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107节

  屋里顿时闹腾开了,拳头脚丫子一齐上,小凳子也被踢翻了两个。

  姜义站在门外,并未拦阻,反倒负手静看。

  榻上的小姑娘却仍不惊不惧,只轻轻一歪身,悄悄朝榻边挪了半寸。

  眼睛睁得溜圆,紧紧盯着两个娃儿打闹,神情里带着几分藏也藏不住的新奇。

  那模样,倒像一只刚睡醒的小猫,窝着身子探头探脑,竖耳观风。

  姜义见状,心头微松,这丫头总算是安生了些。

  遂轻轻迈步入内。

  谁料脚步方落,那小姑娘眼神一变,“唰”地一下又缩回了床角。

  像是炸毛的小兽儿,浑身绷紧,小脸警惕得厉害,一双眸子死死盯着他,似要防他下一刻扑上来一般。

  姜义这才反应过来。

  这丫头不是好了,而是只认得年纪相仿的,见了大人,还是跟见了天敌一般。

  他也不恼,只轻叹一口气,识趣地退了出来。

  转身去了厨房,盛了一碗早上剩下的黄精粥,温热刚好,粥面泛着一层薄薄油光,香气还在。

  端了出来,又轻声唤了姜锋:“小子,你送进去,慢着点,别吓着她。”

  姜锋双手接了,认真地点了点头,端着碗进了屋去。

  姜义则仍守在门外,面上无波,心神却提着。

  屋里,小姑娘虽还缩在角落,目光却落在姜锋手里的那碗粥上。

  眼里尚有几分提防,只是那肚子却不争气地轻轻叫了一声。

  姜锋听得清楚,却装作没听见,只舀了一勺,慢慢递了过去。

  那小姑娘眼神动了动,盯着那勺子瞧了片刻,终究还是张口咬住了。

  粥一入口,眼里的警觉缓了些,鼻翼微动,像是咽得比谁都小心。

  姜锋也不言语,只一勺一勺地喂着,手稳、声轻,耐心极好。

  屋外的姜义听着动静平稳,眼角一扫天光,心头这才真的松了半截。

  心头略略落定,也便不急着往刘家庄子去了。

  就那样坐在廊下,靠着柱子,一边听屋里勺子轻响,一边等着姜锋把那碗黄精粥慢慢喂完。

  等见小碗底朝天,他这才抬了抬手,把人招出来,又唤了李文雅过来。

  让她将那一整套换药包扎的章法,从头至尾细细讲上一遍。

  姜锋本就对这路子心痒得很,平日里偷翻医书,画着人形练手,一有空便捣鼓个不停。

  奈何年纪还小,娘亲压着,不许他真动针见血。

  如今好不容易得了个光明正大的机会,眼里都快冒光了。

  学得极认真,耳朵都竖得笔直,一字一顿地记着。

  手脚也不闲着,照着手法演练了两回,末了还不放心,追着李文雅问有没有哪步落下。

  李文雅被他缠得没法,只得一遍一遍重说,直教那小子点头如捣蒜,方才罢休。

  随后便领了药膏、绷带,一板一眼地进了屋。

  手法虽还有些生疏,但力道稳,心思细。

  那一身乱成团的绷带,被他拆了又缠,重头到脚,一道道包得服服帖帖。

  连晨间挣扎脱落的几处,也一并理了。

  榻上那小姑娘,虽仍不言不语,却也没再挣扎。

  只是静静地望着姜锋,偶尔皱皱眉,似是碰到了伤口,又咬着牙忍了下去,一声不吭。

  屋里动静安稳,气息平和。

  姜义守在门外,听得分明,心头那根弦总算松了几分。

  这孩子的气脉虽虚,终究流转无滞,神魂虽弱,却不见一丝戾气。

  他这才真个放了心。

  吩咐了李文雅几句,要她日后多留意,若有些简单的事,尽可交给姜锋去办。

  反正那小子也乐此不疲,干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正说着,刘子安也已踱了过来。

  书还未开讲,便先绕到这边落了个照面。

  听明了来龙去脉,只道庄里头也不知这姑娘是从哪冒出来的。

  身无信物,昏迷前问了几遭,口也不开,只当是哑的。

  姜义闻言,只是点头不语。

  几句交谈来回,终归还是议定了。

  人先留在姜家,先养好了伤,再慢慢打听来历、商量后事。

  好歹积点阴德,将来也好图个心安。

  姜义思忖片刻,终究还是没提那姑娘额角微突、骨相非常之事。

  人既已收下,旁的,便留待后头慢慢瞧。

  章程一落,小姑娘便算是在姜家落了脚。

  照应她的,自然便是姜锋那小子。

  姜锐偶尔也来凑凑热闹,帮着打水提壶,也算有模有样。

  可毕竟年纪太小,性子也跳脱,时日一长,便按捺不住,跳上跳下。

  照料这等细致活儿,终归还得姜锋来。

  那孩子心气稳,手也勤,偏又对草药病理颇有些心思。

  一双手包起绷带来,松紧得当,连打的结都规规整整。

  至于喂饭、喂水、清洗伤口、换药上膏……件件不差,一板一眼,既不拖泥带水,也不露半分轻浮。

  这般过了几日,那榻上小姑娘也终于渐渐安下心来。

  不再躲,不再挣,只是默默受着,眉眼间竟添了丝若有若无的依赖。

  像只落了单的小兽,虽不肯亲近,却已不再防备。

第124章 一间树屋

  清晨微亮,寒意未退,姜亮从陇山归来,踏着晨光回了村。

  怀里鼓鼓囊囊,一份糖山药,是给大儿的;一份糖山楂,是给小儿的。

  至于那只用桂花蜜捏的糖人儿,描了眼,压了帽,做得活灵活现,自是给小妹姜曦留的。

  一进老宅院里,便见小妹缩着肩,坐在寒地里听大哥姜明讲学,耳尖冻得红扑扑的。

  小儿姜锐则在院中跳来蹦去,手脚并用地比划拳招,招式是乱得紧,神气却比谁都足。

  倒是那一向早起的大儿姜锋,此刻不见了踪影,屋里却飘出一股药味,比往日里浓了三分。

  姜亮凑近几分,晃了晃手里那只糖人儿,将小妹唤了出来。

  姜曦虽说年岁见长,已经是个大姑娘了。

  可见着二哥手里糖人,还是不由得眼睛一亮,那神情,分明还是个未褪稚气的。

  接过糖人,先凑近鼻尖轻嗅一口,那香气甜丝丝、暖融融。

  一边舔着,一边将这几日家里屋外的事,絮絮道来。

  说到末了,姜曦才放低了声音,语气也软了些:

  “那小姑娘这几日伤势好了点,已经能下地行走了。”

  动作略微一顿,又续道:

  “爹说山脚灵气足,或许对她复原有用,你那大儿……便服了益气丹,领着人去了山脚那头转悠。”

  姜亮听了,不觉来了兴致。

  他本就爱瞧些热闹,眼下又是自家儿子在折腾,更觉有趣。

  心头一动,正想拔腿过去看看热闹,谁知姜曦眼明手快,一把扯住了他衣角。

  “二哥你可别吓着人家。”她仰起脸,眼神认真,语气却低得只能两人听见。

  “那姑娘虽说这几日是安生了些,可到底还戒备得紧,见了大人总归怕些,何况你这张脸她还没见过呢。”

  她顿了顿,又皱了皱眉,补上一句:

  “你身上的那点儿打杀气……别人不觉,她可躲都来不及。”

  姜亮闻言,倒笑了,眼角微弯。

  抬手在小妹额头上轻轻一弹,又低头嗅了嗅自个儿袖口,笑道:

  “我这身衣裳洗得比你脸都干净,哪来的血气杀气?怕不是你编来唬我的罢。”

  姜曦捂着额头翻了个白眼,嘴角却含着笑。

  院中寒风渐紧,姜明那头的讲学也告一段落。

  众人起身搓着手、跺着脚,嘻嘻哈哈往屋里散去,一时人声热闹,热气也腾了一层。

  姜义则仰头望了望山脚方向,雾气未散,那头却杳无人影。

  姜锋领人去了,想是还未回来。

  一家子你看我、我看你,眼角都藏着点兴味。

  也不言声,只提气运身,身影微闪,便似片叶般悄无声息地掠了出去,连地上的霜都未被惊动半分。

  李文雅站在原地犹豫了下,低头牵起小儿的手,柔声道:“莫出声,跟紧了。”

  说罢,也轻手轻脚地随了上去。

  一行人踩着薄霜,穿过药圃、绕过果林,一直走到新宅院前,却始终不见人影。

  院中寂寂,只有几枝枯藤随风微晃。

  姜义心中早已有了几分揣度。

  当下也不多言,径自推门入内,绕至窗下,伏身往屋后那片林子望去。

  果不其然,灵果林中雾气浮动,两道瘦小人影一前一后,正缓缓朝林深处挪去。

  那地方,如今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敢踏足的。

首节 上一节 107/1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