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 第15节

  很多学子听的很认真。

  倒不是故事内涵有多发人深省。

  而是其中北境和南方的地理,气候,人文的不同在吸引他们。

  许教习在讲小故事的时候会把这些他习以为常的东西随意的说出来,实际上古代普通人出一次远门几乎等同于生离死别。

  就算是这些世家子弟游学也只是在南方几省境内。

  北方给他们的印象就是帝都,皇权,贫穷,战争,异族等等。

  等到早课结束,许教习迈着轻快的步伐离开了课堂。

  而日常时间有关于蹴鞠的讨论还在继续。

  到了第三天就稍微冷静下来了。

  有些学子认为讨论这些东西不如好好看书

  随后在课间时分,有学生“恰好”看到许教习正与顾教授交流,路过之时“偶然”听到些只言片语。

  “蹴鞠只是表象。”

  “这种团队性质的运动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能力,以及领导力。”

  “朝廷现在选材参考的更多是策论啊。”

  “据说院士夫人也在等着蹴鞠结果。”

  真的就是只言片语而已,随后便传了出去。

  有人大着胆子试探性的向教授求证。

  只得到了一个不承认,不否认的态度。

  “领导力蹴鞠还是要认真钻研一番啊”

  “不错,不错。”

  而许宣则是该上早课上早课,该去书库学习去书库学习。

  心神中的白莲圣父也在从中不断汲取智慧和知识的火花,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但不会是坏事。

  还有就是小故事固然好用,也取之不竭。

  可等招新之后他也是有正式课程要上的,多补充一些知识为将来做准备。

  至于蹴鞠?什么蹴鞠?

  这东西就没打算真按照足球规则来,符合时代才是最重要的,毕竟让士子们把对面的腿铲折什么的太不斯文了。

  似乎一切都在正轨之上,就差若虚师兄的净土宗功法了。

  没错,许宣想开了。

  白莲圣母都可以去学习,我为什么不行。

  佛渡有缘人,自己和净土宗的缘分之深厚难以描述啊。

  谁叫咱没有自悟功法的能耐呢。

  若是将来东窗事发,就说若虚师兄是被自己这白莲妖人蒙蔽的。

  至于管不管用,走一步看一步吧。

  第四日。

  夜晚,一只纸蝴蝶飞到了乙三院的书桌之上摊开。

  “后山。”

  许宣眼神一亮。

  “净土宗,我来啦!”

第19章 传道,道不同

  后山。

  “若虚大师?你这”

  白衣僧人依旧洒脱的坐在河边的石头上。

  只是借着月光可以看见若虚的脸色有些透明。

  而在感知中一直恒定的璀璨金光此时有些黯淡,甚至出现了摇摇欲坠之感。

  “无妨,只是邪魔偷袭罢了。”

  “稍后再去了结因果。”

  若虚此刻依旧维持着高僧的范。

  “稍后?您还要去?”

  许宣诧异,和尚都这么凶残的吗?

  “这是自然。”

  若虚回答的语气理所当然。

  原本是白莲圣母再现世间,牵动了诸多大势力的注意。

  很多不明所以的小妖小魔趁机作乱。

  虽是道消魔涨,但是正道门派也要勉强维持住世间平衡。

  若虚作为净土宗的特殊传人,自然也有义务出手。

  结果时运非常不好,竟然碰到了一条大鱼。

  因果结下,自然要送对方去净土一观,这是佛祖的道理。

  “只是按照道理贫僧往常长居净土,不沾因果,又有镇压.之功德。不知为何会遇到人劫。”

  “这白莲圣母果然有几分门道,竟让世间劫气如烈火烹油,看来天下大乱已然临近。”

  许宣莫名的心虚。

  且不说白莲圣母怎么着,这因果会不会是想引我入门的原因?

  突然想要拜入净土宗的心思就淡了几分。

  纵然修行法难求,可未来总是有机会的。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种事若是身处其间则真的很残忍。

  许宣自认不是个圣人,有贪欲,有妄念,人该有的七情六欲一样不缺。

  但这并不妨碍他想当一个好人,或者说好妖人。

  并且若虚也是个好和尚,不应该再遭遇劫难。

  想通了这些,只觉得心头一松,之前缭绕在内心之中渴求获得净土宗法门的欲念就像是冰消雪融一般消失无踪。

  于是语气一转。

  “那大师此刻回来是?”

  “取一些东西,然后给你讲一讲入道后的修行之法。”

  “.大师,我真的不适合进入净土宗。”

  若虚看着许宣面带笑意。

  “许施主,是否觉得因果在身,不愿给贫僧惹来麻烦。”

  “大师你他心通?!”

  许宣毛骨悚然,不会下一秒就是净土镇白莲吧。

  “他心通是修行手印,或者坐禅法的佛门弟子偶然所悟,据贫僧了解此时世间佛门无人领悟这一神通。”

  “而且也并无那般神异,修行者大多可以收束自身思维,神魂之力强大者也可以阻碍神通感应。”

  “历史记载中也就是窥破世俗之人内心才有些许用处。”

  “真正的佛门大德不需此法,讲究以心印心。而佛陀之境观三千世界如掌中观纹,更不需此法。”

  若虚娓娓道来这些佛门内幕,语气之飒然如光风霁月。

  “那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是师弟你刚来之时情绪之活泼不需要看破就已经很明显,在贫僧的劫难之说后立刻低沉下去,接着就是空空如也似明月入怀,很明显,你放下了。”

  许宣恍然大悟,自己入道之后确实失了谨慎之心。

  在学子面前显圣自然无碍,在修行者的世界还是要克己啊。

  “那么大师就该知道,师弟之称着实承受不起。”

  若虚双手合十口诵佛号,眼神之中尽是欣赏。

  入道异象展现的佛缘只是引许宣入道的契机,但佛心才是世上罕见之物。

  “十几年前我因情劫一朝顿悟走出门外,被即将寂灭的上代净土宗主收入门下。”

  “当时心境与你此时一般无二。”

  许宣心道和尚遇情劫,实乃天经地义。

  可我这书院教习二十三岁依旧连个对象都没有,放到这个时代都是老男人了,和我有何相像?

  “不是情劫相像。”

  若虚一头黑线,一眼就看出这个师弟的想法。

  “佛门正法可直指天人果位,荣登极乐净土,为世间亿万众生所向往。”

  “正是因为你刚刚放下了,才是佛门最好的传人。”

  许宣只能啊?

  “无增无减,无净无垢,就是空。”

  啊?

  “慈悲心是菩提心,佛心早铸啊。”

  啊?

  “不是,大师,我真有大因果啊。”

  许宣感觉事情的发展不对头,似乎大师被北境妖魔打伤了元神。

  “没错,可哪一个修行者没有因果呢,不论佛道邪魔凡是修行,都与天地结下因果。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汇聚时,果报还自受。

  少结因果,不是畏惧因果。

  况且道消魔涨之机你在我眼前入道,便是善因果。”

首节 上一节 15/7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