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晓得赵老夫子口中的武起。
只不过武起所在的时代太过久远,足足要追溯一万年之久。
那个时候,还是道丧时代。
史书不存。
几乎与神话无甚差别。
一直以来,都不被治学之人所认可。
而这位赵老夫子便是主张神话为真那一学派的重要领袖。
分明就是夹杂私活。
吴学士眯起眼睛,思量了许久,最后朗声道:“如今乃万年之变,当行非常事,后世若是有人,看咱们,不也是与神话无异,太平令当开后世之先河。”
当夜。
吴学士就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字的骈文。
然后就呈与张首辅。
御书房中。
圣皇望着满眼以端正楷书写就的文章。
“伏惟圣朝煌煌,承万年之变,古贤武起,佐卫则铁甲震八荒,仕宋则仁政安黎庶,辅佐两君而德不孤,名垂青史而誉益彰观今太平令李锐,秉东海剑魄,怀北地霜襟”
开局当然先是把圣皇赞美了一通。
然后才点出古贤武起。
非常时行非常事,在加上有先例作证,虽然牵强,却也算是站得住脚。
关键还是一点。
武起此人乃是辅佐人皇终结道丧的重臣。
虽已经近乎神话,却也说得过去。
否则要是找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那就是万万不合礼数的。
那位吴学士正是在暗戳戳的赞美,当今圣皇的功绩堪比人皇。
叫圣皇如何能不开心。
“善!”
圣皇大悦。
当天便下诏,将此骈文公告天下。
便是后世传颂千年的《两相论》。
“两相论”
当李锐收到诏书的时候,已经是十日后。
这时。
两相论早已经传遍天下。
郑公公手捧圣旨,笑眯眯的望着李锐:“陛下说了,李大人尽可放手施为,陛下信得过。”
李锐恭敬接过圣皇。
以他的身份已经无需再下跪。
信得过?
他当然不会这么想。
帝皇的信任可比纸还轻,到了那个位置,反复无常才是正常。
李锐明白,纵使他做了巫国地祭,也不过是个名头而已。
不能因此放浪。
万年前武起能善终,其间必定也是艰险无数。
不过朝廷将他比作武起。
这可是天大的褒奖。
做官做到了一定层次,在乎的可就不仅仅是权力、皇帝心中的地位,更有名声。
为士不为名,做官也枉然。
李锐这一次,意外得了一份极大的名声。
以后说不得还能名流青史!
这些,不知多少大人物都求之不得。
李锐竟就阴差阳错的因为巫国入仕一事,蹭了个好名声。
‘当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他笑着摇了摇头。
正在招呼郑公公去别院休息之时。
一行行小字出现在眼前。
【恭喜宿主完成出将入相成就高级剧情——名留青史。】
【为官者,官衔高低是小,当有文人之风骨,求一个为后世开太平,得一留世贤名。恭喜宿主两国为官,为万年来第一人,得以名留青史,请继续努力!】
【完成任务名留青史,奖励结算中.】
【任务评分B。】
【获得30点成就点数!】
【姓名:李锐】
【年龄:30】
【天赋:悟性超绝、慧眼、大梦游仙、克妖制胜、先天仙武道胎】
【功法:万古长青功,真武养兵诀、沧海青莲观想图、仙道长青观想图(残篇)】
【物品:升灵书】
【成就:50/100】
望着进度过半的面板。
李锐脸上的笑容更盛,望向郑公公也更加客气。
“郑公公,我在这别院的老树下可是埋了好几坛美酒,今日来可要好好尝尝。”
郑公公也是呵呵笑着:“那老奴可真是有福了。”
是夜。
李锐、蒙冲还有郑公公三人在月下饮酒。
郑公公少见的放浪了几分。
他望着眼前两人:“李大人,蒙将军,当年陛下与袁侯爷可是睡一个战壕里的人,现在陛下都还时常念起。”
李锐和蒙冲闻言。
都是一脸诧异。
此事袁侯爷可是只字未与外人提起。
若不是郑公公告知。
他们都是丝毫不知情。
郑公公继续道:“陛下常言,几个皇子里边,没一个像他的,要是李大人生于帝皇家,那该多好。”
听这话。
李锐不禁是后背一凉。
类帝皇,这个评价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好在既然郑公公自己说出来,那就证明圣皇至少现在对自己并无猜忌。
当然。
这与他那位世间独一份儿的天人师爷应该也脱不开干系。
‘要不说背靠大树好乘凉。’
不知不觉间。
他竟然已经找到了连圣皇都要礼待好几份的靠山。
李锐不禁饮下一杯酒。
‘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
第535章 好乘凉
众所周知,一共三方,若是有两方联合,而且那两方的实力不是特别弱的话,结局就已然注定。
清微宗的玄微还有紫阳已经来找过李锐。
态度很好。
仅仅一炷香的时间,事情便被敲定。
虞国愿意让出十万山的灵矿,以换取龙脉。
清微宗本就是出世一脉的仙宗,并不看重气运,算是各取所需。
当然。
要是没有巫国率先表态,他们要得将会更多。
地祭一事仪式繁琐。
虽巫国国主尚未下诏,但位置已经是板上钉钉。
为何如此确定?
因为李锐身边就坐着大巫还有夏小棠。
“上次泡脚的时候,我就觉得你小子有出息,就跟你师爷一样,当年老夫游历虞国的时候与他打了一架,当时是我胜,可到了一品,竟是连他三招都接不住了。”
“先到不算到。”
“走得远才是真本事。”
“你们这一脉,都是厚积薄发,大器晚成,这一点,老头子我是比不上你们这一脉咯。”
大巫一边说着,一边热气升腾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