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 第94节

  细看衣着,死去的年代应该在明清之间。

  李阳总算舒了一口气。

  “看样子,还没有人发现这里,如果有的话,武当山的道士不会将肉身放置在这儿。”

  他看了看那具肉身,发现这是一位坤道,约莫是半步种道的境界,应该没有踏足种道,但是身体保存的极为完好,看着有点怪异。

  知道是尸体,王书桓和两位启灵也不再惊讶,将手电筒在整个山洞四处照耀。

  王书桓将手电筒照在尸体的面容上:

  “先生,这位应该是一位女仙,你看她手上还戴着一枚戒指!”

  李阳将绿玉戒指放在手中打量,不久后面上露出笑容:“这可是宝贝啊!没想到,此行还有如此的收获!”

  四人将洞穴里面所有物品聚拢在一起,洞穴中有一处地下暗河,王书桓和其余两位启灵将这些物品一件件在水中清洗。

  李阳看了看看了看洞穴中剩下的东西,是几件法印,如意,令牌,镇坛木,铜铃类的东西。

  这些东西灵气都十分稀薄,想来品阶本来就不高,又灵气枯竭风化了几百年,基本已经沦为凡物了。

  李阳看不上,王书桓和两个启灵倒是如获至宝,他们也不傻,李阳看不上,是因为人家是种道大佬,他们几个启灵的小卡拉米肯定得收起来,上交国家和自己用都是极好的。

  李阳由得他们,自顾自的清洗的是那件青玉戒指,边洗边笑:

  “我原本以为,灵气寂灭几百年,所有的法宝都得现代重新练过,没想到能在这个洞府中,找到一件完好的法宝。”

  王书桓看不出戒指的神奇,疑惑问道:“李真人,这件戒指是法宝吗?”

  李阳道:“这件戒指可不是普通的绿玉戒指,而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储物法宝,内里的空间大概有四五个立方米!”

  王书桓像听天书一样,但也大概知道储物法宝的意思,满脸不可思议。

  他在几个月前还是正儿八经的现代高中生,对于这种严重违背物理定律的东西充满好奇。

  清洗完成后,李阳开始尝试着打开储物戒指。

  他先是试着疯狂注入灵气,再调用阴神的念力。

  反复尝试了十余次,李阳忽的抽出两柄小剑,闪闪发光,一银一赤,只有十几公分长。

  这是完整的法宝,比王书桓三人清洗的那些破烂高了一个等级,但比起李阳的南冥剑和月精轮来说又是云泥之别。

  秉持着自己吃肉,也要分口汤出去的原则,李阳将两柄小剑送给了三人。

  王书桓有剑丸,自然也不需要,两柄小剑辗转给了另外两名启灵道士。

  两人如获至宝,连忙拱手谢过,珍惜的收好。

  李阳掌握诀窍后,一口气将戒指里面的东西全部掏了出来。

  里面有几卷古书,一件丝巾样式的东西,还有十几块灵石。

  灵石的品阶很高,比起峨眉山挖出来的还要高上一截。

  丝巾则是呈现烟霞状,望着十分不凡,比起小剑的品阶要高上一些。

  李阳祭炼之后,一经抛出,初起时,只似一团轻绢雾毅,彩绢冰纨,而后化作漫天烟霞,放出百丈彩雾。

  李阳探过彩霞,发现彩霞可以蒙蔽人的感知,还可以夺人气血,一经收回还可以化作护身宝衣,抵挡伤害。

  “攻防两用,算是好宝贝!”

  李阳收起丝巾,将其定名为烟波罩。

  翻看那些古书,其中有一篇奇异材质的典籍,应该是内丹的一篇功法,品阶不低。

  还有二十余册则是普通的书籍,材质是纸张,风化破损的有点严重了,李阳不敢触碰,一并收到储物戒指中。

  对于女道的尸体,几人没有妄加亵渎,李阳感应了一番没有其他物品以后,带着三位出去洞穴,决定通知武当山或者官方来处理尸体。

  出了甬道,几人只觉得眼前一亮,几个随队的专家已经等待多时。

  王书桓三人将那些法印,如意,令牌,镇坛木,铜铃交了出来,汇报了里面情况。

  李阳没有出声,几个专家看到了李阳手上的戒指,默认了归李阳所有。

  李阳想了想,将那二十几册纸质书册从戒指里面拿了出来,

  几个专家看见这幅手段,面上极为震惊,以几人的学识,实在难以理解这是怎么做到的。

  一位地中海的秃顶专家瞄了一眼书册,刚看了两眼,目光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吸住了,面上的表情比看到储物戒指时更加夸张,

  “老张,你快过来看,我是不是眼花了?!”

  几位带着眼镜的老头闻声而来,看着李阳用烟霞一样的带子像提山货一样提着二十册书籍,差点跪了下来。

  “伱,你这是在里面发现的?”老张望着李阳语带颤音,

  “完了完了,国内那些老头子估计得炸了!”

  李阳这才发现不对劲,提起来一看,刚刚在山洞里面看不真切,现在在露天环境中,发黄的扉页上赫然有四个大字《永樂大典》。

  李阳差点摔个趔趄,他终于知道这群老头子怎么一副看见爹妈的表情了。

  小心翼翼的放了下来,李阳有些梦幻:“你们快点来检查一下,这是不是真的?是真的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老张颤抖着小心翻开李阳手中的书册,随后泪流满面

  “真的,而且……这不是嘉靖副本,是永乐正本!!”

  王书桓虽然是高中生,但也听说过永乐大典的名头,惊诧出声:

  “我去,这可是国宝呢!丢了几百年,竟然被我们发现了!”

  李阳鄙夷的看了王书桓一眼,

  他前世是师范生,很明白这二十册纸片的意义。

  《永乐大典》在永乐年间纂修完成后,清抄至永乐五年十一月正式成书。据《进永乐大典表》称,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古今图书近8000种,规模、内容超过了前代所有类书。

  《永乐大典》完成后,明廷又在各地征召了大批缮书人进行描栏、清抄、绘图和圈点工作,由于人员数量过多,已经无法统计了。

  永乐大典在明代只抄录了一部,叫做“永乐正本”;到嘉靖朝,怕大典有损,又重录了一部,称为“嘉靖副本”。

  因为两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宫中,没有刊印,流传稀少,在朝代更迭、内忧外患中被偷盗、抢掠、焚烧,“正本”几乎已经全部消失了,现存能找到的“副本”也只剩下400余册。

  可以说,这是世上为数不多可以跟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那块破石头碰碰的文物。

  发现了永乐大典,还是永乐正本,虽然只有二十册,但意义远不是王书桓这种高中生可以理解的。

  几个老头小心翼翼的从李阳手里接过书册,须臾,全副武装的直升机轰轰轰的到了这里,用特殊的设备接走了书册。

  李阳心生感慨,这二十卷古书,虽是凡人所著,但重要性比另一卷内丹修行功法还要重要。

  李阳摩挲着手上的戒指,忽然间,他发现戒指的内侧,刻着很小的两个字“虚玄”。

  这章被屏蔽了,晚了一点

第140章 洞庭黑影

  看见这两个字,李阳禁不住双眉一挑,翻找起虚玄的来历:“武当山上,历史著名的坤道有明初时期的孙碧云,号虚玄子,此间肉身,应该就是她的了。”

  按照推算,明代时期灵气正处于枯涸的边缘,孙碧云可以修到半步种道的境界,已经可以说是惊才绝艳。

  别看孙碧云在现代并不出名,但是能在华国渺如烟海的历史中留下几笔痕迹,绝对不会是简单之人。

  “幼年颖悟,愿欲学仙,遂入西岳华山,寻镬刀之踪,追希夷之迹,岩栖屋树,服气养神,探黄老经旨、周易参同与夫儒释,诸子史书,罔不熟读,研精覃思,固有年矣”。

  李阳翻找起孙碧云的资料,发现孙碧云是陈希夷,张三丰一脉的弟子,曾被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召见,除了那些隐世飘渺无踪的传说外,已经算是明代道门魁首大拿一样的人物。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这种人物,还是逃不过生老病死,是因为去路已断,还是因为实力不够无法逐潮而去?

  不过这倒也佐证了一件事,当灵气浓度枯竭时,修士的性命寿数也会受到影响。”

  听见李阳这边勘探着灵气,竟然还顺带找到了永乐大典这种国宝级别的文物,其余五支队伍听着人都麻了。

  尤其是负责昆仑山脉一带的齐乾漱,气候复杂,有些地方直升机也开不进去,只能苦逼的乘车或者徒步前往,还没一个月,齐乾漱整个人都沧桑了许多。

  而其他队跟队的启灵,风餐露宿的跟野人一样,听着王书桓这边跟着李阳不声不响了摸了好几件遗宝,再看着炫出来的一银一赤两柄灵剑,眼珠子都红了。

  这个时期,但凡出现件法宝灵器基本都是有名有姓的,没看到现在的六名先天高手,一大半都是穷哈哈的,陈希衍,龚齐,郑昭元之流,一件灵宝都没有,苦逼的很。

  永乐大典和孙碧云只是一个小插曲,几位专家又进去搜查了一遍,再没有什么发现,李阳得了储物戒指,将王书桓三人清洗干净的令牌镇坛木之类的东西收进了戒指中。

  李阳在武当山待了两天,然后继续沿着路线行进。

  整个鄂州的勘探历时还没到四十天,比预计的时间安排表还要快上半个月。

  随着鄂州的灵气浓度分布图初步绘制完成,七月十三日,李阳和团队进入了湘州(湖南)。

  出乎李阳预料的是,湘州这个地方,灵气复苏程度居然出奇的高,个别地域甚至可以比拟灵气复苏中心的蜀川。

  飞行在湘州上空,鸟瞰着橘子洲头,丹朱韶山,望见了那位教员的雕像,李阳按下剑光,在周围男男女女,形形色色的游客中央,神情崇敬。

  这片土地不缺将相帝王,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论起风骚才情,李阳始终认为华夏五千年,这位人民教员为最甚。

  浩荡如史诗洪流,真如凝聚中华上下五千年气运,直有开天辟地之奇功。

  感受着此地灵气汹涌,李阳细细记录下,而后与团队转身离去。

  他们一直从天门山入怀化,出益阳而后到了岳阳。

  一路过来,李阳发现湘州的水炁与其他地方要高上不少,尤以洞庭湖更甚。

  李阳和王书桓等人到达洞庭湖区域时,正逢暴雨,天色昏冥一片,阴沉黯淡。

  随行专家身子偏弱,李阳决定自己一人前往勘探洞庭水域的灵气复苏情况。

  王书桓执意跟上,两人也没打伞,冒着大雨一路到了洞庭湖区域。

  雨下的正大,洞庭湖面水雾蒸腾,薄暮冥冥,实是烟波浩渺蔚为壮观。

  李阳神色一动,他在鄂州湘州一路走来,在鄂州更是沿着长江水域一路行进,就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水系灵物出现。

  之前炼剑时捕捉到的真火便是火系灵物,别看李阳只是用来烧炉子,但用来对敌也是一宗大杀器,而且对旸乌食炁法的修行很有益处,堪称妙用无穷。

  王书桓在雨中看见李阳神情,好奇问道:“李真人,你是又发现了什么吗?”

  李阳抬头看着暴雨下水汽弥漫的洞庭水域,道:“在鄂州是我们曾经走过来长江的大片流域,我一直在思考寻找长江中会不会有灵水一类的东西遗留下来,可惜一无所获,没想到在这里窥到了几分端倪。”

  “李真人,灵水什么的东西,很重要吗?”

  李阳瞥了王书桓一眼:“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的剑丸是水属性一类的吧?”

  “这样说吧,如果你进入先天后,可以找到契合的灵水重新祭炼进剑丸,伱的剑丸即使没有炼成剑器,威力也可以至少提高三成,

  并且若是你转修剑丸附带的《碧虚御气诀》,可以大大缩短你启灵阶段积累耗费的时长。”

  王书桓有些惊讶,没想到灵水对自己的增益会如此之大。

  “那按照李真人所说,灵水有什么特征吗?我看湖泊江水都是汇流在一起的,哪里分辨的出什么灵水不灵水的?”

  李阳沉吟了片刻,想到了自己在火山口捕捉到的真火:“灵水这类天地奇物肯定不能以寻常凡水视之。你身上有水属性的剑丸,可以放出感应试试。”

  “好嘞!”

  此时洞庭水浊浪排空,没有半个游客。

  王书桓对于李阳几乎是无脑相信,在暴雨中直接放出剑丸。

  李阳放出月精轮,腾空飞往洞庭湖的湖面,操纵月精轮沉入湖中。

首节 上一节 94/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