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说话没大没小的,这次也算是得偿所愿。
至于怎么回家?
殷家这次要倒大霉了,依附的几个世家也讨不了好。
自家小门小户直接跳到另一条船上就是。
另一位军司马就真的懊悔了。
“本官亲手斩杀四十七名作奸犯科的戍卒,连亲卫都斩了一个,又如何。”
众人替他默哀,你以后就当个军纪严明的长官吧,不然小心背后挨上一刀。
此时有人问道:“主簿大人您又做了什么?”
内库主簿一哆嗦,依稀有几分画面划过,最后只是淡淡的说了自己只是统计物资准备赈灾,其他的啥也不知道。
第266章 提矛而来
而最前方的郡尉走着走着腿肚子都在哆嗦,你们这些算什么,我才是胆大包天好不好。
作为武官之首引兵入城,若是没有人帮衬就可以找个干净的地牢吃点好的了。
众人一边走一边说着之前的所作所为,每每想起都让人感觉不真实。
其中一个文官最后找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听说,儒家正气可以正人心,想来我们都是被于大人的正气所感染,不然如何解释我等的行为。”
众人先是沉思,然后点头赞同。
不管多么不可思议,只有一种可能,也必须是这种可能。
这时又有人问道:那长沙相
沉默,行走的几十名官员就像是僵尸一样麻木前行,从头皮到脚底都有些突突。
那厮据说还挂在房梁上无人敢动,谁都不想碰这个大雷。
一郡之首,在天变之时因为愧对建邺父老而自尽,这里面的问题不可深究啊。
“咳咳,长沙相自尽已成事实,不如问问于老大人如何解决好了。”
众人皆道一声好。
老大人屹立朝堂多年,经验丰富,见过的大风大浪比我们要多得多,自然是有方法的。
于是大家默契的加快脚步,同时把身上捯饬的惨烈一点,都不容易啊。
所以当于公步履蹒跚的走出龙江关时就看到了等在这里的建邺官员。
“于大人,幸不辱命,末将已经”
“奉大人之命,建邺完好无损,不然下官如何面对”
“于公不愧是儒侠,关键时刻.”
“正所谓先”
几十人争前恐后的诉说着自己的功绩,还夹杂着对老人家的关心,这种暖心的方式真让人感动。
你看,你看,老爷子的脸色都红润了几分。
于公眼前一黑。
仿佛看到了一口硕大的铁锅从天而降。
不发一言的上了战车,就这么平静的回到了已经空无一人的相府。
桌案上摆着自己的令牌,完整的兵符,以及一封忏悔告书。
“仔细说说,尔等为了建邺都做了哪些努力。”
当听完在场官员的所作所为后也是五味杂陈。
调兵入城镇压骚乱,秋毫无犯井然有序。
从行政层面到武力层面都完美的无懈可击,这不就是儒家理想之中的国度嘛。
不过什么正气感化,若是老夫真有这般能耐朝堂之上也不会变的乌烟瘴气。
不用多想,许汉文肯定是用了点非凡手段,但是那个时候为了救人如此施为也是情有可原。
不然就凭这些囊虫硕鼠肯定早就跑的没影。
就算平息了地脉,此地也已经陷入人祸之中,死伤不计其数。
可.奉于公之命.
坐在上首的老人家感觉晚年生活要平添波折了,还是比战场更要凶险万倍的波折。
帝都里的那位本就十分忌惮,现在可能真的睡不着觉了。
罢了,罢了,自己把令牌交给他不就是存着一线希望嘛,这个代价,值!
“既然诸位主官在危难时刻能随同老夫一起力挽狂澜。”
“这份功劳是必然少不了的。”
众人大喜,老人家愿意顶着大雷还想着分润功劳,真不愧是儒家的门面,体面人中的体面人啊。
“只是殷羡小儿倒行逆施的事情也必须要上达天听,下达四方。”
“诸位觉得如何。”
最终还是决定托许宣一手,尽量把他的存在感摘出去。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能做到这一点的读书人已经是凤毛麟角,正道的好苗子不要折在这里。
而下方的诸位大人觉得妙啊。
许多官员兴奋的神情都快藏不住了,把往常的一些坏账扔给死人可是从古至今都在沿用的绝活。
接下来建邺上下的工作重心就是如何让人知道前长沙相做了多少丧心病狂的事情。
以及勾结白莲后引起了上苍的愤怒,而其他官员又是如何与邪恶势力做斗争。
就像是一个最大号的垃圾桶突然出现一样,有什么就装什么。
总之,必须要渲染危机。
于公看着兴致高昂的众人摇了摇头,之前那种理想之中的行政体系果然是错觉,于是缓步走了出去。
他要找许小子好好聊聊。
夜晚。
看着老头提着长矛而来,许宣没有丝毫慌乱,微微一笑请老人家城外一叙。
给人留了一个天坑就要有被人打死的觉悟。
郊外,是个埋尸的好地方。
青年抬头望月,似乎再不多看两眼就看不到了。若是真打起来,什么域外天魔,什么大因果之人都抵不过那可以镇住地脉的长矛。
所以.
“于老大人,您说读书是为了什么?”
当然,许某人还是想好好活着,先发制人。
只要可以唠上两句,他有五成的把握活下去。
只要可以唠上一炷香,他有七成把握毫发无伤。
因为对方和自己一样,都是个好人。
接着,青色的长矛跨越了时空钉在了眉心正中,世界一片黑暗。
“汉文善辩,故不听即可。”
“老夫此来是要告诉你,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要惜身。”
说完老爷子收回长矛撇了一眼右侧的草丛,就走了走了
而许宣则是浑身冒汗,眉心留下了一个红点。
恐怖,极致的恐怖。
有一种天塌地陷也挡不住的气势在一瞬间锁定了自己,无法动弹,无法抵抗。
若是气息再往前刺入一点点就要暴露自己的保命绝学了。
真不愧是当代儒家的顶级大佬,从言语到出手都无懈可击,还给自己上了一课。
君子不立危墙,于公的提点很有道理,明日书院就启程离开此地。
建邺之后的风云已经不是没有根基的他可以参活的了。
保安堂的几人也慌里慌张从草丛里跑了出来,龟大甚至是因为脚软滚了几圈。
刚刚那一眼可把它的妖胆差点吓破。
好好的妖怪,谁会跑到草丛里蹲儒家大佬呢。
保安堂的人都有病,有大病!
许宣看着小青大王和茅道长焦急的眼神抬了抬手让二人不要焦急,然后抹去了眉心的红点。
对着老大人离去的方向鞠躬行礼,心怀真诚的感动。
之后才对着几人解释。
“无妨,老大人这是憋着火呢,但也真是个好人啊。”
“此事大家记在心里,以后定要报答这番恩情。”
“还有洞庭之事你们做的很好,但要小心谨慎,这江南越发的乱了。也不知何时才能安定下来。”
随后分别,各自继续下一段旅程。
作为每天都在产出新鲜文字的作者,很多时候是无法掌控第二天写什么的。
今日就是晚上五点突然觉得原来设想不够精彩,所以大改了一番。
若是诸位读者大人对于剧情有何心思想法,可以在评论区或者进群探讨。
本人真的非常善于学习。
第267章 新鲜的太史令
“快快快,上船上船。”
“觐天书院不用等你们于院长了。”
“哎呀,不要多想,于公有要事要停留在建邺一段时间无法离开,接下来的总领队是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