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之前就有这个条件,上一次秋闱可能就已经中举。
同样的一句先贤之语,崇绮书院的解答思路之深让人恍然大悟,解题方向也很明确。
“掌管学政的子美兄,当年就是以.而闻名,这次若是他.”
“国子监哼哼,无非就是.”
“至于侍中是否会传达帝命则是不做考虑。”
每一位主科老师在具体分析问题的时候都带着强烈的自信,这就是人脉以及地位所带来的眼界差距。
所谓名师不只是才学,还有为学子铺路的能耐。
江南文脉,名不虚传。
而修行,则是依旧毫无寸进。
不管后续境界怎么提升,都需要最初的一点净土,许宣在门外徘徊很久都不得而入。
佛祖是一点情面都不讲,心不诚就不给修。
远不如道祖心胸开阔,据说道门修行有天赋就没有任何限制。
这一天许宣硬着头皮从师旷的乐理课离开。
该说不说,如果蒙着眼睛,这门课的水平真的很高。
琴音可以传递感情这种很看个人感官的事情竟然也能练出来,一代大家啊。
“许教习,许教习,等等,有你的信。”
来到书院一个多月突然和外界产生了联系,这种感觉很微妙。
总有种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错位感。
看着信封上的字迹许宣微微皱眉。
字形很端正,一看就是写了几十年且没有多少才华之人的手笔。
更让他关注的是灵觉感应之中字上的悲痛和慌乱。
“李老夫子.”
回到乙三院的许宣撕开了信封。
啊,这.
物是人非啊。
李老夫子只有一个儿子,天赋才情完美继承了老父亲的水准,也是一名无望中举的秀才。
和父亲不同,他不甘心于因为功名而无法施展人生抱负,于是四处游学试图寻找上进的机会。
其实就是寻找权贵来进行投效。
科举只是入仕的最主要的方式,不是唯一的方式。
锦天书院的人都知道这位公子有多执着。
可惜,这次游学竟然出了意外,在钱塘县外的官道上被人截杀。
整支车队无一人生还。
李老夫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自然是伤心欲绝,但更让人悲伤的是这次游学还带着他的小孙子。
秀才殒命,官道截杀,这两件事几乎是捅破了天。
县里自然是非常重视,甚至知府都派人来进行调查。
此事会上报中书省以及刑部,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结果。
但大量人手撒播出去后也只是带回了部分被野兽啃食的尸体。
不幸中的万幸,在车队之中没有找到孩子的遗体。
于是李老夫子就开始广发信函,请求帮助。
嗯.潜意思还是希望有人再施施压力,让更多的人手去县外搜寻。
倒也可以理解,当事人家属情绪上的崩溃。
县令看着老夫子的面子以及秀才出事的影响力上确实安排了人出城搜寻,但绝对不可能一直让人手在城外。
毕竟手下人的命也是命,城外是真的危险。
不说无法无天的强人,就是山林之中蹦出一只大虫巨蟒什么的也很正常。
这个时代为何有那么多名人异士都有杀虎或者遇鬼的传闻,自然是野外真的有,而且品种极其丰富多样。
县令等人在无法破案以及上峰的压力下,只能想其他办法交差。
就算今年的“功过行能”彻底进入劣等,但劣等和劣等也有不同。
屏除奸盗这一项若是破案了,则能挽回几分州司官员的颜面。
于是停止了搜寻,准备拿几个山匪强人顶替一下,这件事就算了了。
李老夫子在县里的面子并不足以影响别人的仕途。
可若是真的结案了,小孙子就彻底找不回来了。
靠他一个小小的书院院长根本拉不出人手,就算倾尽家财也不行。
而许宣收到的信件则是希望其能够联系下明法科的盛教授,帮忙说项一二。
若是盛教授这种朝野上下都有名的刑名前辈打个招呼,那搜寻力度和规模定然不可同日而语。
“唉,李老夫子太看得起我了。”
许宣在书院教书时间如此短暂,虽然凭借着一些操作混的风生水起,但怎么可能会和这样的大佬产生什么密切交集呢。
何况还是让退休的侍郎去插手地方的事务。
万一碰上一个强项令还会搞的灰头土脸晚节不保。
当然钱塘县令绝对不是这种人。
可凭什么盛教授就要出面。
许宣思索一二,这个面子别人给不了的,不如就自己下山一趟吧。
第25章 许宣下山
好歹自己已经修行入道,灵觉惊人,在找人上应该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也算是还了当初李老夫子的举荐之情。
于是就去找院士夫人请假。
“锦天书院的李夫子啊,也给我写了一封信,希望书院能相助一二。”
殷夫人手中也有一封信。
这时许宣才得知老夫子的长袖善舞到了什么程度。
作为隔壁县城里的书院,旁边有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自然是要多抱一抱。
没资格和教授们拉关系,但是可以和学院硬拉关系。
偶尔会来学习一下教育经验,还会找个由头送个礼。
作为文脉代表的崇绮书院也不能鄙视人家,孔夫子可不是这么教的。
这关系就一直联系着,甚至锦天书院以前还有几个天赋可以的世家子弟被送到崇绮书院来。
当初李老夫子能写出举荐信可不是无的放矢。
此刻求到书院头上也不能真一点不管。
殷夫人看着两封信开始思索什么,书院要改革,也该从山上走下去了。
“准你七天假期,以书院的名义看望一下李老夫子。”
“稍后也和盛教授说一声,就说是我的意思他就明白了。”
许宣立刻找到盛教授拿到了一封信。
“不要插手钱塘公务,这封信只是让你个人行事方便一些,注意分寸。”
“若是有一些特殊的情况,立刻回学院。”
盛教授脸色严肃的多叮嘱了几句。
“什么算是特殊情况?”
“与常识不符之处。”
懂了,刑名大佬肯定看过很多修行者有关的卷宗,甚至亲自接触过很多。
论及对于邪魔外道的了解应该比自己这个半桶水还多,自然清楚有些事情就算是靠近都会有莫大的危险。
许宣收拾好行李后就到山门口坐马车。
崇绮书院的马车虽然不奢华,但在这方圆几百里内绝对是不能招惹的对象。
而且乘坐此车不会遇到山精野兽,也不会有蛇虫鼠蚁靠近。
对于普通人而言都算是异宝了。
掀开车帘,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一人。
一个长相帅气清冷的靓仔正坐在其中看书。
“谢同学?”
“许教习好,学生去县城办一些家族事务,正好搭车。毕竟书院的车架乘起来舒服。”
谢玉非常坦然,他不像钱仲玉那么喜欢挑衅这位老师。
上一次蹴鞠被教育两回是自身技不如人,没什么可说的。
况且这次许宣还能代表书院下山办事,这件事代表的含义很不简单,后续改革应该就落在此人头上。
若是之前有人说新来的平民教习只是书院试探用的弃子他还有几分相信。
一个月后整座书院的学生都不会有这种想法。
不只是蹴鞠和师说,就是日常之中这位教习都不是好惹的人。
有次一名学生因为早课迟到被训,落了面子后恼羞成怒,仗着身高体壮,又练过几年剑术就想顶撞教习。
接着被毫不犹豫的一巴掌拍倒在地,八尺高的汉子被抽的跟个陀螺似的。
最后被罚在石头上刻了一千个“早”字才算结束。
此学生后来找补,说许教习的巴掌根本躲不开,而且力道可以直达人心,恍惚间听到有人在怒吼什么为什么佛祖不给面子之类的。
一时间引为笑谈。
实则许宣一直修行受阻,心中本就有气。
这学生还敢挑衅说什么动我试试啥的,这理由.不试试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