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五轮,便是地水火风空五大。
火者,杀法《梵天生死轮》。
空者,身法《大龙神足》。
那门瞳术,则是广目天王灵相自然生出的神异。
这些话,等到一会儿见了契此,他自然会一并解释。
但关于第三尊灵相,或者说,是还未成形的儒门灵相,就有点不好解释了。
李存孝念及此处,分心内视。
如今在元神力量的加持下,浑身筋脉血肉骨骼,都能照见无遗。
丹田之中,金刚杵一片灰暗,但几日之前,却并非如此。
文中子和杨英同归于尽时,爆发了大量的煞气魔念,海量的补给,让金刚杵的充能疯狂溢出。
李存孝毫不犹豫,将其用于《昊天上帝古文书》。
儒门本尊入主泥丸,三座四九神宫开辟。
恰巧当时《中道》在手,李存孝自然而然地就想要在此基础上推演出完全适配自己功体的三教合一之法。
结果
“到了”,太乙的声音打断了沉思。
二人轻盈落地,只见眼前赫然是一座小山。
或许因为远离人烟,这里山上树木还很多,只是叶子大都掉了,此时月光下看去,影影绰绰,平添了几分诡异气氛。
灌木丛生,山脚到山腰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路,师徒二人实际上只是选中了一个方向,然后直线前进而已。
“这么阴森”,李存孝跟在太乙身后,回想起半月前进入皇城的经历,不由感慨。
这世上的武者,不管多强,到底还是人。
目前李存孝见过的宗师高手,没有哪个是真正淡泊的,相反,越是实力高强的,执念倒是越发深重。
而契此的执念,在这些宗师之中,或许是最与众不同的。
他的生活作风,也不像什么闻名天下的大高手,而完完全全是一个野和尚。
若是换了太乙真人,他怎肯来住这喝茶都难的荒山野岭?
就是李存孝自己,也做不到。
伴随着实力的增长,他所渴望的早已经不是楚丘县的那个酒楼伙计能想象的了。
灵宝之主,二十岁的玄关武者,丹道宗师的亲传弟子,藩镇节度使竞相拉拢的座上宾客
比起以前,他能做的事更多。
能挑起更重的担子,也能抓住更多的权力。
一个想法,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浮现在李存孝的心底:
天下十六道,若是落在人的肩头,该有多重.
遐想一闪而逝,师徒二人都不是常人,很快便找到了目的地。
琥珀色悄然覆盖双瞳,映照出残破小庙中如豆灯火。
尽管光线很暗,他还是看得一清二楚。矮桌的两旁,是两颗锃亮的光头。
两颗?
李存孝心头一紧,大的那颗光头因为角度原因看不到脸,但只看那胖大裸露的肚皮,也知道是属于契此。
而另一边的光头却要瘦削很多,脖子以下,是穿戴整齐的僧衣和袈裟。
紫色袈裟上,金线还隐隐流转光辉,并非凡品,像是和太乙真人这种朝廷敕封的一个层次。
“师父,这.”
太乙伸手虚按,示意稍安勿躁。
就在这时,屋里的人显然也意识到有人来了,莫名的气势一下从破败的小庙中冲出。
李存孝一瞬间有些恍惚。在他的视角下,破败的小庙焕发出无尽光芒,堂皇浩大,如罗汉云集的雷音寺。
而中心的位置,两尊雄伟的明王矗立其中,好似山岳。
一尊全身青黑色,呈忿怒形,六面六臂六足,坐于瑟瑟座上,背负火焰,手持戟、弓、索、剑、箭、棒。
正是契此所修炼的大威德明王法相。
而另外一尊,身穿白缯轻衣,背有四臂;
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
身着头冠、璎珞、耳珰、臂钏,乘金色孔雀王。不仅毫无常见明王的狞恶之感,反而有一种别样的亲和宁静。
“咦?”
一声低语,恐怖的气势顷刻消失,随后响起大和尚的抱怨:
“智恒,你这秃驴,吓到我徒弟了。”
李存孝回过神来,跟着太乙上前几步,就见一位面容饱满的僧人赶出门来。
其看上去像个中年人,慈眉善目,面白无须,就像那种很常见的寺庙执事。
但是其身上的紫金袈裟,又隐隐表露出此人的非凡身份。
“原来是玉华寺的智恒法师,失敬失敬。”
“你们三晋之地离京畿可不近啊,不知来此有何贵干啊?”
面对不客气的太乙,名叫智恒的中年僧人也不动怒,仍旧神情和善。
“太乙道兄,得罪了。我知道此地离华阴不远,是贵派宝地。”
“贫僧来,也没有恶意,只是来和契此师兄参禅。”
“参完了吗?”
太乙真人半点不客气。
他还等着闲杂人等走了,自己好参悟《洞玄经》呢。
“参完了。”
智恒显然是有眼色的,没有再废话,合十一礼,起身欲走。
只是在从李存孝身边走过时,多看了一眼,藏在袖子里的手动了动:
“这小友是契此师兄的弟子?我这有份见面礼”
“好意心领了,请回吧。”
大和尚一个闪身插在了两人中间,神色警惕。智恒无奈,这次只好离开,很快影影绰绰的灌木中便不见其身影。
“智恒好歹是宗师,拿得出手的肯定不差,又是给咱们徒弟的。”
“送上门的东西,不要白不要”
老道士见人走了,一屁股坐在小庙门前的石墩子上。
“一因一果,一饮一啄。玉华寺以李翼圣马首是瞻,他们的东西是那么好拿的?”
大和尚一点不客气地瞪了回去,屁股一抬,坐在太乙对面。
李存孝一看两位师父见面就吵,赶紧转移话题:
“师父,您说的玉华寺,是五峰山玉华寺,密宗祖庭之一?”
佛门密宗,有三大祖庭,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大士开创。
但是沧海桑田,因为种种原因,如今已经只剩西京青龙寺,以及河东道忻州五峰山玉华寺传承仍在。
青龙寺掌灵宝毗卢遮那法螺,玉华寺掌灵宝佛骨舍利塔,都是传承悠久的圣地。
青龙寺现任住持真敬,人称“大日如来”,是陆地神仙一流的高手,成名两百年的大宗师。
玉华寺现任住持智刚则不然,其与师弟智恒都只是宗师,自从李翼圣崛起,便渐渐倒向晋王一系,如今更是连镇派灵宝都认其为主。
“但不能因此就小看了玉华寺,智刚和智恒这对师兄弟并非泛泛之辈。”
契此和弟子也有一两月没见,一开口就有些关不上话匣子。
李存孝如今修为日渐增长,第七境已经是武者中的前列,正是时候该多了解天下高手的信息。
“玉华寺传承,乃是五部如来中的东方不动如来一脉。”
“只不过这百余年来,烽烟四起,人心随之而变。”
“修成如来法相的人越发地少,修成明王的倒是越来越多。”
“智刚的法相,乃是不动如来的忿怒尊,降三世明王。”
“降服贪嗔痴三毒与三界,故称降三世。”
“降三世明王,密号最胜金刚,是诸明王之王。”
“论实力,比为师的大威德明王还要略胜一筹。”
“他那师弟智恒,则是修持孔雀明王法相。”
“这位明王比较特殊,乃毗卢遮那如来之等流身,与不动明王同尊。”
“其专能救渡疫病,消除恶毒。斗战上或许差些,但治理一方却是好手。”
李存孝若有所思。
“那这位玉华寺的高僧来找师父,是替晋王当说客?”
“是”,契此叹了口气。
“朱全忠与明教狼狈为奸,窃走我净土遗宝,已经成了气候。”
“我怎么说也是弥勒净土传人,李翼圣和朱全忠势同水火,当然会来尝试拉拢我。”
“罢了,不提这个,你们怎么来了?”
太乙闻言露出怪笑,把李存孝推到契此跟前。
“你自己看。”
“嗯?”
大和尚露出疑惑之色,上下左右,仔细打量,最后和徒弟大眼瞪小眼。
“没什么变化啊?”
李存孝闻言也有些吃惊了。
“灵宝连宗师都能瞒过去吗?”
契此这下也吃惊了,结合方才太乙的举动,他也反应过来:
“龙舟认主了?!存孝,你现在是什么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