看李思远。

  后者并不动怒,反而是恢复了平静。

  “三弟的计策,听上去很好,可实际上就是赌博。”

首节 上一节 435/4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