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 第136节

  元气变化,若有人指引,倒也有迹可循,至少聚气成刃对黎卿来说,不算难……

  黎卿以道法级的《山鬼律》重新为六丁六甲大猖开祀了一道完整的养、炼、晋升之仪轨。

  纸猖为灵,重在三阴,每隔三旬,于午夜子时,奉王辇宝舆之里,香案法坛禳祀六丁六甲尊牌。

  长明纸灯挂六角,取灵纸一札,以灵血浸透风干,折白鹤、红蝶、纸人,作往生使者,沟通猖灵。

  再奉上祭品,鬼道冥珠、众生皮囊、魂精妖灵、岭南魂丝、阴木宝材……皆无不可!

  且将那甲猖、飞猖点灵。

  甲猖入日游,一身纸甲好似龙鳞,巍然矗立,可挡千军万马,一身银甲尸皮刀枪不入,这是曾在练气时便能与紫府道人角力的银甲猖,往后,它也未必会比银甲尸、金甲尸差!

  银甲大猖日游身,九尺猛将授道形;

  虎目威仪气凛凛,双臂环铠力千均。

  六丁六甲十二猖中第二位日游大猖,若是细看,其每一道鳞甲之上,皆有道道钟鼎箓文,三千鳞甲覆盖,又号银甲浮屠猖,推山捣江,力辟千军,等闲皆不在话下。

  飞猖证灵身,道躯修长耸立,瘴尸纸翼横展三丈,时有道道黄纸片凋零而下,其前身为飞尸之相,峥嵘将显。

  五代当空黑月天,埋骨丧山无人敛;

  怨成孽瘴不化骨,翅底抖落黄炙烟。

  第三头大猖,黎卿选的是这尊原先斗法中表现并不好的飞猖。

  这是保留了真正飞尸本相的大猖,通体苍白的猖躯,除了极高,似与常人无疑。

  飞天入地无可阻,五丈之外能隔空摄人精魄,吞吐熏目硫磺烟,能凝结尸霾华盖,煽动阴风,能做黑风灾……

  接下来是,无面猖!

  无面纸猖负双图,左襟符图“三元鼎烹”,这是古老时代的献颅仪式,右襟符图“六山篆”,此乃瀛海阴府中拓印所得。

  两道截然不同的符图,人元钟鼎书,主贪婪乱杀之祸,地元六山篆,为原始自然杀机。二图衔接作墨衣披挂,叫这头负图无面猖愈发的不可揣测。

  十月飨祭,取临渊仙顶宝材以供,也得堪堪练出这三头日游大猖来。

  “六十甲子之数的猖君,岂是那么简单的?”

  黎卿揭开那座舆辇的流珠帘幕,将这四道已经重新裱成的“灵应符图”挂到了王辇软座的“法坛”后,轻叹一声道。

  所谓法坛者,设醮施法、供奉护法灵之玄坛。

  这一道纸猖法坛,便是尹祖为其布置,于王辇之中、主座之后立下一玉壁神龛。

  法坛上有三阶玉璧,以值年太岁六十甲子之数,意为诸灵之领袖!

  黎卿将这四道朱砂打底,灵墨调纹的拓印“灵应图”挂到了那座小法坛中的最高一阶。

  甲子是为一女神之貌,犹如朱砂打底的绯色图中,以稍许墨纹显化出了玲珑猖的华美相貌、百巧之心,简纹勾勒,却犹如玲珑猖真的立于灵应画像之中般。

  旁侧是浮屠将军之图,阴肆飞尸之图,无面阴君之图……

  这四道灵显图刚一挂上去,黎卿便觉气机一变,整座王辇好像化作了一方道场、一座法域般,有四道权柄神灵庇佑着其中安宁。

  法坛各角,有两座香炉常新,升起道道紫烟雾,渲染此方神意。

  若是在符箓道统,四头紫府猖灵,绝计是没有资格供于这等法坛上的,这是专门用来供奉仙门祖师、祖先鬼神的。如此,是为大僭越!

  毕竟猖道也只是“道兵”的一种,只是道人们的麾下行走。

  但天南观,没人在乎这个,黎卿对自己的护道打手好一点,也没法说他做错了……

第142章 临渊上人黎郎君

  临渊仙顶。

  “鹤童师兄,这月订的东西都按条陈送来了。”

  临渊仙顶上所用的诸道材,本都由外院与丹器院负责提供,在每月的第一日按主峰要求送上仙顶。

  今时,外院外务堂与丹器院的外务堂亦是送道材上门,几名道徒朝着守在仙顶门口流着哈喇子打盹的道童大声行礼,将那童儿惊醒。

  主峰上的几名鹤童,那是真正的白鹤童子。

  鹤灵性清盈纯粹,为祖师点化,奉于山门中,为洒扫童子!

  此刻,那童儿被外人惊醒,面上丝毫没有被抓包的羞愧,身板一直就进入了角色,咳嗽两声,装腔作势,三两步将竹门拉开,视线投来。

  一见到这几个熟面孔这童儿就明白是什么事儿了,轻咳一声,开口道:

  “哦哦,这是西南深阁的那位上人要的东西。”

  “唔……一起去吧,你们随我来!”

  两院灵材将四个芥子囊装的满满的,约莫有一百二三十万的价值,也不知是哪位紫府道人手脚这般大。

  但,还得他们亲自去讨要道铢!

  得那童子引路,几名道徒拱手跟上,绕过那盘山的“壶天葫芦藤”,见那葫芦藤上还有十来个青皮葫芦将熟,想必,山门中很快又能多一批储物葫芦了!

  这浸润了壶天道意的葫芦,葫芦之内天生就自成一方天地,那是很多道法斗战起来都难以损坏的内天地。这般佳品的辅佐小法器,其他仙门中亦有不少道人上门求取此物……

  临渊仙顶之后,诸道徒尚是第一次来,余光眺望着四处的宫阁楼台,并不华丽,且颇为的幽静。

  几人刚刚入得天南主观便与一位院正撞上,当即引得那位紫府蹙眉。

  这群小家伙,怎么入观里来了?

  临渊仙顶之上,是还未分划五院时,最初的天南观。如今,唯有诸多紫府道人与真传弟子才能自由出入,对于临渊山来说,主观是极为神圣的地方!

  “鹤九,你带人入主观之内,这是要干什么去?”

  “可是祖师有了什么吩咐?”

  这名律令院的紫袍院正拂袖出言,留住这六人问道。

  “回上人,是深阁中的那位黎上人下了诏,令两院外务堂筹些灵材入府,豢育兵马灵兽……”

  鹤童转身,对着这紫府院正行了个礼,当即便解释了个清楚。

  见这院正蹙眉沉思,童儿还欲再等吩咐,这道人却是挥了挥手,令他等离去了。

  深阁中那位,据说可是观中序列第三的道种,如今得祖师亲身授业一载,恐怕也是有重任要托付了。

  天南观延绵至今,也以道种排序。凡是道种,他未必就是位高权重的院首道人,但一定是观中竞相倾注资粮之人!

  道种首列,那是已经担任观主甲子有余的陈槿,第三代弟子;

  道种次席,亦是三代弟子,精耕于劾唤豢灵之术的定山道人。

  这第三席,曾有过许多的争执,第四代弟子的白清烨……三代子弟、律令院首……

  但如果是这一位的话……

  练气境便在柳黄州受袭失控,曾陨灭白骨道长老,波及两万百姓的“鬼郎君”,如今化身紫府归来……观中诸道大体上也是服气的!

  望着那往后观去的诸道徒,这尊紫府犹豫了许久,但还是未敢去与那黎道人接触,纠结了半响,也只是闷闷的回到了律令院。

  鹤童一行六七人,自南侧的紫竹林取道,绕主观外墙行走了近一炷香的功夫,终于入得了一方小苑。

  如此幽深之地,也不愧为深阁之名了。

  “上人在吗?上人在吗?”

  “您要的灵材到了!”

  鹤童儿驻足在那形同虚设的篱笆前,也只得乖乖的扣动檐下清铃,丝毫不敢有所逾越。

  只等待了约莫数息的工夫,那小筑中格窗正门【吱嘎】一声打开,却见有一名美艳十分的女子莲步款款而来,袖袍微摆,径直将那不过腰肢高的竹篱门打开。

  这女子着素衣,丹凤眼,黛笔描眉,朱唇点血,周身道韵斐然,眸中似是山云雾海叠障,稍一对视便令人心生眩晕之感。

  这是紫府上人!

  诸道徒心头同时生出恍然的明悟来。

  都就要拱手拜会院正上人了,那女子却是突然出言。

  “老爷……在里面等你们。”

  玲珑衣袖飘摆,将那院门揭开,当即就示意众人随她入院中面见老爷。

  不是这位上人吗?

  诸道心头一惊,但还是乖乖跟上了步伐。

  只是,才刚刚入得前院檐阶,这位玲珑猖君眉头蓦然一挑,如壁画般的无暇美貌突然就凑到了后方一位道徒跟前,奇怪的索视起了那位女冠。

  “我好像,是不是在哪里曾见过你?”

  这女子骤然发问,却叫外务堂的马道徒心头暴跳,连呼吸都凝滞了一般。

  此人她怎会不识得?

  当日托付她去天南府接人的,那位黎师兄手下的“伥鬼”,和这位的长相几乎是一模一样!

  可黎师兄失踪已久,是否,与此人有关?

  马道徒脑海中一瞬间便闪过了无数猜测,但最终也无话可说。

  见得这小道徒吓得面如纸色,玲珑倒不好多说什么了,怀揣着一抹惊疑,引得几人入深阁中。

  或许老爷会知晓其中的内情?

  历经两道咒法、三番鬼蜮,那幽天冥府暴动之后玲珑猖已完全被折服,对自家老爷的尊崇都有些盲目了。

  这后院之中,乃有一座荷花池,亭台水榭于莲花池中千回百转,众人小心翼翼的穿过这蜿蜒水榭,刚刚近得中央那座八角亭,当即便见两道身影驻足于那亭中。

  其中长者披皂袍,银丝飘髯,一手指天,一手背在身后,凡望上一眼,便觉此人不似凡尘之属。

  清朗的豪笑声响起,似是嘲笑着天公不假,不如吾道全真。

  “祖师!”

  众人哪里能想到会在此处见到祖师啊?当即稽首礼赞了起来。

  而这时,那两道身影也借故转了过来。

  那青年道人,七星束冠,云衣挂袍,其掌心捧着一束莲蓬,倚靠在亭沿一角,将那莲子挑出,正朝着亭外的那颗硕大的六冠龙首口中投去。

  闻得来人出言,那青年道人亦是侧过身子来,本为剑眉星目,但其面容阴柔,为他平添了三分忧郁……

  轻倚八角楼台笑,掌剥莲子逗烛龙。

  这便是此番吩咐两院贡道材的主儿了!

  “黎,黎师兄?”

  “您……回来了啊!”

第143章 道号“幽篁”

  “确实是好久不见了!”

  “马道徒”

  黎卿放下掌中莲蓬,拂袖招来诸道人,故人相见自是感慨,但也不耽搁正事,当即便与两院道徒对照起了道材数量来。

首节 上一节 136/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