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354节

  “祖师殿?”

  李存孝一愣,倒是太乙真人的眼神一下亮了起来:

  “师兄,你要让存孝进三元极真洞天?”

第266章万众瞩目,龙章凤姿

  “灵宝本先天而生,自成一小天地,即为秘境”

  “秘境隐于现世,只有灵宝之主才能开启”

  “如我楼观道之三元极真洞天,朝廷之大赤天太清境,青龙寺之大日如来法界”

  青龙峰中,太乙师徒并肩而立,看着两仪峰下的演武场,无数弟子在其中穿梭往返,准备着接下来的考核。

  “师父,龙舟秘境里是前周皇帝的行宫,藏有杨英从天下搜罗来的各种珍宝。”

  “掌教师伯说让我进入秘境修炼,咱们的三元极真洞天里的机缘,是天材地宝?还是?”

  老道士摇摇头,“天材地宝算不得什么机缘。”

  “世人只道宗师和大宗师威压天下,却不曾算过,供养起来耗费有多么巨大。”

  “我楼观道弟子上千,每年吞吐的资源都是海量,各种珍宝是搜罗了不少,但消耗得更多。”

  “尤其是近几年四处战乱,阻断了交通,各地的供奉基本断绝。”

  “只靠着咱们自己的产出,结余不了太多,况且对你们来说也未必适用。”

  太乙真人转身走向妙严宫,示意李存孝跟上。

  “洞天秘境中最要紧的,还是灵气。”

  果然。

  李存孝闻言并不吃惊,毕竟他在龙舟里已经享受过灵池沐浴,自然知道其强大功效。

  可以说,天梯之前,武者靠着丹药和妖魔血肉修行,尚且能够跟得上消耗。

  但是天梯之后,因为要提炼真元,普通丹药的作用越来越小,而灵气对于修行的重要性则越来越高。

  可问题在于,相对于活跃的魔气,灵气又是一种十分惰性的物质,吸收起来极为不易。

  武者感知天地、吸纳灵气、提炼真元,每一个步骤都十分消耗心神,就像用小溪流水冲击巨石一般难以推动。

  但秘境则不同。

  灵宝先天合道,凝聚灵气乃是本能,不必耗费心思,武者便能直接获取现成的灵气。

  这一点,对于还没有打开玄关,元神力量不足的天梯武者来说,可谓是意义重大。

  二十四节天梯,难度不高,就是水磨工夫。

  原本李存孝的预期,在能够得到足够的四神大丹补充下,也还要至少一年时间才能天梯圆满。

  但若是能进入洞天秘境修炼,这个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

  在如今这个多事之秋,能比他人快上一分,便能多一分生机。

  何况李存孝在和文中子交手以来,与龙舟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若能早早天梯圆满,打破玄关,说不定能在成就宗师前便将灵宝掌握呢?

  “洞天修炼的机会只有五脉真传才有,五年方得一次。”

  “要算日子的话,论理说就算你成了真传,也要再等三年。”

  “但时不我待,这一回,是你掌教师伯破例了。”

  “弟子必定全力以赴,以报师伯和师父的关爱栽培”

  李存孝闻弦歌而知雅意。如今他也看得出来,三位门主态度暧昧,不全是向着楼观道。

  倒是严道通和太乙,两人感情深厚,是同一战线。

  “你心中明白就好。”

  入得妙严宫,早就得了吩咐的木叉已然带着一帮杂役弟子等候。

  手中一张张托盘,次第盛放着嵌宝莲花金冠、深紫道袍、纱衣、云头履、玛瑙玉柄拂尘,俨然是真传的装扮。

  “师父,我还没行典礼”

  “那又如何?你都能越级杀明教五明子了,还有人敢在这时候挑战你不成?”

  老道士翻了个白眼:

  “去去去,将衣服换了,也让那些庸夫俗子,见见我徒儿的风采!”

  演武场在两仪峰脚下,为四象四峰环绕,方圆十几里,经年累月为弟子门人践踏,早就平坦坚硬如铁石一般。

  平日里是弟子们打熬武学,切磋比斗之地。又因为和三清正殿相对,是以历年的宗门考核,都处在此处举行。

  此时的演武场,早已人声鼎沸。不止有参与考核的弟子,负责考核的长老,还有跟随高骈到来的一干朝廷要员。

  “外面烽烟四起,此处倒是热闹。”

  远远地,李存孝就看见了郭钊等人,往日这几位真传都是各成一派,如今却都是围拢在那背负黑白双剑的青年身边。

  “李师兄!”

  “李师叔!”

  “李师弟。”

  “存孝师弟,快来与大师兄见礼。”

  国朝除帝王之赭黄色,其下以紫为最贵。受册封的道门真人、佛门大德,皆是紫袍,与朝中三品大员相当。

  真传服浅紫,其中意味不言而明。

  李存孝莲花金冠,紫袍外罩素纱,脚下云履,贵气中又多几分清俊飘逸。

  见到他来,不少弟子长老也纷纷打招呼,声音一直到他的脚步停下才短暂顿住。

  “大师兄”,拱手一礼,刚刚举起便被薛天运伸手扶住。

  “李师弟不必多礼,都是师兄弟。”

  这位楼观道的当代首席并不摆什么架子,言行举止,都有一股温和清净之意,和掌教严道通颇为相似。

  看见李存孝穿着真传的紫袍,几人都没有露出异色。

  毕竟对方的天赋和实力有目共睹,穿或不穿,抑或今日这典礼来或不来,也不过是走形式而已。

  简单寒暄了几句,几人便一同上了观礼台。

  观礼台上皆是门主、长老,朝廷的紫袍大员,王侯贵胄。

  当然,最中央的位置,端坐的自然还是掌教严道通和中书令高骈。

  “李师侄。”

  数千人的会场十分嘈杂,但严道通一开口,李存孝却听得十分清楚,当即循声走了过去。

  “这位是礼部尚书兼同平章事,王昭范王尚书。”

  “这位是彭城县侯,金吾卫刘巨容将军。”

  “这位是”

  在座的都是朝廷要员,李存孝一一见礼。

  客套话就那么些,这些人又是身居高位,又是长辈,干巴巴的赞赏恭维几句,走马观花而已。

  “这是真定法师,早些时候你们已经见过了。”

  俊美年轻的紫袍僧人摸着自己的光头,等李存孝行完礼,又叫来一个小光头:

  “这是劣徒如海,日后你们相见,还要多多切磋砥砺才是。”

  李存孝和对方见礼,眼神在对方五尺上下的身高上多停留了片刻。

  武人锤炼气血,身量高大是常态,这位宗师的高徒如海和尚,看上去却像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比木叉还稚嫩些。

  但李存孝听李思齐说过,此人实际上已经三十多岁,外貌如此,完全是所修武学的原因。

  “契此师兄可在门中?”

  一道传音忽然响起,李存孝转头一看,正对上真定的双眼。

  脑海中响起契此曾经说过,曾在青龙寺中习武的事,他心中紧张散去几分。

  “这几日应当就会回来。”

  真定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随着钟声回荡,宗门考核开始。按照惯例,先是外门晋内门,然后是内门晋真传。

  李存孝不愿和一堆老头子呆在一块,草草认了一圈人,便下了观礼台,去寻魏河、叶乘霄他们。

  找到李木叉的时候,后者正在看叶乘霄的比试。

  半年时光,他登上天梯,几个小弟也没虚度。

  叶乘霄如今已经筋肉圆满,正在尝试突破脏腑。而魏河虽然习武要迟一些,但因为天赋更好,丹药供应充足,如今也是三练大成。

  李存孝走到弟弟身边时,看得台上刀枪交错,银光乱闪。

  “叶师弟,承让。”

  与叶乘霄交手的是个三十许岁的青年,使一把双手长刀。虽然赢了,也没多少骄矜之色,甚至看到李存孝,还有些紧张地行礼,随后快步离开。

  叶乘霄输了比试,脸色有些难看,勉强回了一礼、转身回头,正看到李家兄弟。

  “李师兄!”

  “武者比试,胜负乃寻常,你习武年岁不及他们,只是吸取教训自我砥砺就是。”

  李存孝宽慰了几句,既是说给叶乘霄,也是说给李木叉。

  楼观道外门弟子极多,长老、真传弟子,内门弟子,都有举荐的名额。

  再加上和京畿贵人盘根错节的关系,可以说,外门弟子的上限和下限,差距极大。

  但内门却极为难进,除却掌教和四位门主,谁都没有举荐内门弟子的资格。

  想进内门,基本上只有宗门考核,击败诸多外门,证明自己是千万里挑一的天分。

  所以当时太乙搞代师收徒,破例照拂李木叉,才会让李思齐气的跳脚。

  不过如今若是有人旧事重提,只怕李思齐反倒会第一个站出来了。

  “师兄说的是。圣地资源丰沛,人杰自然也更出众。内门弟子,也得黄庭境界才算站稳,脏腑也不过才摸着门槛而已。”

  叶乘霄也不是第一次受打击了,很快就调整了心态,众人又去看魏河的比试。

  “这小子的枪法比我还凌厉了。”

  看着如疯虎般搏杀的魏河,叶乘霄颇有些动容。

  原本他各方面要比前者更强,如今半年时光,魏河却有些后来居上的意思了。

  “果然是环境塑造人。留在楚丘,魏河不过能做猎户、镖师,在楼观道,却有望破真形,登天梯。”

首节 上一节 354/4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