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仙尊 第797节

  李锐淡淡一笑:“聂老弟,这些话可莫要再说。”

  对于今日之事。

  他很是看得开。

  都是成年人,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

  结果是什么?

  可不就是国师还没到,龙脉就转邪,李锐身为此地主官,受罚便是理所应当。

  找借口可没用。

  李锐也觉得合理。

  当然,他之所以如此觉得,乃是后台够硬,此事本就不是人力所能控制,回京之后甚至都不会被责怪,甚至圣皇还会安慰几句。

  谁叫他是高天下的得意徒孙。

  而且,还能借此离开龙脉这摊浑水。

  何乐而不为?

  李锐这是借势抽身。

  至于受气?

  受一个一品的气,实在算不得什么。

  这一日。

  李锐正在清河围场的房间中修炼。

  忽地。

  谭虎跑了进来:“大哥,巫国来人了,而且还是熟人。”

  李锐眉头微挑。

  如今龙脉一事牵涉巫国还有清微宗,国师叫他与两方交涉,可还没等他去,巫国的人就自己上门来了。

  “请进来吧。”

  不多时。

  就有三人跟随谭虎一同出现在李锐的小院之中。

  确实都是熟人。

  夏小棠还有桑空,还有一人,虽然不曾见过,李锐却也晓得对方的身份,巫国主祭,者普,天象境,二品官。

  “者大人,桑大人,小棠姑娘。”

  李锐笑着拱手。

  者普一丝不苟的回礼,桑空也也是一脸正经的回礼,只有夏小棠一副笑嘻嘻的模样,率先开口:“前辈,许久不见。”

  “确实有很久没见面了。”

  李锐也是呵呵一笑。

  招呼几人坐定之后。

  桑空这才说话:“李老哥,此次我们三人前来,是为了十万山龙脉一事。”

  他选择开门见山。

  李锐也丝毫不觉得诧异:“我也就不藏着掖着,此次龙脉势在必得,价钱只要我定得了,都给。”

  这句话说得可谓是相当霸气。

  在谈判里,更是混手。

  之所以如此做。

  一是龙脉能出价,本身就已经是大赚,出多少,圣皇都不会有意见。

  此乃揣摩圣心。

  二是夏小棠的出现,本身就已经表明了大巫的态度。

  听到李锐之言,桑空忍不住望向者普。

  别看者普进门还一句话没说,但懂行的都晓得,谈判的时候越不说话的,说话越是管用。

  李锐也不催促,抬起茶杯呷了一口。

  刚放下。

  就听者普道:“李大人,巫国可以让出十万山,但有一求,愿李大人能为巫国地祭。”

  地祭?

  李锐一惊。

  他当然晓得者普口中的地祭。

  巫国与虞国不同,乃是教国并立,巫教除了大巫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之外,还有三大祭祀。

  分别为天祭、地祭和人祭。

  天祭师乃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一品强者。

  人祭则是眼前的者普。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地祭。

  这个位子自从上一任地祭寿终之后,便是巫国大乱,以至于这个位子空悬了将近百年。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如此重要的位置,居然让李锐一个外人来当。

  如何叫李锐不吃惊。

  而且巫国钱地都不要,竟是奔着自己来的。

  要知道,这个时候,就算巫国说要让十城,虞国也说不定会同意。

  换算过来一人抵十城!

  李锐的笑容在一瞬间变得玩味。

  以他的心智,如何能看不出,巫国当然不可能为了他一个二品而放弃龙脉。

  巫国在乎的分明就是他的另外一个身份——高天下的徒孙。

  虞国如今能游刃有余,靠的便是与高天下的关系。

  相比之下。

  巫国的处境就要艰难很多。

  直接去找高天下,肯定是不行,但却可以曲线救国,搭上高天下的徒孙,一旦走通,对巫国的价值甚至真的会大过龙脉。

  而且巫国其实也晓得。

  他们无力争,也争不过。

  这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李锐想都不想就开口:“者大人,你倒是把我难住,此事,我做不了主。”

  者普点头。

  李锐之言早在他预料之中,一个虞国官员去他国任官职,确实需要多思量。

  书名:人在现实,我的武道宗师女友

  简介:原本林安只是想玩玩游戏打发一下时间而已。

  直到他发现,可以从游戏中的女友身上获得功法和技能……

  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

  我叫万婉清,蓝星最年轻的武道宗师。

  原本我觉得人生只有武道才值得我去追求。

  直到我遇见了林安……

第534章 两国相,上溯一万年!

  清河围场的事情,李锐很快就报了上去。

  甚至还第一个与国师说了。

  报上去之后。

  他是清闲了,可就苦了那些文渊阁的学士们。

  为何?

  圣皇当然不可能拒绝巫国的条件,几乎什么都不需要付出,就能少去一个竞争对手,不仅如此,还能加深两国盟约,何乐而不为。

  但是——

  李锐一个虞国官员,去巫国为官,即便是兼职,也是有损国威的事情。

  无论哪朝哪代,都是极为重视祖制。

  后世之举都不能违背。

  所以文渊阁需要引经据典的证明,李锐此举合乎礼法,甚至是大好事。

  可不就让那些个穷经皓首的好夫子们头疼。

  此时。

  已经是后半夜。

  文渊阁还是灯火通明。

  房间里,一个个文渊阁学士埋首在古籍中苦苦钻研。

  两朝为官,还要让后世人歌颂。

  这种事情,实在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在一片翻书声之中。

  忽地有一个老者拍案而起:“有了!”

  时任文渊阁学士,素有独占江南才华八斗的吴学士来了兴致:“赵老夫子,你这是有何发现?”

  其余一众官员也都是伸着脖子,想要听听那位赵老夫子的高见。

  赵老夫子哈哈大笑:“你们看,武起,曾为卫国群守,以武卒威震天下,后又至宋国为令尹,治国有方,皆传为美谈,可不就与如今的太平令有几分相似。”

  一听。

  吴学士不禁笑骂:“赵老夫子,咱们都是研究史论,你倒好,直接翻起了神话。”

首节 上一节 797/9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