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求于公做主的。
钱仲玉走过去模仿着许师的出手角度就是狠狠的正反抽。
啪啪啪!
“不要再丢读书人的脸面了。”
“拜访上位当守礼,你看看自己衣衫不整的样子,有什么脸面站在诸位面前。”
书生被抽醒后也是羞愧难当,跑回船舱整理衣衫,然后才表明身份,正式请人托话想要求见于公。
原来此人姓贺,在余杭一带大小也算是个名人。
小有才名,但是为人比较软弱没有勇气。
是钱仲玉最讨厌的那种书生。
他出名的原因就是有一场经典的爱情故事——名妓和穷书生。
瑞云本是一代名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堪称是青楼头牌。
因为艳名远播,又有脾性,所以有了自行选择初夜女婿的权力。
谁知道见过了那么多的恩客,偏偏看上了这个寒门书生,蔡妈妈自然不允。
僵持之中某一天瑞云脸上多了一抹墨痕,随即渐渐扩大,过了一年多已漫延到左右颧骨及上下鼻梁。
见到她的人无不嗤笑,丑陋无比,从此再没有来访她的客人。
如此才被变卖家产的贺书生取走,结婚后这墨痕又离奇消失。
据说有游戏红尘的仙人见证了两人的恩爱之情所以从中点化墨痕,也算是一段奇闻异事。
许宣
不要什么都怪神仙身上,仙神无踪都多少年了。
这书生应当没这个本事,所以那瑞云姑娘确实有手段,也够狠的。
不过这都娶到手了,为何还要寻死腻活。
“五通神,苏州城内的五通神掳走了我娘子。”
“求遍官府衙门都没有人为我做主,心生绝望才会跳江。”
“今日得知于公大人就在船上,自然是要求大人出手,救我娘子。”
于公年轻时拳脚功夫厉害的紧,而且儒侠行事也比较直接暴烈,在大江南北留下了不少除妖或者杀贪官的小故事。
其中大部分经过许宣求证都是假的,毕竟那么多故事要都是真的,老头子早就累死了。
尤其是故事里杀过的贪官数量之多几乎等同清空了大半朝堂,晋帝必须要先把他剁了才能保住江山。
许宣更好奇的是这五通神是何物?
为何他没有听说过。
“南有五通,犹北之有狐也。然北方狐祟,尚百计驱遣之;至于江浙五通,民家有美妇,辄被淫占,父母兄弟,皆莫敢息,为害尤烈。”
于公走了出来,只是他的脸色有些奇怪。
“但不可能是五通神。”
“那几个腌臜东西在几十年前就被老夫砍成齑粉。”
这个除妖的事情因为顾虑当时那户人家的颜面所以没有传出去,毕竟五通做的都是淫人妻女的事情。
所以这个新五通神是个什么东西?
神神鬼鬼之事太多,这苏州也不平静啊。
船只靠岸,繁华的苏州依旧是那么的婉约,但是众人看向这里的时候都带上了一丝审视。
黑暗就潜藏在这之中啊。
结果几人刚刚下船,就遇到了几个人过来围着贺书生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哎呀,贺书生你没事就好。”
“你娘子回来了。”
“五通神被金龙大王的女儿给擒杀了,被掳走的姑娘都被送了回来。”
许宣和于公对视一眼。
原来如此。
这等手段倒是有几分意思,不如就带着学生们去看看那金龙大王又是哪方神圣。
怎么听起来又是水里的东西呢。
第221章 邓太守是个善人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可原吴国腹地的音调与风俗基本上都是非常相近的。
苏州放眼望去与钱塘也是极其相似。
同学们还是没有几分出远门的感觉,甚至有人到了苏州等于是到家了。
原打算下船修整一二就组织一场小型聚会,让有头有脸的读书人都来看看这两大书院的实力。
结果被贺书生横插一脚,大家反倒是对这等奇事更感兴趣。
游学本身就是长见识的事情。
刚出钱塘就有新的题材送上门,许宣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贺书生已经踉踉跄跄的回家去了,至于他家地址已经被季瑞问了出来,随时可去侦查一番。
纵使内心颇多好奇,可第一步还是得等此地学政到来。
两大书院联袂出门,对于江南来说可不算小事。
尽管钱塘方面表示就是普通游学而已,可各个地方还是当崇绮觐天在展现实力,颇有种西巡的感觉。
文会的那一场已经打的其他学子丢盔卸甲,现在还要追杀上门,好好一个搞学问的地方怎么如此霸道。
所以地方上也是摩拳擦掌,这次占了主场优势若是能拿下几名三大书院学子,也是一段佳话。
就在众人心思浮动的时候,一个眼神之中充满坚毅的主官带着身后众多吏员近前迎接。
苏州是吴郡首县,下辖地区包括娄县、无锡县、阳羡县、毗陵县、海盐县、钱唐县、余杭县,盐官县等多个县。
此地主官身份地位自然是比宋县令等人高了一级。
此时来人就是吴郡太守,以弟子礼觐见于公。
许宣此刻只有学政关系,没有正式官职,蹲在后边看着老头哈哈大笑的拍着那个中年官员。
对方似乎很不习惯这种奔放的举动,还呲了呲牙退了几步。
这无可奈何的样子还挺有意思。
谢玉这个时候走到许师身后,小声说道。
“此人姓邓名攸,字伯道,襄陵人。北方士族出身,祖父是汉开国功臣邓禹,和熹皇后那一支的。
早年被举为灼然,历任太子洗马、吏部郎、河东太守等职。以清廉著称,无论刑狱还是政务都特别清明,广受好评。
几年之前自己运载着米面到吴郡赴任,不接受俸禄,只是饮用吴郡水而已。
性情谦和,与人交往不分贵贱都一视同仁。吃穿用度俭朴,经常接济贫困和有急难之人。
年轻时在逃离石勒军队的过程中,为了保全弟弟的唯一血脉,毅然决定舍弃自己的儿子。”
许宣颔首,不愧世家大族,只要知道名字都可以追溯到祖上以及朝中可有亲友。
这太守的故事听到前半部还是很感慨的,想不到这里还有个如此能人,江南腹地确实需要点厉害人物把控。
自备干粮的清廉作风比我宋贤兄还要夸张。
世家子弟不在乎俸禄可以理解,不分贵贱主动接济困难之人就有点厉害。
是的,善良的厉害。
可当听到舍弃儿子保侄子的事情后就有些警惕。
“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
“文公任贤与赵衰举贤”
“灵公使鉏麑杀赵宣子”
这种替死之事一直都有,赵氏孤儿就是以史料映射而成的元杂剧。
凡是做下此事之人都非一般人也。
许宣自己是个大善人,所以他对于善到这种程度的人都会抱有极高的戒备。
这人即便真是个好人,也要小心。
连孩子都可以舍弃必然有着可怕的信念和觉悟,这样道德底线坚定的人值得钦佩,可危机时刻说不好也会有巨大的阻碍。
要仔细把控好自身的人设,不要引起对面的反感,否则在苏州将寸步难行。
谢玉主动说出此人过往也有警醒老师的意思,世家之中对于此人褒贬不一,但都称其有成大事的决心。
接下来自然是接风宴,于公正准备前去的时候突然看向了身后。
“许教习与我一同前往,其他人去准备好的住所,不要惹事,不要去不该去的地方。”
这话叮嘱的极为关键,看来他也发现了几个不安定分子。
季同学自然的低头,眼观鼻鼻观心,好似听不到这句话。
苏州他都不是第一次来玩,那什么瑞云大概率还见过面呢。
哼!
等到几位教授走后果断带着小伙伴去城里逛逛,绝对不会去贺家。
身边没有大佬跟着,他才不会看这种危险的热闹。
其他学生也都有各自的事情,或是去巡视家族生意,或是拜访叔叔伯伯。
而宴席之中觥筹交错。
师教授和于公坐在上边,许宣坐在下边。
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貌似非常开心。
许宣很喜欢这个位置,可以轻松的观察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次出门除了学习之外,更多的是想对这个世界进行更多的了解。
光是精怪是不够的,人才是这个世界的主流。
既是游学,也是调查。
出一份吴郡调查报告想来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