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23节

  得赶着将那锅虎骨首乌汤熬起来。

  这汤药说不上复杂,料子也不多。

  可那虎骨,要熬透了药性,着实是个水磨的活计,一点火候也马虎不得。

  姜义将新买的陶罐拎出来,捡了几块最大最硬的骨头渣子投进去,添足了山泉水,稳稳坐上炉灶。

  这汤得先文火煎上一整日一整夜。

  等骨中髓气出尽了,再往里添首乌须子、辅料诸般才成。

  屋里炉火红旺,药香渐浓,屋外拳声连连,吆喝不绝。

  听在耳里,倒像是旧年间的光景,又活了过来。

  兄弟两个在院里你来我往,直练到夜深时分。

  姜明那一套拳,到底是底子好、又有人带,虽不见神采飞扬,也算勉强有了章法。

  姜义守着炉子没动,直到深夜,柳秀莲出来接了班,才揉揉眼角起身歇去。

  次日一早,姜义醒得晚了些,已不见了姜明踪影。

  院里只余姜亮牵着小妹的手,一板一眼地比划着拳式。

  那小闺女才快一岁半,眼下已能听懂几句大人话头,说不上伶俐,却机灵得很。

  这两月里,药浴不断,筋骨练得结实得吓人。

  小拳头一砸,连床板都给磕出个坑来。

  如今再有大娘婶子来串门闲坐,姜义都不敢轻易让人抱娃。

  生怕这小祖宗一个闹腾,给大娘砸出好歹来。

  灶房里,那陶罐仍在咕嘟咕嘟地响。

  熬得剩半锅汤汁,已泛起赤黄,带了几分浓烈的骨腥气。

  直到近晌,姜义才将几味辅药一并投进去,盖好盖子,继续慢熬。

  这时院门响动,姜明回了。

  一身露水气,鞋底还挂着点草叶。

  看那方向,显然不是去塾馆念书,倒像是翻去了后山。

第25章 返回县尉司

  姜明一进院门,饭也顾不得扒两口,抓着弟弟的袖子就往屋里钻。

  只道昨日那几招还差了点火候,手里痒得不行。

  姜亮倒有些摸不着头脑。

  学拳原就在院里,日头宽阔,风也透气,怎就非要挤进那小屋?

  不过他自小便听惯了大哥的话,虽觉古怪,脚下到底也没停,悄悄跟了进去。

  不多时,屋中隐隐传来拳风呼喝之声,起起落落,时快时慢。

  也不知是小的教大的,还是大的指点小的。

  动静里听不出章法,只觉一屋子的认真。

  姜义这头,仍在灶房守着那口炉子。

  隔窗往屋里瞥了一眼,眉梢眼角似笑非笑,却也没开口,只慢悠悠地续着火。

  这一熬,便熬到日头坠尽,暮色压山。

  陶罐里的汤药,已只剩两碗来量。

  琥珀色的汁水泛着微光,香气不似寻常药膳,也非寻常汤骨。

  里头隐隐透出股子筋骨劲儿,混着点草药气,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但闻着,便觉心头一热,骨缝里也像要动弹起来。

  屋里的拳声也早歇了。

  两个娃儿坐在院门边上,一边小声议论着拳路手势,一边耐心候着。

  火候到了,姜义轻轻一颔首,伸手将炉火熄了。

  先取了一大碗,满满当当盛得周正。

  又将锅底那点剩汤,分了三小碗出来。

  这才抬手唤人。

  “都进来吧,汤熬好了。”

  姜亮一听,立马蹦了起来,姜明紧随其后,哥俩进屋,脚步轻快得很。

  姜义将那一大碗递给了小儿子,又将一小碗递给了姜明。

  余下两碗,自己与秀莲分了去。

  这回下锅的,是半袋子虎骨里几块最大的骨渣子。

  李郎中说得清楚,这物件儿新鲜,一旦熬开,便放不得久。

  大儿日后还有,这头回汤头,自然得紧着小的多喝几口。

  姜亮端着碗,低头一瞧,那汤色金黄泛红,粘稠如膏。

  鼻子一凑过去,药香里竟带着点子骨香肉气,不似寻常汤药。

  忍不住问:“爹,这是什么汤啊?”

  姜义被问得高兴,顿时挺了挺腰板,语气里多了几分得意:

  “你且听着,这可是新鲜虎骨熬的,佐了李郎中家的秘方,又添了一味千年首乌……”

  他说到这儿,语气一顿,像是故意留个响头,等着人反应。

  “千年?”

  姜亮一听,眼睛都圆了。

  “最少也得几百年!”

  姜义语气一定,手往后一背,神情笃定得仿佛自己亲手在深山老林里挖出来的似的。

  姜亮听得嘴都合不拢了。

  他在县尉司也算见过世面,知道些锻体汤药的行情。

  这等汤药,怕是那几位出身显赫的大户子弟,都未必能喝上一回。

  如今自家,竟是用大碗装着,热气腾腾地端了出来。

  一口未喝,心头倒先热了。

  “什么千年首乌……不过些药须子罢了。”

  姜明在旁听着,不由笑了,撇撇嘴便揭了老爹的老底:

  “那虎骨,也就是劈剩下来的骨头渣子,连狗都嫌硬,尽是些边角料里的边角料。”

  说罢,端起自己那小碗,压根不带看一眼,仰头就是一口灌了下去。

  想着在弟弟面前摆些范头,这口喝得有些豪气。

  谁知刚一落肚,脸上立马腾起红晕,像憋了股火气,直冲天灵盖。

  一声不吭,转身便往院里冲,一出门就胡乱打起拳来。

  拳风猎猎,步踏如雷,看那架势,活像头灌了酒的疯牛。

  姜亮在后头一瞧,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小心地抿了一口自己那碗,甫一入口,只觉热浪翻涌,心口如炭烫。

  脸也刷地红了,再不敢怠慢,忙跟着出了门。

  院里头,兄弟俩一个在前头打得呼呼生风,一个紧跟着摆开架势,照着拳路一路追打上去。

  姜义守在灶房,透过半扇门望出去。

  只觉这俩小子打得欢,乍一看,跟昨儿还差不多。

  可细细瞧着,却又多了股子说不出的狠劲。

  可到底眼力有限,瞧不出个究竟来,只觉那拳头落下去,像比昨日沉了三分。

  姜亮那边正打着,眼角余光一瞥,只见大哥脸上的红意还在。

  显是那一口汤药的劲头还未散尽。

  心头一转,当即踏出一步,冲进了拳势之中。

  姜明下意识出手,两人拳来脚往,转眼便斗了个你来我往。

  姜亮在县尉司混了几个月,练拳之外,和人对打是家常便饭。

  此刻手脚翻飞,招招逼近,竟是一点不让。

  两人拳风交错,踢打碰撞,登时便在这小小院里掀起阵阵风声。

  姜明那股子药劲,也算是被这一通狠打逼了出来,面上的红意渐退,气息也跟着顺了几分。

  等这股劲顺过来,他那身子骨里头的力气,竟是隐隐有些拔高的意味。

  打着打着,拳上力道便更沉了。

  姜亮心里一惊,知大哥本就底子硬,这一口汤药又果真见效,自己若再缠斗,只怕吃亏。

  一个滑步,便抽身撤了出去。

  径直转身,跑回灶房,端起自个那大碗,学着哥哥模样,也是一口灌了下去。

  这才抹了把嘴,再度杀入场中。

  一来一回,兄弟两个你追我打,拳风不断,竟打得难舍难分起来。

  直似那灶火里的药汤,越熬越浓,越斗越烈。

  姜义这副老胳膊老腿,也没练过什么正经拳脚。

  自是不敢像两个小子那般,凭着股药劲去硬冲硬撞。

  只取了双筷子,小心蘸了点汤药在嘴里,抿得极轻,生怕哪点火气烧着了五脏六腑。

  那药力一入肚,果真腾地便有了些热意往上冒。

  他也不慌,赶紧在院角里站好马步,摆开那一门桩功,一点点把药劲从四肢百骸里揉开。

  头一桩炼化得顺了,觉着劲道尚可忍耐,才又小抿一口,半分不敢贪多。

  说到底,他也不是想去闯江湖、打生打死。

首节 上一节 23/1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