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 第577节

  保安堂早已进入战时状态,各部人马严阵以待。

  院内药童们正将一筐筐晒干的雄黄、艾草装入贴满符咒的木箱。老掌柜手持算盘站在台阶上,噼啪作响的算珠声里,每报一个数就有伙计将朱砂、雷击木等驱邪之物搬上马车。

  独孤园内,夏侯剑客盘坐在青石板上,膝前横着一柄无鞘铁剑。他双目微阖,周身三丈内落叶悬浮,每一片都被无形剑气切成规整的八角形。

  于公已提前打过招呼,这段时间会帮忙照看整个吴郡。

  那么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

  许宣站在西湖岸边,暮色中的湖水泛着粼粼波光。对着平静的湖面轻声道:“此去洞庭,小青会与我同行,不必挂心。”

  水面微微荡漾,倒映着他模糊的身影。

  “小青没有神位束缚也好。”继续说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胜邪剑,“至少行动更方便些。”

  洞庭龙宫即将出世,这是一场某人推动的乱局,旨在搅乱敌人内部,进行有效杀伤。

  同时这份诱饵也是真的,若龙宫真的出现那小青可能会从中得到巨大的好处。

  妖族不比人族,先天血脉实在是太重要了。

  目光变得深邃:“若小青能得真龙精血,跃过龙门.”

  絮絮叨叨半天很有耐心,许宣来西湖看似是在和小青的家长报备,实则.

  湖水突然沸腾般翻涌,一团白光“哗啦”一声破水而出,稳稳落在他掌心。定睛一看,竟是把素白的油纸伞。

  伞骨触手生寒,伞面上游动的云雾里隐约可见金色梵文流转。

  “终于舍得还我了?”许宣轻笑,指尖抚过伞骨。

  去年去北方取神剑的时候,这把伞被白素贞要去“修一修”,没想到一去就是一年。

  伞面展开的瞬间,瞳孔微缩——原本普通的油纸伞上,此刻竟有云雾流转。这是大慈法王带来的洞庭云雾,被炼化进了伞中。

  “好手段。”许宣赞叹。

  撑开伞试了试,伞缘垂下的雨帘竟将气息完全隔绝,连湖面倒影都模糊不清。

  伞柄上突然浮现一行小字:“云中君可观千里,唯独不见伞下人。”墨迹未干分明是刚写上去的。许宣挑眉,这哪是修伞分明是给他做了件能瞒天过海的法宝。

  伞尖不经意划过地面,青石板缝里瞬间凝结出细小的冰晶——这把伞里藏着一缕寒气,似乎还有其他妙用。

  好好好,有此宝贝相助,这一次定要搅个翻江倒海啊。

  合伞转身,最后看了眼重归平静的湖面,转眼许宣的皂靴踏上了太湖石堤。

  “洞庭.”他对着翻涌的湖水轻声道,“去不去?”

  湖面突然静止了一瞬。

  “哗啦——”

  且看那太湖之上,好一派惊人景象!但见:

  万里波涛突然裂,千层浪涌两边分。一道青光冲霄汉,原来是青蛇大王现真身!

  好个威风凛凛的小青!怎生打扮?有诗为证:

  头戴螭纹束发冠,身披青鳞锁子甲。腰缠龙筋丝鸾带,脚踏碧波登云靴。

  背后交叉双宝剑,干将莫邪放光华。眉间一点朱砂记,更显英姿飒爽来!

  “去!”

  很久没有组合出场的许青小队再次出发。

  洞庭!我们来啦!

第665章 你是广亮?

  五月的骄阳似火,照得金山寺琉璃瓦金光灿灿,香炉里升起的青烟袅袅,与钟磬梵音交织,更显佛门清净。

  山门前,善男信女摩肩接踵——求子的妇人紧攥着浸透香灰的红绳,赶考的书生对着文殊菩萨像额头都磕出了血印,更有绸缎庄的赵掌柜正指挥伙计将十锭金元宝垒成浮屠塔状,惹得知客僧眉开眼笑。

  在这片虔诚的喧嚣中,谁也没注意有两个可以牵动江南风云的大人物踏过了山门。

  男子一袭月白长衫,腰间悬着柄油纸伞,伞柄上“保安”二字时隐时现;少女碧罗裙裾间暗绣龙纹,发间一支点翠簪随步伐轻颤,龙睛竟会随着日照角度变换瞳色。

  “你这寺庙看上去已经和灵隐寺差不多啦。”小青踮脚去够檐角铜铃,惊起几只歇脚的麻雀,“广亮大师的手段还是蛮高的,你们当和尚的都这么会经营吗?”

  这地方当初就是一片荒地,以及几根破柱子。就连金山的名字还是某人后起的。

  再说这可是放在长江边的据点,一般势力可真不敢如此放肆。

  许宣笑着替她挡开挤过来的香客:“优秀的不是和尚,而是广亮。”

  目光扫过大雄宝殿前新立的功德碑,上面“钱塘灵隐寺监院广亮捐银五千两”的字样格外醒目,“能在血魔之灾后两年内让香火如此鼎盛,这等本事.还回什么飞来峰啊。”

  圣父开始琢磨从官方层面暂缓飞来峰重建工程的可能性。

  当然这个是玩笑话,以法海禅师的身份他对广亮是万分钦佩的。

  佛法高深的和尚他在净土宗见过一堆,佛心透彻的也有不少,但经营能力这种事情还得看禅宗啊。

  术业有专攻,净土宗里只有走白莲之道的才善于到群众中去。

  当然在某人心中广亮最大的闪光点是真的做到了慈悲为怀。

  比如好好的突然有大批弟子还俗,好好的突然就有血魔上门,好好的家没了被安排到了镇江,好好的方丈变寺监,好好的回不去了。

  可就是这样,广亮依然每日晨钟暮鼓,将金山寺经营得风生水起。

  这般心性.许宣暗想若是白莲教中这等人才起码该封个法王。

  俩人正在考察金山寺,忽见一个圆滚滚的身影从偏殿转出:

  金线袈裟被撑得紧绷绷的,鎏金禅杖在地上压出深坑,鸽蛋大的蜜蜡佛珠深深陷在肥肉里,圆脸上泛着油光,双下巴叠了三层。

  依稀可以听见此人正指挥小沙弥:“把西湖运来的藕粉都摆东厢房,记住!要说是觐天书院于公培育的藕,法海方丈好不容易才拿到的。还有库存的五色丝也搬出来免费分发给香客,就说是”

  许宣手中的油纸伞“啪嗒”掉在地上。

  这是广亮?

  这能是广亮?

  这.这是那个瘦骨嶙峋的广亮大师?

  记忆中皮肤褶皱,身材瘦小,脸上布满皱纹的苦相老和尚怎么半年不见怎么就跟吹气球一样膨胀成这个样子,若不是气息相符许宣还真不敢认。

  “大师.别来无恙?”许宣声音都变了调。

  胖和尚浑身肥肉一颤,转身时已然宝相庄严:“阿弥陀——哎哟!方丈来啦!”脸上的肥肉立刻堆出亲切笑容,“还有青姑娘!”

  小青兴奋地直挥手:“广亮大师!我可想死你啦!”毕竟这是自己的第一个人脉呢,还说过下次再来给你好果子吃的好人。

  广亮热情地引着二人往后院走,每走一步地面都微微震颤。

  许宣盯着他后颈堆叠的肥肉,忍不住问道:“大师这是.重新修成了金刚不坏之身?”

  法身与金刚齐固,常住与至理俱存。

  这个气息很熟悉,圣父在运转大金刚神力的时候就会显现金刚身。

  而广亮是把不坏身当做特殊的法门单独修行,乃是禅宗的一种护身法。只是围绕周身的金刚界似乎有些异常,略显虚浮。

  老和尚一边走一边解释自己的变化。

  原来血魔之灾时苦修百年的金身被破。本打算慢慢重修,谁料今年惊蛰时分对岸邢沟突然涌现大批妖魔。

  “那日妖气纵横百里,血煞直冲霄汉。”和尚摸着肚子回忆道,“老衲顿觉世道凶险若不及早恢复修为,只怕金山寺上下承受不住这般风雨。”

  许宣挑眉:“所以大师就”

  “用了些佛门秘法。”广亮不好意思地搓着佛珠,“把灵隐寺带来的几件佛宝,加上这些年攒的佛韵给用了。”他拍了拍圆鼓鼓的肚子,“暂时修成这样。估摸着再捶打个几十年,就能瘦回去了。”

  许青二人听完原因隐秘的对视一眼。

  小青:好像和我还有关系。

  许宣:和我无关。

  看来在道德上小妖怪更胜一筹。

  三人路过中庭,只见东厢房堆满标注“觐天书院特供“的藕粉,西厢房晾晒着掺了金粉的佛经。院中菩提树下几个小沙弥正在给玉佩开光。

  手工作坊是小农经济体系下以家庭或宗族为核心、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微型生产组织,兼具经济功能与社会属性。

  许宣脑海中瞬间浮现这句话。

  难怪保安堂可以从金山寺大批量进货五色丝,这是形成产业雏形啊。

  广亮轻咳一声:“这些都是为了赈济灾民.这两年天灾人祸特别多,从北方逃难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咱们金山寺就在长江边上,自然是要想办法给他们一线生机的。”

  镇江目前最大的施粥棚就是金山寺的,这个许宣知道。

  保安堂在隔壁也开了一间轮流坐馆的义诊台,包括药材什么的都是免费的。

  靠着口耳相传才有了偌大的名声。

  突然一本崭新的功德簿递了过来“方丈要不要再捐些香火钱?”

  许宣看着功德簿上“法海禅师认捐五百两”的字样,默默接过毛笔改了改,改成五千两。

  小青在一旁偷笑,这是化缘到了方丈的头上啊。

  也顺手往功德箱里扔了几十颗夜明珠。

  不是不愿意多扔,而是这东西如果出现的多了就不值钱了。

  来到后院坐定,广亮笑呵呵地捋着佛珠朝小青点头道:“妖有妖性,你能洗净兽性如此之快,倒是老衲没想到的。”

第666章 顺路摇人

  转头看向许宣眼中更满是赞叹,“看来方丈确实佛心深厚,度化有方啊。”

  许宣手中的茶盏微微一晃,险些泼出茶水。他偷眼瞥向小青,只见这小妖怪正倚在菩提树下,啃着果子装乖巧。

  “大师谬赞了。”许宣干笑两声,心想这老和尚的眼力怕是被金山寺的香火熏坏了——小青身上哪是什么佛性,分明是太湖灵气遮掩下的冲天煞气。

  把你吓的血气冲霄汉的战争就是她打的。

  之后广亮就开始关心一下自己的弟子庆有。

  “放心,川蜀之中他谁也打不过,但谁也打不过他。”许宣格外自信,当初白素贞火力全开都处于绝对下风,迦叶就是迦叶。

  广亮若有所思,看来方丈是知道自家弟子前世是哪位高僧了。

  只是想要深入问一下时许宣就不愿意说了。

  这种状态不明的背景板BOSS真的不能贸然告诉真名。

  有可能佛心回归,善解人意,甚至对之前的行为感到后悔,然后成为老爷爷一样的角色,各种补偿。

  也有可能觉得之前做的对啊,这种佛敌就得往死了砍。过去尸没有打死这个孽障,那就用现在身出手降魔。

  许宣心想到时无人可治,自己岂不是要真的死了。

  所以绕过话题,开始扯些别的。

首节 上一节 577/7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