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啊,确实挺厉害的。”苏阳随口应道,同时余光不自觉地瞥向平静的湖面。他分明感觉到,湖底的都功印似乎轻微颤动了一下。
“你父母同意你当道士吗?”苏阳转移话题,双手背在身后。
南华观传承千年,对弟子的家世背景向来开明,并不像后世某些道门那么极端,要求门下弟子出家后就得与家里断绝关系。
但不可否认的是,家人如果反对确实会比较麻烦,特别是谢玉这种特殊家庭。
“一开始是反对的。”谢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手指绞在一起,“直到我被国内基本上所有有本事的道观拒绝后,他们就不反对了。”
“只是让我玩够了,回去继承家产。”
“其实也不是没有道观想要收我,但那些道观的人大部分都是看中了我家里的钱和背景。”
说到这里,谢玉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屑,“我虽然有钱,但我不傻,这点我的父母把我教育的很好。”
苏阳的表情突然变得古怪:“咱们还是谈谈你为什么会被国内几乎所有道门拒绝吧?”
第116章 道心
“玄阳道长还是来看看吧?”谢玉伸出纤细的手腕,眉头轻蹙,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苦涩。
苏阳挑了挑眉,手指轻轻搭在谢玉的脉搏上。
“哇!”苏阳突然发出一声惊叹,眼睛瞬间睁大,像是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他的目光在谢玉身上来回扫视,从发梢到脚尖。
“筋脉堵塞,丹田漏气,”他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不可思议,“我觉得这个国家十四亿人加在一起,也最多找到几个和你一样情况的。”
修仙之路,天赋至关重要。
这天赋包含两个方面:心性与根骨。
心性玄妙难测,受先天禀赋与后天经历双重影响,暂且不论。
但根骨却是实实在在的,它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吸收灵气的速度与效率。
有人吸收一枚灵石需耗时两日,利用率仅七成。有人半日即可完成,利用率高达九成。尤其在这灵气稀薄的地元界,对灵气的掌控更是至关重要。
毫不夸张地说,能在地元界修炼出法力者,若在大乾都可称天才。然而无论地元界还是大乾,绝大多数人终究只是凡俗。他们虽能修炼,却事倍功半,难成大器。
而谢玉的体质,简直堪称奇葩中的奇葩。
一枚灵石对他而言,利用率最多不过一成。更糟的是,他丹田漏气,连这可怜的灵气也会悄然流失。
这不是靠资源堆积就能解决的问题,以谢玉的情况,即便给他一枚灵石,也要耗费半月才能将其灵气吸收殆尽。像这般几乎完全不适合修炼的体质,苏阳还是头一遭遇见。
谢玉只能报以苦笑,嘴角扯出一个无奈的弧度:“就好像,老天爷不愿意让我吃苦一样。”
苏阳摇了摇头:“不是老天爷不愿意让你吃苦,”
他的声音忽然严肃起来,“而是你想要走上修炼的道路,就要吃更多的苦!”
谢玉听出苏阳话中的深意,眼中瞬间迸发出希望的光芒,脸色由阴转晴:“还请师父收我为徒!”
说罢,他毫不犹豫就要跪下。就在膝盖即将触地的刹那,一股柔和的力量稳稳托住了他。
苏阳从怀中掏出三枚古旧的铜钱。
“你应该已经知道,”他将铜钱递给谢玉,“道门讲究缘分。你抛掷铜钱,我为你起卦。抛的时候,心中默念太乙救苦天尊。”
谢玉双手接过铜钱,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
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铜钱在掌心轻轻摇晃,发出清脆的叮当声。随着手腕一抖,三枚铜钱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最终落在地上,有正有反。
苏阳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南华印,发现其中蕴含的气运与香火丝毫未减。这意味着祖师爷对谢玉既未认可,也未拒绝。
他沉吟片刻,目光重新落在谢玉身上:“我问你三个问题,若你的回答都能令我满意,我便答应收你做道童。”
“师父请讲!“谢玉立刻挺直腰板,双手不自觉地攥紧。
苏阳缓缓竖起一根手指:“第一个,若你出家无法再与父母见面,你还会选择出家吗?”
“第二个,若你已经出家,你父母家人重病,你能否清心寡欲不去探望?”
“第三个,若你终身无法修炼出法力,你又当如何保证自己不被挫败击垮,最终还俗。”
苏阳的目光深邃如潭水,静静地注视着谢玉。
他其实并不十分看好这个年轻人,不仅因为那罕见的体质,更因为那份难以割舍的亲情羁绊。他看的出来,谢玉很重感情。
修道之路漫长,修为有成的道士寿命增长,必将经历生离死别,这是无法逃避的宿命。所以修道之人最好是清心寡欲。
这不是道门薄情,而是一个客观且无奈的事实。
谢玉闻言,眼神渐渐黯淡下来。沉默良久后,他终于抬起头,眼中带着坚定的光芒,选择了诚实地回答。
“若出家无法再与父母见面,那我就只能供奉双亲,等二老离世之后再寻道途。”
说到这里,他的喉结微微滚动,像是在强忍某种情绪。停顿片刻后,他又补充道:“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一样。”
“至于第三个问题…我曾经确实是憧憬法术和电视剧小说中修仙者的姿态,才有了求仙问道的心思。可自从我真正了解阅读道经,才发现事情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我对修仙已经祛魅,但对于学道依旧喜欢。”
说到最后,谢玉的声音越来越低,头也渐渐垂了下去,声音几不可闻:“师父,您应该也理解修仙不等于修道吧?”
苏阳的表情突然凝固,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谢玉前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中规中矩,甚至在苏阳的猜测之中。他甚至已经准备好,用这两个答案拒绝谢玉。
等父母离世无牵挂后,若初心不改再来寻我——
这本是苏阳想好的说辞。
但谢玉最后一个答案,却像一道闪电,精准地击中了南华观修炼的要义。修仙不等于修道,更重要的是心境上的提升与顿悟。
“八千块一个月,”苏阳突然开口,“缴社保,并且我用关系帮你办理道士证,你觉得怎么样?”
谢玉猛地抬起头,:“师父,你答应了?”
“不算答应。”苏阳摇摇头,他双手背在身后,缓缓踱步,“你可以理解为,我给了你一份工作,过年过节可以放假,你也可以回家看看。”
“但这份工作有助于你修道,我也会给你讲解道经,教你如何修炼。”
谢玉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胸口剧烈起伏。
他根本不在乎那八千块钱,但能够正式入驻道观,近距离得到修士的教诲,已经让他兴奋得手指都在微微发抖。
“我愿意,谢师父!”
苏阳微微点头,又问道:“你看过哪些道经?”
谢玉立刻挺直腰板,如数家珍般答道:“道德经、金丹直指、周易、参同契…基本上都看过。”
“不仅如此,我还学过武术。”
话音未落,他突然一个后空翻,动作干净利落,连续十个后空翻一气呵成,最后稳稳落地。紧接着,他又流利地背诵了一大段道德经,声音清朗,字字铿锵。
苏阳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满意的神色,看上去比阿璎让人省心多了。
他继续说道:“以后周六周日,你来山上,我教你如何修炼。至于平时,你就在校门口里的道观充当道童,替我照看香火。”
他向前迈了一步,伸手轻轻拍了拍谢玉的肩膀:“你的情况很特殊,但未必没有成道希望。古代有以武入道、以书法入道…只要你能够参悟,未必不能踏上修炼之路。”
“这几天,”苏阳收回手,转身望向道观的方向,“你先和家里头说明一下情况,我也回去想想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
“是,师父!”谢玉站得笔直,声音洪亮地应道。
苏阳沉吟片刻,又问道:“导引灵气或者提炼精气化作法力的法门,你会吗?”
“会,”谢玉的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只是我一直没法感气。”
苏阳闻言,从袖中取出一块灵石,郑重地放在谢玉掌心:“你拿着这块灵石对它感气,应该会简单很多。”
“之后,你记录下从你正式感气,到将这块灵石灵气耗光的时间,我评估一下你的修炼速度。”
谢玉小心翼翼地捧着灵石,他知道这件宝物是何等珍贵。
它不是能不能出的起价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买到!
他万万没想到,苏阳竟然愿意将这样一枚稀世珍宝,交给他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
第117章 筑基丹
打发了谢玉,苏阳有些头疼地捏了捏鼻梁,缓解连日操劳带来的疲惫。
他对谢玉的前景仍旧不看好。纯粹是考虑到没有合适的人选,外加谢玉那执拗中带着几分天真的性子确实对他胃口,这才勉强让其留下。
“地元界这边还得找个有天赋的,来传承道统。”苏阳低声自语,他对于传承看的同样很重。
“不能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破篮子里。”
这样想着,他拢了拢身上略显单薄的青色道袍,观察了一番临时实验室的各种实验进度,以及工地建筑进度。
一个念头,消失在了地元界。
......
大乾,南华观。
“上面的奖励,已经下发了。”他说着,随手将一个莹白的玉瓶抛向苏阳,动作随意得像是扔一件寻常物件。
除此之外,还有十几本边角泛黄、书页卷起的古籍被整齐地码放在案几上。
苏阳稳稳接住玉瓶,手指轻轻旋开瓶塞。一股沁人心脾的药香顿时溢出,他下意识深吸一口,只感觉浓郁的灵气如春风拂面,连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连眼神都明亮了几分。
“这就是筑基丹?”苏阳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讶异。
“没错,”孙乾捋了捋胡须,眼中闪过一抹得色,“这玩意儿基本上只能在官府买到。”
炼制筑基丹,需要用到好几种珍稀灵草,比如说茯神、霓裳草。
在过去,一枚筑基丹,完全是有价无市,十几万灵石都不一定能买到。
这种灵草只能在秘境或者灵气浓郁之地获得,直到某一天大乾官方的灵植师经过数十年的苦心钻研,终于批量培育出了这些娇贵的灵草,才让筑基丹变得相对普及起来。
苏阳小心翼翼地将筑基丹倒在掌心,丹药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只见这枚龙眼大小的丹药分为金、青两色,如同阴阳鱼般和谐相融,通体圆润无瑕,表面隐约可见细密的丹纹。
他轻轻转动丹药,发现异世界的丹药与地元界的丹药,差别同样很大。
地元界的丹药,被称为外丹术,外丹也可指虚空中清灵之气。
修仙者,贵在收积虚空中清灵之气于身中,然后将吾人之神与此气配合而修养之,为时既久,则神气打成一片,而大丹始成。
地元界的外丹,虽然也看重丹药本来的药性,但更关键的还是要将虚空轻灵之气炼制进去。
人体内有精气神,当清灵之气与精气神混合,就能提升修为。
而大乾炼制的丹药,似乎完全是依靠灵草中的药性与灵气,有些地元界中药的味道,讲究君臣佐使。
“若是地元界的外丹根本无法复制,但大乾的丹药或许可以凭借科学手段,进行合成。”
念及此,苏阳郑重地将丹药收回玉瓶,暂时放弃了出售这枚丹药的心思。
“这枚丹药我还是自己留着吧。”他小心地将玉瓶收入怀中,又指向案几上的古籍,“对了,这几本书是怎么回事?”
孙乾闻言,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这是我祖父给你的,里面记载着很多练气修士失败的经验,叫我拿来给你作为参考。”
“失败的经验?”苏阳挑了挑眉,手指停在半空,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没错,就是失败的经验。”孙乾点点头,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继续说道:“等你真正开始看,就会发现成功的理由千篇一律,失败的理由千奇百怪。”
“这玩意儿可不好收集,属于朝廷秘本,”孙乾压低声音,身体微微前倾,“我祖父从乾坤卫那儿搞到的。纯靠手抄,不能放进传功玉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