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197节

  “他老人家有事暂时离开州城了。”

  “好啊不是,去干什么呢?”

  德聪眼睛一亮,连忙追问。

  “还不是最近明教动作频繁,和黄潮的乱军不清不楚。”

  “盂兰会后附近的流民又变多了,据传是乱军在往州城开拔。”

  “契此前辈急公好义,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德正说到此处也有些钦佩。天下将乱,到处是野心家,到处是流离失所、尸横遍野。

  也只有契此这样的人,才会知其不可而为之,愿意不求回报地当救火队员,四处奔波。

  当然,还有一个不好说出口的原因。

  那就是常年布施救济,德正猜测契此的布袋里应该也没多少积蓄了。

  “师兄,我也知道契此前辈要收李存孝为徒,我也没有别的想法”

  “但是他那《最上秘密那拏天经卷》练就的焰摩真气,实在是诸多本尊中的上等,炼丹的好苗子”

  “圆参为人勤勉,但是他的真气之火还是欠了点,我还需要一个帮手,才能尝试炼制一枚七阶大丹。”

  德聪懒得再虚以委蛇,德正听罢也不意外。

  这个师弟自从拜入药王院起,就一直醉心丹道,对于人情往来和培养弟子,都没有什么兴趣和耐心。

  当年教出一个圆参之后,德聪就急匆匆抽身,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丹道事业当中。

  可以说,如果不是摊上这样一个师父,兼着药王院大半的俗务,圆参早都应该和圆光一样,摸到真形的门槛,而非还在黄庭境界打转。

  所以德聪对李存孝的上心,当然不是想要收徒,而是为了炼丹。

  因为到达第六境天梯之后,哪怕突破一个小境界,都要以三五年为一个单位。

  而炼丹师能炼几阶的丹药,和实力是密切相关的。

  德聪都七八十岁了,实力早就进入停滞期,这种时候要想炼制超过自身实力的丹药,就必须有人替他分担一部分工作。

  “李存孝的实力还差得远,但是他的焰摩真气无比纯净,用来处理素材乃是上上之选。”

  “圆参俗务缠身,若是只靠他一人,我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看到.”

  “圆参抽不开身,你以为该怪谁?”

  德正一点不惯着这个师弟,直接呵斥。

  “李存孝是契此前辈的弟子,真要论辈分比你我都高,你想借就借给你?”

  “等契此前辈回来了,我怎么和他交代?”

  德聪闻言,眉头都不由耷拉下去,正要起身走人,德正忽然开口。

  “你要想教他几手,我也管不着,前提是李存孝自愿。”

  “还有,药王院的事儿是你这个首座在,别的我不知道。”

  德聪顿时大喜过望,哪还管对方话语里的锅。

  “就这么说定了!”

  乐呵呵出了禅房,德聪就打算回去,让圆槐把李存孝找来。

  后者不知为什么,对于屠宰十分热衷,他干脆就拿这个当条件。

  想在屠宰房继续干,那就要先给我在丹房干活。丹房的事儿做满意了,才能回去屠宰房。

  “好像压榨得有点太狠了.算了,大不了每隔半个月拿瓶蓄气丹给他”

  德聪正想着,就看见圆光和李存孝联袂而来。

  只是略微感知了一下对方的气息,他的脸上立刻露出惊喜神色:

  “李存孝,你突破黄庭了?”

  “德聪师叔”

  “德聪首座”

  二人连忙行礼,李存孝也不知道这老头儿乐什么,只能答道:

  “是,还得感谢您赠与的蓄气丹。”

  “好好好”,德聪预想的开工计划又提前了一截,心情大好。

  “你们是去找师兄吧?李存孝,回头来丹房一趟,有事告诉你。”

  德聪脚步轻快地离开了,剩下二人面面相觑。

  这怪老头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圆光,领你李师弟进来吧。”

  德正唤了一声,二人赶紧上前,进了房间。

  行礼之后,圆光便将悲田院的事逐一告知。

  德正原本摆了师弟一道,心情不错,但越是听下去,脸上的笑意便越是淡了,最后变得面无表情。

  “.眼下苏参军已经在勘察案情,师父,我们寺里,是否也该有所动作?”

  圆光是德正一手调教的徒弟,未来天鼓寺的住持,其性情自然是颇类其师。

  急公好义,都是最基本的品质,何况这次还是掳掠孩童,大大触犯了他的底线。

  “确实应当管上一管。不过白刺史是个有韬略的,既然早有察觉,稍后必然会派人来传信。”

  “圆光,你先去罗汉堂,挑一伙僧兵,让他们准备好兵甲,随时准备出发。”

  一伙便是五十人。李存孝闻言,心中顿时有些感慨。

  或许是局势越发糜烂,也或许是因为天鼓寺实力雄厚。

  当初在楚丘,镖局制造甲胄都要偷偷摸摸,但在州城,德正却能坦坦荡荡地拉出一支全副武装的僧兵。

  而且听他话里的意思,应该不是第一次和白香山这样联手了。

  “弟子领命。”

  圆光做事雷厉风行,转身便去调动僧兵了。

  倒是李存孝,脚步先是一顿,随后又顿了下,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事情吗?”,德正语气温和。

  真要说起来,契此要是收了对方为徒,那李存孝还得叫他一声师兄,两人辈分都是平齐的。

  “住持,我有一事不明。”

  “明教若只是聚众造反,那朝廷为了维护权力剿杀叛逆,倒也不足为奇。”

  “但我听圆光师兄说,明教与我们佛门,似乎也有矛盾?不知具体因由何在?”

  德正闻言沉默了下,片刻后道:

  “你还没去过藏经阁的上三层吧?”

  手一招,李存孝腰间的弟子腰牌便飞入老僧手中,真气在上面勾勒出一道刻痕。

  “去吧,第四层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看完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明教是魔教、明教的教徒是妖人了。”

  “多谢住持”,意外得到更高的权限,李存孝也不耽误。

  住持禅房就在菩提院,而藏经阁就在菩提院的中央。

  菩提院除了负责传法,其实还有一大工作,便是注释、翻译佛经。

  梵文蕴含佛法精义,但也艰深晦涩。佛门武学,佛与武关系密切。

  李存孝为了学习《最上秘密那拏天经卷》,也没少翻阅佛经。

  此时穿行在菩提院中,在一众黄庭和脏腑当中,不时还能看到一些筋肉境的僧人。

  他们的武学境界或许不高,但佛法精深,可以称为“学僧”。

  李存孝自然不会怠慢,一路合十行礼,来到藏经阁。

  看见德正在腰牌上留下的标记,藏经阁的僧人这次没有再阻拦。

  只是听闻李存孝要借阅明教相关的书籍,神情有些微妙。

  “这些便是你要的书籍了,只能在此翻阅,不可带出。”

  “多谢”,李存孝合十一礼,接过那一小摞有些年头的书册,就在这藏经阁中找了个位置坐下。

  挑了一本封面写着《明尊弥勒下生经》的书,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几个字便让李存孝眼神一凝:

  “新佛出世,除去旧魔!”

  “师尊,人手已经准备好了。”

  圆光再次敲开禅房大门时,宽大的僧袍微微鼓起,里面像是穿了些别的东西。

  “嗯”,德正微微点头。

  “算算时间,白刺史也差不多该派人来了。”

  话音刚落,外面便有弟子来报,说长史郑延昌求见。

  师徒二人对视一眼,都有些讶异。

  报信的事,若要保密,让心腹来一趟也就是了。

  郑延昌怎么说也是府衙长史,亲自来送信,难道有什么变故?

  等弟子将一身浅绯官袍的郑延昌引进来,德正不禁有些好奇道:

  “郑长史,若只是城中明教之事,怎劳您屈尊来此传信?”

  郑延昌先是笑着朝两人拱手行礼,随后才回答:

  “德正住持向来心系百姓,以往官府救灾,天鼓寺多有出力,活人无数,功德至大”

  “此次也是魔教妖人作乱,要再度联手。如此重要的事,我当然责无旁贷。”

  德正听着郑延昌的话,面上不动神色,心中不以为然。

  对方出身荥阳郑氏,高门子弟,对百姓的疾苦能有多少关心?

  郑延昌说白了就是荥阳郑氏埋在河南道诸州当中,侵蚀地方的钉子之一,也是未来家族遭遇危机时的火种之一。

  高门子弟,处理政务的能力当然有,但说句实话,州城的一应利民之事,还是在白香山的极力推动下才办得下来。

  “.不过我听苏参军说,此次悲田院的案子,贵寺的李存孝也仗义援手,实是心怀慈悲。”

  “可否让他出来,见上一面?这事,说不定还需要他出力。”

  原来是冲着李存孝来的.

  德正顿时恍然,想想也不觉奇怪。

首节 上一节 197/2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