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424节

  嘭!

  疾风中长枪横扫,头颅好似颗西瓜被瞬间抽爆。枪杆一顿,犹自不停,一折一翻,连尸身也一道被风刃切成了臊子。

  “叽里咕噜说什么呢。”

  感受着对方元神的彻底消散,李存孝终于松了一口气,握着玄螭大枪的手掌有些颤抖,但随即被他强行控制住,一道风刃,将绣着赤鸦的大纛斩落:

  “朱友珪已死!”

  “朱友珪已死!”

  虽然已经挤不出多少气力,但杜光磊见状,仍然声嘶力竭,大声疾呼。

  甚至一旁胡子花白的长老们,也都忍不住怒吼起来,像是要发泄心中的郁气。

  明明已经接近油尽灯枯,但其气势却是一下子盖过了战力尚还完整的梁王残军。

  “世子殿下死了!殿下死了!”

  “对面根本就不是人,我不打了!我不打了!”

  “逃啊!”

  军阵的强大,在于集众之力,然而相应地,当军心溃散,士气大衰,负面情绪便会以远超寻常的速度传播、感染。

  一时间,目睹朱友珪死亡的梁王军阵,尽皆陷入混乱之中。

  修为高一些、意志坚定些的主将,还尝试着斩杀溃兵,强行组织军阵,试图趁着李存孝消耗后的虚弱,将功赎罪;

  而那些全靠明教血丹堆砌修为的,心防便如泥做的篱笆,瞬间为煞气魔念所击溃,乃至于当场入魔。

  一时间,整个战场乱作一团,李存孝趁机返回本阵,调息的同时,把自己往日炼制的丹药分发下去。

  很快,战斗再度爆发,好似潮水一波又一波地朝他们涌来。

  李存孝也只能握紧长枪,咬牙挡在了众人之前

  重霄之中,一块浓厚乌云,以远超周围云雾的速度高速移动。

  仔细一看方能发现,这乌云平整厚重好似陆地,其上承载着数千披坚执锐之士。

  领头三人,却是两个将领,并一个中年僧人。

  人群之上,似有一头巨大的金色孔雀王,展开双翼,掀起狂风,让这片浓云以更快地速度向前飞驰。

  “都说智恒大师的金曜孔雀王,妙用无穷,往日只见您悬壶济世的手段,没曾想用于军阵,同样无往不利。”

  “父王走后,我等调集大军,稍微花费了些功夫。一日过去,也不知如今楼观道是何情形?”

  李思远和李存旭你一言我一语,智恒听罢,并不多言,只是等两人话语间歇方道:

  “大王有舍利塔护身,自保是没有问题的。”

  “那耶律亿是乞答蛮人,八成是朱全忠许诺了割地之类,才会与其合作。”

  “高骈没死时,尚且能合作;高骈一死,这两人必生嫌隙,因此不必担心他们合力对付大王。”

  这么一说,焦躁的义子们脸上这才舒展许多。

  应该说,这一次南下,对于河东军而言同样是一场豪赌。

  胜了,入主京师,大义在手,届时是摄政也好,禅让也罢,最起码能够以京畿道为枢纽,将关内、陇右、河东连成一片,为王霸之基业。

  败了,作为河东灵魂人物的李翼圣凡是有个三长两短,下面积怨已久的三爷党和大爷党立刻就要干起来,朱全忠更有可能乘胜追击。

  届时内忧外患,灭亡有日。

  所以,无怪乎这些义子们如此紧张,实在是这登天之路太过凶险。

  好在煎熬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等到靠近华阴县地界,以智恒为首的三位宗师感受到楼观道方向传来的大战波动,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同时面色一肃,发号施令:

  “大王正与朱贼交战,飞骑军结阵!”

  一声令下,数千大军,便以十位太保为首,分为几部,又各自跟随在李存旭和李思远两位宗师之后。

  上千人的气血,在法相的调节下自成秩序,转眼便凝聚为一个整体。

  而智恒本人则是一个踏步,瞬息移动百里,独身出现在华阴城上方:

  “契此师兄,我来助你!”

  洁白身躯穿戴璎珞,明王之身端坐金色大孔雀王背上,绚丽的尾羽散发毫光。

  大威德明王法相在此照耀下,身上的伤痕肉眼可见地恢复,而在其对面的两位法王则是脸色大变:

  “神足通?孔雀明王?是玉华寺智恒!”

  “不好,只怕是河东援兵到了!”

  契此稍得喘息,感激地朝智恒点头示意,而后者注意到华阴城中的情形,脸色一下沉了下来。

  尽管大和尚锲而不舍地干扰,试图打断明教催化狂药的进程,然而以一敌二,能坚持下来已经不易。

  一日过去,华阴城中已经是尸横遍野,血流漂杵。

  尸山血海,几乎将大街小巷全部塞满,水泄不通。

  智恒之前为拉拢契此,也层路过过华阴县,知道此处是有几十万人口的上县。

  但眼下在感知之中,活着的人已经不足一半,情形之惨烈,叫人目不忍视。

  “佛母大孔雀明王力,能除一切诸毒令毒入地,令我及诸眷属皆得安隐。人毒、人非人毒、药毒、咒毒,如是等一切诸毒,愿皆除灭”

  智恒面带悲苦,双手合十,口诵陀罗尼秘咒。

  圆形宝光自孔雀明王法相身后照耀于城中,涤荡凶戾,原本还面色狰狞砍杀的一个个血人,顿时痛苦地捂住脑袋,在血肉中翻滚哀嚎。

  而如孩童、少年这些心思较为单纯者,则是迅速清醒了过来,随即被周围尸山血海般的景象吓得昏死过去。

  “援兵总算来了。”

  李存孝浑身浴血,连五官都看不真切。但胸膛的跳动,却依旧强健有力。

  体内的真元如大江大河般,比起往日更加汹涌澎湃。

  站在一丈高的尸堆上抬头仰望,便见马头明王和军荼利明王两尊法相,并数千天兵似精锐,如流星般冲入战场,将葛从周、杨师厚、月理朵等宗师逼退,紧绷的心才稍微放松下来。

  一日一夜的鏖战,他都记不清杀了多少人,只是看着金刚杵涌动光辉,没有停息过。

  而他也没有吝啬,每到真元耗尽,便直接用金刚杵突破境界,恢复状态。

  到此时,他的天王龙华殿下,须弥座已经有十二层;十方救苦天尊的宝座,也同样来到十二重楼圆满的状态。

  连番大战,他不仅没有疲惫,反而越打越是精神,以至于梁军的溃卒见了他便如见了鬼,到后来根本不敢交战。

  李存孝走到哪里,这些人就一哄而散。

  但是云霄之中的战局,他却无法干涉,只能心里干着急。

  好在李存旭等人到来不久后,黑白旗幡和舍利宝塔震动虚空,巨大的后天袋迅速缩小,落入显现身形的朱全忠掌心。

  在他身后,明尊衣衫残破,往日似千人千面的脸庞,此时露出了高鼻深目的胡人面容,看情形俨然受伤不清。

  反倒是耶律亿,虽然也很狼狈,但看状态,倒是比前者好得多,不像是经历了苦战的样子。

  “友硅死了?精锐也死了这么多废物!”

  朱全忠面色阴沉,尽管儿子已经成了碎肉,他还是一眼锁定了尸山中屹立的李存孝。

  死了儿子并不能给他带来太多悲痛,但一番辛苦都给李翼圣做了嫁衣裳,却叫他咬牙切齿。

  “大王,事有不谐,如今只能先撤退,再徐徐图之。”

  明尊嘴角溢血,“切不可意气用事坏了大局。”

  “这些道理还不用你来教我”,朱全忠的三角眼从李存孝身上移开,转而看向黑白旗幡后露出身形的两位道人,杀机毕露:

  “今日不得不撤,可若留下一位擅长丹道的大宗师,假以时日,河东之军力必然超过我等。”

  “西京暂且留给那独眼龙我可以忍,但是太乙真人,今日必须要——”

  后天袋忽然抖开,深渊中,六道轮盘倏忽消失,转眼撕裂了虚空,老道士此时手中长弓才拉开一半。

  “死!”

第318章报恩,活命

  朱全忠看得出,耶律亿和明尊都已经没有战意。

  耶律亿本就是从塞外找来的帮手,之前本就因为楼观道的意外白白折损一位宗师,心中怨怼。

  其愿意帮手,本就是图谋自己许诺的好处,以及楼观道等内地宗门当中数百上千年的积累。

  如今对方目的已经达成,自然是一心只想回到草原,故而方才与李翼圣等人鏖战之时,这位未来的辽王完全是出工不出力,全程划水。

  压力不会消失,只会转移,明尊被迫承受了严道通师兄弟的火力,没有灵宝的他自然吃了大亏,甚至连遮掩容貌的精力都没有了。

  他的目的,是要明教从幕后走到台前,和朱全忠基本利益一致。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害怕朱全忠失了理智。

  为人做嫁衣固然可惜、可恨,但若是在此折损一位大宗师级别的战力,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朱全忠当然明白这些道理,但他和李翼圣交战多年,两者之间的积怨,已经不仅仅是当年争抢朝廷封赏那么单纯。

  几十年积淀,这份恨意,已经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

  白白送出西京和朝廷大义也都算了,但太乙真人这位丹道大宗师,却绝不可活着,让这独眼龙如虎添翼!

  都说最了解你的人不是朋友,而是敌人。

  李翼圣掌控舍利塔,自身道场与秘境合一,周围的风吹草动皆瞒不过他的感知,更不要说对方是他重点关注的朱全忠。

  早在其动用后天袋的那一刻,李翼圣就有所察觉,并马上准备出手阻拦。

  可发现老对头的目标是太乙真人之后,他的神情又变得阴晴不定起来。

  保下太乙真人,真的对自己有利吗?

  如果只看纸面的数字,那救下对方带来的好处,毋庸置疑。

  更多的丹药,意味着更多的士卒成为武者,意味着诞生中坚战力的比例会更高、

  说不定不出十年,自己麾下的兵力,就要胜过天下所有的诸侯。

  可那是对整个河东而言。

  天下大势,终究是由强者来决定。

  以往他竭力拉拢楼观道,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其倒向朱全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二者实力相当,具备合作的基础。

  可眼下若是救下太乙,对于他自己来说,此举等于是引狼入室——严道通持有两仪幡与他分庭抗礼,那多出来的太乙,岂非能够在河东为所欲为?

  这就违背了李翼圣的初衷。

  他是来争霸天下,成为九五至尊的,而不是来和别人分享龙椅的。

  如今朱全忠败局已定,京师和那个傀儡皇帝已经是他囊中之物,出发之前的目标自然要变上一变。

  一个半死不活,任人拿捏的楼观道,才是最好的楼观道.

首节 上一节 424/4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