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鲲鹏:从南华经开始证道长生 第213节

  他只得静下心来,继续推演。

  他推演的方向主要在于如何更好地控制元素。

  各个文明体系控制元素的方式都不尽相同,即使是一些看上去极其落后的方式,也很有可能是因为时代变迁而消失,但它们仍有可取之处。

  比如说他们这一脉所传承的逍遥游心法,并非因不够强大而逐渐式微,而是由于天地间灵气日渐消逝,使得这套心法不再适应当时的修行环境。

  “这个名为密西西比的文明,颇具趣味,你不妨推演一下他们对黄沙之力的运用。”西王母提议道。

  “此路不通……”苏阳瞬间便完成了推演,得出结论。

  “没错,确实是条死路。现在,该轮到推演阿纳达齐文明了。”

  苏阳再次投入推演,却发现这依旧是一条没有出路的路径。该文明擅长操控风与大地之力,只是他们所掌握的法门,主要应用于辅助攀爬悬崖以及挖掘洞穴。

  这个文明有着居住在悬崖峭壁之上的独特习俗。

  他们消失在七千年前,那时地元界灵气充沛,尚有许多危险生物在四处游荡。

  他们操控风与岩石的法术,不仅效率低下,且每次施展都需要进行特定的施法动作。

  比如他们的飞行术,便需提前炼制一把飞行粉,洒在鞋上才能施展。

  苏阳推测,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繁琐的动作,导致他们的文明在面对当时的捕猎者时,未能及时逃脱,最终走向了覆灭。

  “正确的道路固然值得我们去追寻与重视,但错误的道路也同样需要我们去探索与理解。若仅仅知晓其错误,而不明白为何错误,那你总有一天会重蹈覆辙,掉进同样的坑里。”西王母在一旁絮絮叨叨地告诫着。

  苏阳初时还会认真聆听。

  但随着修炼的深入,他的心神逐渐彻底沉浸其中,对外界的干扰浑然不觉。

  大乘强者的标志之一,便是能够制造出属于自己的洞天。

  洞天之内法则完整,蕴含着各种奇妙的变化,甚至能够完全自成一界。更高级的洞天,在经历漫长的时间流逝之后,甚至能够演变成一个完整的世界。

  苏阳在体内开辟了九层天地,也曾经向其中注入过金木水火土等各种元素之力,并努力使它们达到平衡状态。

  但也仅仅只是平衡而已。

  此刻,苏阳下意识地在体内的五重天地中,开始实验起各种元素构造的组合。

  他建立山川大地、江河平原,用尽毕生所学来改造体内的世界。

  原本对各种体系一知半解的他,也在这一过程中飞速融会贯通,对修行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渐渐地,玄道丹对苏阳的作用越来越微弱,直至完全不起作用。

  他的精神意志,逐渐如同坚硬的礁石一般,凌驾于一切心生杂念之上。

  昆仑内部的空间随着他的意志而发生改变。

  苏阳此刻仿佛成了水槽里被打开的塞子,数不尽的灵气朝着他的身体疯狂倒灌。

  也幸亏此地是在昆仑之中。

  “我终于可以离开了。”西王母悠悠地感叹道。

  她伸出玉臂,下探至冥河之中。

  手指轻轻一点,便荡起层层涟漪,数不尽的魂魄被荡灭,化作最为原始的灵气,灌输入苏阳的体内。

  这条死亡的冥河,潜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这个秘密,致使西王母的本体直到现在,都留下一缕意识对地元界保持着关注。

  眼前的西王母化身不想被本体发现自己还活着。

  她只能想办法,依靠苏阳创立一个规则完整且与世隔绝的空间,从而逃脱到西王母掌控的世界之外。

  正因如此,她才对苏阳的修为极度上心,非得看着他突破不可。

  苏阳的心境修为虽然没有抵达彻悟之境,却也比初入外生阶段时强了不少。

  在近乎永无止尽的灵气供给下,他只用了极短的时间,便完成了第六重天的建立,并开始向着第七重天迈进。

  结果…撞墙了。

  苏阳从修炼状态中醒来,仍旧有些难以置信。

  “我的心境,绝对够修炼到第七天,这是为什么?”

  “你们南华一脉的修行体系中,第六重天为承浆天,第七重天是龈交天。从人体穴位的角度来讲,承浆穴位于任脉末端,龈交穴则处于督脉起始之处。一旦打通这两重天,便如同实现了内外能量的交汇贯通,届时,你将彻底摆脱当前世界对你的种种限制。”

  西王母发问道:

  “有些洞天能够实现内部能量循环,生生不息、永不枯竭,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像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那你觉得,为何我们依旧将其称作洞天,而非完整的世界呢?”

  “这是因为洞天内部所蕴含的能源,就如同无根的浮萍一般,缺乏稳固的根基,终究还是要依赖外部力量的补充。”

  “那地元界的太阳,能算作是地元界自身所拥有的吗?”西王母自问自答道:

  “关键在于时间维度。实际上,许多洞天的时间流动是与所处世界的时间同步的。所以,它们仅仅只是洞天,而无法称之为完整的世界。只有当某个洞天的时间能够独立存在、自行运转时,它才有资格被称作世界。即便起初体量较小,后续也会逐渐发展完备。”

  “所以,你只有领悟了时间,才能突破第七重天。”

  “而剩下的三重天,每一个是与法力有关联。到时候,就看你悟性如何了。”

第312章 狂气的学生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已然形成繁华气象。

  苏阳修为再度突破后,回到了南华都市。

  直至此时,他才惊觉,自己此次闭关竟耗费了两三年的光景。此次从西王母处,他收获颇丰,未来的修行道路也愈发清晰明朗。

  只是,接下来要领悟时间之力,却无法再从西王母那里寻求突破之法了。

  好在机缘巧合之下,他得到了烛龙之胎。

  不过,在继续闭关之前,他打算先巡视一番都市这些年来的变化。

  “有些离谱。”苏阳评价道。

  只见在高楼大厦环绕的教室里,学生坐得满满当当。

  而给他们授课的,竟然是长着摄像头的机器人!

  机器人屏幕上播放着龙虎的头像,为学生们讲解阵法的基础知识。

  “学号23的同学,请认真听讲!”

  突然,机器人抬起头,精准地将粉笔投射出去。

  以机器人的能力,断然不会出现失误,23号同学顿时被粉笔击中,仰面摔倒在地。

  “校长!您闭关出来了?”周平御剑飞行而来,向苏阳打了个招呼。

  十几年过去,周平也已三十多岁,如今是筑基巅峰的修为,距离结丹仅有一步之遥。

  “怎么搞起机器人授课了?”

  两人落在一所小学的操场上,苏阳站在操场的橡胶跑道上,指着教室,哭笑不得。

  “还不是人手不够。”周平叹了口气,说道,

  “南华都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城市,老师缺口极大。很多专业知识,只能由专业修士来教导。但目前的专业修士,军方、金融等各个行业都需要。每年南华大学的学生基本还没毕业,就被各个行业预订了名额,根本不够覆盖整座南华都市。”

  苏阳又望向那些机器人,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他接受的是正儿八经的师徒传承教育,除此之外也上过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在他看来,学习若是没有老师面对面传授,那还不如让学生上网课呢。

  虽然……某些老师的实际教学水平确实没有网课教得好。

  但修炼这种事儿,必须得手把手教导才行。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万一修炼出了差错怎么办?

  “这样做,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苏阳问道。

  “不会,甚至比老师教学更好。这里面的每台机器人,造价都超过百万。它们体内的核心是一块中品灵石,白天上课,晚上充灵气。”

  周平从储物袋中,掏出一件机器老师样品。

  “这机器人贵在手指的传输器,它能发出法力到学生体内进行检查,以此判断学生的修炼进度,以及是否出错。再配合上龙虎的智能系统,完全可以承担小学、初中、高中的修行教学任务。”

  苏阳提起教学机器人仔细检查,发现其内部构造确实精巧。

  但由于苏阳一向对人形机器人不感兴趣,所以此前并不怎么了解。

  他启动机器人,说道:“龙虎!”

  机器人屏幕闪烁,很快,屏幕中的人影双目中便出现了神彩。

  “见过苏道长。”

  “每个机器人似乎都包含了一台小型超算,看上去你的计算能力提升很大啊。”

  “要服务一整座城市,凭以前的我可不行。咱们还是太缺人手了。”龙虎微微欠身说道。

  “给我通报一下都市修行的数据。”苏阳道。

  “目前整座都市内部,共有小学五百六十七所、中学五百所、高中五百所。大学,即便将职业学校算上,也只有二十所。学生人数加起来,共有三百多万。”

  在这座修仙都市里,内部的学校录取分数要求极高,每一所学校的标准都堪比过去重点中的重点——九二院校。

  而且,这些学校并非只面向都市内的学生招生,外面的学生也有机会通过转学进入。

  “等大学里的学生毕业之后,尽量优先安排他们到都市的学校就职。”苏阳以命令的口吻说道。

  “是!”龙虎沉默片刻,随后郑重回应,“谨遵上命。”

  “几百万学生中,有没有出现几个成绩特别优秀的?”苏阳又问道。

  “这几百万学生都是从世界范围内精挑细选出来的,天赋都相当不错。其中,也确实有极少数表现极为突出的。真正值得关注的人,一共有九个。他们都说还未进入大学,便已经成功筑基。”

  “嗯?”苏阳闻言,手指微微一顿。

  还没进入大学,也就是说最多刚刚成年。

  不到十八岁就筑基了?

  要知道,修士的修行速度并非呈线性增长。

  对于练气期的修士而言,一到十五岁价值观与心智尚未成熟,便很难理解道经中所蕴含的深奥含义。

  所以,对修士而言,一般是十八岁之后修炼速度才会逐渐加快。

  十八到三十五岁,是修炼的黄金时期,这一点对修士而言同样适用,修士往往也是在这个时期修炼进展更快。

  筑基期的修士根据所修炼功法的不同,寿命在两百到五百年之间。修炼前者功法的修士,其修炼的黄金时期便是十八岁到八十岁。

  而修炼后者功法的修士,则是在十八岁到一百五十岁左右。

  像这种在并不适宜的年龄段就修炼有成的,就连苏阳,也只能用“天才”来形容。

  他仔细查看这九人的资料,发现龙虎已经将这九人的天赋等级又做了一次细致的划分。

  猛然间,他发现第一名竟然才十二岁?

  “这九个人我要了,南华应该有保送名额吧?”

  “确实有,但其中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问题。有两个学生,拒绝了保送,其中之一,就有那位十二岁就筑基的天才。”

首节 上一节 213/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