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上一股气息荡漾开来,将周遭扑来的怨魂鬼手尽数碾碎!
外景尚未真正展开,蕴含的位格与力量,已让陈清自己都感到心惊!
“这化入了最后残留帝韵的碑林外景,究竟算是何等境界?”
他压下心中疑惑,知道此刻不是深究之时,也不与那姜姓男子再多说,循着感应,迈步前行,转眼就是百丈!
那姜姓男子紧随其后!
另一边。
泥犁之底的入口外围。
各色遁光自八方汇聚而至,皆是玉京城中的著名人物!
之前玄门之争层级过高,都是五宗六教这样的顶尖势力在操持,又牵扯到太一道宫的几千年谋划,甚至引出了法相遗蜕,他们或不好插手,但泥犁异动,加之疑似“仙帝人皇”三尸化身现身的消息传出,便无人还能坐得住了。
为首的,赫然是几位身着蟠龙袍、气度不凡的皇子,他们并非排行最前、势力最盛的那几位,但顾盼之间,也带着天潢贵胄特有的矜傲。
“确定是父皇的三尸化身之一出手了?”一位面容俊朗的皇子一落下遁光,就问起驻守于此的幕僚。
“回禀九皇子,千真万确!”身旁幕僚恭敬回禀:“虽不知具体是哪一尸,但气息做不得假,只是那李……那人竟能短暂抗衡,并遁入泥犁,实属匪夷所思。”
这时候,略显阴柔的十一皇子也落了下来,轻哼一声,道:“如今看来,是父皇闭关后,令三尸行走人间,他本尊沉寂,加上三千年前一战后,收敛心念,这身在外界的三尸化身境界必受天地压制,至多不过顶尖法相层次,若是法相之上,一旦降临,必然凝固一方,静止天地,岂会被吾等察觉踪迹?”
“十一弟所言极是。”九皇子眼中精光一闪,“吾等身负皇家血脉,虽然境界不高,但受‘九龙玺’气运加持,便是在法相境前亦可有所作为!若能将那狂徒擒杀,肃清此地隐患,为父皇分忧,便是大功一件!”
他们言语间,对陈清虽有忌惮,但自忖底牌深厚,听闻陈清令太一道宫、正律教、煌龙宗接连吃亏,反而激起了他们的好胜之心,认为正是彰显皇家威严、压过那些宗门一头的良机。
至于说解救和探查父皇三尸化身之事,却是根本没人敢提,因为太犯忌讳,贸然插手,反易获咎,反倒那“李清”是个不错的目标,若能独立解决麻烦,能显手段!
旁边,刚刚抵达的巡天司统领玄策见状,眉头一皱,劝谏:“几位殿下三思!那隐星法主神通诡异,连番恶战,底蕴深不可测,更兼心狠手辣!听说,还能借力周天星斗禁!而泥犁之地更是凶险莫测,不如等……”
“够了!”九皇子不耐打断,傲然道:“统领是觉得,吾等皇家底蕴,比不过一个边陲崛起的狂徒?吾等承天命,掌玺运,是此间正道!一样有星禁加持,那狂徒扰乱玉京安宁,乱了秩序,正该吾等出手,以正视听!”
其余皇子纷纷附和,意气风发,仿佛已看到擒下陈清,得父皇嘉许的场景。
那统领与几个知晓内情之人见了,却纷纷摇头,却也不再多劝,知道这时再说,非但无用,还会得罪人,反正太景仙帝的儿女多,这几位也不算核心,便有死伤,后续也好平息。
第235章 鬼蜮藏仙?
离着众皇子不远处,又有几道华光先后落下。
为首的是三位元婴修士,衣饰华贵,皆气度不凡,但身上却缠着一股疲惫气息。
“赵兄,钱兄,孙兄,没想到你们都来了。”
见着三人,就有个身着锦云袍、面如冠玉的中年修士迎了上来,他乃玉京李家的长老李慕云。
“慕云兄,你不也来了?”被称作赵兄的修士面容枯槁,声音低沉,“泥犁异动,牵扯甚大,此等机缘,岂能错过?”
那钱姓修士则叹道:“如今这世道,不进则退,仙朝律令森严,资粮日益向顶层倾斜,你我这般家族,被评为中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其实并未掌握灵脉、灵矿,只是表面光鲜,若不能再进一步,子孙再不争气,不出三代,怕是连眼下这位置都难保。”
孙姓修士接口道:“正因如此,自来但有变故,吾等皆会来搏上一搏!那隐星宗的李清能搅动风云,身怀重宝,若能分一杯羹,或可助家族渡过难关。只是……”他话锋一转,环视四周,“五宗六教的人,竟一个未见,着实古怪。”
几人闻言,神色皆是一凛。
“这……他们之前追的最凶,怎的突然不见踪影,莫非是有所顾忌?就这么一个人,能让这几家心生顾忌?难道传闻是真的?”
“传闻固然有夸大,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不过吾等只需敲敲边鼓,不贸然上前,总归能保住性命!”
“此地,我曾经闯过一次,虽是凶险,但只要不贪心,也能离开!”
事出反常必有妖,但箭在弦上,已不容退缩,他们也只能自己安慰自己。
就在这时,远处遁光再临。
这次却是陆昭、敖余、寒镜真人,以及一位身着黑袍,黑纱覆面的女修联袂而至。
甫一落地,四人便心神跳动,察觉到十几道强横气息,只是余波,便让他们心念跳动!
敖余龙睛圆睁:“乖乖!平日里元婴修士神龙见首不见尾,今日这泥犁入口,竟扎堆出现了十七位!”
陆昭面色凝重,低声道:“莫要大惊小怪,玉京乃仙朝中枢,天下气运所钟,不知多少元婴大真在此潜修,更不要说,天下宗门的元婴修士,多数都被征入了天上那些个秘境宫殿中闭关,今日所现,不过冰山一角,十七个,根本不算多。”
寒镜真人却忧心忡忡:“师弟独闯此地,又有如此多元婴闻风而至,我等纵然有心,只怕也难以撼动大局。我那师弟,天纵奇才,心志坚毅,每每能于绝境中开创奇迹,只是此番局面,凶险远超以往,偏生吾却无力助之了……”
其他人一听,也是眉头紧锁。
这时,一个声音从几人身后传来——
“师兄勿忧。”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着青衫朴素,面容清癯,眼神温润的中年道人不知何时已立于众人身后,他气息缥缈,似与此间天地相合!
“掌教师弟!”
“掌教真人!”
来者,赫然就是隐星宗的当代宗主,清源道人!
陆昭、敖余等人连忙行礼,寒镜真人却是脸色一变,疾步上前:“师弟!你……你怎可亲身来此!你不在定元山闭关延缓气盛,来了玉京,一旦气息被仙朝大阵记录,怕是再也难返山门,要被强征入那秘境之中了!”
清源道人淡然一笑,目光扫过诸多元婴,平静道:“即便此次不来,大限亦不远矣。宗门传承,薪火相继,能为小师弟尽一份力,为宗门留一颗复兴的火种,便就该来。”他见寒镜欲言又止,先就道:“几位师叔修为精深,尚能护持宗门根基多年,但他们的进境不如我,按这局面,我本就快要被召来了,所以这等险地,还是由我来闯一闯更为妥当。”
接着他话锋一转:“况且,我来都来了,如何还能有退路?走吧,入境!”说罢,清源道人袖袍一拂,率先化作一道清光,没入泥犁之底的入口。
寒镜真人、陆昭等人见之,各自叹了口气,也只能紧随其后。
先前那几位世家元婴早就注意到了几人,这时对视一眼,想到家族前程,便也跟了上去。
泥犁之底。
第一层,中央区域。
“噗!”
陈清并指如剑,一道寂灭星芒点出,迎面扑来那道癫狂身影骤然僵住,其身上的黑气如沸汤浇雪般消散,露出下面干瘪扭曲的躯壳,随即“嘭”地一声炸开,化作腥臭碎沫。
陈清眉头微蹙,他这一路疾行,很快冲出了那些苍白手臂的范围,但随后却又遇到了一群癫狂修士,这些修士似是血肉之躯,但浑身上下鬼气森森,若不彻底破灭肉身,无论伤得如何重,都能爬起来再战!
不仅如此,这群修士还能施展术法、乃至神通!
便如方才那修士癫狂若野兽,毫无灵智,但运转的法力根基,却分明是太一道宫《纯阳引火诀》的路数,只是阴邪诡异,早已悖逆正道,引的已不是纯阳火,而是鬼火!
“人间鬼蜮,名不虚传。”一旁,姜姓修士挥手震散另一道扑来的黑影,“自从西幽洲关闭海陆,正统鬼仙之道几近失传,冥府又断绝联系,那些个寿元将近的真人、大真人便需借助鬼蜮外力来蜕变为鬼修,这泥犁之底,曾为首选,因为此处环境近似于冥府,所以如今滞留此地的,多那些寿元将尽又不甘化土的修士,强修残法,只是这里还有古怪,修法时日一久,便会被阴煞侵蚀神智,沦为此等半人半鬼的孽物。”
他袖袍一拂,指向昏暗深处:“虽说相似,但传闻中,冥府有十八层,此地则仅有三层,层层皆如秘境,却非人间仙境,乃是实打实的鬼蜮魔土。”
陈清正待回应,但目光一转,却倏地一凝!
他在那滩正在消融的碎沫中,瞧见了一枚正缓缓碎裂的灰暗金丹,其腐朽衰败的气息,竟与自己丹田内那枚得自李本计的外丹隐隐共鸣!
“金丹乃修士性命交修之物,纵是兵解转修鬼道,亦不该如此……污秽不堪。”压下丹田异动,陈清忽然问道,“修成这般不人不鬼的模样,比那魂飞魄散又能好到哪里?竟还有人前仆后继?这其中,是否还有其他隐秘?”
“你能想到这一层,着实不易。”姜姓修士嘿然一笑,“鬼仙一脉,本是正道,过去的散仙大能,其实亦是鬼仙的一支,只是洗去了鬼祟阴气,可惜自从灵潮衰退,天路已断,散仙亦不见踪影,但总归还是留有几条道统和传说,那些走投无路的寿尽者,难免会有侥幸之心。”
顿了顿,他忽的压低了声音:“除此之外,还有天赋纵横之人,另辟蹊径,创立了不少秘术法门,据我所知的几个,就有夺他人的鬼修金丹、气运,强行嫁接己身,暂延道途、寿元的秘术!更有甚者,炼化鬼婴,充作第二元婴,行那李代桃僵的诡道……嗯?”
话音未落,前方的幽暗深处,猛地传来连绵闷响,如巨鼓擂动!
“咚!咚!咚!”
伴随着声音,更有层层气浪随之汹涌扩散,携着刺骨阴寒,更夹杂着道道凄厉尖啸、怨毒诅咒、疯狂呓语,呼啸而来!
狂风吹过身侧,陈清心中一凛,感觉仿佛有万千怨魂在周围环绕,那诸多低语,要从耳中渗透心底,侵染心智,滋生心中鬼念!
“若是人心如鬼,那便要沦为小人!”
他守住心念清明,随即想起在一本书上看到的话,而后一道神念探出,朝着四面八方探查!
“轰!”
下一刻,陈清竟感到,这整个泥犁一层的阴煞之气,似乎都骤然沸腾,无数浑浑噩噩的鬼影似乎是受到了召唤,齐刷刷转向波动源头,发出渴望的嘶嚎。
一点青光展现,笼罩陈清之身,将侵袭而来的邪音恶念隔绝在外,他看向姜姓修士,问道:“此等异动,是何缘故?”
姜姓修士面色居然变得格外凝重,他眼中精光闪烁,低语道:“《幽冥录》有载,‘阴神极凝,不履尘世,居九幽之隙,一念起而万鬼啼,此乃鬼仙之威也’,又有云,‘鬼婴成,天地泣,怨念汇如潮,煞气凝似实质……’”
说着说着,他猛地抬头,望向异动源头,眼中闪烁着几分兴奋之意:“这动静,绝非寻常鬼物或几个苟延残喘的邪修所能引发!莫非是藏着个将要成型的‘鬼仙’?但若是鬼仙将成,未免太巧了点,所以,是传闻中的‘太元恶尸’苏醒过来了?!”
陈清眸光一寒,却感到那冥冥之中的太元回响越发强烈,连带着那碑林外景,都再次震荡起来,虽未显化,却已引而不发。
“莫非真有什么仙帝恶尸?那这算不算遗泽、遗迹?”
他思索片刻,说道:“是仙是尸,一看便知,不过,我对三尸之说,其实所知有限,你若愿意,可详细告知于我。”话落,竟已一步踏出,身化流光,直射那万鬼啼嚎之源。
姜姓修士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说道:“好气魄!不过,那三尸乃是合道破虚三境中,阳神显圣的标志,他与太元仙帝因果甚深,居然不知?”
第236章 阳神显圣之境
越往前行,遇到的半人半鬼之物便越多,形态也愈发狰狞。
有的浑身布满脓包,流淌着腥臭黏液;有的则肢体扭曲,似是被强行拼接的残骸;有的干脆已看不出人形,只是发出意义不明的吼叫,便就扑了上来!
这群半鬼之修,有些修为不低,但因心智混乱,陈清应付起来并不困难,甚至无需动用什么具体的法门,只靠着指头点出星寂劫光,便将那来袭的鬼物一一点灭!
那姜姓男子更是轻松,大袖飘飘,信步而行,靠近的鬼物往往尚未触及衣角,便被一股柔韧浩大的无形气劲震散,重归黑沼。
期间,此人瞥了一眼陈清干净利落的手段,眼中赞赏之色一闪而过,开口道:“李道友根基之厚,实属罕见,可见对自身道途已有明晰认知,你方才问我三尸之详?”
陈清也不客套,就说:“愿闻其详。”
姜姓男子颔首,笑道:“道友既问,我自是要说,这修行之路,漫漫其修远,吾辈走来,历经初修三境,从筑基炼形开始,先要辟丹田,纳灵机,凝命符,稳根骨,从而阴神破障,神与气合,初步超脱凡俗束缚……”
说话间,他屈指弹出一道气劲,将左侧一股阴风击散,继续道:“此三境圆满后,方可触及中三境的炼神问道之妙,先要金丹结胎,凝法力、神魂、气血于一炉,铸就大道之基;然后就是元婴问道,金丹破壳,元婴初生,神游太虚,感天地法则,熔天地之相,构筑道域雏形;再往后,便是法相窥天之境,元婴成长,与道域相合,化作法相,窥探天地运行之机理,明悟部分世界本源之规则。”
陈清心中微动,他问三尸,而这姜姓修士,却将初修三境、中三境都笼统概括,深入浅出,其实梳理了修行脉络,尤其是对方提及的元婴问道,与陈清所修《斩孽化景法》所得相互印证,又有几分领悟。
至于那法相窥天之境,此人短短一句,便道出了关键,可见也是了解甚深!
“这人高深莫测,莫非也是元婴绝顶,触及了法相道途?不过,我问他三尸之详,他却说起了前面六个境界,那这三尸之说,理应是承袭前六境,乃是第七、第八,甚至第九境中所涉之相?”
“呜呜呜——”
远方,鬼啼之声越发浓烈,催动着一个个半鬼之修狂乱,但他们似乎也感受到了陈清二人身上的幽深气息,攻势稍缓,只是仍环伺不退。
姜姓男子这时,话音渐渐凝重:“中三境虽已能称宗作祖,但唯有突破至上三境‘合道破虚’,方能真正触及大道根源!上三境因涉及天地根本法则,境界未至者,即便听闻,亦如雾里看花,难以长久铭记,甚至会遭法则反噬,渐忘其形,非大毅力、大机缘者,不可窥探。”
他看向陈清,眼中神光湛湛:“不过,道友身负异禀,神通非凡,根基之稳固远超同侪,或许能承受住这份重量。恰巧,这上三境‘阳神显圣’之境,是我目前能勉强记忆的内容,其中就涉及三尸之妙,可以与你分说。”
两人这时已行至一片相对开阔之地,脚下黑沼依旧,前方隐约可见一道巨大沟壑,仿佛大地伤痕,深不见底,浓郁如实质的阴煞之气正从中弥漫而出!
姜姓男子停下脚步,面对那深渊,缓缓道:“所谓‘阳神显圣’,乃是修士于法相圆满、了断尘世重大因果之后,方能企及的玄妙境界,其核心,在于‘炼阳神’与‘三分神’两个方面!”
“炼阳神,需引纯阳真火,淬炼法相核心,使得阴渣尽去,元神化为至阳至刚的‘纯阳真一’之体!此过程凶险万分,需以‘阳神日显’之道为基,循序渐进,直至阳神如大日之光,朗照乾坤,方算有成。”
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尖一点纯阳意流转,驱散了周遭阴寒。
“阳神初成,念动间,就可身化虹光,瞬息万里亦非难事,更能于百里之内,单字敕令,言出法随。”
陈清目光一凝,想到那太景道人的手段,心中了然。
那姜姓男子这时又道:“不过,阳神虽成,修士自身贪、嗔、痴三念亦会随之显化放大,需以莫大毅力接连斩出,化为三具分身,此即‘三分神’。每一具分身,皆承载本体一种执念,亦拥有本体约五成的战力!”
“三尸各有玄妙,甚至宛如他人真灵,可自己修行,有些三尸甚至不愿归体,渐渐独立,而唯有三尸尽斩,方能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三尸化作清气绕体,阳神彻底圆满,神通无量。”
他最后道:“欲成就此境,除了功法心境,外物亦不可缺,在没有相应机缘的情况下,听说最常用的方法,乃需太阳精金百斤铸就法坛,布下纯阳大阵护持,方可引动纯阳真火,淬炼元神,稍有不慎,便是阳神溃散,万劫不复。”
话音落下,前方深渊中陡然传来一声沉闷咆哮,令整个泥犁之地为之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