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去皮囊,无非二百零六骨 第461节

  在花果山收拾一番后,孙悟空主动潜入水中,前往东海龙宫。因为从其他猴子口中得知,近年来有了东海龙宫的庇护,花果山的猴子们日子才好了些,所以孙悟空前去道谢。

  “老龙王,老龙王,多谢您了!若不是患难见真情,以前俺老孙多有得罪冒犯,还望龙王不要计较。”孙悟空一边说着,一边深深作揖感谢。

  东海龙王连忙扶起孙悟空道:“此事我可不敢居功,实不相瞒,您还得感谢那白骨大圣。”

  “当年我与白骨大圣初识,她便说曾听闻齐天大圣之名,知晓花果山的状况,让我多加照顾,所以我才在近年来对花果山有所庇护。”

  “原来如此。”孙悟空没想到还有这层缘由,心中暗暗记下:“白骨大圣对俺有如此大恩,却从未提及,当真是大仁大义啊。”

  叶恒回到白骨道宫后,暂时没有再去关注西游师徒的动向。

  因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西游师徒在西游路上遇到的事情和妖怪,都与叶恒关系不大。

  之前,叶恒还因为西游组合要路过黑风山、黄风岭而多有关注。

  现在,他已无需过多关注这些。

第488章 向天庭禀报

  大唐设立钦天监,负责观测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

  此外,还需观察星象和天气变化,以推断人事变迁。

  而如今的大唐钦天监监正袁天罡,乃是一位拥有大法力的人。

  他更是玄门正宗传人,身为钦天监监正,享大唐气运,能直达天听。

  同时,这特殊的职位和自身的修行,也赋与了袁天罡一些奇异的能力。

  这一日,袁天罡夜观天象,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迹象。“大唐的气运正在发生变化。”

  “自从状元方仲永上任以来,大唐气运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但与此同时,皇权气运却有所分散。”

  “如今,这种分散似乎更加严重,变得愈发激烈。”

  钦天监的袁天罡,沉思了片刻。

  同时,袁天罡做出了一个决定:“此事,必须向天庭禀报……”

  袁天罡虽为玄门正宗传人。

  但自封神大战后,世间便有了法度,修道者不可随意介入王朝变迁。

  况且,即便没有这规定,天道也不会容许此类事情发生。

  因为争天下必涉及气运,而这种气运变迁往往会反噬修行者。

  再加上尘世间因果纠缠太多,寻常正统修行者也不会轻易入世。

  而袁天罡因其修行道路独特,且有关系背景,才得以担任钦天监监正,借助大唐王朝气运修行。

  但他这钦天监,更多时候只是监控天象变化,更深层次的东西,并不会向唐皇禀告。

  就如此时,他察觉到大唐气运的非同寻常变化,第一时间想到的也并非禀告唐皇,而是上报天庭!

  袁天罡能直达天听,堪称人间仙官。

  他日后脱离凡尘俗世,也定会到天庭任职。

  再加上他乃玄门道家正宗传人,在天庭上也有关系背景。

  很快,袁天罡回到房间入睡,在睡梦中元神出窍,升上了天庭。

  升上天庭后,袁天罡径直前往。

  很快,他便在凌霄宝殿上见到了玉皇大帝。

  袁天罡作为凡人仙官,尚不算真正的仙家,在凌霄宝殿上屈膝下拜:“袁天罡拜见玉皇大帝。”

  简单拜见后,袁天罡立刻禀告了自己的发现。

  “哦?”玉皇大帝有些惊讶。

  气运之变,并非寻常人能感知。

  即便是大神通者,也难以察觉这种变化。

  但袁天罡作为大唐钦天监监正,且是人间仙官,这一特殊身份赋予了他天官和人官的职能,因此能察觉到气运变化。

  玉皇大帝没有怀疑,相信了袁天罡的说法。

  “那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玉皇大帝问道。

  袁天罡犹豫片刻,才开口说出自己的猜测:“微臣认为,此事可能与那大唐状元方仲永有关……”

  袁天罡此刻说出了自己的推测:“自方仲永高中状元以来,大唐的气运似乎就在慢慢偏移……”

  玉皇听闻,沉吟片刻:“大唐国运当有三百年,如今不应有变。”“你回去后,可将此事告知唐皇。”

  “国运未尽,唐皇为人族正统,自可处理此事。”

  “是。”

  袁天罡领命后,立刻告退,离开天庭回到了自己的身躯中。

  他睁开眼睛一看,外面天已大亮。

  袁天罡没有犹豫,立刻进宫求见唐皇。唐皇李世民上完朝后,回到御书房。

  同时,李世民进入御书房,挥散了太监等人,独自面见袁天罡。

  “袁爱卿可是有要事禀告?”唐皇李世民问道。

  钦天监是个无比特殊的职位,日常不上朝堂,不受管束。

  但唐皇绝不会忽视钦天监的存在。

  甚至,袁天罡刚要求见,唐皇李世民就立刻凝重对待,马上接见。

  “没错,微臣昨日夜观天象,有所发现,特来禀告唐皇。”袁天罡点了点头道。

  “袁爱卿但说无妨。”唐皇坦然道。

  袁天罡当即就把昨日察觉到大唐气运出现变动的情况说了出来。

  唐皇听闻,神情格外凝重:“爱卿能否看出是何缘故?”

  果然,唐皇这一问把袁天罡给问住了。

  袁天罡心中暗自叹了口气,还是如实回答:“依微臣推测,此事或许和状元方仲永有关。”

  “自方仲永高中状元之后……”

  袁天罡将自己的推测和想法一一讲出,随后便安静下来,等着唐皇自己琢磨明白。

  唐皇李世民眉头紧紧皱起:“大唐国运出现变化,竟和方爱卿有关……”

  “方爱卿可是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成长起来的啊……”

  此刻,唐皇李世民内心受到极大震动。

  他身为唐皇,自然无比关心大唐国运。而且,只要有机会、有可能,他也定会消除一切对大唐国运不利的因素。

  但此事牵扯到方仲永,唐皇便陷入了沉思。

  毕竟方仲永近年来的功绩太大了,在民间,百姓对他的称赞毫不夸张。

  要是袁天罡说大唐国运变化与其他臣子有关,唐皇李世民绝对能直接处置那名臣子,用各种手段消除影响。

  可方仲永是当今大唐最为倚重的大臣。

  就连唐皇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方仲永对大唐如今的兴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越是如此,唐皇李世民越是纠结不已。

  看到李世民如此纠结,袁天罡没有久留,立刻告辞离去,不想过多影响唐皇的决策,以免沾染因果。

  然而,当袁天罡离开御书房,往皇宫外走去时,却碰到了方仲永。

  “钦天监袁监正。”方仲永甚至略带惊讶地主动和袁天罡打招呼。

  顿时,袁天罡心里有些异样:“见过方部长。”

  “部长”这一称呼,源于工程部商业部部长一职。

  这正是如今“方明”所担任的职位。

  方明看着袁天罡,眼中满是好奇:“袁监正刚刚见过陛下?”

  “没错,只是有些小事向陛下汇报。”袁天罡心里觉得怪怪的,但还是硬着头皮回应方明。

  在袁天罡心里,此时最不想遇到的就是方明了。但既然遇上了,看着方明,袁天罡不禁在心里赞叹,好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同时,他也从内心对方明的功绩感到敬佩。

  一码归一码,虽说袁天罡刚刚向唐皇做了汇报,相当于打了小报告,但这和眼前的情况并无关联。

  从个人角度来看,袁天罡其实十分欣赏方明。

  “若是能踏上修行之路,方仲永必定是成仙之才!”袁天罡甚至如此认定,因为看着方明,他能感觉到方明身上有灵光涌现,远超常人。

  “方部长也要去见陛下?”袁天罡随口反问了一句,想把话题岔开。

  “没错,还是为了教育改革的事,此事利在千秋,我必须去做。”方仲永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来意。

  袁天罡本就想岔开话题,并不想和方明过多谈论政治事件,只是简单寒暄了两句后,便离开了。

  “这个老道,颇有道行。”

  方明看着袁天罡远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想道。

  对于袁天罡,方明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他似乎游离于朝堂之外,却又有着独特的影响力。

  而且,方明成为“进化者”后,修行了《照见白骨根源智经》,感官变得敏锐,灵识大增,能感受到袁天罡的法力和道行,所以丝毫不敢小瞧他。

  “只是不知道袁天罡来见唐皇是为了何事。”

  方明暗自琢磨着,一边让太监去禀告,自己要私下拜见唐皇。

  “方爱卿所为何事?”

  唐皇李世民面色复杂,看着前来御书房求见的方明。

  方明觉得有些奇怪,他如今五感敏锐,灵识增强,能隐约察觉到李世民的目光,甚至能感受到李世民纠结的思绪……

  方明虽心中疑惑,却也无法直接询问,便说出了此次前来的目的,还是为了教育改革。

  在朝堂上,那些文官群臣都极力反对,所以方明才想出这个办法,打算偷偷面见唐皇,以图推进此事。

  在此之前,方明已经多次这样做过。

  但如今……方明说明来意后,唐皇只是淡淡地说:“朕知道了,爱卿先退下吧。”

  听到这话,方明更加疑惑了。

  “唐皇这是怎么了?难道和刚刚的袁天罡有关?”

  方明带着不解离开了皇宫,实在不明白唐皇为何是这样的态度。

  第二天,大唐朝堂上发生了惊人的变故,一群文官群臣联名上奏弹劾状元方仲永。

  方仲永虽竭力辩解,但唐皇却认可了文臣们的弹劾。

首节 上一节 461/5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